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超维术士 >

第427部分

超维术士-第427部分

小说: 超维术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月铃兰精灵是花之妖精,库拉库卡族其实曾经也有一个绰号,叫做“阁楼上的妖精”,两者说来还有相似之处。

    想到这,安格尔便一路带着月铃兰精灵来到了花房中。

    将月铃兰精灵介绍给了满脸好奇的库拉库卡族后,想了想,又将芭芭雅奶奶单独召了过来,希望她能帮着教育一下月铃兰精灵的认字和基础品格。

    当初多多洛也是在芭芭雅奶奶的教育下从懵懂迈向开窍,所以安格尔想要教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芭芭雅乃阿尼。

    芭芭雅奶奶因为年事已高,在族内也无事可做,对于安格尔安排的工作毫不推迟,笑意盈盈的将月铃兰精灵带到了她居住的单间小木屋。

    见月铃兰精灵与库拉库卡族相处还比较融洽,安格尔这才拍了拍托比的脑袋:“现在放心了吧?”

    托比“叽咕”一声,飞到安格尔的肩膀上,用脑袋蹭着安格尔的脸颊以示好。

    “你倒是会做人情。”安格尔笑骂一句,带着托比走出了花房。

    虽然将月铃兰精灵放在了库拉库卡族身边,但谁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好是坏,为了以防万一,安格尔还是让古德管家派了一个黑魔影仆在旁观察。一旦月铃兰精灵有所异动,直接将它斩杀。

    并且,安格尔还在花房外布置了一个幻境,用以禁锢它的行踪。

    安格尔在做这一切决定的时候,托比也在旁听着,对于安格尔的抉择,它没有干涉。因为它很清楚,如果真的月铃兰精灵出现了异心,那么最大的锅还是它要背,毕竟是它将月铃兰精灵带进幻魔岛的。

    等到一切安全措施都做好后,安格尔才问道:“说起来,这只月铃兰精灵的主人是谁,你问过吗?它虽然说是被主人遗弃,但魔仆印记还留在身上,这个不解决,也是一个麻烦。”

    托比点点头,然后义愤填膺的对安格尔比划了几下。

    “一个女学徒?好吧,你想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你自己解决吧。不过,要注意安全。”安格尔没有继续询问下去,他总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面面俱到,托比本身也与这件事息息相关,交给它处理安格尔也很放心。

第664节 五组数据() 
绵雨之月总算过去,流火之月悄然而至。

    安格尔废寝忘食的去记忆各种炼金物质和相关的物质反应,终于在流火之月的上旬初日,达到了学习纳尔达之眼的下限。

    不过,正如桑德斯所说,纳尔达之眼毕竟是一个三级戏法,纵然拥有了相应的知识底蕴,想要去修习并且学会,这也不是一件易于的事。

    无论是戏法亦或者术法,大多都是一种以魔源为核心,魔力为动能,知识为结构的一种表现方式。具体表现为:撬动并干扰物质界。

    也就是说,魔源、魔力、知识,是术法组成的三部分。

    纳尔达之眼也不例外,不过它最重要的不是魔源也不是魔力,而是知识底蕴。但就算有了知识底蕴,想要洞察一件物品的真相,也并非一眼就能看穿,还需要通过某种算法,来将各种知识底蕴连接起来。

    这个算法,就是这道戏法的核心之秘。

    而这算法的名称,就叫做纳尔达算法。是远古年间一位神秘炼金术士的名字,由他首创了这个算法。

    也就是说,这个纳尔达算法才是安格尔需要构建的那个戏法模型。

    不过,为什么这个戏法不叫纳尔达算法,而是被称为纳尔达之眼?是因为构建出了戏法模型后,最后这个戏法的释放渠道,只能通过眼睛。

    哪怕他不是一个“目”类术法。

    所以,最后的名字才被称为纳尔达之眼,或者说炼金之眼。

    书上的记载很繁冗,但根据安格尔的理解,纳尔达之眼其实就是在思维空间构建一个专门服务于“纳尔达算法”的服务器。

    举个例子,譬如要鉴定一件道具。

    不使用纳尔达之眼,大概只能看出它的基础材质。但使用了纳尔达之眼,通过纳尔达算法可以将相应材质搭配所有可能性以及效果都量化出来,最后在慢慢的细化,以极快速度挑选出最合理的一种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无序的混沌中,找到那条有序的存在。

