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66部分

扶明录-第266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道本就崎岖不平,加上胡岭后又故意设障,自宫字营入山之后又下了一场雪,痕迹全无,这拨清军探子磨磨蹭蹭深一脚浅一脚走了近一里地后暂歇,再商议还要不要深入了。

    他们却不知再往前走个一里便会有个霍然开阔的山谷,山谷平坦开阔,两壁悬崖陡峭,上有伏兵,一旦进入就会被乱箭射杀。

    这支清军探子是幸运的,胡岭和范家千做的准备白费了,他们调头出山了。

    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刚出山没多会,被一支明军堵住了,四下追杀一个都没跑掉。

    离大战不远了!山头上树丛中一个暗哨所内,胡岭,范家千和吴惟英三人看了一大半天的风景,明军在城外四下追杀清军探子的大戏。

    三人都意识到了山雨欲来之势,可那会小太监却在城外寒钓呢。

    山中清闲也枯燥,时间却过的很快。

    天刚亮又有警讯传来,这次是从西边黑凤山口传来,洞中人大惊立刻警戒,不过随即警讯取消,小督主来了。

    还是山洞里暖和,嘴唇被冻得发紫的小太监一入山洞喜笑颜开,连番感慨,可是转眼就蹙眉,味道不是那么的美妙咯。

    近四千人加上几百匹战马的吃喝拉撒都在这里边,可以想象那味道,即便洞很宽,很大,很长。

    吴惟英见到小太监极尽奉承,大赞他智勇双全,把清军玩弄股掌之中。

    常宇还算配合的和他扯了会蛋然后便寻了胡岭和范家千两人在一处密议着什么,时不时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吴惟英猜测应该是在制定一些军事行动,好几次都想凑过去,可最终还是没踏出那一步。

第459章 狼烟起() 
    小太监身上淤痛疼了一晚,起的又早,神情略显疲惫,和胡岭几人聊了一会便在洞壁旁边的干草上和衣而睡,慢慢的竟还打起了呼噜。

    山中不知岁月,洞中不知时辰,迷糊间香气扑鼻,耳畔有低笑声,小太监悠悠醒来,见胡岭几个心腹和吴中屠元贾外熊就在不远处围坐吃肉喝粥嬉笑说着什么,时不时的瞥向几米外的陈王廷蒋发等人。

    看来陈蒋两大宗师还没融入他们的小圈子。

    常宇腹中饥肠咕咕,起身过去寻吃的,竟听他们几个在聊三国。

    “知道三国时谁的战力最高么?”吴中靠着洞壁,抱着刀,眼神撇着不远处的陈王廷:“当真以为是那关二爷呢?”

    “那谁呀,不都说关二爷是武神么?”胡岭几个太监问道。

    “难道你们没听过,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么,当然是万人敌吕奉先了”吴中哼了一声。

    “可是为啥俺听说那文鸯才是单挑之王,惊死司马师,单枪匹马入敌阵几进几出杀百人后扬长而去,似那赵子龙,对人称他小赵云呢……”

    “我觉得马超最厉害,刘关张三个草莽出身有啥过人武技,那马超可是世代为将自小习武又天生神力精弓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这几人竟能从陈王廷的样貌能扯到三国诸将的武力还争得面红耳赤。

    见常宇走过来,几人还在纷纷不休,非拉着小太监问他三国谁最厉害。

    吕布!吴中眼睛睁的鸡蛋那般大。

    文鸯,贾外熊不允许别人玷污自己的偶像。

    马超,原来这才是屠元最爱。

    这个问题小太监也很难回答:“三国前期是诸神之战,英雄辈出,除了吴中说的那一二三四外,许褚典韦哪一个不是万人敌,若论谁第一只能说打过才知道”侧目看了贾外熊一眼:“文鸯也是勇冠三军,但他那时候的三国已是诸神黄昏,若放在前期未必能激起多大浪花”。

    说着扭头望了一眼不远处正在专心吃饭的陈王廷:“但不管怎么说论武技关二爷坐不到头把交椅”。

    诸人大笑,不再为谁的偶像第一而吵的不可开交,倒是陈王廷被弄的莫名其妙,不知那帮死太监看着他笑啥。

    时已至晌午,众人围在一起吃喝,有哨兵匆匆来报,首山狼烟起。

    小体检挑眉放下碗筷朝洞外走去,诸人紧随。

    出了洞口,竟是个难得好天气,暖阳高挂,万里晴空,山中冰雪竟已开始融化,这老天爷的脸色还真是变化多端,昨儿阴风阵阵,风雪肆虐,转眼就给了个大大的笑脸。

    东北首山烽火台,狼烟又粗又浓,高耸入云。

    多尔衮的大军拔营了!

