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69部分

扶明录-第269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知这支人马并未过多犹豫,直接调头朝西奔去,常宇皱眉,悄悄钻出观察哨朝峰顶攀去。

    暮色已重,峰顶有林木,隐于其中外人不足见,几人踏雪而行哼哧半天终于登顶,蹭蹭往西跑去,小心隐在树后望去,见那支人马的先头部队已经绕到黑凤山的西侧正奔朝南而行。

    原来不是入西山的,常宇松了口气。

    但这支清军意欲何为?

    小太监一时不明,只得一直看着他们绕过西山向南,然后上了官道南下,此时一拍大腿,中后所!

    这支人马绕过宁远城南下,自是去了中后所,多尔衮又玩老计策了,断后!

    酷嗤,酷嗤,……一行清军探子,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道中行走,左顾右盼,神情谨慎,前方凌乱的脚印异常清晰,这些都是他们的同僚先前留下的。

    而今,他们重走一番,这次奉令入山登峰,摸个遍!

    行至一里地,脚印不见,带队首领嘴角一撇冷笑:“这帮孙子便是这样交差的,走马观花能侦查到个屁”。

    此时天色已黑,视线受阻,众人取了火把点上,首领示意继续前进,探子们谨慎更甚,拔刀出鞘,警惕四下。

    又行半里,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前方荆棘更密,已不能行,首领令手下清路,几个清兵持刀去砍,却被闪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堵路的那些荆棘竟然毫不受力的被挑开。

    众人一惊,挑起一棵至火光跟前,顿时脸色大变。

    这些荆棘根本不是生在原地,而是被人从别处砍断扔在此地,被风雪掩盖了痕迹,刀口很新!

    那说明……

    众人望着黑漆漆的山道,脸上有了恐惧。

    …………………………

    手里有票的书友,记得投票,谢谢。

第465章 擦肩而过() 
    山洞中篝火几乎全部熄了,清军搜山不得不小心,为防万一常宇下令全山明哨入洞,仅余暗哨值守。

    此时他正靠着洞壁端着一碗热粥喝的喷香,屠元等十余人围坐在他周围,每个人脸上表情都很凝重,倒不是因为清军搜山,而是另外一件事。

    清军竟然抽调一支人马去打中后所。

    而常宇现在和麾下再商议的,能否有可能尾随过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中后所距宁远一百六七十里,此时宁远被围吴三桂自是无法抽兵前去打援,甚至多尔衮恨不得他派兵出城呢,正好在野外给吃了。

    李岩奉令坚守的中后所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外,小太监的私房钱和粮草都在哪里,绝不容闪失。

    可那边守兵兵力略显单薄,除了百余人的炮兵外就仅有李岩的几千骑兵,因为红娘子的主力尚未到达。

    一百余里的路程,清军急行军明早先锋可达,最迟午后全部就位,刚才观察军中有炮有登城器械,万余人攻打一个屯兵所,李岩将会很吃力。

    所以常宇想着能否一夜疾奔尾随清军,出其不意的爆个菊和李岩前后夹击干一票,即便吃不掉这万余人马,也能让他伤筋动骨。

    一番研究下,诸人皆摇头,不可行。

    第一清军侦缉四处,他们出山被发现的可能就会大。

    第二山中可用人马太少,宫字营加黑豹营现在不足五百人,至于步兵营的三千人马,长途突袭根本用不上。

    第三,清军人马过众,队伍拉的过长,即便他们尾随不被清军侦缉发现,也很容易被清军后队发现。

    第四,前后夹击,讲究一个配合,事先和李岩没有沟通,谁敢保证俩人能有默契,这边他**,那边李岩就敢开出城杀过来,他还会想是不是清军故意自导自演骗他出城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摇头,觉得不可行,常宇放下空碗,闭目沉思,早料到清军会断宁远后路攻击中后所,但没想到行动这么快。

    可红娘子的人马未至,李岩那点人手挡得住么?

    这是他比较担心的事。

    一旦李岩守不住,一旦中后所失守……

    后果不堪啊。

    暗哨的示警一拨接一拨的传至洞内,本就烦躁的常宇更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走到洞口,从枝缝望外瞧,数里外的山谷内有火光时隐时现,这帮孙子竟然真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没错,作为多尔衮麾下嫡系队伍的探子,这股清军很是尽心,发现荆棘异样后略显惊慌,稍作平定后也拿不准到底是有人故布疑阵掩饰一个惊天秘密,还只是山中农户猎户所为。

    商议半天后他们还是决定入山探个究竟,毕竟想来想去,明军在山中伏兵一时尚有可能,可这冰天雪地的你说在山中伏兵数千几万十余天根本不现实。

    而自阿巴泰的先锋人马到现在主力兵临城下,都没发现这山中有任何异常,且眼下山谷遍地积雪,没有人很鸟兽人类的行迹,所以潜意识中这支探子虽比较尽心,但也不信山中有伏兵,极有可能是山中有猎户,先前闻知清兵要来,故意在山口做掩饰而已。

