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簪缨路 >

第18部分

簪缨路-第18部分

小说: 簪缨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杨公,注意形象。”小童看都不看他一眼,坐在小马扎上看书。

    杨公吐出了一刻葡萄籽:“那么大的人看什么书,先玩,等大一些再看。”

    “我曾经见过一对师徒,带了五车的书出去游学,熟背一本就烧掉一本,五车书满车离开,回来的时候就只有两个小小的包裹。所谓学富五车不外如是了吧!”小童看的很认真,“那个徒弟五岁离开的,回来的时候十五岁,我如今都六岁了,已经晚了一年,更要发奋了。”

    “无趣,有这功夫还不如玩上十年,左右还小。我看呐,那些娇娇的闺阁女子绣绣花都比读那么多书好,书读得太多会变傻。”

    “那个徒弟就是个娇娇女子。”小童说。

    “哪家的家主啊,买得起五车的书去培养一个小姑娘,莫不是傻子吧!”杨公表现的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口中却不经意一般问道,“后来呢,那小姑娘怎么样了?”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三岁开始习字,五岁开始读书周游天下,十五岁学富五车归来,”小童子声音平平的,但因为说的内容太过特别,以至于杨公听的很认真。

    “后来她死了,全家都死掉了。”

    杨公成功的一噎:“臭小子,你逗我呢!”

    “没有。”小童子一板一眼的模样像个小大人一般。

    “那个师父呢?”杨公又扔了颗葡萄入嘴里。

    “也死掉了。摔死的。”

    “你……唔……水,水……”那颗葡萄被卡咋了喉咙口,杨公脸色发紫,小童被吓了一大跳,连忙跑出去呼救,索性那群老臣还未离开,忙不迭地叫来了未走远的胡太医,成功救下了险些被葡萄噎死的杨公。

    缓过气来的杨公躺在床上直翻白眼,瞪着小童:“逆徒,咒我呢,不许看书!”

    小童默默地把书藏到了背后。

    “好了,杨公,别生气了,孩子喜欢看书是好事。”白白胖胖的朱国公倒来一杯水笑眯眯的递给了杨公,“廖易那个靠妹子发际的帮我们相看风水我们不放心,我等还是想仰仗杨公,就在城内,回去就叫人做个推椅,我朱怀亲自来推您,把您推到我们朱雀坊那一代替我们相看相看如何?杨公恩义,我等定会铭记于心。”

    李义山连忙跟着帮腔。

    杨公撇了一眼那个藏书的小童:“好,你也去,真成书呆子就不妙了,早晚成酸儒!”

    ***********

    清水入锅,水汽立刻弥漫开来,听着“刺啦刺啦”的声音,卫君宁吞了口唾沫拉着卫瑶卿的手不肯放手:“六姐六姐,好香啊,这什么啊?”

    伸手拍掉了拽着她的手晃个不停的小纨绔,卫瑶卿站在一旁,看着枣糕将锅盖盖了上去,准备葱花与芝麻。

    “这个叫做生煎包,在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拿来做早点的。”卫瑶卿对枣糕于吃食上的领悟能力很是满意,但凡好吃的丫头多数在吃上拥有几分天分,平时就喜欢捣鼓捣鼓糕点的枣糕在她的口述下,很快就做出了一份像模像样的生煎包。

    混合着葱花与芝麻的生煎包看起来颇有食欲,小纨绔眼疾手快抄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因为吃的太急烫到了嘴又不舍得吐出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尝了一只,卫瑶卿满意的点了点头。

    长安城格局四方,由正中的黄天道一分为二,是以黄天道也被称为成安城的主道。一条主道,却随着主道的走向能明显看出从富贵世族到平民百姓的差异来。

    由正中皇城方向向城门的方向延伸,越接近城门的方向人越多繁杂,贩夫走卒也随处可见,这正是长安城中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普通平民居住的地方。

    靠近黄天道城门方向的路旁,原先的一个并不显眼的饼摊换了主人,扑鼻的香气,新颖又有食欲的做法,这个所谓的卖“生煎包”的小食摊上坐满了人。

    除了生煎包还供应小汤,普通的葱花汤不要钱,加牛肉的贵上十文,这等新奇味道又不错的东西成功的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我家隔壁李三家的媳妇他舅舅的小叔去过南边,听说这是江南那一带人早上吃的包子,味道很不错的,回来还同我说起过,没想到咱们长安也有做这等小食的摊位。”

    “小姑娘,你这摊位不够好,这等新颖的东西,那些官老爷也喜欢,若是位置好些,你这生煎包能卖的更高些。”

    “无妨。”枣糕笑了笑,“都是百姓,想想百姓的吃食便好了,官老爷的吃食有大厨们去想。”

    这话一出,成功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这姑娘真是个实诚人啊!”

