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簪缨路 >

第435部分

簪缨路-第435部分

小说: 簪缨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傻愣着干什么?说话呀!”对上这几张傻乎乎的脸,胡克明怒骂道。

    孙公坐在一只小几上,拿着一把丹炉的丹扇有一下每一下的扇着,看到胡克明发怒,便抬了抬眼皮,说道,“我就在这里看着呢,那桌子自己倒的,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胡克明脸色更难看了:还未开始祈福祭巫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出师不利,大不吉啊!

    。

第九百一十七章 抓人() 
日头炎热,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每日的劳作不会因为严寒酷暑而有所改变的。

    几个砌砖石的汉子正蹲在墙角歇息,一边闲聊一边听着对面书画斋中传来的“文绉绉”的闲聊。

    不过,对于大多数大字不识的庄稼汉来说,那些“文绉绉”的闲聊与天书也没什么两样了。

    一辆马车在书画斋门口停了下来,有个方脸的中年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对上晃人的日头本能的皱起了眉头,拿折扇遮着日头,扔了银子便快步走入了书画斋中。

    墙角边蹲在最里面的两个汉子对视了一眼,有一人压低声音说出了一个名字。

    “方瑞。”

    刑部记录文书的官员。

    官位不大,尤其在藏龙卧虎的长安城之中看来,说是芝麻大的小官也不为过。

    只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官员,却在名册之上。他们盯着这个人已经盯了好几日了,他都是规规矩矩的,与一般官员别无二致。直到今日正午,突然寻了借口溜了出来,才一出刑部,便叫了刑部对面车马行的马车往这边过来了。

    “里面有我们的人么?”另一个汉子问道。

    叫出方瑞这个名字的汉子点了点头:“早进去了。”

    那就好。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站了起来,不动声色的远离了这群闲聊的庄稼汉子。

    ……

    ……

    这座书画斋并不小,虽然不算长安城中顶有名的那一种,可素日里也是有不少常客的。

    此时书画斋里的文人墨客正三五结伴的对着里头的书画评头品足。那个名叫方瑞的官员在一楼转了一圈,便向二楼走去。

    比起一楼的“繁杂”,二楼人数更为稀少,悬挂的书画不管是笔力还是用色甚至书画者本人都要有好上不少。

    方瑞环顾了一番二楼寥寥无几的几个客人,那些客人皆站在自己感兴趣的画作前细细端详,一时并无人注意到自己。

    见状,他便低着头径自走到二楼最里面的一墙悬挂的画作前,一一摸向画作的背部,直到摸到第三幅时,眉眼肉眼可见的松垮了下来,将取到的东西塞入袖袋之中,疾步下了楼。

    与此同时,两个原本正在二楼欣赏画作的客人也扔下原本正在欣赏的画作,跟着下了楼。

    明明做过不止多少次了,可每每与那位大人联系都叫他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方瑞抬头拭了拭额头上的汗,向路边停着的一辆马车走去。

    “去刑部衙门。”

    带着斗笠的车夫应了一声让了开来。

    方瑞踩着足蹬踏上马车,从光亮处乍进暗处,眼前一黑,有些看不真切,待他双脚踏入马车,才看到马车里坐了个人。

    “车里有人你做什么生意?”

    车夫在外笑道:“方大人,车里的可不是在下的客人!”

    “不是客人怎会坐……”话到一半噎了声,方瑞抓着车柩的手一下子扣入木中,“你怎知我……”怎知他姓方?

    此时坐在车里的那个客人已经摘下了头上戴的斗笠,饶是车内光线暗淡,还是让方瑞一下子看清了里头坐的那个人:狄方行!

    不好!这一刻,脑中未必已经理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身体本能的反应促使方瑞就要转身跳车,才侧身,屁股上便重重的挨了一脚,这位刑部的官员整个人一下子跌入了马车之中。

    外面围着等候的几个人这才松了口气,口中却不忘向车夫抱怨:“就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你一个便够了,还用的着我们来候着么?”

    不过话虽如此,这几个人还是跟着进了马车之中。

    饶是车厢宽敞,一下子进了几个人也显得逼仄了起来,当然,最逼仄的还是被人围在正中的方瑞。

    狄方行拈着嘴角边的长须,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方瑞,很闲啊!当值时间来书画斋赏画?”

    方瑞磕磕巴巴的说道:“狄大人,我……我不过是出行未请假罢了,不值得诸位这么大的动静吧!”

    狄方行伸腿就是一脚:“哪个有功夫来管你刑部的人做事认不认真?”他说着向他伸出了手,“书画斋里拿的东西交出来吧!”

