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95部分

扶明录-第295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宇轻笑:“也有可能是个飞贼,碰巧被你遇到了!”

    蒋发愕然,诸人想想也有可能,能飞檐走壁,又对地形熟悉的,那极有可能是京城里的飞贼啊。

    马车在广渠门大街的夕照寺旁边拐了进去,在南水关胡同口停下,常宇和春祥下车悄悄的入了胡同奔黄府而去,而众侍卫继续护送空车在附近绕了一圈,确认无人跟踪时才从后门入了黄府。

    黄府已非原本的那个破落的二进院子,府内房舍早已经修葺一新,且在春祥的授意下把西边邻院也买下,成了一个真正的大户人家。

    毫无疑问,这个原本作为一个备用落脚点的地方,已成为常宇的私邸,且知人甚少,即便崇祯知道也不会说什么,权监历来都会在皇城外购买私宅,常宇不买的话他还觉得不对劲呢。

    而常宇也逐渐把这个地方当做了一个精神寄托,家!

    黄府扩地又有了米店营生,管家苏成煌一天天笑不拢嘴,家丁们忙里忙外也是充实,原本还要打地铺的他们终于也置办了床桌椅柜等家具,像隋到这种家丁头目还有了自己的单间。

    家主久出夜归,黄府上下一片喜气不必多述,府上灯光直至凌晨方熄,院内也破天荒的有护卫当值巡视,且还分派明暗哨,可见那刺客确实对小太监造成了心理压力。

    日上三竿,皇城正是繁忙之时,太监宫女们各司其职,来来往往伺候各自的主子,草栏场,十余太监正在清理昨晚赌局遗留的垃圾,还有的在场上遛马,看似十分的悠闲。

    不多会,李铁柱,胡岭,范家千三人出现了在场内,几声吆喝后,场上的人越聚越多,两百与太监军揉着惺忪的睡眼开始集合。

    大捷归来他们成了英雄,在城外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回到宫内也得到同僚的喝彩,便是司礼监之下的二十四衙门的老大也纷纷前来示好,最有权势的御马监统领太监自掏腰包每人打赏二两银子,酒醋面局的老大陈忠更是送来十坛上好的御酒说是皇上钦赐。

    沙场九死一生回来的他们有理由狂欢,一夜之间赌了个尽兴也喝了个痛快,直至半晌午方醒,酒意尚未尽去听令集合。

    两百四十七人列队却不是为了操练,今天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送那些战死的同伴入土为安。

    内织染局的统领太监张松涛亲自送来黑缎,李铁柱吩咐人手一条,系在左臂,准备得当后,列队牵马出宫,引得宫内众多太监宫女围观,纷纷低声议论。

    他们好似要去送殡的……

    为何系黑段而不是白布?

    怕是为了避讳吧,咱们都是皇帝家奴,除非皇家有丧事方能着白缟……

    前边那些人手中抱着的坛子里应该就是骨灰吧……

    出了皇城,太监军翻身上马,直奔西北而去,自是引得城中百姓又是一番议论,内容大多相似,唯百姓闲来无事好奇的多,竟有很多紧随看热闹的,不惜跟着出了城。

第518章 初次会面() 
中官村,北京城西郊万泉河旁乱坟岗,平日阴气森森,人烟罕至,野狗都不见一条,便是连附近农户都远远绕道,因为都知道这里葬着的是宫中的无根浮萍,太监!

    太监,世俗人眼中最低贱的一类人,死后都不能入祖坟,一辈子都不得认祖归宗的孤魂野鬼!

    他们确是极其可怜的一个群体。

    天气一如既往的艳阳高照,中官村的乱坟岗也一如既往的阴气森森,只是周围多了些人,很多人,远远的围着几里地,多是城中百姓附近农户。

    乱坟岗一处荒滩新挖了半百坟坑,坟坑前立有石刻巨碑,上书:大明内关英烈陵,崇祯帝御赐!

    专为内官建的英烈陵园,皇帝御赐,得入皆是大明英烈,这对太监来说无疑使天大的荣耀,虽死犹荣不过于此吧,相比旁边那些连个名字,甚至只插个木条当碑的乱坟头简直天壤之别,从待遇到名誉皆非一个档次!

    常宇立身碑前,伸手抚石碑,入手冰凉,转身看着身后二百余太监军:“世人皆看不起我等,而今兄弟们以性命博来的荣耀,吾等当珍惜。待百年之后是留名这英烈陵里,还是葬在那乱坟岗等着野狗叼尸,摸摸胸口的心,摸摸腰间的刀!”

    二百余太监军情绪难抑,大多泪目,刀山火海闯过来眼皮都没眨巴一下的硬汉们此时却受不了。

    他们除了悲痛更多的是一种久压的情绪终于释放了,再也不是个卑贱的废人,也可是个堂堂正正的大明英雄。

    火铳鸣三十响,太监军默哀,战死的英豪骨灰入土,自有匠人按名立碑,常宇打马狂奔至围观百姓前大呼“这些太监,都是为保卫大明战死的英雄,就是这些你们眼中的废人,下贱之人,但在贼军攻城时候,鞑子入侵时就是这些人以性命保家卫国,让尔等安居乐业,而那些所谓高人一等的读书人,不是在戏楼听曲儿,就是在青楼里狎妓取乐,再不然就在茶楼大谈朝政指点江山,我呸!”