    众人的谈笑声中,坐在角落中一位气质十分出众的年轻人放下了手里的筷子:“结账!”

    “诶,一份生煎包一份汤加牛肉,一共三十文。”

    年轻人伸手摸了摸袖袋,摸了片刻后,却是带了几分尴尬的说道:“我的钱袋应当是被偷儿摸了。”

    “也就三十文钱,我等凑一凑,替他给了吧!”

    这话要是换个人来说指不定要被人埋汰上,只是因着少年甚是出色,众人的反应到有些出乎意料,就连“少年”本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这跟原来想的不一样啊!

    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卫瑶卿化成的七安。

    索性做生煎包的枣糕及时看懂了,连忙道:“怎好让大家破费,这一顿便当我买你一卦了。”

    买你一卦?

    众人有些惊讶,这才看到那少年的身边竖着的“风水、测算、点煞”的幡布。

    看不出来,这还是个阴阳先生。

    有人打趣开来:“小哥,你会什么?”

    “阴阳十三科,略通。”少年笑了笑,反问做生煎包的姑娘,“你想算什么?”

    做生煎包的姑娘愣了一愣:“你看着算吧!”

    少年闻言却是看了看摊子:“你这摊子摆在街边,生意虽好,却最忌落雨。我便提前知会你一声,明日正午要下一个时辰的雨,记得提早寻个地方避起来。”

    众人哄堂大笑,那做生煎包的姑娘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先生。”

    少年不以为意的取出一枚铜镜递了过去:“我知晓你不会相信,若是寻不到地方,执此镜,东行十步可解。”

第三十九章 言实() 
第二日,日头高照,是难得的大晴天,黄天道旁的生煎包子摊上照例坐满了人。

    眼看快到正午,依旧热的发闷,有人突然提了起来:“昨天的那个小先生不是说要下雨么?怎么瞧着今天老天爷心情不错啊!”

    笑声而起,倒算不得嘲笑,纯粹乐呵乐呵罢了。

    隆隆的闷雷闪过,方才还大好的日头顷刻间灰暗了下来,狂风已起,风雨欲来。

    “那先生……那先生说中了!”一瞬间的寂静之后,有人惊呼了起来。

    “下雨了,摊主快寻个地方避一避!”

    ……

    周围的贩夫走卒开始寻起避雨的地方,做生煎包的小姑娘动作慢了一些,眼见周围的廊下已占了不少摊子,她这摊头却是没地方可避了。

    小姑娘急的直跳脚。

    “找找还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挪个地方出来?”素日里的老熟客热心的帮忙出主意。

    只是寻了半天终究毫无所获。

    这时候有人出声了:“昨天那个先生不是说了么?让你用着瞧瞧的。”

    “对对对,昨天那个先生不是给了你那一块什么东西了吗?快用着看看。”雨下的突然,对于一个有几分真本事的术士先生的尊重信任仿佛来自于本能。

    众人的劝说之下,那小姑娘从腰间的囊袋里摸出一柄铜镜,看了看方向,向东么?一步、二步、三步……八步、九步……好像没什么奇怪的呀,小姑娘有些犹豫的迈出了最后一步,铜镜中一闪而过,小姑娘本能的眯了眯眼,看向脚下,扒拉开尘土之下是一只明晃晃的金镯子。

    小姑娘虽算不得富裕,但为人良善,立刻高呼:“这是何人的镯子?”

    关注着这方动向的人有些蠢蠢欲动了,金镯子啊,便在此时,有人自远处赶来:“上头可是写了宝簪二字。”

    小姑娘低头,似是识字的,看了看,点头:“不错,这是你的镯子吧!”

    那身着棕色直袍大褂的中年男子愣了一愣,接过镯子细细看了看便收了起来,郑重其事的道谢:“多谢了,拾金而不昧,说着简单,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小姑娘笑了笑,回去推摊子,继续寻找能避雨的地方,那中年男子看了一眼,却笑了起来:“别寻了,到我那里去避一避吧!”

    突如其来的惊喜,小姑娘连忙道谢。

    这时候有人认出:“这不是行客居的王德章么?”

    行客居是黄天道上有名的茶楼,他愿意行个方便自是再好不过了,更有甚者,茶楼里的点心供应……有人不由思量的多了些,能同他搭上了线头,当真是走了大运。

    说话间小姑娘已跟着王德章走远了,只是待人离开之后,避雨处的喧嚣立刻起来了。

    “那个先生说的一点都没错。”

    “今天那先生没来,前些日子倒是一直看到那先生出现的。”

    “看那位先生虽是十分年轻的样子,但手段却是不凡。”

    “你这婆娘少来了,是看人家长得俊吧!”

