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64部分

扶明录-第264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发一脸恐惧,站在数米之外,朝吴中大喝:“你说什么,不要血口喷人,我怎么就成刺客了?”

    “接着打,你若输了,便是刺客,本督让你血溅当场,赢了本督买了你前程”。

    又是这招,简直逼良为娼啊,哦不,逼上梁山啊!

    蒋发不得不拿出全部本事酣战眼前这个强横的家伙。

    吴中同样拼尽全力,他要证明自己的巴子拳才是最强,他要证明给小太监看你找的这几个不过是二流货色!

    其实这场架放在后世来看,是极其不公平的!

    毕竟仅以体格来看,吴中能劈成两个蒋发,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对蒋发极度不公平。

    但生在乱世,哪有那么都公平,路遇贼人还要专门挑个身材矮小的和你单打独斗?

    小太监现在就想看看这个北派太极宗师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投票支持,谢谢大家

第455章 收入彀中() 
    蒋发没让他失望,吴中更没让他失望。

    满天风雪中两人勇斗,一个攻势凶悍,步步杀招,一个沉着应战,见招拆招,拳风刚劲卷起风雪,众人一时竟难以看清二人身影。

    蒋发的太极拳早已炉火纯青,加上身法轻盈又擅纵身术,面对吴中刚猛凶悍的狂风暴击,竟也不落下风,一时间两人旗鼓相。

    两人妙招不断,围观诸人皆忍不住喝彩,小太监更是感慨这是他穿越后见到最精彩最激烈的一场搏斗,却也凶险无比,蒋发为了扔掉那莫须有的刺客黑锅,定然要倾尽全力而为,吴中为了证明自己不比这两个大高手差更为了证明八极拳才是天下独步也是豁出去了。

    盏茶过后,二人皆狼狈不堪,彼此身上都中了不少拳脚,已然红了眼,比试变成了斗狠,宗师风范尽去,如以命相搏的亡命之徒。

    陈王廷脸露出凝重表情,偷偷看向小太监却见他一脸淡然,时而喝彩时而可惜,暗叹这人是一好斗的主,真要斗到两败俱伤才好么。

    他却不知小太监之所以不喊停就是让他们先预热一番心理有个准备,一出江湖杀机四起,可不是山沟沟里平日的推手切磋了。

    终于两人疲惫不堪,眼瞅着就要力竭之时,小太监纵身向前分开二人,哈哈哈一声大笑,亲自扶蒋发进了大堂落座奉茶:“蒋师傅技艺惊人,当代少有,本督佩服,佩服”。

    吴中眼神中略显失落,虽则算是平手,但小太监为何偏偏对那小矮子如此推崇……心有不平时屠元和李铁柱走了过来搀着他在耳边低声道:“吴中,老子现在是真服你了,原来平时你真的是让着老子,你比那小矮子强多了,他若不是仗着那身法早被一拳砸成肉酱了”。

    本有些失落的吴中,眼神亮了,嘿嘿一笑,看着堂中正在喝茶的将发:“那身法也是种本事,这小子的确是个硬茬子”。

    “那你是不是刀圣?”铁柱问道。

    吴中哼了一声,却不直接回答:“若用刀,他可撑不到三十回合”。

    陈王廷,蒋发两大宗师的把式小太监验过了也看上了,香茗热气中便开了价,要前程还是要功名。

    要前程的话东厂,锦衣卫可听差,京城王侯将相家的护卫,要功名,从军自己挣!

    两人一时难以抉择,小太监给的这个价已算武人最好前程,为豪门看家护院俸禄不低清闲有余,可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谈不上有什么前途。

    东厂,锦衣卫听差名声不好,但混的好却可也能捞个一官半职,且这俩衙门威风的紧,当然男儿志在四方,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才是最有前途的出路,可利益和风险同等,这兵荒马乱的世道虽是一战成名的好时机,,魂归他乡也不是说着玩的。

    两弊相衡取其轻,陈王廷,蒋发师徒几人商议之后,觉得护院太闲,从军太险,还是跟着小太监听令。

    特别是陈王廷年已四十有余,属壮年之末,从军显然不现实,跟着小太监混几年赚点名声便已知足,而蒋发和陈所乐,陈汝信却选择在锦衣卫当差,那里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让人意外的是蒋发的徒弟邢喜怀,这个老实巴交的小商人就提出一个要求,俺想回家。他不想从军也不想听差,当然借口学艺不精,回家闭门深造去。

    人各有志,常宇并未勉强他,主要还是因为陈王廷和蒋发都已留下,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加上他推测也可能是将发的意思,便准了他的请求,只是说大雪封路加上大战在即,让他多留些时日,战后再走。