    以人脑本身的计算量,想要在这个非线性系统中找到变量,是极难的一件事,需要超绝的洞察力与计算力才行。所以,远古的炼金术士方才开发出了这么一个戏法。

    通过在思维空间里构建一个“服务器”,来推动纳尔达算法。

    而这个“服务器”,其实就是纳尔达之眼的核心,同样也是一个戏法模型。

    安格尔目前要做的,就是要成功的构建一次这个“服务器”。这个戏法模型极为复杂,超出了目前大部分的三级戏法。

    对于任何一个巫师学徒来说,想要构建这个戏法都不是易与的事。

    要从起始点开始,一次次的实验戏法模型的每一个线条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水磨功夫,如果运气好的话,月余便能成功;运气不好,数年都可能没有收获。

    不过对于安格尔来说,有全息平板的计算能力,完全可以加速这个构建过程。

    加之,万象轴让他的思维空间完全变成了一个坐标象限,靠着全息平板计算这个戏法模型所需要的几百个空间坐标,应该很快就能构建出这个戏法模型。

    「计算目标:以万象轴为象限的空间坐标」

    「计算开始,预计需要时间:41小时42分钟51秒」

    确定全息平板开始进入后台计算后,安格尔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近42个小时,并不算很长。

    安格尔趁着全息平板计算的时间,继续在研读着各种炼金反应与炼金物质。

    纳尔达之眼的效果是洞彻物品的真相,也就是俗称的鉴定。不过,并非是你将纳尔达之眼构建成功,就能达到100%的鉴定成功率。

    只有自己积累的知识底蕴越多,成功率才会慢慢增加。

    就如你鉴定一个物品,其中有些材料你自己都不认识也不了解,通过推导与剖绘也无法得出它的效果,那么鉴定结果就是不确信的。

    所以,纳尔达之眼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所有的炼金术士,一生其实都在积累,纳尔达之眼也会随着阅历与经验慢慢增长,并且永无止境。

    ……

    当全息平板上的倒计时跳到0秒的时候,42小时转眼即逝。

    全息平板上跳出了27组排列,每一组排列都有612个空间坐标,最后一共出来了接近两万个空间坐标点。

    这27组排列,都是正确的。构建出来,也都能成为“服务器”。

    不过,最适合安格尔的是哪一种排列,他还需要一一实验。

    对于其他大多数炼金术士来说,得出一组排列方式,都够用了。但安格尔既然有全息平板的计算辅助,要做自然要最好的。

    但是在实验哪一个是最优化的排列之前,安格尔首先要将模型构建出来。

    虽然有了空间坐标,但任何一个戏法在初试阶段,都需要一个熟悉过程。再加上这又是个三级戏法,消耗的魔力可想而知,哪怕安格尔每天所有魔力都耗在这上面。想要彻底熟悉它,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次构建模型,耗费了安格尔十分钟。

    魔力消耗了一大半不说,模型也没有构建成功。

    第二次构建模型,也耗费了接近十分钟时间,但时间太长,最终还是凉了。

    第三次……第四次……

    魔力消耗完便冥想修持,终于在数天之后。安格尔将第一组排列的模型构建时间压缩在了五分钟,同时,他也第一次成功构建出了纳尔达之眼的戏法模型。

    安格尔看着在思维空间里运转的“服务器”,眼中一亮。

    服务器每多维持一秒,都会消耗魔力,而且维持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安格尔决定立刻挑选一个炼金作品来作为第一次“纳尔达之眼”的实验工具。