    常宇轻轻叹息,转身朝山洞上方爬去。

    在距离双山峰顶还有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凸起岩石,暗哨便在岩石下建了个瞭望所,可以把东边宁远城方向一览无余。

    宁远城上有旗手正在挥旗,小太监看不懂,但他身边有特派来的旗手正聚精会神观察,稍后便小声汇报:清军拔营已在五十里内,兵力至少十万,骑兵过半。

    天气真好,小太监抬手挡了下眼望了望太阳,过不多久便是春暖花开,尸体腐化成肥滋养万物,真好!

    只是,清军能有十万兵力?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都喜欢先声夺人,以气势压人,最有效打击敌手士气的办法是动不动就号称自己百万雄师,数十万大军啥的,老实人一般最多吹一倍,不要脸的都能把零头吹成整的。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老实人,一般几万吹成十几万,还不算太夸张,几次入关都没过十,两次打宁远也只敢说是十三四万,实则六万,历史上最后入关说十三万,实则八万,所以大部分史学家都说,太爱吹了,但能接受。

    可后来又有人出来说,人家真没吹。

    因为清军除了正式的编制军队外,那些将领都还带着大批包衣奴来充当后勤,类似明朝这边的家丁,仆役,可这些包衣奴动辄好几万而且非善茬,大多可上马挽弓杀敌,实力不容小觑。

    编制加上包衣奴,清军达十万以上,这是清军历次入关兵力最多的一次,因为这次是他们谋划最大的一次,几乎倾尽所有主力。

    要知道此时清军总兵力也不过二十万左右,满八旗军十二万,汉八旗三万,蒙八旗两万,可以说多尔衮这次入关几乎把家当全带出来了。

    小太监很不幸赶上了。

    拿出千里镜,宁远城外有数股纵马狂奔的清军,每股百人以上,很显然吴三桂派兵狙杀清军探马激怒了多尔衮,此番调集人马有组织的袭扰,明军却闭门不出,清军也不敢太过靠近城池,只在周围乱窜。

    城北翁城上,吴三桂盯着那股狼烟,身边旗手在和烽火台的旗手在交流,远处壕沟里摔了好几波清军,看着他们狼狈的模样,嘴角冷笑,侧头对旁边唐通道:“宁远城是大明福地,鞑子自努尔哈赤以来数次围攻都撞的头破血流,而今又来个不服气的,咱哥俩可不要让他失望了”

    唐通笑了笑,望着远处狼烟:“有银有粮有兵有士气,那小督主说十日内让多尔衮铩羽而归,吴总兵觉得有几分可信”。

    吴三桂眉头挑了一下,扭头往西山望去,白茫茫一片:“若是初来乍到时说这话我会当二愣子,若非是奉旨督军本将可能令人打将出去,可眼下,他说什么我虽觉得不太可能,但总又忍不住就信了,实在怪哉”。

    唐通大笑:“你看连你都信了,麾下那些将士才有那么高的士气”。

    吴三桂苦笑:“所以说这小督主蛊惑人心的手段当属一流啊”随即低声又道:“咱哥俩也不是外人,给你掏个心窝子,那柱国之尊,我还真咬钩了”。

    这话一出,唐破一声长叹拍着大腿道:“谁人不眼馋啊,这天下之大,仅分封八个柱国,武将之最,位高丞相,论爵位也仅次王公啊,吴总兵您镇守边关守大明国门本就有机会,此番只需一功上表,柱国成矣!实不相瞒我可是羡慕的紧啊,他日吴老弟成就柱国之尊可别忘了今日携手御敌之情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本就壮志雄心的吴三桂闻言,顿感豪情万丈,遥指正北:“多尔衮借你狗头一用!”

第460章 兵来() 
中后所城,后世绥中县,与正西九十里外深山中的中前所遥相呼应,此时为大明关外的一个屯兵城,只是几近荒废,城内有百姓百余十户,多是去年战乱之后幸免于难的军属和不忍山贼袭扰的村民逃避于此。

    作为一个屯兵所,城不大方方正正,墙不高甚至还略逊宁远城,虽有四门但两门废弃被乱石埋没,仅余南北两门通行。

    多尔衮大军逼近,小太监应战,部署周边,中后所作为宁远城和山海关中间一个重要的关卡城被重新启用,进可随时中转站,退可殿后,平日可做储备基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先有神机营的十余盏口将军和百余炮兵驻扎,后有李岩的骑兵先锋奉命驻守,同时从关内运来的粮草十有也储存于此。

    为何粮草不放在宁远城中呢?