    ”保家卫国靠的是文人耍些嘴皮子么,靠的是军队里那些大明男儿的热血青春!靠的是大明将士手里的刀!”

    “敢拿刀杀敌卫国的就是英雄,那些手握笔杆子只会耍嘴皮的都是他妈的怂货,除了会结党营私,搬弄是非,黑白颠倒,祸国殃民外p都不是,就tmd一个个不要脸的货色……”

    常宇纵马扯着嗓门喝骂,让围观百姓议论纷纷,他话粗理不糙,言语直白,百姓易懂,有人觉得他说的十分在理,忍不住喝彩,有人低声打听这人是谁,好似是个太监,这么大骂文人,就不怕被那些读书人喷死啊。

    而有的人,就在想,他是不是近日名声鹤起那位东厂小督主。

    常宇在西郊乱坟岗大骂读书人的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成为当日最大头条,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不在议论纷纷,街头走卒最好洗脑,觉得人家那些拿刀上阵的太监不失血性,是个男人,至于读书人便已经开始狂喷内官一奴才也配指手画脚……事情发酵的越来越浓,晌午过后便有内阁及翰林院的官员在议论此事,暗指魏忠贤的东厂余孽想要对文官集团下手了。

    只是这许多年少了东厂的打压,文官集团早已一家独大,只手遮天,不然崇祯帝都三番几次能被逼的下罪己诏啊,无人时躲在乾清宫痛哭流涕,却无可奈何么。

    这死太监忒不要脸了,仗着点战功就想对文官指手画脚了?魏忠贤当年也没这么嚣张指着文官鼻子骂,你才多大点道行,而且若没文官在幕后运筹帷幄协助你,你丫能赢的那么轻松?刚还觉得你人挺不错呢,转眼就露出獠牙了!

    读书人开始舆论反攻。

    “不过以讹传讹的谣言罢了,绝对是有人故意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端本宫内李明睿给太子说与此事时,朱慈烺拍案而起怒斥这时流言蜚语:“他忙于应付剿匪,且其向来低调绝不会如此口无遮掩,定是那些和他有罅隙的人故意制造谣言,企图置他与漩涡之中”。

    李明睿微微点头,他是朱慈烺的心腹,较之外臣对常宇多熟悉,知道这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喜欢背后捣鼓事,极少露脸,而且他的确和很多勋贵有过节,不排除是有人故意泼脏水制造事端。

    这些人恨不得让他身败名裂啊,朱慈烺咬牙切齿道,心中却欢呼,牛逼,骂的痛快,他自然知道这事常宇干的出来。

    “一派胡言”

    皇极殿内,崇祯怒喝:“栽赃嫁祸而已,你等也信?”

    殿下内阁李邦华,左都御史施邦曜,兵部右侍郎兼京营总督王家彦及驸马都尉巩永固等一众重臣神色各异。

    崇祯帝本是召几人议事,中途都察院御史丘祖德数人提及此事,顿时引得朝堂议论纷纷,崇祯帝闻言雷霆大怒。

    “常宇为朕内官,一向能为人低调,何时张牙舞爪过,尔等诸臣除了道听途说外哪个亲眼所见,亲耳多闻过,更何况他曾力荐诸位匡扶大明,何来辱骂文臣之举!他若真的恨尔等入骨,又何必举荐!”

    崇祯帝的话让李邦华等人心中稍安,虽未全信,但想想也是,殿内数人皆为当朝重臣,可十之八九都是当初常宇暗中经太子及巩永固等给崇祯帝力荐而上位的,这点他们多少也听过些风声。

    可是今儿西郊围观者上千,总不至于是空穴来风吧。

    李邦华等人虽对内官,特别是东厂持敌对态度,但常宇这个人他们并不是很排斥,一来常宇低调,从未和他们正面发生过冲突,二来几人上位也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第三,常宇战功赫赫,太原退敌,关外溃敌,随便一件拿出来都是诸人所不能为的。

    但假若东厂真的又要走魏忠贤那条敌对路线,他们倒也不怂,刚萌芽的小小嫩叶想要和数十年的参天大树争高下?

