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簪缨路 >

第368部分

簪缨路-第368部分

小说: 簪缨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大小姐当然知道女孩子的意思,事实上,她也确实趁着这个机会收服了一些人。祖父活着,且不说他做的那些事情有多危险,极有可能为薛家带来灭顶之灾,就算不是如此,以祖父喜怒无常的性子,难保什么时候不会责罚于她,她见过祖父的手段,令人生惧。祖父死了,此时的她早不是才从岭南回薛家时的她了,那时,就算没有祖父,她也要听命于父亲的,父亲糊涂比祖父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自然希望祖父做主。可如今不同,一旦祖父不在,真正的掌权人是她,家里大大小小的管事暗卫多是她的人,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死总比旁人来掌控她的生死要好得多。

    所以,她当然希望祖父已经死了。

    “我若是你,我也不希望仰人鼻息。”薛家这样的长辈当真还不如没有了。

    薛大小姐哼了一声:“你答应我的事情没有做到,我祖父还活着,我不放心。”

    “这样啊,”女孩子若有所思的想了片刻,“既如此,我便给你一条让你放心的路如何?”

    “放心的路?”

    “嗯。”卫瑶卿说着伸手指向皇城的方向,“安乐公主眼下就在宫中,她掌控了宫中的禁军守卫,你呆在她身边,自然安全无虞。”

    “你知道我找过公主?”薛大小姐一愣,随即有些恼怒,“那你也应当知道公主并未给过我一个准话。”

    “今时不同往日,她现在身边缺人。”卫瑶卿道。

    薛大小姐看着她,眼神恨恨又无奈:“她缺的不是我,是你!”

    “当然不是让你一个人去见公主。”卫瑶卿说着瞟了她一眼,“薛家经营多年的财力、势力与暗卫呢?公主缺的是这些,你带着这些去,她自然保你。”

    “你……”薛大小姐怒瞪她,却又驳不出什么话来,她确实指了一条明路,一条危险却也极有可能让她薛家彻底摘除祖父这个阴影的路。

    她转过头去,恨恨道:“你如此说教真是令人生厌!”这种时候也懒得带上人前的假面了,讨厌就是讨厌,没有旁的。

    “我是在帮你。”女孩子倒也不以为意,“讨厌我的人多了,多你一个少你一个也无妨。”

    她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脸,“你讨厌我说到底不过是觉得你我本是同辈对手,但今日却突然发现我比你厉害,所以嫉妒于我。”

    “不招人妒是庸才,我这样的人自然招人嫉恨。”

    “你以为这条路有多好?”薛大小姐冷笑,“远的在匈奴为质的那位殿下就不说了,就说近的,城中的两位你知道有多少拥沓么?除却作壁上观的,旁人皆是他们的拥沓,公主一个女子拿什么同他们斗?”

    “理。”卫瑶卿神情微变,“公主若不占理,禁军也不会听她的。既然禁军会听她的,那么她自然有能让禁军听命的道理,有理就有可能,你也不用如此丧气。再说了,令祖父是没死,乔相爷也未死啊,虽然眼下伤很重,但我们离宫时,人确实还活着。你赶紧带人进宫,莫让乔相爷出了什么事,他这个人最讲道理了,若是醒来,公主赢面更大。”

    乔相爷讲道理?薛大小姐怔了一怔:“乔相爷的道理是陛下吧!可陛下已经死了。”

    “这就要看公主殿下的理能不能让乔相爷信服了。”卫瑶卿说着,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废话真多,不是不能久留嘛,你怎么还不回去?”

    “你……”

    “废话真多是跟你祖父学的粗鄙之语。”打断了薛大小姐的话,女孩子啧了啧嘴,似是感慨,“没想到原来长安城的老牌贵族也会骂人,我今天是见识到了。”

    薛大小姐恨恨的瞪了她一眼,跺了跺脚,走了。

第七百六十七章 而来() 
走到荣泰苑的时候,听到杨老大夫的声音从里头传了出来:“卫大人啊,你这个是撞了,内伤啊,要养着,知道么?若是不注意,小心小病养成久病啊!”

    卫瑶卿一脚跨进了屋门,听到卫同知的应声,而后,便见坐在桌边写方子的杨老大夫闻声抬起头来:“你呢?伤的怎么样?听说你也受伤了。”

    “我没事了,小伤而已。”卫瑶卿说着,似是有些奇怪,“杨老大夫那么好啊,听说我们回来了,就赶过来了?”

    “老夫就没走,只是在你们这边的厢房歇了歇。”杨老大夫说着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们不是一起回来的么?怎么这时才来。”

    “人有三急啊。”女孩子说着,感慨道,而后走了过去,伸手,“您也给我开个方子养养呗!”

