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88部分

扶明录-第88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遇吉心下嘀咕,尼玛的都看我干啥,我又不是管粮草民政的,于是看着蔡懋德:“巡抚大人,此事您看……”

    蔡懋德一怔,丫的,踢我这了啊,长叹一口气:“几万难民入城,绝非小事,除了口粮外,其他事也不省心,这天寒地冻,如何安置不是只划块空地便可以的,总不能让他们冒这风雪躺那那儿吧,一夜之间便可冻死,取暖也是一件头疼事。还有几万人入城,良莠不齐,治安也是重中之重,加上其中难免有贼军奸细……”

    “大人,粮草事宜”周遇吉一看着老家伙一张嘴滔滔不绝,虽说的也是为难之事,但怎么不正面回答问题,于是开口提醒。

    额……蔡懋德无奈,有些小尴尬,轻咳一声:“昨儿厂督大人不是说了么,大同粮草充足,正往太原运送呢,这个理应问题不大,这个……理应问厂督大人吧,貌似他曾说过他负责的……”

    于是诸人眼睛不约而同的看向东偏房。

    咯吱一声,常宇开门走出,伸手抹了抹嘴,寻了张椅子坐下,看了诸人一眼:“粮草咱家包了”。

    蔡懋德和孙康周长呼一口气,看向周遇吉,几人脸上都难掩喜色。

    “厂督,饷银之事……“副总兵应时盛底气不太足。

    ”咱家也包圆了“常宇说着一伸手,周遇吉立马会意,随即在桌上翻了翻取了一张纸递给常宇。

    兵六万七千四十六,马三万六千一二十匹,刀……这是一份太原详细的军力,军资统计表。

    常宇微微一叹,太原此时号称十万人马,水份竟然高达四成!骇人听闻!

    ……………………………………………………………………………………………………………………………………………………

    求票票呀,跪求票票!

第一百四十八章,督军太原() 
“这是除宣大援兵,太原城此时兵力还是整个太原府的兵力?”常宇问道。

    “回厂督大人,太原此时除宣大两地援兵外,净兵力五万余头,这六万七千人是整个太原镇兵力”

    应时盛赶紧回道。

    太原镇下辖三关,十九口三十九堡,也就是说,偏头,宁武和雁门三关此时还有万余人马。

    那就是说还有水份,那三关的一万余人没有核查是要打折扣的。

    太原此时兵力五万冒头,加上宣大两地援兵二两八,也就是说净兵力近八万,可以和贼军硬干一场了,常宇心中暗想。

    至于饷银,他从大同抄姜瓖家抄了四十万几乎可抵朝廷所欠太原的军饷,至于杨振威带来的两万大同援兵,欠饷已在大同解决,并且为了激励士气还预支他们半年军饷,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所以这两万人马的军饷暂时不用管。

    加上昨天从范永斗老家劫来的四十万,去除打劫佣金还余下三十万,够撑一段时间的了,但常宇还是觉得远远不够,为了以防万一,这点老本他不打算拿出来用,他还要去借!

    “周总兵,饷银今儿可以发下去了,但丑话所在前边,既往的咱家不纠,现行的只要抓一个杀一个”常宇眼睛在在座将领身上扫了一圈,满满杀意。

    “谅他们不敢!”周遇吉也是一声冷哼,

    常宇淡淡一笑,随即又道:“本督其实倒还希望有几个大胆的”。

    诸人皆不解

    “这样便有人给本督祭刀了,正好也能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诸人皆不寒而栗。

    “这事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会盯着的,查一个杀一个”

    常宇一脸冷意接着说道:“守城的士兵要养家糊口,守边关的士兵也一样,朝廷不会寒了他们的心,周总兵回头你派人押些银子给那三关将士也把饷银发了,顺便统计一下实际兵力军资,锦衣卫的人也会跟着的”。

    周遇吉点头,在座诸人此时心下对常宇是又怕有服,此人动不动就杀人,连大同总兵说宰就给宰了,着实让人恐惧,但又佩服其水端的平,而且并不是滥杀无辜。

    一出面就把最棘手的粮饷问题给包揽过去,蔡懋德等人心下还是欢喜的。

    “诸位,刚才旁听了会关于安置难民的事情,咱家有点小建议可愿一听”立威过后常宇淡淡一笑扫了众人一眼说道。

    “愿听厂督大人高见”蔡懋德平日非常排斥太监,如同所有人都觉得东厂没个好东西,但此时内心竟然对常宇另有感觉,见过两次面,言谈之下,觉得此人真的不同一般。

    “几万难民涌进来,紧靠官府很有压力,这时候各位大人何不借助民间力量”。

    民间力量?蔡懋德和周遇吉相视一眼似懂非懂。

    “城中大户不少,蔡巡抚和诸位大人可牵头几户做表率,设置粥棚啊,捐赠衣物给难民驱寒,或者材料让其搭建简单房舍等等,诸位大人的面子一定会有人捧的”。

    蔡懋德和孙康周微微点头:“此计可行”。

    “必然可行”

    常宇微微一笑:“只要引导得当,不光大户会伸以援手,便是普通百姓也会积善积德,虽力薄,但积少成多,但众志成城呀!”