    邢喜怀不敢为甚便答应了,心理便揣测不安,听闻清军数十大军围城,万一……还能走掉么。

    陈王廷提心吊胆一个多月,今儿尘埃落定还寻了一前程,欣喜之余也是长松一口气,眼前小太监虽是好勇斗狠但为人豪爽,也没官架子应是个好处的人,心念之下给侄子陈所乐一个眼神,对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子,陈王廷取过双手俸给小太监:“厂督大人,草民祖传跌打药酒,对外伤淤青有神效,大人可留作备用”。

    常宇说了声谢,接过拧开闻了一下,刺鼻。

    李铁柱心中哂笑,督主大人祖传内功神乎其神,什么大小伤隔日便愈,用得着你这跌打药。

    那边蒋发也取了药酒给吴中,吴中倒也没托大,接过连连道谢,刚才打红了眼,现在火气一过,便惺惺相惜。

    吴三桂全程做看客,他武举出身,对自身武技原本还略为自负,可短短几炷香功夫,四大高手献技,让他羞愧不已,方知人外有人。

    他心理也明白,武举考试考的都是弓马骑射石锁蛮力和正儿八经的武技并无多大关系,但他是马上将军,十余年的浴血沙场让他自有一番豪气,这几人若论马战,恐怕加起来都不是自己对手。

    东厂历来都有搜罗江湖高手作为鹰犬例子,小太监手段高弄来了两大宗师级高手,加上吴中他手上已有三个大高手,论单打独斗还是群殴,往后没的可惧。

    当然他也知道在冷兵器时代还有很多如陈蒋这种大高手存在,而且多居于兵贼之中,所谓深山老林的那种隐世高手只是武侠。

    只是因为各种有的没的原因都如吴中这样籍籍无名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有名未必有本事,如傅青主博而不精,实战在常宇手里走不过三招。

    吴中在史料中无字可循,然则一刀在手,未逢敌手。

    “厂督麾下人才济济,高手辈出,屠壮士劈山裂石,神力无敌,吴壮士拳法凶悍无匹举世少见,还有那位内家高手已入化境可否引见一下?”。众人欢谈之下陈王廷开口恭维。

    小太监却眉头一挑:“内家高手?”

    陈王廷见其神情和将发对望一眼,二人眼光朝堂外院中一阁楼望去。

    常宇脸色顿时阴了起来,随着二人目光望去,总兵府内的一座阁楼廊檐角下风铃随风摆动,隐约发出儿声音。

    草!李铁柱抽刀便望外冲,门外况韧等人慌问怎么了。

    却见一道人影从大堂窜出,却是蒋发直奔那院中影壁,一个纵身窜了上去,又一腾空落在院墙上,几个起落便上了那阁楼。

    “保护督主”,李铁柱一声大吼,况韧等亲卫立刻把走到廊下观看的常宇团团护住,张弓搭箭瞄着阁楼。

    蒋发从阁楼三层探出头,轻轻一跃至二楼廊檐,上有积雪湿滑无比他竟似如走平地,众人心中皆震骇不已,果真艺高人胆大。

    几个起落蒋全到了廊下,气息微乱:“走了,无影无踪着实恐怖,难不成便是厂督所言那刺客,若真是的话,不可不小心提防”。

    常宇苦笑:“可不是,这厮来去无踪,无声无息,若不是两位听力细入毫芒,咱们竟不知他躲在此处偷窥多时”。

    夜深,人散。

    常宇一行人回到巡抚府,偏院外五十太监军左右穿插巡视,院内常宇立等,陈王廷和吴中分侍左右,蒋发和李铁柱进房床下梁上搜了个遍,确认安全后才让小太监进屋。

    三间房,中为堂,左为常宇卧室,右为贾外熊养伤处,也是吴中,李铁柱三人的值班室。

    陈王廷和将发被安置到偏房歇宿,两个侄子和邢喜怀却要和况韧一起当值在院中廊下执勤,房门一关小太监再也忍不住了,呲牙咧嘴把衣服脱了个精光,一身淤青的看的人触目惊心,赶紧唤李铁柱给他用陈王廷所赠药酒涂抹推拿。

    太极内劲岂能小视,激战之时,陈王廷把内劲遍布全身硬抗小太监的狂风暴击,这才让常宇有了拳脚打在铁板上的感觉,其实已被内劲反震,酸痛入骨,先前他一直在咬牙强忍,陈王廷岂能不知,赶紧献药。

    偏房内陈王廷和将发何尝不是也在涂抹跌打药,以常宇和吴中两人拳劲之猛,又岂能无恙,两人赤膊互相推拿,若是这时有人推门而入定然以为是在搞基。

    这一夜,东厂提督的下榻之处多了几个大高手护卫,让那此刻寻了一夜也没机会靠近院内一步,这一夜小太监疼的呲牙咧嘴直至天亮时,酸痛方消!