    “没……没有啊!”方瑞下意识的辩解道,“下官……下官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马车里化妆的随行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几个人高马大的随行当下便将他按住了,从他袖袋中掏出了一张还没来得及打开的纸条递给狄方行。

    狄方行打开纸条一看,眉心便忍不住一跳,半晌之后,他默不作声的收了纸条,冷笑着看向方瑞:“招吧!方瑞你还有一家老小吧!若是不想连累家人,便招了吧!”

    方瑞一张脸早吓的青白不堪了,却仍然声音颤抖着做着浅显无用的辩解:“大……大人,下官……下官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说什么?”狄方行冷笑一声,斜眼看他,“你以为本官怎么知道你的?你家主子陈善埋在这长安城的大小暗桩名单都已落在我的手上了,你还以为装糊涂蒙混的过去?招了吧!”

    听到“名单”两个字,方瑞吓的脸色更白了:“大人,下官……下官……”

    “你爱说不说!”狄方行似乎失去了耐心,闭上了眼睛,“你是刑部的人,想来对于刑部那一套审讯的手段一清二楚。一会儿到大理寺,就让你一套一套的试吧!反正死你一个也无所谓,名单之上的人名多得是,我就不信陈善的人个个骨头都硬,想来总有一个会说的。”

    “大……大人,我……下官……大……大人饶命啊!”听到“审讯”二字,方瑞早已吓的面如土色,不住地磕着头,车厢里如此逼仄,也难为他还磕得下头,“大人饶命啊,我说,我什么都说。”

    连刑具都未上,不过被大人吓了几句就要交待了。马车里狄方行的几个随从皆是一脸鄙夷之色。刑部这些研究审讯犯人,对犯人用刑的,看起来如此厉害,谁料竟比一般人还要怕死,这骨头简直软的可以。

    “谁爱听你说那些废话?”狄方行仍然闭着眼睛,道,“饶命不饶命要看你说了什么。”

    。九天神皇

第九百一十八章 朝前() 
大理寺的审讯室外,狄方行板着一张脸从里头走了出来。

    “这人也忒没用了点了,”几个跟随在侧的官吏想到方才的审讯忍不住摇头道,“连刑都没上就全招了!”

    狄方行停下了脚步,声音中明显压抑着怒气:“哪个想听他说这些废话!”

    几个随从面面相觑:那个刑部的方瑞确实交待了不少,琐碎零乱又繁杂,但这些多数没有太大的用处。

    狄方行一发怒,几人就不自觉的不说话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一个随从小心翼翼的问狄方行:“大人,那书画斋是继续盯着还是封了将那画斋老板抓回来审问?”

    就是怕引起注意打草惊蛇,他们才在书画斋外动的手,否则,那方瑞一进书画斋怕就要被抓起来了。

    “现在……其实打不打草惊蛇也没什么两样了。”狄方行沉思了片刻说着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已是一脸坚定:“准备抓人吧!”

    “大人!”几个随从惊讶不已,“您不是说还有人没有抓出来么?”

    “那也没什么用了。”狄方行说着将一张纸条扔了过去,“这是方瑞身上搜出的纸条,你们自己看看吧!”

    几个随从忙伸手接住了他扔过来的纸条,低头望去,这一看却傻了眼:“怎么是张白纸?大人,您给错了还是方瑞那家伙跟我们玩心眼?”

    “玩心眼?”狄方行闻言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少给他脸上贴金了!”

    “是被切断了。”他冷着脸道,“或者可以说是那个人已经发觉了什么,这张空白的纸条不过是试探而已。”

    “那方瑞为保命恨不能什么都交待了,然而对于那个与他联系的人却始终说不出什么来,可见那个人平素就善于隐藏,就连和自己人的联系也是单方面的,这也同你我的推断不谋而合。”狄方行说道,“此人很警惕,藏的也够深的!”而且已经发现了什么,一张白纸就是试探,他们在这里拿方瑞,那个人一定就在附近看着,一看方瑞被抓,便主动与名单上这些人切断了。事情都做了,却还能全身而退,至少现在抓不到这个人任何的把柄,真真是棘手。

    “好一只狡猾的老狐狸,都如此了,名单上这些人也不用放着了,我这就进宫禀报陛下!”狄方行叹了口气,“可以抓人了。”

    ……

    还有一刻就到早朝时间了,但大多数官员皆已在金銮殿外排队候着了。

    站在最前首的王老太爷正在同身边的谢老太爷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谢老太爷哈哈大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还只笑两声,脚下便有震颤传来,等候在殿外的官员顺着震颤的方向望去,这一看,看到的却是骑着马带着两列禁军向这边而来的狄方行。

    狄方行昂着头,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向这边看了过来,点了点头,算是向他们见过礼了。

    皇城之内竟敢骑马而行,不少官员忍不住低头窃窃私语了起来,口中所言离不开“圣眷”“办事”这些词句。

    “看样子,狄方行是把事情办好了!”耳畔崔远道的声音响起。

    王老太爷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过来的?也凑这热闹了?”