    主要原因就是城小,粮草要占用很大面积,同时战时也容易被炮火点燃,一旦火起,不只粮草尽毁,只恐连累整个城池都能被大火毁于一旦,还有就是城破也不至于落于敌手。

    这也是为何当初宁远城的粮草都是储备在海里菊花岛,松山,塔山堡的粮草储藏在海里的大笔架山上。

    步兵营的炮兵进驻中后所的时候,便已开始发动城内百姓筑造工事,百姓闻知有战事为保家园自也是尽心尽力,日夜不息的赶工,直到李岩的人马到了后,人手更多。

    前后仅用三天时间,已让几近荒废的中后所变了模样,东西两门完全封死,南北城门重新加固加厚,火炮架好,士兵上城。

    闻山中有贼人,时而就近窥探,李岩和几个心腹正在盘算要不要行进山一趟给这帮孙子来个下马威,却在这时发现有清军探马过界便知多尔衮大军应该要拔营推进宁远城下了。

    商议许久,他最终只是派了几个手下进了山。

    回首南望,山道白雪苍苍在阳光下耀眼,不知娘子人马到了哪里,此番清军逼近,若能及时而至,适时参战,争一份功便算是最好的投名状了。

    李岩一直觉得自己的投降的含金量太低,因为是在战败之时,虽明廷这边并未有什么风言风语,他还是想着立个功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

    虽然小太监早已经几次言辞恳切的表明,若不是他那次临阵反水,自己和周遇吉等人只恐不妙了!

    便此一点,功德无量!

    骑兵在前,步兵居中,辎重在后,浩浩荡荡几十里,泱泱大军十几万自松山堡拔营南下。

    几日休整军马体力已恢复如常,士气也被鼓动的热血澎湃杀气腾腾,只叹天公不作美,刮风又飘雪。

    谁知一夜之间,晴空万里,暖阳如春,便似寒风也小了许多,多尔衮大喜,当真是天助我也,立刻下令拔营朝宁远城推进。

    几十股探马一早就派了出去,小则十余人,多则三五百,明军近日一直出兵劫杀探马,吴三桂狼子野心其心可昭!

    只是多尔衮还有些不解,确切消息传来,京城的确盛传高第造反,贼军逼近京城,但山海关的形势却总让人看不懂,因为总有大小队伍从关内出来,高第若真造反了,为何会开门放行。

    但情报称前不久在山海关外吴三桂的人马和高第的确大战一场败走回了宁远……

    难不成高第和吴三桂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要不人原本乞师的吴三桂怎么突然间翻了脸!

    看来要想知道答案,只有推平宁远城,擒住吴三桂,一切真想大白天下。

    宁远不过一个绊脚石而已,抬脚踢开,我多尔衮的目标是整个大明江山,山海关,我来了!

    “多尔衮来了,如料不差日落之前可至葛砬子山扎营,不过在那扎营心理应该别有一番滋味”总兵府的牢狱内,吴三桂看着一脸菜色的罗洛浑冷笑道。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先前诱阿巴泰倾营前来用的就是似是而非的话,只说事关罗洛浑,言之不详。

    因为他知道若说罗洛浑已死,阿巴泰心中自有了提防。

    所以罗洛浑才还活到现在,至少目前还活着。

    “我大清铁骑纵横天下无敌,吴三桂你就等着和宁远城一同飞灰湮灭吧,老子要亲眼看着你被踏成肉泥,看你被摄政王抽筋扒皮,看你妻女在我大清男儿胯下受辱……”罗洛浑一脸狰狞发狂大笑。

    “不好意思,你看不到了”吴三桂也不气恼,站起身一脸怜悯的看着罗洛浑“因为你要死了,可惜了大好年华”。

    说完转身离去。

    罗洛浑看着两个明军持刀朝他走来,瞳孔放大惊恐狂呼道“吴三桂,你,你胆敢杀,杀咳咳咳……”

    吴三桂所料不差,天黑之前多尔衮抵达葛砬子山,还真在那扎了营。

    在这期间,清军小股人马在宁远城外四处乱窜,本不欲搭理他们的明军,却发现这些人马竟然奔首山而去,看来是要攻打那而的烽火台。

    烽火台都是建在陡峭之地,虽仅有数十兵丁,但依靠地势攻势,数百人想拿下也绝非易事,可吴三桂知道一旦清军主力到来,烽火台的人马根本挡不住,清军也会第一时间扣掉这个眼珠子,所以要趁其到来之前撤下。

    本欲天黑时再撤,此时见清军前去袭扰,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干他一票顺便把人接走,于是传令下去,出城截杀清军。

    赏银没人嫌烫手,本来将士都憋足了劲一早要出城杀敌赚银子的,只是上头突然下了禁出令,说是外边有大股敌军没必要和他们硬抗,这让他们很是失望。

    没成想到了午后,一道军令下来,全营开锅,将士争先恐后要领这道军令。

    吴三桂当然不至于去和清军硬对硬,几百人的小股骑兵当然要大兵力碾压了,一出手,两千人马出城直奔首山去干那支企图攻打烽火台的清军。

    一时间,宁远城外又是一番围追堵截的厮杀大戏,那时小太监就在双山的瞭望所里看的津津有味。

    “如果明日还是个艳阳天,清军必然过了山口围城,大战将拉开序幕,尔等杀敌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到了”山洞里的篝火噼里啪啦,夹杂肉香,除此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