    诸人点头,均觉得此议不错,常宇又表态他会亲往晋王府说服晋王也加入其中,众人大喜。

    “至于城中治安,难免有压力”毕竟那么多人难民,别说这时候的治安条件,便是后世在那些发达国家里也经常失控。

    “但他们之所以闹事的根究是什么?是无聊,无事可干,加上背井离乡,断了收入,才去偷鸡摸狗甚至杀人放火,但假若咱们给他们找事做,并且发薪资,让给他们有钱可赚你们觉得他们会有心情去闹事么?”常宇看着诸人说道。

    “做什么事?”诸人不解,难民除了混吃混喝,还能做什么事。

    常宇微微一笑,起身走到门口,推开门,一阵寒风袭进,诸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随手紧了紧衣袖。

    “周总兵,昨夜咱家偶遇牛参将(相当师长)和他聊了一会,听他说你准备掘地为壕,以阻牵制敌军?”

    周遇吉点头!

    常宇呵呵一笑:“时日紧急,工程量大,徒劳无功而已,而且那边有现成大河为屏,干嘛费那力气”。

    “可是河在城北,那样做岂非舍弃城池”。应时盛接过话说道。

    “弹丸之城,又无险可据留之何用,若有用还犯的着清空么”常宇撇了撇嘴,周遇吉和应时盛同时皱眉,又微微点头。

    “真正要挖沟的在应在这儿!”常宇说着手指城外!

    周遇吉和应时盛起身走到门外,扶城垛远望,远处不有难民断续进城。

    太原城西有条大河,汾河,从城西直下西南流经清徐东侧分了几支,也是这条汾河让连同太原在内的几座城池有了护城河水源。

    此时城南便横着一条宽七八米的水渠,便是从城东引水作为太原的护城河,不过因干旱天寒,水浅而结冰。

    除这条护城河外,太原城南一马平川再无屏障。

    “与其在那边徒劳无功费劲掘坑,为何不在这下点力气,周总兵昨晚还绞尽脑汁想把太原打造铜墙铁壁,现在你可以动工了”。常宇笑道。

    周遇吉微微点头:“把护城河加宽加深外,在数里外再掘一条壕沟设置障碍,以抵贼军火炮靠近,嗯,至少不能然他轻易靠近”。

    “反正难民闲着也是闲着,总不能让他们白吃不干活,这工程虽大,但对数万劳力来说也不甚难”。应时盛随口说道。

    这时蔡懋德等人也走出城楼,站在常宇身后听他们说话,听到此处,孙康周又忍不住插嘴:“应总兵所言极是,但听刚才厂督言语之间还要给他们发工钱?这,这又是为何,再说了,咱们手头没钱呀,这钱谁出呀?”。

    诸人皆看向常宇。

    “工钱一定要付的,一来可稳民心,让他们觉得即便背井离乡有吃住还有银子赚,甚至比呆在老家还好,请问谁还去想着造反,哪个还有心思去闹事”。

    常宇说着微微一顿又道:“二来,也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工程尽快完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得民心”

    话音一落,诸人皆是一怔,随即陷入沉默,各自心中意会常宇话意,随即默默点头。

    “一举三得,稳了民心,得了民心又能早日完工,但下官还是忍不住问一句,厂督大人,银子谁出?”蔡懋德这个老油条一定要听个准信。

    “咱家出了!”常宇淡淡一笑:“咱家有点家私,这点小钱包圆了!”

    哇,诸人忍不住惊叹,几万人的工钱,你就是再少也得上万两吧,这太监竟然一口应了,果然是权监,搜刮不少啊。

    “厂督大人,圣旨到”就在这时几个太监匆匆走来。

    常宇看了一眼,眉头一挑,传旨的又是东厂的人!看来是加急圣旨呀。

    “臣接旨”常宇身为厂督,算是公职在身,所以称臣,但他依旧很随意的,直接下跪接旨,省去净手更衣那繁琐程序。

    圣旨很短,短到蔡懋德和周遇吉等人瞠目结舌,心中却都忍不住的大骂常宇:这个骗子。

    崇祯千里迢迢的给常宇下了个圣旨,让他督察太原军务。

    太监被派到军地里监军由来已久,但是监军和督军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监军是监视之意,只准听看不得指手画脚,督察便是总督视察,说白了就是太原的军务常宇当家做主了。