    “此等流言,休得再提,诸位皆国之重臣,心思当放在国事上,眼下灾荒不断,贼军肆虐当与朕同心协力应付这天灾人祸,而非受人蛊惑,行那口舌之辩”。

    崇祯帝态度明确又强硬的要把这事压下去,李邦华等人虽心下略有不甘,但也不好在为甚,毕竟只是道听途说,在场的没人亲眼见常宇骂街,若一直追究下去,倒显得小气了,何况崇祯帝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手腕和态度都较之往日强硬多了许多,他们也不敢硬怼。

    骂的好啊,骂的痛快啊,常宇呀,常宇,你可吧朕想骂的,不敢骂的全都骂出来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误国无用皆可杀啊!崇祯帝看着殿下一种文臣,心中觉得十分解气。

    王承恩匆匆从殿外进来,在崇祯帝耳边低语数声,但见崇祯帝眉头一挑,扫视诸臣一番,低声说了句,王承恩便有匆匆离去。

    “说曹操,曹操到,常宇乃内官,其名诸位想必不陌生,但见过的没几个吧,择日不如撞日,今儿大家伙就过过相,认识认识”。崇祯帝看着殿下,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果然殿内诸臣一番波动,纷纷低声议论,显是意外,唯巩永固一副清风徐徐,水波不起的模样。

    常宇也是意外,晌午后回城后他求见崇祯帝又奏议,不料却被带到了皇极殿,一进来见朝臣四五个,心下异样,抬头见崇祯帝神色,这是准备把我推到幕前堵炮眼了么,近日来崇祯帝和东厂联手做了几件小变革早已引得内阁注意和不满,有消息说他们准备要敲打崇祯帝。

    久闻东厂新任厂公是个不及弱冠的小太监,如今一见果真是一少儿,但其神采不凡,体格健壮,气势惊人,睥睨之间竟让人不敢直视。

    常宇的横空出世,对于这些大佬来说完全就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那么突然之间听闻皇帝任命一个去太原送银子的太监为东厂提督,啥,东厂重启了?

    随即这小太监在太原打了胜仗,随即又把京中勋贵折腾的不轻,随即又出关了,又打了胜仗……

    完全就不知道哪突然冒出来的,而且每每听到其事迹都如听书,传的神乎其神。

    可现在这么个人就突然活生生的站在了眼前,看气势还真像那么回事。

    就是眼前这个少年,在太原击溃数十万贼军,打的李自成抱头鼠窜,就是他在关外联手吴三桂打了数年之最的宁远大捷?

    崇祯帝一一介绍诸臣给常宇拜见,小太监拱手施礼不卑不吭,诸臣心怀新奇虽不甚喜,但也不表于外,纷纷客套还礼。

    唯一人,清高自爱誓不与阉人同殿为臣,便是那驸马都尉巩永固,正眼都不瞧常宇,并以冷哼,加以不屑神色。

    诸臣心下皆赞驸马爷有种,暗暗观察小太监反应,却见他虽努力控制情绪,面带笑意但难掩眼中杀气,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啊,做不到神色内敛。

    崇祯帝呵斥巩永固无礼,驸马都尉见帝怒,稍假以色和小太监点头之交,低语:“刚才这帮老东西正指责你骂街呢”。

    “咱家骂了他们就听着呗,但驸马爷可别多心,您可是忠君爱民的忠臣啊,咱家可没骂您”。常宇从牙齿缝里挤出一丝低声。

    “骂的痛快,我还想骂呢”巩永固低声呵呵呵,外人看他和小太监神色冷笑低语,猜是这俩人绝对不对付,不知道东厂怎么得罪这个皇亲了,不过话说回来,小太监得罪的勋贵少么!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519章 皇帝出宫() 
和诸臣寒暄过后,常宇向前面圣,礼毕,崇祯轻描淡写问道:“可是要出京了么?”

    大庭广众之下,为避内阁口舌他不敢称常宇卿,常宇也不敢称臣,略一迟疑叩首道:“另有事奏议”。

    殿下李邦华等人眉头一挑,内臣不得为官,不得议政,这俩人想干啥,挑战底线么?

    崇祯帝嘴角一丝轻笑:“何事,说来听听”。

    “鼠疫之乱加查处贪腐之事”常宇赶紧道。

    众人一惊,莫不成他对鼠疫有灭治之方?顿时提了精神。

    便是崇祯帝也是一震:“可是有良策,鼠疫之乱愈发严重,已到了燃眉”。

    “小的并无良策,但翻阅诸多医册偏方发现这病乱多是从鼠蚊传染而来,眼下天气转暖,鼠蚁蚊虫衍生泛滥,只怕疫情更重,所以小的奏议,当先应赶紧全城清理传播根源!”

    传播根源?崇祯皱眉,诸臣也是云里雾里。

    “清理垃圾杂物,特别一些人畜秽物,减少鼠蚊滋生,从而杜绝疫情扩大,简言之便是全城大扫除,修建公共官厕,还京城一清明,极大限度控制疫情扩大……”常宇滔滔不绝,说了一番。

    修建官厕,崇祯和李邦华等诸臣对望一眼。

    事实上,中国在清末八国联军入侵以前是没有公共厕所的,不管是下边小县城,还是堂堂国都没有,行人内急都是随便寻个墙根解决,便是常宇昨晚上还在大明门外呲了一回呢。

    所以街头巷尾屎尿秽物遍地,每到夏日更是骚臭熏人,这一现象直至八国鬼子入侵后,京城才出现公共厕所,而欧洲早在1956年英国人哈林顿发明了抽水马桶后厕所普及。

    全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