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之金鸡报晓 >

第188部分

洪荒之金鸡报晓-第188部分

小说: 洪荒之金鸡报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两而究古谈今。究古谈今兮,叹前朝之兴废;参玄论道兮,究性命之根因。任寒暑之更变,随乌免之逡巡。

    苍颜返步,白还青。携耸瓢兮,到市口而乞化,聊以充饥;提花篮兮,进山林而采药,临难济人。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兮回生。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老,神之最灵。判吉凶兮,明通久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问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书符,除人世之妖氛。偈飞神於帝阙,步罡气於雷门。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钦。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英,连阴阳而性,养水火以凝胎。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九阳长兮,如杳知冥。按四时而采取,九转而丹成。跨青鸾直冲紫府,骑白鹤游遍玉京。参乾坤之妙用,表道德之。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形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

    纣王听到云中子之言后愈加神清气爽,头顶之上竟有一丝一缕的量劫之气不断冒出,福德金仙!云中子的来历颇为奇特,传闻当初盘古开天辟地,功德漫天,在盘古化身万物后融于天地,其中一片功德与天间白云相容,历经亿万年后才开启灵智成为了云中子。以功德化形,云中子这一辈子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无灾无难,为功德之仙,所到之处,劫气消散,灾难避退,竟能使纣王此等天命之人得到了一丝超脱机缘!

    纣王听与云中子越谈越高兴,足足一日之后还意犹未尽的说道:“联聆先生此言,不觉精神爽快,如在尘世之外,真觉富贵如浮云耳!但不知先生果住何处洞府,因何处而见联?请道其详?”云中子说道:“贫道住终南山玉柱洞,因贫道闲居无事,采药於高峰,忽见妖气贯於朝歌,怪气生於禁阁,道心不缺,善念常随;贫道特来朝见陛下,除此妖魅耳”。纣王摇摇头:“深宫秘阙,禁阁森严,防范更密,又非尘世山林,妖魔从何而来?先生此言,莫非错了!”云中子拍手笑曰:“陛下!若知说有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识这妖魅,他方能乘机盅惑;久之不除,酿成大害。艳丽妖娆最是惑人,能暗侵肌鼻丧元神;若知此等妖魅,世上多为不死之身。”

    云中子说完后,纣王不由问道:“宫中既有妖邪,当何物以镇之?”云中子揭开花篮,又取下松枝削的剑来,拿在手中,对纣王说道:“此剑乃松树削成名为巨阙,其中妙用少有人知;虽无宝气冲斗,但贫道之花蓝之中另有清露,滴于剑上,能除妖斩邪。”云中子道罢,将剑奉与纣王。纣王接剑曰:“此物镇於何处?”云中子曰:“挂在分宫褛三日,自有应验。”

    纣王随命传奉官:“将此剑挂在分官楼前。”传奉官领命而去。纣王复对云中子曰:“先生有这等道术,明於阴阳,能察妖魅,何不弃终南山而保朕躬,官居愿爵,扬名於後世,岂不美哉!何苦甘为淡泊,没世无闻?”云中子拱手作揖谢道:“蒙陛下不弃幽隐,欲贫道居官;奈贫道乃山野慵懒之夫,不识治国安邦之法,怕让陛下失望了。”纣王摇摇头不赞成道:“便是这等,有什麽好处?何如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有无穷享享。”云中子不语,与纣王告辞后,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

    云中子的巨阙剑果然威力无穷,仅仅只是挂于官楼前,整个皇宫便立即被剑气所笼罩,对于妲己这等妖邪之人的克制极重,妲己一时间感到人事昏沉,面似黄金,如白纸,昏昏惨惨,气息微茫,恹恹若绝,妲己一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神,险些露出满身妖气,这时候商朝龙气也笼罩住整个皇宫,只要稍有不对,便会迎来龙气的倾力一击,即使是重天境大神通者也休想讨得了好!还好这时妲己体中的圣皇血玉闪过一道红光,将巨阙剑剑气挡在体外,并完美的掩盖了妲己体内的妖气,这才没有露出破绽,但也一时间有些心惊胆颤,卧在宫殿之中不起身。

