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簪缨路 >

第377部分

簪缨路-第377部分

小说: 簪缨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栩讶然了片刻,问他:“有什么事么?”

    崔璟道:“你方才可注意到那些阴阳司的人了?”

    王栩记起那几个阴阳司天师疲倦的神色点了点头:“怎么了?”

    “卫六不在里面。”崔璟说道。

    王栩道:“大抵是在陪着安乐公主吧!”

    崔璟摇头:“我方才寻借口远远去探了一趟偏殿,卫六也不在里面。”顿了顿,他道,“她不在宫里。”

    “你的意思是她出宫为安乐公主排兵布阵了?”王栩说罢感慨道,“她连这个都会啊!还真是无所不能。”

    “未必是她来指挥。”崔璟道,“我对夺嫡的过程并不感兴趣,我是好奇安乐公主将卫六是她的人这件事做的如此明显。”

    王栩想了想道:“据说秦王曾有意……说起来,卫六的相貌很是不错。女天师少,一个美丽的女天师更少,秦王贪色,未必不会动心。若是安乐公主不做那么明显,便是她败了,若胜的是秦王,未必不会留卫六一命。安乐这么做,是想绑住卫六。”

    这是安乐公主的私心,要么一起赢,要么同她一起死。

    “安乐藏得很深。”崔璟道。此前没有人注意过这位看起来天真憨直可爱的公主居然还有这样的心思,或许有因为她是女子的关系,但也有她本人素日里伪装的关系。

    王栩嗯了一声,看了眼在这里似乎等了一会儿上,衣袍都被吹的有些冷硬的崔璟,忽然道:“你别告诉我在这里等我就为了同我说这些。”

    “自然不是,我是想问她近日里有没有同你或者王老太爷有过接触。”崔璟道。

    王栩想也不想,便道:“没有。”

    “为什么不与她接触?”

    “她做什么事你不知道?这种时候,我王家怕惹祸上身。”王栩说着更奇,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你今儿一而再再而三的问我此事。”

    崔璟沉思了片刻,开口道:“昨日我与祖父去了一趟裴府,裴相爷控制了那三个吏部的人,他们是一起出宫的,所以我便想来问问。”

    “会让裴相爷那样的老狐狸藏起来的定然是了不得的人。”王栩想了想道,“定是那几个人看到或者知道了什么,怕是与夺嫡有关。”

    就是想到了这一层,他今日本想进宫来寻她的,哪知她不在宫中,这才在这里等王栩。

    崔璟问他:“你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么?我探过卫大人的口风,他似乎也不知情。”这个卫大人说的是卫同知,裴相爷控制住了那三个人,他一时半会儿接触不到那三个人,听说那三个人是她做主带出来的,那么想必她知道些什么,所以他想要问一问,这也是现在唯一可以接触询问的了了。

    王栩思索了片刻,道:“随我来吧!”

    说罢便向内侍监走去,王家几百年的经营当然不是好相与的,这皇城里有他们的眼线。

    在内侍监门口站了片刻,不多时,便有一位小太监过来,向他二人施礼之后,王栩问他:“卫天师去哪儿了?”

    小太监道:“天刚亮就领了公主的牌子出宫了,听说是去了郭太师府上。”

    得到了答案,王栩摆了摆手,小太监施礼之后,便离开了。

    做这件事,他并未瞒着崔璟,这一两个眼线,他还不会在意,更何况,崔王谢三家的关系本就同一般的世族不同,知道一点也无妨。

    “在郭太师那里,看来你一时半会儿问不到了。”王栩摊了摊手,不甚在意,“走了,回去吧!”

    两人肩并肩同行在皇城的官道上,这两位城中赫赫有名的世族之后,少年公子,不止是皮相生的好看,其家世能力,不管哪一方面看来,都是前途无量。

    有经过的宫婢远远看到这两人,红着脸朝他二人施礼。

    两人胡乱的点了点头,并未去看那些红着脸的宫婢,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值得在意。

    “人是她带出来的,那么定然有非带出不可的理由。”

    “思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如今的公主。”

    “若真是如此,未免出事,应当将这三人灭口才是。”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她堂而皇之的将人带了出来,还任由你们去拦人,也就是说,在她看来,这三个人无论落到哪里都是可以的。”

    ……

    待走出宫门之后,崔璟停下了脚步,看向王栩:“这便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你与她熟悉,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妙书屋。

第七百八十七章 部署() 
为什么?

