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78部分

扶明录-第278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雀血迹斑斑,常宇手扎绷带,先前伏击一股清军探子,激战时,手上被看中,险些断掌,可见打野凶险至极。

    二人厮杀一阵后,爬上来本欲纵观一下全局,歇口气,不料山脚的火光引起小太监的疑惑,清军要大局攻山了?

    实则意外!

    此时天色已是丑时过半(凌晨两点多)多尔衮是多大的怨气啊,竟然冒黑进山,当真是要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常宇沉思半响,见山下火光越来越多,估摸近两万,于是果断传令宫字营出洞迎战。

    一番伏杀过后,山中清军探子只要显形的几乎都被清理,至于那种暗伏不出的漏网之鱼,常宇也顾不得理会他们,也不过隐匿行踪,让步兵营出洞。

    山中有盏口将军三十门,轻便易转移,清军炮击西山时已挪至洞内,此时常宇一声令下,又全部拉了出来,分部各处高地。

    盏口炮虽轻便,但射程不及红衣大炮,大铅子(实心弹)五里已是极限,但小铅子(小实心弹,每次可装几十近百)可及近十里)

    再以山势俯射,射程不下红衣大炮。

    此时清军上下聚集要攻山,常宇自是要先下手为强,令炮兵装弹轰击。

    实心弹,开花弹,小铅子,轮番上场,三十们火炮齐射,上下火光大乱,常宇嘴角冷笑,来吧,多仔!

    笑容尚未收敛,多尔衮便还以颜色,红衣大炮喷火,山间一片狼藉。

    当年袁崇焕宁远大捷,奏报,一炮糜烂十里

    说的就是红衣大炮的威力。

    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遇到火炮都是毁灭性的伤亡,中者成肉泥,开花弹落入密集人群内,更是糜烂无数。两军对轰,一上一下,射程相当,一个威力巨大,一个火力网点多,数十里内皆闻震天巨响。

    山摇地动,宁阳城内鸡犬不宁!

    常宇出关,奏请神机营,几乎把京城的火药和炮弹全给拉了出来,所以此时他根本不担心炮弹不足,而是担心盏口炮,连续轰击炸膛,这年头的铁炮质量可都不咋地。

    双方对轰近半个时辰,炮声逐渐稀疏,担心炸膛的不只常宇,红衣大炮装药量大,炸膛的几率也是相当的。

    这一阵对轰,确切说是打的气势,双方伤亡寥寥,毕竟射程相当,红衣大炮虽威力巨大,射程远,但也不敢太过靠前,否则就会被山上火力覆盖,而山上的明军虽有杀敌之心,奈何射程不及,却把山口几乎堵住,点将台以夷为平地,倒是那破庙完好无损,莫非真有神仙保佑?

    炮击终于完全熄火,常宇下令清点损伤,各部人马严守各关卡,紧盯清军动向,同时暗中继续搜捕那些进山暗探。

    屠元和贾外熊还有蒋发从黑凤山回来了,几人嘴里骂骂咧咧不休,原是终于成功让清军探子误以为黑凤山也有伏兵,但他们收获甚小,仅杀了七个清军探子,却来来回回翻山越岭累的腿酸发抖,正歇息时突闻炮声,又慌不迭时的跑了回来。

    陈王廷闲聊,听的吴中率部宰杀半百清军探子既羡慕又嫉妒,又闻黑狼营也有损伤便是小太监也受伤,手掌险些被砍掉。

    几人大惊,急忙去寻小太监,却见他正站在洞口旁一巨石上,举目眺望山脚,神色无比疑惑。

    见此情形,诸人不敢打扰。

    清军气势汹汹集合大军,虎视眈眈却不止步不前,和自己对轰时依然不趁机入山,所欲何为?

    难不成就是摆样子吓唬我!

    没这个必要吧,大家都不是小孩子,都不是吓得的。

    常宇实在想不明白,多尔衮搞这一手到底是干嘛,拉兵过来示威不入山,炮击前不入,炮击时不如,现在还不入,要等天亮么?

    妈的,这是不想让我睡觉啊!常宇呸了一口,身旁诸人嘿嘿笑作一团,督主,您睡去,有事招呼您

    敌军意图不明,常宇哪里睡得着。

    下了山洞,到了磨石沟用冷水洗了把脸,手上伤痛已去,握刀已不受限,便率众人巡山,个要道关口走了一遭,依旧不见山下清军有任何异动。

    心中不耐,他决定就近侦查!