    “嗯?”在人族之中四处游荡的天鸡突然转头看向人间某一个方向,开口道:“云中子倒是好心肠,可惜好心却办了坏事,纣王冒犯圣人,岂是你一个尚未超脱的修士可以插手的。”说着天鸡就是伸手一点,一道造化灵光带着一道天妖之气直直的向着人族帝都朝歌而去,同时一道灵光打入九仙山,桃源洞之中,向广成子说明此中缘由,不需要阐教插手。而那朝歌之中的妲己在天鸡灵光落下的瞬间,就是感觉到身上的压力顿时消去,心中不由一阵舒畅,随后再看那分宫楼上那道原本压着自己抬不起头来的玉清仙气,此时已经尽数转化为天妖之气,从一件上品仙家宝物化为了一件妖族灵宝,心头不由大喜过望,就是连忙起身将这件灵宝拿到了手中,化为了自己的一件灵宝。

    而在巨阙剑被天妖之气化为妖兵的瞬间,远在终南山的云中子就是心生感悟,心中顿时大惊,连忙起身前往朝歌,但是其刚起身架起云光不久,就见白鹤童子站在前方,挡住云路,对着云中子言道:“云中子师兄,掌教老爷命我告诉你那朝歌的妖孽乃是女娲娘娘为显示灵感而派去的,你前一次欲要除妖,已然是惹得娘娘不喜,此次若是准备再出手,那么老爷也不好保你,老爷说你本是福德真仙,此次杀劫只要不轻易出山,便可安然无恙,因为这次恶了女娲娘娘,少不得到人间走一朝,虽然有惊无险但是还是命你小心一些。”白鹤童子说完就是化作一只冲霄白鹤飞回昆仑,而云中子就是长叹一声之后,转身拂袖而归。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纣王无道() 
在巨阙剑被天鸡化为一件妖宝之时,商朝龙气悲鸣一声,瞬间缩小了很多,而流失的龙气气运,却流向了人族的其他诸侯,使得天下再生变数。失去龙气庇佑,原本神色有些清醒过来的纣王再次恢复原态,甚至变本加厉起来。妲己得到妖宝之后对于算计自己的云中子感到一阵愤恨,于是借助纣王之力开始大肆打压阐教,而魔门中人混入商朝朝堂之上推波助澜,再加上截教本就是一些肆意妄为之人,使得商朝局势变得愈加混乱,而商朝还有商容、比干、黄飞虎等一干臣子和皇后、皇妃等后宫贤后牢牢支撑,如此却也让他们成为了众人的眼中钉。

    商朝大臣也不是无能之人,商朝另一太师杜元铣在云中子除妖未成之后对妲己产生了怀疑,最后在一次求见纣王之时,运用人族秘法,终于截获了妲己身上的一缕妖气确定了妲己的身份。然后杜太师想到:“连日吾夜观星象,见妖气日盛,旋绕禁闼,定有不祥,今天子荒淫,不理朝政,权奸蠹惑,天愁民怨,眼见兴衰,吾受先帝重恩,安忍坐视?见朝中文武,个个忧思,人人危惧,不若乘此上一奏章,力谏天子,尽其臣节,非是沽名钓誉,实为国家治乱”。

    杜元铣当夜写出奏章,次日至文书房,今日乃是首相商容批阅奏章,元铣大喜,上前见礼,叫道,“老丞相,昨夜元铣观司天台,发现妖氛累贯深宫,灾殃立见,天下事可知矣,主上国政不修,朝纲不理,朝欢暮乐,荒淫酒色,宗庙社稷所关,治乱所系,非同小可,岂得坐视!今些奏章,上于天子,敢劳丞相将此奏章转交给陛下,不知丞相意下如何?”。商容听言,说道“太师有此为国为民之心,老夫岂有坐视之理?,只是天子连日不上朝,难于面奏,不如今日老夫与太师进内庭见驾面奏,如何?”

