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72部分

扶明录-第272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李岩的人心狠手辣,那多铎的麾下则是以悍勇著称,面对前后伏击战,刀锋正利的明军,临危不乱是不可能,但乱而不惧。

    每个主将都有一支线亲兵,或多或少几十上百不等,这些亲兵都是战力最强最为忠诚的士兵。

    只要亲兵不乱,主将便有可能扭转战局。

    多铎的亲兵就正在极力稳住阵脚,稳住军心,奋起反抗。

    两军厮杀,惨烈至极,到处都是断臂残躯,心肝肚肺随处可见,惨嚎声,厮杀声,喝骂声,十里可闻。

    河面湿滑,打急眼的双方士兵甚至直接下马在冰面上翻滚搏命,刀捅箭扎,扣眼咬脸,无所不用。

    多铎早已杀红了眼,甚至有些不计后果,暗暗咬牙,哪怕拼的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把这股山贼给杀光,否则传出去,堂堂大清最骁勇的战将被一群草莽打了伏击溃不成军,这脸丢不起!

    怒极之时,多铎亲率亲兵迎战,力图挽回颓势,他勇武非常,竟堪堪实力相当,退一万步说,明军不敌,但自己万余人马一入战场,明军定然实力大增,呈碾压之势,怎么都是胜算大!

    这边谋议一定,立刻下令急行军,就在这时最新情报送至,是李岩的人马在和清军决战!

    李岩的人马都是贼军投诚,自己人一望便知。

    一听这个消息,红娘子哪里坐得住,亲率数百女兵先行杀了过来。这也是此时她军中唯一的骑兵了!

    再说多铎率部沿着六州河奋力往东突围,但却被李岩部狠狠咬住不放,双方激战更浓,一个要拼死求生,一个要全窝端。

    你死我活惨烈更甚之前,清军突围本就艰难,又见南方有大部援兵,军心立刻崩溃,开始四下逃窜,气的多铎嗷嗷大叫,狂吼喝骂,甚至亲自开弓射杀几个不守军令乱逃的士兵。

    此时明军在后阵的伏兵已经把北退路线完全堵死,西边是山逃进去容易被堵,南边是明军主力此时又来援兵,只有东边最为薄弱,只要集中火力冲杀过去,还是有机会打开缺口突围的,若四下逃散,分散火力,只恐哪儿都逃不掉,被包了饺子。

    女人?

    多铎怒杀几个逃兵后,明军援兵已至,竟是数百的娘们军!

    顿时一脸愕然,怔在当地。

    …………………………………………………………

    月底了,小伙伴给点力,多多投票支持,感谢诸位!

    

第472章 一卒未失() 
从军十余年从未和女人打过仗,更没听过明军有女兵一说,看来的确是山中贼匪……不对,哪个山头会有那么多女贼匪,倒是听闻李自成的起义军中有一支女兵!

    是了!此时多铎终于恍悟,什么鬼山匪,这特么的竟然是一支李自成的降兵,怪不得敢出城邀战,寻常山匪怎么可能有这胆子和正规军作战,何况又是以野战闻名的大清铁骑开战。

    只有李自成麾下的贼军才有这个魄力和实力!何况他们刚投诚,初来乍到急需一场战功来证明自己。

    怪不得,怪不得,瞬间所有的疑惑在刹那间都解开了。

    后世有句话叫,战争请让女人远远离开,但事实从古至今,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战场,而且多是以悲惨的命运介入。

    红娘子这支女兵的命运也很悲惨,但又有那么点幸运,至少他们能靠自己手中的钢刀来雪耻,至少还能掌握一丝自己的命运。

    假若在平日遇到这支女兵,清军可能一个个战意盎然,幻想着如何凌辱这些女兵,然则此时清军自顾不暇,性命不保,哪里还有心情想这些,特别是当这些女兵近前后,才霍然惊觉,凶悍竟不下男儿,手中钢刀照样可以杀人!

    此时再不突围,只恐全军覆没了,多铎一扫大局,心中悲愤哀痛,但见南方援兵源源不断,虽是步兵,但声势浩大,若等他们加入战团,真的插翅难飞了。

    已顾不得那么多了,多铎立刻领亲兵朝正东突围,只要自己能逃出生天,不怕没柴烧,至于这三千骑兵……哎!

    但是想走哪有那么容易,李岩夫妻二人来不及过多叙旧,当下则以杀敌为重,简单几句后,两人携手入阵杀敌,却正好见一支百人清军骑兵锋头正劲沿河岸朝正东突围,所遇明军皆不可挡。

    清军主将!

    李岩岂能放过,立刻率亲兵追杀过去。

    兵败入山倒,娘子军的到来让清军军心崩溃战意全无,源源不断的援兵,更是彻底浇灭了他们反抗之心,竟有很多识时务者,下马弃械投降。

    少许顽抗之徒还在拼死突围,但多被明军绞杀,唯独多铎依仗亲兵舍命护卫,最终只三十余骑从李岩手中逃脱,往正北逃窜!