    杨老大夫看了她一眼,还当真停下了写方子的手,伸手替她搭了搭脉,半晌后收回了手:“皮外伤,没伤及筋骨,比你大伯好太多了。”

    卫同知道:“可是她那件官袍上都是血。”

    “有没有伤又不是光用眼睛看看就行的?”杨老大夫低头继续写方子,口中却道,“她看起来吓人而已,就是些皮肉伤,身体底子又好,你比她严重啊,内伤不养好才是麻烦。”

    “那便好。”卫同知闻言也放心了不少,目光又落到了躺在那里的周老夫人身上,“可惜,母亲这怪病……”

    “放心,老夫还是头一回遇到如此怪症,会时常来看看的……”杨老大夫说着,视线仿佛略过了那道半透的屏风,眼中亮亮的,“老夫要多研究研究。”

    知道这老大夫魔怔了,这种啊,就似是她遇到了一个比她还厉害的阴阳术高手,会不由自主的盯着看着,想办法将这个人研究透彻一样。

    擅长于一道的人多半如此。

    不过有这老大夫看着,在孙公未回来之前,他们也能放心不少。

    这个时辰可不是吃东西,但从宫里回来的两个人似乎都有些饿了,大厨房的厨娘便下去做了点吃食。

    吃食还未上来,几人就在屋内有一茬没一茬的闲聊着。

    “六姐,外头好多马车还有官兵都往皇城去了,你们从里头出来的,是发生什么事了么?”卫君宁有些好奇,尤其是想到先前伯父和六姐进宫时说的话,他虽然不能全然明白,却也觉得心惊。

    “没什么事……”

    “陛下死了。”

    两声同时响起,说没事的是卫同知,说陛下死了的是卫瑶卿。

    听的周围响起一阵惊呼声,以及对面女孩子笑眯眯的模样:“伯父,这件事没什么好瞒的,反正迟早都要知道的。正好让人早做准备,”她说着扯了扯卫君宁腰上的红腰带,“这种艳丽的颜色都撤了吧,要国丧了。”

    卫同知无奈的摇了摇头,众人知道,他这样就是默认了。

    “原来是陛下死了啊,难怪那么多人都去皇城呢!”卫君宁感慨道,“大家都是去看陛下最后一面的么?那么多人,好威风!”

    这种威风有什么用?众人心道。

    卫瑶卿想了想道:“也算是吧,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

    “什么重要的事?”

    “不知道下一位陛下是谁呢!”卫瑶卿道。

    这话一出,一旁的杨老大夫心头一跳:这不就是夺嫡么?腥风血雨啊!他这般想着,看着面前坐着等厨房端上吃食的两个人,暗道难怪这两个人急匆匆的回来了,要是现在不出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了。

    虽然她说话的口吻如此的轻描淡写,但在场大多数人显然已经听懂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陛下这时候死了,前头打仗的黄少将军他们怎么办?”卫瑶宛这时候开口问道,在卫同知和卫瑶卿两人的脸上看了看,最后又加了句,“六妹妹。”

    显然,在她看来,卫瑶卿更乐意会告诉她这些事情。

    卫瑶卿看了她一眼,道:“暂时不相干啊,军饷什么的之前就已经拨了,”那些曾经藏匿的富可敌国的宝贝是她亲眼看到的,军饷短时间内应当不缺的,“至于人,现在城里调动的也只是城内和城外云麾归德两营,其余的兵马还没有那么快能调动。”

    卫瑶宛闻言仿佛松了口气:“那就好,这里再乱,黄少将军那里不能乱啊!”

    卫同知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这时候,厨房的大娘已经端着两碗带着汤水的面条上来了,上头胡乱的撒着一些菜、肉。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人讲究了,更何况,两人都不是挑剔的人,接过面条就吃了起来。

    “慢点吃。”李氏在一旁看了片刻,忍不住上前拿了个小碗,用筷子拨了一些出来,“小心噎着。”素日里看着还好,怎么今日吃饭,比她大伯还像个男人,狼吞虎咽的。

    卫瑶玉在一旁看着道:“许是饿狠了……”

    “也不是。”此时举动同样算不得斯文的卫同知看着女孩子,神情有些唏嘘,“也不知道我二人还能在家里呆多久。”

    这话听着像遗言似的,众人吓了一跳,卫同远更是讷讷道:“大哥,你别乱说……”

    “陛下死的时候,我们在场,估摸着没过多久就要进宫问话了。”卫同知道。

    原来是这样啊,众人松了口气。

    卫同远却被吓到了:“不会有什么大事吧,你……”他低头看了看在那里吃东西的卫瑶卿,“莫牵连到卿姐儿。”