    随侍纷纷阻止,让他不可涉险,自告奋勇前去侦查。

    常宇不以为然,太原时他都亲自率队侦查,曾一度化妆遁入贼军大营,刺杀李来亨全身而退,此时不过去山脚侦查而已。

    见阻止不得,麾下纷纷自荐相随。

    常宇目光一扫,点了陈王廷子侄三人还有蒋发,吴中,另有况韧率五个神箭手随行,余人在山中待命。

    一行十余人,分三拨品字队形沿着山谷朝外摸索,哪知未及出谷口,突然隐约闻炮声轰鸣。

    常宇一惊,以为清军又轰山了,叮嘱诸人小心,但随即感觉不对,炮声不断,隐约传自远而非近身,止步侧耳一听,顿时脸色大变。

    匆匆奔至谷口,便往谷峰上爬,上有明军暗哨呵斥口令,常宇对了口令,一口气上了谷顶,举目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原本在山脚处的密密麻麻的火光已径直奔宁远城而去,而远处宁远城炮火四起,犹如火海,清军竟然攻城了!

    清军竟然在这时没有任何的预兆下突然攻城!

    。

第484章 空前攻守() 
    宁远城方寸之地,弹丸之城,但防卫工事全是全方位的,四面皆有壕沟,以北边最多,让清军骑兵丧失了三山五岳摧于铁骑之下的威势,更不用说城墙四面浇水俨然一座冰城,光滑且坚固。

    面对于此,多尔衮和他的一众将领商议后决定,以西门为主攻点,南门为侧攻,东门佯攻,至于北门真的是壕沟太多,不易正面硬攻。

    但不管怎么打,很显然城中吴三桂早就做好了完全之策,宁远城小,调兵驰援方便,无论清军从哪门主攻,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兵力调过来。

    可若是突袭之下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动手,只怕……

    但如何突袭?城上明军日夜灯火熄,时刻盯着清军大营动向,向突然动手好像还真有点难度。

    不过眼下,多尔衮却寻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午后被诱入西山,炮击之下尼堪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在山脚看热闹的他都差点被轰到,震惊之余恼羞之际,却也灵机一闪。

    于是夜幕之下,动用火炮反击,漫山遍野耕了一遍,一来宣泄心头之狠,二来掩护探子入山,第三麻痹宁远成内的明军,光明正大的把火炮拉了过去。

    直到子时后,他又调大军在西山脚下集合,故意大张旗鼓毫不意外的吸引了宁远城内吴三桂的全部注意力,可他在同时又遣兵马,从首山脚下抹黑绕到了东门和南门外伏兵不动。

    随后在和常宇对轰的同时,其余火炮已暗暗就位,兵马就位,攻城车,登城梯等辎重就位……

    吴三桂一直被西山脚下的清军和对轰的炮火吸引,完全忽视也根本意想不到清军已经悄悄在宁远城三门外布了兵,置了火炮。

    最先动手的是东门,突然几声炮响,落在城墙上的时候,举城震惊,军民慌乱不已,清军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得突然动手了,引起极大恐慌。

    正在西城看热闹的吴三桂和唐通两人大惊,匆忙往东城奔去,未及几步南城外炮声大作,数发炮弹落了城内……

    竟然两门同时攻击,吴唐二人大惊,大声呼喝迎战,让城上炮兵开炮还击。

    宁远城小,可是炮多,原本就有近十门大炮,后从山海关又调来数门红衣大炮及佛郎机,加上神机营的四十余门盏口将军总及近百门,那火力绝不容小觑。

    不过按照先前预估,清军主攻当以西北两门,所以重火力几乎都布置在这两门,而今清军竟然从东南两门出人意料的发动攻击,这让吴三桂心中有些小慌张。

    在朝东门疾奔的时候,吴三桂突然驻足停下,不对!

    清军在西山脚下数万人马看似要攻山,可是为何迟迟不动手,难道……

    念头刚动,西边炮声大震,杀声四起。

    “老唐,东南两门交给你了”吴三桂拔腿就往西城跑去,嘴里朝他唐通大呼。

    炮弹呼啸不断,有的落于城墙咫尺,有的落在城墙上,爆碎冰层破了墙,有的落在城头,伤人无数,有的甚至直接越过城墙,飞入城内,引起恐慌一片。

    西山脚下的火炮已经调转炮口轰击宁远城,数万蓄势已久的清军也杀了过来,清军全面攻城,以突袭之态。

    杀声入云霄,炮声响彻天际,冷月闻之变色,躲进了黑云之中。

    西山中,登高远眺的小太监望着那陷入火海中的宁远城,眉头紧皱,面色凝重,久久不发一言。

    麾下诸人皆变色,提议出兵救援。

    常宇摇头制止,山中兵力不过三千余,打偷袭是好手,迎头打那是找死,其次此时他也不敢出山,怕多尔衮在山口伏兵算计他,夜深风高的,多尔衮不敢进来,他同样也不敢出去。

    难道眼瞅着清军这么暴揍吴三桂么?

    宁远城能抗的住多久?

    “至少三波冲击别想拿下宁远城”这时常宇考虑很久给大家的一个定心剂!

    此言非虚,宁远虽小,但防卫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以水浇筑冰城这时二十年前的老战术,但很有用,冰层湿滑坚固,不光能低消炮弹的部分破坏力,同时对敌军搭梯攻城也是极大地阻碍,除此外城外四周的壕沟,能让清军的步骑兵速度放缓,更多时间暴露在火炮的覆盖下,弓箭的射程内。

    然后便是最后的杀手锏,近百门火炮!