    追!一颗清军首级,五两银子!小太监的许下的承诺是金字招牌!

    没人不爱银子!

    所以不管军令难为还是奔着银子,李岩部不管多么疲劳依旧奋勇追杀,直至追了十余里后方才收兵。

    暖阳斜挂半空,大地一片复苏,六州河畔,李岩和红娘子夫妻二人勒马并肩,望着布满尸体的河面,竟然相视一笑。

    粗略估计歼敌千余!

    “夫君这可谓一场大胜啊,恭喜夫君建功!”

    红娘子笑颜如花。

    李岩爽朗一笑“同喜,同喜,不若娘子适逢其会,助功之力不小!”

    战绩报告很快报了上来,斩敌七百六十九,俘虏四百一十七!己方伤亡三百余。

    一场大捷,收获颇丰!

    李岩部以最快的速度挟战利品回城休整,一夜未眠,但一场大胜让他毫无倦意,心中却在惦记小太监那边此时如何了?

    据报他仅五百骑兵,偷袭清军六七千人,应该很难啃吧。

    强者向来崇拜强者,李岩文武全才智谋过人,自认不凡,但对在太原打的他狼狈至极的小太监却有着一股隐隐崇拜之心,觉得他胆大心细,勇猛过人又善谋略,是个奇才。

    不过很显然他还是小看了常宇,自己六千骑兵对三千清军铁骑打的有些坚辛,便认定小太监的五百骑兵去啃人家六七千人马,实在是托大,吃是吃不掉,最多咬一口赶紧跑!

    然则事实完全出乎他意料。

    常宇的五百骑兵在暗夜中突下杀手,顿时让清军惶恐不已,黑夜中一来不知对方又多少人马,二来骑兵对步兵向来都是碾压。

    更何况一上来步兵主将就被杀了!

    几乎是难以想象的轻松,五百重甲骑兵把六七千的步兵杀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小太监手中长刀下至少已有半百人丧命。

    天色微亮时,他已停止杀戮,勒马观战了。

    清军的几门火炮和攻城车被炸毁,粮草和登城梯被烧毁,骑兵到处追杀满山遍野的清军,官道上,道旁边,荒野里到处都是清军尸体。

    杀人是一门艺术,有人喜欢一刀斩敌,有人喜欢乱刀捅死,有人喜欢利箭爆头,但不管哪种小太监都觉得很有艺术感,他现在就是欣赏艺术。

    后世有句话,一个好的狙击手可以顶一个连队,况韧的这队神箭手就是这个时代的狙击手。

    别人杀敌都要策马追过去,持刀乱砍。

    而他们或勒马当地,百步一杀,或者纵马狂追,便追边杀,但闻弦声,便有人丧命,且多是一箭穿脑,看的小太监连连喝彩,手痒之际,也会取弓射杀几个。

    尼玛,吴中这货又下马了?

    清军皆是步兵,不善马战的吴中怎么放过这等好机会,单刀追敌,杀的天地变色,敌见其勇又单人深入,便有心围杀他,却不想被反杀,这货手中有刀,寻常人岂能近身。

    后又与蒋发,陈所乐,陈汝信四人组团杀敌,四大高手所往,谁人能敌。

    实战才是检验武技的唯一标准,小太监很乐意看这些武技宗师磨练杀人技。

    至于那个大宗师陈王廷呢,我擦,又去扮关二爷了,骑高头大马,拎长刀随屠元左右冲杀,气势之强,如天神一般,凡人勿近!

    咦,护卫都跑去追敌了,那我岂就孤家寡人了,小太监这才意识到,身边没个保护的人么,怎么可能这样,回头一定要批评他们,擅离职守。

    “督主,卑职在呢”。李铁柱在后边嘿嘿笑着,身边有五六个太监军亲卫。

    “你咋没去追敌啊,一颗头五两银子呢!”

    铁柱摇头“不差钱,再说了督主的脑袋可是无价,不能出了差错”

    小太监乐了,伸出大拇指“还是自家人贴心,更会装逼”

    撤!

    又杀一炷香,眼见天色大亮,清军早已经被杀散,远远逃开,常宇立刻下了军令,召集人马回程。

    见好就收,得手不恋战,两营人马在极短使劲内集合,略一轻点,小太监开心的像个二十岁的婴儿,一卒未失!

    这就是重甲的好处,从头到尾几乎都被保护着,若非重击或者巧合刺中要害极难被杀,在伏击阿巴泰的骑兵时,那一场是骑兵对骑兵,太监军损三十余。

    而这次是骑兵对步兵,又是偷袭,从头到尾都是主动出拳,清军从头到尾都在逃跑在挨揍,几乎没反抗。

    杀敌至少上千!

    ………………………………………………………………………………………………………………………………

    月底求票!书友们请多多支持!