    崔远道嗯了一声道:“这倒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狄方行这次办事如此得利!”

    “听说何太平也立了功。”王老太爷说着看了眼不远处的一处空位,“可惜了!自乔相爷醒来后,便身体欠佳,不然,倒是喜事。”

    乔环一党虽然人数不多,但近些时日也算顺利,没有什么波折,何太平甚至阴差阳错还立了大功,若是乔环还好好的,想必在朝堂上会有所动作吧!

    正说话间,狄方行已经带着禁军走到他们这些官员面前了,他并未下马,只是视线在他们这群人中一个个的扫过。

    “狄方行这是要做什么?”谢老太爷对着狄方行不同以往的动作十分不解,他看着狄方行,眉头“突突”的跳,“看样子……倒像是要……”

    “抓人!”崔远道接了两个字。

    “抓人!”同时开口的还有狄方行。

    人高马大、武艺高强的禁军一拥而上,这些素日里在朝为官的大臣被这气势汹汹的模样皆吓的面如土色,待发觉这些禁军只是从自己身边经过时,这才轻舒了一口气,原来虚惊一场。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幸免于难的,有些人却发现禁军不但从自己身边经过,更是直接动手将自己抓了起来。

    藏在内心隐秘的侥幸仿佛一下子被人揭了开来,他们扬着脖子赤着脸大声呼救辩解:“干什么?你们干什么?本官乃朝廷命官,你们不能随意抓我!”

    “狄方行,你疯了,抓我做什么?”

    “放开我,你们要干什么?”

    ……

    呼救声不绝于耳,有见到身边前一刻还在与自己说话的人下一刻却被禁军抓了起来,脑中一个激灵,当下便忙不迭地向后退去,口中嚷嚷道:“不关我的事,我与他不熟!”

    “熟不熟用你说?”狄方行冷笑一声,“一切尽在本官掌握之中!”

    “尔等朝廷俸禄,却私通陈善,该当何罪?”

    “没有,我们没有!”

    “冤枉啊!”

    ……

    对呼救辩解声不以为意,见人抓的差不多了,狄方行才冷笑道:“冤枉不冤枉自有陛下定夺,带下去!”说罢又抬手向在场还处于惊慌莫名之中的官员们抬了抬手,算作赔罪。

    他笑道:“大人们,本官还要带人去抓剩余的陈党叛逆,就不奉陪了。今日惊扰诸位,改日狄某做东,再向诸位赔罪!”

    谁稀罕那一顿饭两顿饭的,惊慌不已的官员们看着这一行人扬长而去的背影,不由拭了拭额上的冷汗,双唇颤颤。

    “疯了吗?他们都是陈善的人?”

    “还不止呢!”

    “真的假的?看不出来啊!”

    “哪个逆党是在脸上写着‘逆党’二字的?”

    “没听狄方行说吗?还有不少呢!”

    “他哪查出来的人?”

    ……

    议论声不绝于耳,王老太爷站在原地,对于这一出闹剧除却初时的惊慌之后,倒是很快镇定了下来,所以此时神情依旧淡定自若,他倒抽了一口冷气,感慨道:“……要变天了吧!”

    。

第九百一十九章 密令() 
巳时的长安街头出现了两列官兵,位于黄天道两边的铺子里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怎么回事啊?”

    “听说一大早抓了好几个大人了。”有“消息灵通”的百姓说道,“朱雀坊那一代都闹翻天了!”

    “抓这些大人做什么?”有茫然不知所措的百姓说道,“贪了钱财还是做了什么?”

    “听说是谋逆呢!”

    “谋逆”两个字一出,不少百姓当即便吓的收了声。这两个字可沾不得,一沾上就是非死即伤啊!

    “怎的那么多谋逆的官员啊?”有人却还在不解,“都赶上一起了么?”

    这一次,没有人回答他。

    路边街头小食铺里喝着一碗豆花的张解眼睛时不时的往那些神色严峻的官兵瞟去,直到小食摊上窃窃私语也跟着起来的时候,才看向一旁认真吃饭的裴宗之,问道:“这个……就是那个唐庆想要上奏的事情么?”

    距离唐庆死的那天才过了几天,却是一天一个样。官兵的动作与唐庆的死关系看起来很大。

    裴宗之点了点头,道:“嗯,官府拿到名单了,开始抓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