    王栩摇头:“我不知道,但是……”他看向崔璟,神情有些微妙,“有人可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是军之事;也有人可以冷眼看世间,算尽百年之事,那是国祚之事;她的话,可以往眼下,算人之事。想不通她要做什么,不如再往后推一推,也许她看的更远。”

    “往后推一推么?”崔璟皱眉。

    王栩苦笑:“我也不知道,但我与她打交道,往往我才做完这一件事,她便将之后的事安排好了。”

    “裴相爷会留下那三个人,自然是于他有利,若是真不利于安乐公主的东西,他此时不参与,只要最后胜的不是安乐公主,他拿出这三个人,自然是大功一件,稳坐他相爷之位。”崔璟道,“若最后胜的是安乐公主,这三个人岂不是成了麻烦?”

    王栩道:“裴相爷既然敢留下那三个人便有他的打算,你我也不必在这里胡乱猜测了。”

    崔璟沉默了片刻,叹道:“可惜了!”

    “可惜什么?”王栩问他。

    崔璟道:“可惜她的契书不在我崔家手中了。”

    这话什么意思?王栩不由蹙眉看向他,这件事都已经过去多久了……呃,其实也没有过去太久,只是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总让他觉得仿佛已经过去了许久一般。虽是如此,他还是干咳一声:“何必旧事重提?”

    崔家做的事,其实长安城里很多权贵都会做。拉拢,圈子等等这些,在已为帝都几百年的长安城中随处可见,这是巩固权势、圈子的一种方式。而卫家那位祖辈也同不少想要削尖脑袋博一搏的普通人一样,走了捷径,能直接得到权势的支持,取而代之的是后世三代为权势做事。这种方式,在春秋战国被称为家臣,如今么说是他们的暗桩也不为过。

    这是种广撒网的方式。多数情况下,这类人三代也不过在一个寻常的官阶位上做事,平庸到也许后辈都不知道自身有那么一回事。卫家先前便是如此,所以崔家并未多做理会。也有极少数人惊才绝艳,可以说,这种人才是让权势真正想要拉拢之人。但这种情况万中无一。

    她显然属于后者。

    思及此,王栩又道:“司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至少卫家三代出了个中书令还出了个天师。”祖父也下过这样的契书,只可惜三代最后还是泯然众人,当年的提点也是白费了。

    卫同知其实算是不错了,只不过如今的崔家并不需要他的能力,说来说去,最有用的那个还是她,不过可惜,契书被祖父买走了。想到这里,王栩未尝不有些幸灾乐祸。

    崔璟并未在意他话中的冷嘲热讽,道:“我问她未必肯实说。”

    王栩道:“就算契书在手,她也未必会说实话。”

    “王老太爷如此重恩,她会实话实说的。”崔璟说道。王司徒重金买下契书,又当场撕毁,此举当然不是为了行善,而是为了收买人心,很显然她的这颗心,算是收买到了。但凡王司徒有所求,她甚少拒绝。

    王栩当然知道这个,得意之余摊手:“祖父并未问及此事。”

    虽然崔王谢三家在大事上意见多半是一致的,但也不妨又别的意见。就譬如这件事,祖父与谢太尉都不想插手,崔家却好似不是这样。

    ……

    ……

    “城头两边上挂了两条丧带。”一位着绛衣紫袍的清秀儒生手执一柄山水画面的骨扇微微扇着,掀起帐门,带着一阵寒风走入帐内,“黄定渊还真敢挂出来,也不怕军心不稳!”

    这是军营中少有的儒士,也是陈善的三弟陈礼。

    “他知道不挂也不行。陛下薨逝的消息早晚会传过来,他不挂出来,等我们来拿此事做文章么?”帐内此时正坐在帐内,身上披着一条赤色的狐裘,喝了口茶,摇头轻笑,“黄定渊可不傻,他自己先一步说出此事,也能借机敲打稳一稳军心。”

    陈礼扬眉:“我看这黄定渊也是旁人吹的有些过了,也就对付对付那些匈奴的蛮人,远不是大哥的对手,怎好意思说与大哥齐名?”这一连多日,都吃了败仗。

    陈善闻言,却摇头:“你不懂。没发现么?最近两战他虽说还是未赢却也未输。”陈善说着将手中的茶盏放到一旁,神态平和,“他在适应中原腹地的作战方式,他适应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倒是让我起了惜才之心。”

    “大哥……”陈礼闻言便一阵皱眉,“如黄定渊这样的人往往十分固执,怕是很难……”

    “不急,此事日后再说。”陈善说着,笑道,“他们既然君心不稳,我们也缓上一缓,正巧,我有事要动用长安城的暗桩。一会儿你替我传书过去。”

    竟要动暗桩了,陈礼神情一下子凝肃了起来,竖耳倾听。

    “没想到李明宗死的那么突然,竟连个诏书都未立就死了。”陈善说道,“当日宫中无人流血,那真正动手必然是陛下出殡那一日了。”

    陈礼闻言忙问:“大哥,要不要在出殡那一日插一手,让李明宗死都死的不安稳?”