    “不会。”卫同知说道,他也不奇怪他这个弟弟会说这样的话了,左右他,不,是一家子没长的脑子可能都在他这女儿一个人的身上了。

    吃完回去洗漱就睡了,这一夜,再没有不速之客上门,卫家众人一夜好梦。

    但却不是所有人都一夜好梦的。

    闻讯而来的官员此时已经聚集在陛下寝宫门前了,宫灯一盏盏的亮了起来,亮堂堂的,此时的寝宫门前广场上亮如白昼。

    官员乱糟糟的在广场上或站着未动或左右来回走动或神情凝重摇头低语,直到从殿内走出一个女孩子,杂乱的说话声脚步声渐渐小了下来,众人看向那个女孩子。

    是安乐公主。

第七百六十八章 追问() 
“殿下。”有人喊了一声,喊完这一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了片刻,才复又开口道,“陛下他……该怎么办?”

    普通人死了,就要办身后事,更遑论一国之君。当然这一点礼部不是吃素的,国君丧礼怎么办,自有一套传承的流程,不管是皇后还是储君,都需要出现在这场丧礼该出现的位置上。

    或许可以更直白一点的说,谁是下一任的君?明宗帝只立过一个储君,但储君已故,这个位子谁来坐?

    “诸位大人,”安乐公主站在殿门前的台阶上扫视广场中乱哄哄的人群,“你们以为本宫何以能带着禁军出现在这里?”

    是了,陛下出事之后,除却在场的那几个官员之外,是安乐公主最先赶到的,然后还同刺客交手了。不,也不能这么说,安乐公主当然是无法同刺客交手的,是她带来的禁军守卫,这也是皇城内唯一一支可自由出入的官兵队伍,若是旁的官兵无诏入宫那就同谋反或者勤王搭上关系了。因为禁军历来只听天子调动。一个公主能调动禁军这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人视线在那队禁军中扫视了一圈,在其中很快便找到了一个眉目方正的官兵。

    “张怀!”他扬声喊道。

    这是宫内禁军副统领,也是今日在宫内值班的禁军中真正能做主的人。

    官兵出列,抬手施礼而后起身,看向那个叫他的人:“大人,何事?”

    那个出声的大人一句话也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困惑:“你禁军何以听从公主调遣?”

    那个名叫张怀的禁军副统领道:“公主殿下手掌玉玺,等同天子,我等自然听从她的调令。”

    什么?玉玺?

    一片哗然,众人目光惊异的看向站在台阶上方居高临下望来的公主,公主还是那个公主,却似乎同原本记忆中那个可爱憨直的公主印象不太一样了,气势逼人。

    “本宫有玉玺在手,自然……”

    “笑话!”

    “笑话!”

    几乎是同时的两道声音只有些许错开的接连响起,广场上的官员回头,却见两列人马此时正朝这边而来。

    此时已是深夜,那两列人马过来时几乎人人手里擒着火把,远远望去,如长龙一般,看起来倒颇为气势。

    广场上乱哄哄的人群也在此时自觉地给这两列人马让出了一条颇为宽敞的大道,为首带着人马而来的人众人也不意外。

    是秦王李诞和吴王李洛。

    出京为质的晋王李利此时不在京中,否则想必这热闹他也是要凑上一凑的。

    此时那两位殿下面上表情很是微妙,大抵是怼了一路,却不料从中冲出个拦路虎,而且这拦路虎还是之前从未想过的一位,着实有些憋屈。

    “皇姐能拿到玉玺自然不奇怪。”秦王李诞率先开口了。

    李洛跟着开口道:“毕竟皇姐就在宫中,父皇出事之后是第一个赶到的。”

    可以说不愧是兄弟,在这一刻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开口就对向了安乐公主。而且这说的话也确实令人深究,甚至还有些诛心。

    说安乐公主是第一个赶到的,手中拿到玉玺并不奇怪是什么意思?自然是暗指安乐公主趁机窃取玉玺,名不正言不顺。

    群臣哗然,显然这话一出,有不少人心里颇有微词,毕竟陛下在此前对安乐公主也不过是偏宠一个女儿的态度,除此之外,并没有露出过想要安乐公主接手那个位子的想法。安乐公主手执玉玺这件事多数人心里也是觉得来路不正的。

    “荒谬!”安乐公主冷声道,“皇弟是不是还要说本宫与刺客勾结,才能第一个赶到?”

    “这个……”秦王李诞同李洛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笑容微妙,带着几分挑衅,“不好说啊!”

    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不是。”一句“不是”这时候插了进来。

    谁?这种时候躲都来不及还要跳出来?众人循声望去,看见了出声之人:张怀!

    是他啊!众人恍然了一刻却又随即惊诧的看向他:禁军副统领这时候出声,难道安乐公主手里当真有张不小的底牌?

    “公主执玉玺奉君令而来是在卯时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