    他们之所以坚持入山,只是尽责完成多尔衮的命令而已。

    拐了几道弯,行了里许路,前方霍然开朗,终于到了真正的入山口,那两岸如刀削的山谷。

    探子顿感惊奇,夹杂恐惧,这山谷两侧若是有伏兵的话,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一个都逃不掉。

    只是巡视一圈后,发现谷内积雪如常,不见任何认为的掩饰,一切纯天然,这才放下心来,举火把继续前行。

    虽说四下无异常,但漆黑的夜色中见两岸陡峭,闻野兽嘶吼,心里还是恐惧不已,只想这山谷怎滴这么长,啥时候走到头。

    快了,他们快出山谷了,洞口窥探的小太监眉头拧成了麻花,这支清军探子深更半夜入山来探查不是送死来了么?

    心念之下恍悟,这不正是多尔衮的心思么。

    山中若有伏兵,这支人马若发现了必死无疑,若死了也正好验证有伏兵,若无发现,则山中清明。

    那么问题来了,若这支人马发现了伏兵,他到底杀还是不杀呢?

    眼前霍然开朗,终于走出那条让人提心吊胆的山谷,一众清军探子顿时长长松了口气,互相欣慰的笑了笑。

    这是一处非常开阔的山谷或说盆地,首领示意手下,三人一组,四下搜查,自己率几人朝正中磨石沟走去。

    明军自进山入洞后,严禁随意出动,仅少数大头目偶尔出来偷偷气,但数千人马进山入洞自然留下很多痕迹,特别是磨石沟通往山洞那个半山坡。

    好在入洞后连续两场雪把所有痕迹都掩盖了,加上白日常宇下令清除遮掩,几乎难寻迹象,更别说晚上了。

    有血性味,有烟火气,探子首领在磨石沟溪水旁的一块巨石上站立,使劲的嗅了嗅,低声说道,而后抬头望着山洞方向,只见山峰直入夜空,一切静悄悄。

    报,大人,西边没有发现。

    北边也没有发现……

    “上去看看!”首领一指山洞方向,率先跳下巨石,举火往山坡爬去。

    山坡陡峭,有乱石杂木,几人吭哧吭哧往上爬,未行二十步便滑到数次,气的嗷嗷破口大骂。

    眼见这些人愈来愈近,洞中诸人屏住呼吸,强抑紧张,常宇竟然有些不相信的摸着自己的胸口,自己已经多久没这么心跳加速了!

    这山中必有猎户,首领气喘吁吁的说着,抬头望着峰顶,此时他距洞口不过十余米,这里树木较为浓密,视线极为不佳。

    寻了那猎户,咱们弄的热乎的吃……首领一边嘟囔着,脚底又是一滑,重重摔了一脚,洞中诸人清晰的听见他在咒骂。

    “督主,要不要射杀?”况韧持弓在侧低声问道。

    这伙人就在洞口下方数米,火把滋滋滋的声音清晰可闻,清军脸上的折子清晰可见,甚至触手可及。

    常宇一时难做决断,咬牙纠结。

    突地,本来距离洞口下方仅有几米之距的时候,这伙人竟调转方向奔东而去,在洞口东侧继续往上攀爬,众人长长呼了口气,想来应是觉得洞口下太过湿滑难行,绕了那么一小下,一线之隔,擦肩而过。

    夜深,双山峰顶突然燃起一堆篝火,数十里外可见。

    首山脚下清军大营内,正在商议军情的多尔衮得报后,展颜。

    宁远城头上,吴三桂和唐通两人相视一眼,有些迷糊,小太监竟然忍住了?

第466章 兵行险招() 
    入夜,宁远城外火光点点,多尔衮知明军晚间绝对不会开门出城,但却不想让吴三桂睡个踏实觉,派出大小十余股探子在城外纵马叫骂,有的甚至直接点了篝火烧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纵情狂舞遥指城头嬉笑怒骂。

    西山内,几个峰头上都燃起了火光,多尔衮的这支嫡系侦查小队非常尽责,翻山越岭大范围摸查,确定无异样扬长而去。

    首山脚下清军大营灯火不眠,帅帐中多尔衮集诸将还在商议攻城大计。

    宁远城上火光不熄,吴三桂和唐通上城巡察武备,进军营鼓舞士气……

    大战在即双方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只有西山秘洞内,好似与世隔绝,外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这里却一团和气又惬意,步兵营的士兵三五一群挤在一起或低声闲聊或蒙头大睡,就连一向高傲清高的吴惟英也好像变了性,丢掉了那洁身自好的德行,在胡岭身侧轻声低语:“督主大人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兵行险着,出其不意,督主在太原时玩的可比现在险多了”胡岭一脸的骄傲,看向吴惟英的眼神略显不屑。