    。

第473章 闻噩耗,遇明主() 
大捷当贺,五百铁骑大笑纵马狂奔回程,几乎每个人马鞍上都系着两颗首级,一路滴血,慢慢侵染官道上混着泥泞的积雪。

    铁骑北上,在道上遇到北逃的清军,顺手宰杀,竟然又捡漏近百,可谓意外收获,真不知道是他们运气太好,还是这些清军太蠢。

    “督主,咱们现在回山岂不是暴露了?”贾外熊问出所有的人心声。

    此时天色早已大亮,宁远城外不出意外的话绝对到处都是小股清军游走,他们这支人马可趁夜色出山,但回去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了。

    常宇伏兵山中本意是打多尔衮主力一个出其不意,但昨晚实在按奈不住出山咬了多铎人马一口,虽然他此时尚不知道是多铎领兵。

    大模大样的回山,便失去了奇兵之效,且多尔衮必定会分兵来打,虽可依地势之险据守,但未免还是遗憾!

    就近潜伏深山,夜间再回去?

    先不说他们轻装出山未带口粮,便是到处都是积雪,风大天寒,如何忍受一天饥寒,更重要的是到了晚上便能顺利进山了么?

    多铎遇袭消息不出意外,最多两个时辰后便会传到大营多尔衮耳朵里,那时只恐宁远城周围到处都是清军的人马在搜捕,不甚被搜到,那时候忍了一天的饥寒,兵疲马乏的如何迎战,稍一不甚就被包了吃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自己伏兵山内本就是为了打个突袭,既已达成目的,何必纠结是否突袭到多尔衮的主力,反正杀的都是清军。

    想通关节,常宇决定立刻回山,没必要在躲在外边受风寒之苦,既然总归是要暴露的那就早点回山内做准备构建防守工事,应付清军的入山清剿!

    回程尚有七十多里路,按照正常速度不需两个时辰便可抵达,但此时经过一夜追击和厮杀早已经兵疲马乏,为了以防到宁远地界会有冲突,常宇不敢让人马太过疲劳,下令缓马而行,反正此时多尔衮尚且不知南边发生的战事,而南边的溃兵一时也无法把情报送过去,要送过去也的经过他们这一关!

    中后所东北三十里外的海岸乱石滩,十几骑清军浑身血迹,一脸的灰败,看着站在一块礁石上的多铎。

    海边风大,但不及多铎心寒!

    三千骑兵,仅他十几骑冲出重围,余下生死不明!

    从军十余年,从未如此狼狈过,从未如此惨败过,大清国的第一战将怎会如此不堪!

    “啊啊啊啊,此仇不报,当如此辫!”巨石上多铎仰天怒吼,挥刀割下一段金钱鼠尾,顿时长发飘扬,如海飞丝一般柔顺!

    “王爷”亲兵大惊,纵马近前一脸的担忧!

    赫赫有名的战将,岂能因为一场败仗便心灰意冷,多铎转身跳下巨石,翻身上马,令两个亲兵立即前去联系步兵主力,余下随他就近召集逃散的溃兵。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整兵力,在明军狂欢之际,出其不意推平中后所!

    现实中是很残忍,两个去联系步兵主力的亲兵走后,多铎带十余随从寻了一海边小村,尽屠村民后,生火取暖烹食,水足饭饱闭目小憩盘算如何报仇雪恨时,那两个亲兵竟然回来了,他们途中遇到溃逃的步兵。

    步兵主力遭袭,辎重尽毁死伤无数,余下的脱逃散山中,仅余两千残兵……

    多铎顿时双眼一黑,险些栽倒!直恨的咬牙切齿,嘴角鲜血直流,双目呲咧。

    这又是哪来的明军,宁远城吴三桂的人绝对不可能有机会出城,他们没那个胆,多尔衮也不会让他们南下一步。

    难道是中后所的人马……

    也不可能,事发之地,距离宁远和中后所均七八十里,中后所的明军长翅膀啊!

    唯一的可能便是,明军一早就有一支伏兵在暗中盯着他们,想到此处,多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全身冰凉,如坠冰窖!

    细思极恐!

    “明军多少人马?”多铎又问。

    “不明,有的说数千,有的说数百!”

    “放屁,数百人能冲散七千……”多铎大吼,突又气息一落,当然有可能,他是带兵经验充足的老将,自是晓得那种情况下,天黑突袭,人人自危,根本无心应战。

    吴三桂啊吴三桂,倒小瞧你了,多铎此时当然已知悉所谓的乞师,从头都为都是吴三桂设的局!

    唯一尚未破解的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为何要把数十万大军引来,引火烧身,以卵击石,他总不会得了失心疯真以为凭宁远弹丸小城,几万人马便能把清军十几万大军给灭了吧。

    他可能想破脑袋都不想出来吴三桂把他们引来的真正原因只是小太监懒得跑,清军从京北入关,朝廷自然还要放弃宁远城调吴三桂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