    当即,商容进九间大殿,过龙德殿、显庆殿、嘉善殿,再过分宫楼,商容见到了奉御官,奉御官立马口称,“老丞相,寿仙宫乃禁闼所在,圣躬寝室,外臣不得进此!”,商容回答道,“吾岂会不知?你与吾启奏陛下,商容在外候旨”奉御官当即进宫启奏,“首相商容候旨”,帝辛问道,“商容何事进内见朕?他虽是外官,乃三世之老臣也,可以进见,宣!”,随后,商容进宫,口称“陛下”,俯伏阶前,帝辛问道,“丞相有甚紧急奏章,特进宫中见朕?”

    商容启奏道,“执掌司天台首官杜元铣昨夜观星象,见妖气照笼金阙,灾殃立见,元铣乃三世之老臣,陛下之股肱,不忍坐视,且陛下何事日不设朝,不理国事,端坐深宫,使百官日夜忧思?今臣冒死进谏,还望陛下三思啊”随即,商容将杜元铣奏章献上,两边侍御官接奏章在案,帝辛展开观看:臣执掌司天台官杜元铣奏,为保国安民,斩魅除妖,臣闻国家将兴,祯祥必现,国家将亡,妖孽必生,臣元铣夜观星象,见怪雾不祥,妖光绕于内殿,惨气笼罩深宫,陛下前日躬临大殿,有终南山云中子见妖氛贯于宫闱,特进木剑镇压妖魅,闻陛下将此剑赐予妲己,不听大贤之言,致使妖氛复成,日盛一日,冲霄贯斗,祸患不小。

    臣切思自苏护进女之后,陛下朝纲无纪,御案生尘,丹墀下百草生芽,御阶前苔痕长绿,朝政紊乱,百官失望,臣等难近天颜,陛下贪恋美色,日夕欢娱,君臣不会,如云蔽日,何日再见太平之日?臣不避斧钺,冒死上言,稍尽臣节,如果臣言不虚,望陛下早做决断。”帝辛看完,自思,“只因云中子除妖之事,前日几乎令苏美人险丧性命,托上天庇佑,焚剑方安,今日又言妖氛在宫闱之地!甚是可恶。”

    当即,帝辛立马回首问妲己,“杜元铣上书,又提妖魅相侵,此言到底为何”。妲己一听朝中有人能够知道宫中存在妖孽的事情,顿时大惊,想不到商朝之中竟然还有如此能人,看来人族称霸洪荒还是有一些底蕴的。不过九尾狐聪慧异常,立马上前跪而奏曰,“前日云中子乃方外阐教术士,假捏妖言,蔽惑圣聪,摇乱万民,此是妖言乱国,今杜元铣又以此发难,必是朋党惑众,图谋不轨,百姓至愚,一听此妖言,不慌者自慌,不乱者自乱,致使百姓惶惶,莫能安生,届时必将天下大乱,此等居心不安,妖言惑众者,当杀无赦!”

    妲己重点点出云中子阐教出身,如此一来朝中截教一人顿时感到心中不忿,宫中有妖孽,怎么吾截教之人没有看出来?定是那阐教中人无事生非,要引得商朝大乱!所以这些大臣纷纷赞成妲己之言,被妲己在不知不觉中利用。

    帝辛见诸多大臣同意妲己之言,于是说道,“美人所言极是!传朕旨意,把杜元铣枭首示众,以戒妖言!”,首相商容一听这话立马大惊,赶忙劝阻道,“陛下,此事不可!元铣乃三世老臣,素秉忠良,真心为国,沥血披肝,无非朝怀报主之恩,暮思酬君之德,一片苦心,不得已而上奏。况且元铣职受司天,验照吉凶,若发现凶兆而不禀告,便是玩忽职守,今日直谏,陛下反赐其死,唯恐文武百官当中,将会不平元铣无辜受戮,望陛下体谅其忠心,这次就赦免他的罪过吧。”