    “同一个死人置什么意气?”陈善摇头失笑,“当年作弄于我的也不是他是先帝,这笔账没有必要放的他的身上。”

    说起当年之事,陈善脸色平静,事实上他也确实有平静的资本:他大仇已报,自然能够平静了。

    “可是大哥……”陈礼似乎还有些不服气,“李氏族人……”

    “休要争那些闲气。”陈善道,“与其争那些闲气,不如让暗桩发挥最大的作用。”

    “大哥的意思是?”陈礼惊讶不已。

    陈善笑了,却忽地一拧眉,伸手覆上胸口。

    陈礼急呼:“大哥!”

    不过片刻,陈善便摇了摇头:“没事了,小毛病而已。”是那一次被庙远算计留下的小毛病了,情绪激动抑或动用内力时,偶尔会产生剧痛,这是体内少量无法清除的余毒的留下的症状。

    剧痛来得快去的也快,痛也不过片刻而已,很快就不疼了,陈善叮嘱陈礼:“让那些暗桩待到那三位有登大宝的殿下拼出个胜负之后,截杀胜者。”他说着笑了,神情似乎愉悦,“能杀掉最好,杀不了也行,留住性命,记得蒙面行事。”

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行() 
陈礼道了声“大哥高明”之后,见陈善没有说话,便问:“大哥还有什么吩咐?没有我便下去布置了。”

    “吩咐么?”陈善跟着重复了一句,随即拧了片刻的眉,而后豁然开朗,“还真有。”

    陈礼挪动的脚步一滞。

    陈善沉思了片刻,开口道:“那个我们在吏部丁字衙的暗桩,叫……”

    “胡启。”陈礼道。

    “对,就是胡启。”陈善说道,“我有别的任务给他。”

    说这话时,陈善脸上没了笑容,难得的有些肃杀之感,陈礼也不由凝重了起来,看着他,等他的命令。

    陈善此时却没有如往常一般,言简意赅的说出任务内容,只是手指轻轻叩着案几,缓缓开口了:“混战之中死个把人总是寻常的吧!”

    那当然,陈礼暗道,而且死的也不会是个把人,届时死去的人数恐怕还不少。

    “让胡启趁乱杀一人。”陈善道说着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交给陈礼。

    “就这个人?”原本神色凝重的陈礼此刻也愣住了,随即似乎有些不解,“胡启这个暗桩如此重要,用来杀这么个人,岂不是可惜了?”

    “可惜不可惜要看杀的是谁,我觉得杀这个人,暴露胡启一点都不可惜。”

    ……

    ……

    夜晚的皇城之中火把延绵如长龙一般将整个皇城点亮。

    陛下的遗体已经装殓好了,只待辰时便准备出行,至于送行的百官会在明日辰时在皇城门口等候。

    “太师让臣带话,已经准备妥当了。”早换上阴阳司官袍的女孩子低声说罢,眉头不自觉拧起,明日也不知道有几分把握。

    安乐公主嗯了一声,将一只锦盒打开,推到她面前:“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你看看用不用得到。”

    卫瑶卿扫了一眼锦盒中之物,朱砂、符纸、香灰、桃木剑等等一应俱全,她点了点头,道了一声谢。

    安乐公主又抬了抬手,心腹的婢子端上了一只锦盘,锦盘中是放着几柄匕首,她看了看,从中挑出一把,带在腰间,而后又挑了一把给一旁默不作声的薛大小姐:“止娴也拿着,防身。”

    薛大小姐接了过去,别在腰间,垂眸,不再说话。她其实明天可以不去送陛下,但安乐公主执意要她一起去,她自然不能拒绝。

    见她接了,安乐公主又看向坐在她对面的卫瑶卿:“我为你准备了一把刀。”

    婢子将放着匕首的锦盘放到一旁,不多时,又捧着一柄墨色长刀走了过来。

    其实她并不怎么挑兵刃的,不过安乐公主既然为她准备了一把刀,她便也接了过去,道了声谢。

    见她接过,安乐公主松了口气,脸上的神情柔和了一些:“我还记得那时你送我回长安途中,似乎是用的一把伞,但此物太过显眼,不便带在身边。我听他们的建议,为你准备了一柄长刀,也不知你用的顺手不顺手。若是用不顺手……”

    卫瑶卿手一甩长刀出鞘,试了试摇头:“公主不必麻烦了,这把刀就可以。”

    “那就好。”做罢这一切之后,安乐公主又看向她,“外祖可说过有几分把握?”

    “不曾。”卫瑶卿摇头:“这种事没有谁有绝对的把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