    十八年前,袁崇焕守宁远的时候是十一门

    如今清军的火力虽今非昔比,鸟枪换大炮,但此时城上可是百门交叉火力等着他,可以说终大明一朝,数不清的战役中从未投入这么大的火力,更未在一城聚集百炮的骇人之举。

    这么变态的事,出自小太监之手。

    否则,崇祯一句话让他出关守宁远,没个防护甲他就敢冒失前来?真当自己有主角光环,就牛逼冲天啊!

    他的杀手锏就是神机营的火炮,所以他缠着崇祯要人,不给就不走!

    清军三面攻城,以火炮压制,步兵嗷嗷的朝城墙下杀去,为避免成为城上的靶子,少点火把,多抹黑前行。

    旷野白雪上人影重重,清军密密麻麻如蝗虫似蝼蚁朝宁远城合围而来,看的人头皮发麻,成上明军冒着炮弹,极力反击。

    清军攻势极快,在红衣大炮的压制下,步兵很快就冲到距离城墙五十米外,攻势到此一滞,因为明军在这里挖了一条宽丈余,深近两米的壕沟。

    壕沟的作用极大,缓冲敌军攻势不说,还能让其攻城辎重在此形成拥堵,人群密集若以炮击伤亡将会极其大,何况已进入弓箭射程。

    不出所料,清军壕沟处,遭遇了极大的伤亡,第一波攻击险些就此夭折。

    多尔衮发了狠打算一鼓作气破城,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阿巴泰指挥八旗蒙古兵近万在东城佯攻,三顺王所属的汉军旗在南门侧攻,至于他的嫡系人马,如两个兄弟,多铎阿济格则在西门主攻,同时佐以重火力压制……

    攻势空前浩大,但宁远城的防守也空前坚固,多尔衮行想一举拿下,只恐不行,如常宇推测那般,没三个冲击波,拿不下来。

    不过天晓之时,必有结果,鹿死谁手,且听下回分解……

    …………………………………………………………………………………………………………………………

    手里有票的书友,看玩顺手投个票,感激不尽!

第485章 形势严峻() 
宁远城,两军较力,炮声如雷,杀的天地变色,黑云滚滚,一方攻势凶猛,火炮,抛石机如暴雨倾下,攻城士兵如飞蝗铺天盖地,守城的远炮近弓,滚石檑木滴水不漏,一时间旗鼓相当,难分高下。

    这边厮杀正烈,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内,乾清宫中烛火摇曳,崇祯帝揉着太阳穴看着龙案寿宁宫奏折,旁边一杯茶,茶香袅袅。

    他虽勤政,但在往日已睡下,或者已开始起床,然则从昨夜开始,眼皮跳的厉害,甚至有股莫名的心慌,使他久久不能入眠。

    前日宁远大捷,朝野震动,举国欢庆,可谓是多年少有之喜,可伴随捷报之后是接踵而来的噩耗。

    他的心腹之患,李自成现在是愈发的不可收拾,太原大败后,率残兵流窜到东路寻刘芳亮回合。

    刘芳亮在东路大开杀戒,可谓是无人可挡,短短时间打下大片疆土,占城无数,先下怀庆府,明副将陈德(陈永福之子)把巡按御史苏京拒捕起来投降贼军,刘芳亮在怀庆府设置新的防御使,府尹和县令等,后挥军北上不费一兵一卒占了潞安府,任命孙明翼为潞安防御使让他负责追饷“系诸郡王宗室及乡士大夫,非刑酷拷,大索金银,动以千万计,名为捐助。下至乘田委吏,无一得免者。或已经物故,复收其子孙一体拷掠,是名故宦例亦如之。……且分布诸贼各县严比”幸好当时沈王被小太监给弄走来了,否则白白便宜了贼军。

    刘芳亮留下大将平南伯刘忠镇守长治后,领兵东下彰德府,同时分兵大名府攻占府属各县,此时李自成已经从太原逃来回合。

    下彰德府后留大将刘汝魁镇守,贼军取道磁州今河北省磁县,进入畿辅地区。广平府今邯郸地区,府治在永年县的明朝地方官逃窜一空,“城中无主”。居住在广平府内的原通州总兵张汝行,派腹心前往磁州向贼军纳款。

    大顺军进入广平府,“汝行郊迎三十里”。略事休整后,贼军整队北上。“汝行请为前行,献取京、通之策。芳亮许之。”队伍开拔前,刘芳亮任命翟凤耆为防御使,留下郭都尉、常掌旅领兵五百名镇守广平。

    于此同时,东厂提督常宇奉旨出关狙敌,明廷兵部尚书史可法奉旨南下剿匪。

    贼军继续北上收邢台、河间等地,一路上皆望风归附,进抵畿铺重镇保定。

    昨日锦衣卫快马来报“寇大至,络绎三百里,羽旗铁甲,炯烁夺目。尘坌纷起,昼为暝;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