第456章 名刀青雀() 
丑时,(凌晨三点)南城门楼里正在打盹的萧然被推醒,一个手下在他耳边低语几声,萧然快速起身出了城楼,外边细雪寒风还在肆虐。

    “萧大人,你看”当值的沈江虎带着几个亲兵站在城头见萧然出来,便一指正南,隐约之间似有亮光,不多不少正好三个。

    萧然眯着眼,眉头紧皱“确定没错吧,可别是鞑子设的套”。

    沈江虎一脸肯定道“萧大人放心,此事非同小可,末将可不敢托大,昨晚亥时过半后(晚十点)为避风寒鞑子大队军马已北撤,仅余些探子四下乱窜,此时风寒太重都不知道躲哪去了,即便被他们发觉,寥寥几个鞑子探马不足为惧!”

    萧然嘿嘿笑了“宁远军近日杀气挺重啊,往日闻鞑子色变,而今跃跃欲试,听闻军中将士都在忙着组团等着天亮出城赚银子呢”。

    沈江虎哈哈大笑“谁会给银子过不去呢,何况杀鞑子本就是份内之事!”

    萧然不再搭这个话茬,眼神望着正南那如隐若现的三个两点。

    宁远军欠饷达二十万之巨,常宇的带来的五两银子抛去人头赏金仅余二万两杯水车薪,而眼下大战在即,银子是最能直接大振士气,鼓舞军心的不二法宝。

    初战告捷,一举斩敌近六千,朝野震动,皇帝大喜,常宇捷报夹带白条要银子,崇祯就是再扣再穷也会挤出点给他,他更清楚这时候银子对士气的重要性,士气直接决定接下来攻坚战的重要性。

    只是千里之遥,以朝廷办事效率最快也要十天能达,远水难解近渴,恰好这时李岩的先头支援部队抵达,把小太监的部分私房钱也捎带过来,此时正好拿来先垫付一下。

    但李岩来时,正值小太监联手吴三桂设伏阿巴泰的清军先锋,在抵达中后所的时候吴三桂令他就地驻扎轻装到宁远观战。

    前日离开时常宇曾密令他将回去后立刻把中后所军中的那十万两银子以最快速度送至宁远城。当时两人估计这一去一回到宁远的时间极有可能在深夜,近日城外不安宁,便设定了三个火把的暗号,城中守兵去迎接。

    萧然奉令办此事,在城头一等竟等到凌晨方等到。

    确认无误后,沈江虎率一千人马,不点灯火悄悄出城去接。

    半柱香后,身上淤痛渐消的常宇得到萧然的秘报之后便起了床,令李铁柱等人收拾行李到钟鼓楼候着他,随即便带着吴中,况韧等去了总兵府。

    小太监一大早来敲门,吴三桂急匆匆起了床,连忙问是有了军情还是要出城。

    早前几人商议好的战术,常宇主外,吴三桂主内,如今多尔衮大军近在咫尺,随时都能兵临城下,小太监必须在他到来之前,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城进山,此时正是最佳时辰。

    常宇点头,马上就要出城,银子到了,十万两交由你!

    十万两,从何而来?吴三桂大惊,他只知道手下部将要接应李岩的人入城,却不知是为了送银子,便是闻讯而来的唐通也是一脸疑惑,京城即便拨款也不这么快到,抢劫?这方圆百里可没啥大户。

    小太监自不会说,留了悬念给二人胡思乱想。

    只不过这银子不是饷银,是赏银,用来刺激军心买清军人头的这也是三人达成的共识。

    正在说话间,萧然来报,银子已进城,还有意外之喜,崇祯的信使已至。

    如此神速!

    这让吴三桂和唐通惊喜交加,按照一般传旨太监这千里路程可有的走了,便是军情急报走驿站一来一会也得三四五六天,然则从小太监着人送捷报出城至此才不过一天两夜,而且山海关天黑闭关他们怎么出的来的。

    他俩哪里知道常宇在他到宁远之前已着萧然组建了一支特别通讯小队,百里一驿,一人数马,马不停蹄,当初在太原千里之遥都能做到朝发夕至,宁远到京城更是小菜一碟,至于山海关,有谁敢拦东厂的马蹄,他们的大头子就在关外,他说啥时候让你开门你就得开。

    两个风尘仆仆一脸冰霜的锦衣卫匆匆进堂拜见,二人出山海关过中后所快至宁远的时候正好碰到李岩的护银车人马,便一同入了城。

    常宇见二人辛苦,二话不说直接十两银子掏出来打赏,两个锦衣卫感激不已,难掩喜色,连连谢恩。

    吴三桂和唐通两人相视一眼,怪不得小太监手下个个对他如此死心塌地的拥戴,收买人心从来不含糊。

    不过现在吴三桂更关心的是皇帝让信使送来了什么好消息,有什么赏赐!

    一个锦衣卫把背后的的长包裹取下双手奉上,常宇侧目,吴中向前一步结果放至桌上解开,见一长约三尺有余长物用黄缎包裹,解开后是一鸡血檀木所做木盒,古朴沉重,上有雕花。

    诸人见这木盒不凡,皆惊奇不已,纷纷凑了过来。

    常宇挑眉,亲自打开木盒,众人不由讶异出声,木盒内装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