    帝辛摇了摇头说道,“丞相不知,若不斩元铣,诬言将永无止境,致使百姓惶惶,再无宁日”,商容想要再次进谏,怎奈帝辛不从,令奉御官送商容出宫,商容不得已之下,就只得出来。到了文书房后,见杜太师早早在这里等候,还不知有杀身之祸,然而这时,旨意也到了,“杜元铣妖言惑众,拿下袅首,以正国法!”奉御官宣读圣旨之后,不由分说,将杜元铣摘去衣服,绳缠索绑,拿出午门,方至九龙桥,只见一位大夫,身穿大红袍,乃梅伯也。

    梅伯见杜太师绑缚而来,立马上前问道,“太师犯了什么罪,为何会如此”,元铣满脸悲愤,说道,“天子失政,吾写奏章以告天子,言妖气累贯于宫中,灾星立变于天下,首相转达,却犯天颜,君赐臣死,不敢违旨,梅先生,功名二字,化作灰尘,数载丹心,竟成冰冷!”。梅伯听言大怒,对着押解杜太师的人说道,“两边的,暂且停住,待吾前去面见陛下,为杜太师求情!”,随后来到九龙桥边,正好遇到了首相商容,梅伯问道,“请问丞相,杜太师有何罪犯君,竟然将其赐死?

    商容一脸悲意,说道,“元铣上奏实为朝廷,因妖氛绕于禁阙,怪气照于宫闱,不料圣上听苏美人之言,坐以妖言惑众,惊慌万民之罪问罪杜太师,老夫苦谏,天子不从,如之奈何?”。梅伯听罢,只气得五灵神暴躁,三昧火烧胸,说道,“老丞相燮理阴阳,调和鼎鼐,奸者即斩,佞者即诛,贤者即荐,能者即褒,君正而首相无言,君不正当以直言谏主,今天子无故杀害大臣,似丞相这等钳口不言,是重一己之功名,而轻朝内之股肱,贪生怕死,爱血肉之微躯,惧君王之刑典,皆非丞相之所为!”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炮烙() 
梅伯一身忠肝义胆,一身修为与人道文明息息相关,深受忠义影响,眼中揉不得丝毫沙子,怎能看着杜太师蒙冤而死?!所以梅伯一把抓着商容过大殿,径进内庭,梅伯乃外官,等到了寿仙宫门后,便自俯伏,奉御官启奏帝辛,帝辛就让他们都进去了,当即,商容在前,梅伯随后,进宫俯伏,帝辛立马问道,“二位爱卿有何奏章?”。梅伯口称,“陛下!臣梅伯冒死进谏,杜元铣何事有犯国法,竟被赐死?”,帝辛见梅伯是来与他为难的,当即就是用严厉的口气说道,“杜元铣与方士通谋,捏造妖言,蛊惑军民,播乱朝政,污蔑朝廷,身为大臣,不思报本酬恩,而反妖言惑众,蒙蔽欺君,律法当诛,将其斩杀难道有错。”

    梅伯听帝辛之言,不觉厉声启奏道;“臣闻帝尧治天下,应天顺人;言听于文官,计从于武将;一日一朝,共谈安民治国之道;去谗远色,共乐太平;今陛下数元会不朝,乐于深宫,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不理朝政,不容谏章;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邪;臣正君邪,国患难治;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陛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听艳妃之言,有伤国家之梁栋;臣愿陛下赦杜元铣之罪;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梅伯一身浩然正气,一时间竟然惹得人道之力降临,震得纣王神色再次清明了一些,思及杜太师之时=事确实有些不妥,正要听从梅伯建议之时,一旁的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