    哄堂大笑。

    “也不知道那位先生明天来不来了,说起来,总觉得最近家里不太平,不若让那位先生算一算。”

    “是啊是啊!”

    ……

    一个时辰的雨很快散去,天再次放明,众人议论着离去了。

    ******

    “杨公,这推椅如何?”朱国公笑眯眯的把杨筠松扶上了推椅,试着退了几步,“怕您坐着颠,轮子外头包了皮。”

    杨筠松眯着眼睛点了点头。

    朱国公回头与李义山对视了一眼,轻舒了一口气,一个小童慢悠悠的在旁边走着。

    “臭小子!”杨筠松伸手便是一记。

    小童捂着额头看着杨筠松。

    “这般不情不愿的模样做什么?带你出去玩还不好?”

    “我书还没看完。”

    “看完了又能怎么样?做书呆子么?”杨筠松有吹胡子瞪眼,“死读书没用。”

    “不读书更没用。”小童说道,“我不能学富五车,总要学富三车的。”

    “蠢。”杨筠松冷哼了一眼,“再看书中午不准吃饭。”

    “那我不看了。”小童想了想道,“我在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饭怕是会长的丑,您小时候就吃不好饭。”

    “嗯,你知道就好了……”杨筠松满意的点了点头却随即反应过来,“臭小子,你敢埋汰我,看我不揍你。”

    小童手一摊:“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你骂不过我。”

    读书是为骂人?李义山跟朱怀对视了一眼,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细想又觉得有几分道理,这世上骂人最厉害的绝对不是那些三街九巷的百姓流民,而是朝堂之上以徐长山为首的文渊阁十儒,这些读书人骂起人来不带脏字,偏偏骂你你还听不出来,拍手叫好。朝堂之上,哪个得罪过的没被拐着弯骂过?人家骂叫粗俗,十大儒骂就叫真性情,这也委实太不公平了。说起来曾经十大儒如今只剩下五位了,而十儒之首徐长山的老父半年前病了,缠绵病榻半年之久,昨日夜里去世了。

    如此便要丁忧了。徐长山太子太傅的位置让出来,恐怕又要惹的不少人开始跳了,最最有可能顶上来的有两人,一个是太子少傅齐修明,还有一个是太子少师荆云。

    听着似乎没有太大差别,但从二品到一品的跨越有些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到。即便齐修明和荆云本人都是淡泊名利之人,他们身后的乔环跟程厉盛不会没有动作。从上次的事情来看,齐修明似乎是乔环那一派的人,而荆云是程厉盛的弟子,这就决定了这个位子不是这两个人的事情,更何况这位荆大人并非淡泊名利之人。

    原本以为要等上一些时日才会有结果的,但随着江寒重新执掌云麾营,陛下数次亲见荆云,事情基本已成定局。

    杨公摔断腿的事情只是个导火索,陛下早有让江寒重掌云麾营的打算,毕竟城外两大营的人若是同归一人,想必时间久了,陛下都不会放心。荆云的事情看来就是个补偿,补偿程厉盛罢了。

    “听闻今晚荆云包下了醉仙居,邀请门生宾客。”朱赫低声说了一句。

    李义山神色凝重了起来:荆云可不是血气方刚的毛头小子,会做出这等举动,想来徐长山的位置,几乎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欢哥儿才在国子监惹出了这等事,简直是逼得他不站队都不行了。

    “快点啊!”前头的杨公回头,“你们两个磨磨蹭蹭的做什么呢?这可是给你们看风水,要是走累了,老夫就回去了啊!”说罢还做出一脸慈爱模样的伸手去摸摸小童的脑袋,却被小童避了过去,口中念念叨叨的似是在说什么。

    “玩泥巴去!”杨公往小童手里塞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李义山走近了些,却听到小童在背《孟子》中那段闻名遐迩的劝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第四十章 高手() 
城西的三街九巷是长安城中最大的平民走卒聚集地,随着新一日城门的开启,整个西城顿时鲜活了起来。饭食的香气中混合着熙熙攘攘的人声,远远望去是满目的烟火气。

    “看到没有?”坐在推车上的杨公指着路边忙碌的小摊:“知道这叫什么吗?”

    身后跟着的李义山和朱赫一脸不解。

    “这叫地气,这叫人气。”杨公陶醉的深吸了一口气,“地泽万物,休养生息,是为……好香,什么味道啊!”

    猛地吸了两吸鼻子,杨公睁开了双眼,目光如炬的指着路边的小摊:“那里!”

    “杨公,您要吃什么,我帮您去买来?”李义山很有眼色,连忙转到杨公跟前来。

    “指挥咱们的京兆府牧替我跑腿?”杨公捋了捋长须,“李义山,你不会不乐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