    吴惟英并未注意到他那个眼神,只是望着灰暗的洞顶皱着眉头:“可是只五百人……”

    “当初在太原,督主率三百宫字营就敢出城挑贼军数万,眼下这点清兵算个求”胡岭冷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我要睡了,侯爷您也早点歇息吧,明儿等着听好消息吧”说着往干草铺上一躺。

    吴惟英长呼一口气,扭头看了一眼草堆上已有呼声的胡岭,这帮太监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心理素质咋都这么强呢。

    谁曾会想到小太监竟决定率五百铁骑要夜袭那支去攻打中后所的清兵!

    多尔衮想不到,他甚至都还不知道有常宇这个人。

    吴三桂和唐通也想不到,虽然二人得报清军一支人马过境南下,推测应是去中后所的,但一来中后所那边的防守抱有侥幸,二来也实在爱莫能助,可是怎么也想不到山中的小太监按捺不住竟然又玩了一招险棋。

    侥幸躲过入山清军探子的搜查后,常宇在洞中思索半响,果断决定去突袭那支清军,于是下令盯住那支清军探子的动向,一边让屠元,贾外熊调集人马。

    眼见山中那支清军探子举着火把,沿着山谷往北搜索去了,宫字营和黑豹营便悄悄从西边洞口下山。

    下马牵行,不点火把冒黑出山,队伍后边马尾上拴了树枝用来清楚马蹄痕迹……

    就这样静悄悄的潜行出了洞,下了山从西边黑风山的一条山谷出了山。

    前方撒出去数股斥候,严控方圆数里,若遇清军探子能避则避,避不了便全部干掉,就在这样一个严寒的凌晨,小太监率五百铁骑悍卒南下追击那支清军。

    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镶白旗旗主,八大****之一,现年三十岁,此番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侵大明,其最得多尔衮宠信,除了是同母兄弟外,更因多铎是他的最得力战将,战功赫赫在满清无人能出其右,历史上入关大败李自成,攻陷扬州屠城杀史可法,下江南擒南明福王……

    人称大清刽子手!

    又被乾隆帝赞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此番清军议定,围攻宁远前先断其后,遣兵去破中后所,孤立宁远城慢慢割肉喝血,而派出去的人便是自告奋勇的大清刽子手多铎。

    多铎领军万余,其中骑兵三千,并以火炮三门,攻城车,登城梯十余,立下军令状两天内破中后所。

    这两天还包括去的时间,这货何止一个狂!

    多铎亲率三千骑兵先行,步兵辎重随后,在傍晚日落之前从宁远南下,快马疾行,天色黑下来时已跑了四五十里至烟台河畔下马休整。

    河面冰封,积雪上处处狼藉布满蹄印和脚印,可见近来有大队人马经由此处,多铎勒马岸边,四下环顾,入眼皆是黑漆漆的山影。

    亲信报知四下有探子窥探,多铎冷笑,如此形势明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探了能怎么着,他自是知道这一路上,明军不知布下多少明桩暗哨,但一点也不影响他明日陈兵城下,一举破城。

    “王爷,照此行军速度,咱们根本用不着到天亮便可达中后所城下了”有部下道。

    多铎点头冷笑:“到了地头先瞧瞧,说不定用不着打那些守城的明军就自己开门投降了呢,倒也省了咱们不少力气”。

    部下皆大笑不已。

    “若不降,待午时大军一到略做休整,傍晚攻城,明晚在中后所里喝酒吃肉玩大明的娘们……”

    稍作休整后,多铎率骑兵继续进发,有一部下担忧和后边主力拉开的距离是否太远了些,不过瞬间就遭到包括多铎在内的众人取笑。

    宁远城在多尔衮的主力虎视眈眈下,城门都不敢开,中后所在前,只怕此时刚收到有清军来袭的情报,正惶恐不安商议如何应对吧,除此之外难不成有明军自天上降?

    杞人忧天!

    李岩从贼数年,跟着李自成四处流窜躲避明廷的围剿,最惨的时候当真是犹如惊弓之鸟,狼狈到了极度,但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养成了他们异于常人的警惕性,或者说始终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状态。

    他奉小太监之令驻守中后所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自是不敢大意,回城当日便令心腹爱将秦松旺负责警讯示意。

    从南到北,山海关到宁远,从西东,深山到海岸线,各布下明暗哨,方圆五十里内不管是兵是贼还是民的动向他都要了若指掌。

    又因清军已至宁远城,北边的情报他更注重,所以当清军绕过宁远南下的时候已被他的斥候发现,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