    真是骗啥给啥,常宇从大同以厂督之名来太原谎称督察军务,周遇吉和蔡懋德等人也信了,但此时方知被这货骗了,之前根本就是装逼啊,怪不得心虚说只看不插手,把军务交由周遇吉,原来根本就是冒牌货。

    但现在人家装了个真b!他们又能说啥,只等待会这位厂督耍威风吧。

    察言观色常宇就知道周遇吉等人心中的腹诽,但他脸皮厚,面不改色心不跳,起身接过圣旨,然后低声问了那传旨太监:“皇上可有密旨?”。

    以他对崇祯的了解,千里迢迢不至于下了这么简单的旨意,圣旨是场面话,绝对还有些家常要唠的。

    果然那传旨太监一听这话,也是低声回道:“常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手里有票的朋友跪求投票,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一百四十九章 祸害() 
城楼二层,传旨太监刚上楼便对常宇跪下:“卑职严德守叩见厂督大人”。

    “起来说话”,常宇微微招手,然后走到窗前看着外边:“皇上可有密旨?”

    “有”严德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常宇。

    常宇拆开看了半响,然后塞进怀中,长长呼了口气:“宫里最近可还安宁”。

    严德守闻言走近微微一笑:“宫里好的很,御马监的生意也热闹的很”。

    常宇也笑了,看来拳赛热度不减呀:“好大什么程度?”

    “具体到什么程度卑职不知,但却知道御马监的人在大栅栏盘下一戏楼,正在装修!”

    常宇又笑了,朱慈烺这小子果真听话又能干,看来生意的确不错,这严德守能知道这事,可见他来之前见过太子。

    “大人,有一事卑职要向您禀告

    严德守突然一脸的慎重。

    “说”

    “近来朝堂对您很有非议,便是京城之中也充斥您的流言蜚语!”严德守说着偷偷瞧着常宇脸色。

    “太子让你告诉本督的吧”常宇淡淡说着,心里也是无奈无比,帝王的御下之术,果真是让人冰火两重天。

    严德守点头称是:“朝堂的文臣清流们骂您专权擅权骂恁是第二个魏忠贤,而京城内各种传言都在攻击您搜刮民膏,迫害官员,敲诈勒索勋贵,是个祸害……”

    常宇忍不住苦笑,崇祯用他,信他,但一方面又要防他控制他,一边把你捧的高高的给你把刀帮他做事,帮他杀人,另一边让你背黑锅被孤立,被万人唾弃,只能乖乖躲在他的羽翼之下,这不正是魏忠贤么。

    “想必朝中那些文臣都不知道本督是谁吧!”常宇觉得好笑,他名声在内宫,在那几个被敲诈的皇亲勋贵中,但朝野还真没几个知道他的。

    “可不是,皇上下了圣旨,当姜瓖被杀的消息传到京城,那些大臣疯了一样四处打听您呢,随后京城便是各种流言蜚语抹黑您”严德守说着又低声道:“便是连首辅李大人对您也是非常不满,再三劝皇上不可走熹宗老路”。

    掌握舆论导向的东林党文臣门,再加上那些被敲诈过的勋贵添油加醋,常宇根本不用想都知道此时自己在京城的名声到了什么地步。

    清流杀人用嘴不用刀,即便侥幸躲过也惹一身骚,常宇深知舆论迫害的恐怖,但是老子何惧,只要大明百姓和将士说我好便行了,至于那些文臣勋贵们,得空慢慢收拾,玩舆论是么,老子可是从有v薄v信朋友圈的时代穿越过来的,就是买水军都能淹死你们。

    “大人,听闻贼军此时在平阳府了,太原……您有把握守得住么?”严德守突然问道。

    常宇抬头看了他一眼:“确切说贼军此时已在汾州府,若所料不差,此时汾州府已降了”。

    啊!严德守一脸骇然:“那,那,太原……”

    “太原,咱家会拼尽性命守住!”常宇望着窗外,脸色异常阴冷。

    “皇上说了,太原守不住的话,那些文臣会更激进,恐怕对您更不利……您若守住太原,谅那些文臣自然闭嘴”。严德守说道。

    常宇微微一笑,崇祯这敲打之意,他如何不知,于是点点头:“本督知晓了,你且下去休息,若不急回京,便留下”。

    “回大人,皇上让卑职留下听差”严德守道。

    常宇点头:“去找郑兴国吧”。

    严德守离开,常宇出了偏房,却见大堂上,周遇吉,蔡懋德等人都在侯立不语看着他。

    “都干嘛呢,眼前一大把事情,不去做都还在这愣着干嘛”常宇皱眉道。

    “厂督大人,皇上让您……”蔡懋德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