    安格尔在思忖了片刻后,从空间手镯里将轮回序曲拿了出来。

    对准轮回序曲进行了第一次鉴定。

    安格尔眼里冒出淡淡光辉。

    在安格尔的视界里,无数的数据从轮回序曲上冒了出来,这些数据在纳尔达算法下进行排列组合,剔除了各种不必要的效果,最终浮现在他眼前的一共还剩下五组数据。

    当数据印入安格尔脑海后,思维空间里的“服务器”随之消散。

    “服务器”在同级别的戏法模型中,构建的困难度绝对名列前茅。所以几乎超过五成的炼金术士,为了不每次鉴定都构建这个戏法模型,选择将这个戏法固定在巫术位,让它真正成为在思维空间里一个长期存在的“服务器”。

    不过,安格尔倒是没有这个打算。

    虽然他现在构建“服务器”很慢,但有万象轴的帮助,安格尔深信最后构建纳尔达之眼哪怕做不到秒放,但也不会慢到哪儿去,没必要去浪费珍贵的巫术位。

    安格尔观察起第一次使用纳尔达之眼的鉴定结果。

    轮回序曲得出了五组数据,在材质上,五组数据都得出正确的材质。在魔能阵上,五组数据也都是相同的。但在炼金反应,以及基础效果上,五组数据却出现了一些差别。

    不过,都是些大同小异的差别,譬如它们都点出了轮回序曲的效果是用来消灭亡灵的,但在消灭亡灵的数据上有一些微小差别,譬如消灭亡灵的等级上限有浮动,一次性消灭亡灵的数目也有浮动,波及范围同样有浮动。

    这些浮动都很小,可以忽略。

    但五组数据,在“特殊效果”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差别。

    轮回序曲其实原本可以成为神秘之物,但被伊莎贝尔强夺了一半神秘之灵,最终效果出现极大的打折。但毋庸置疑,哪怕只剩下一半神秘之灵,轮回序曲依旧保留了一些特殊功效的。

    安格尔选择鉴定轮回序曲,就是想知道是什么功效。

    可五组数据,对于这个功效都描述的模糊不清。

    有说:“通过冥冥之力,在亡灵体内产生一种可传染性的亡灵毒素,能从根本上消灭大量亡灵。”

    有说:“可以让亡灵体内的负面物质消失,使亡灵重新成为纯净的灵魂。”

    还有说:“让亡灵体内紊乱的能力拨正,使亡灵拥有智慧。”

    等等……

    五组不同的数据,谁真谁假,也不清楚,当然更有可能都是假的。

    这五组数据,是基于安格尔自身的知识底蕴,来推导的最有可能的效果。可是以安格尔目前的眼界,显然还没有接触到这个层面的东西。

    所以,五种效果都是假的,也是极有可能的。

    看上去这次的鉴定似乎失败了……但实际上,在巫师界的鉴定过程中,这个还不算真正的失败。

    至少前面的基础效果,哪怕有五组数据,但都是正确的。至于说特殊效果有些分歧,至少知道它有“特殊效果”啊。

    如果交给拍卖会的鉴定师,他们得出了安格尔的这五组数据,只需要摆出高冷的姿态,说出:“对亡灵有大范围的消灭作用,并且富有特殊效果。特殊效果需要测试。”

    这句话说出来,每一个字都是准的,谁又能说他鉴定失败呢?

    当然……这是一种巧辩。

    安格尔也用这种方式自我安慰,他的第一次鉴定其实不算完全失败,至少……成功了一半,不是么?

第665节 鉴定菱晶() 
虽然是一个不甚完美的开头,但也借此让安格尔对纳尔达之眼有了一个基础认识。

    无论是它的鉴定机制以及算法的独特性,都与安格尔此前对这个戏法的设想大相径庭。他原本以为鉴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唯一的,没想到鉴定结果居然会出现不同的分支。

    大概这也是因为他的知识面太过狭窄的原因,导致最后出来的结果变数太多。

    安格尔略带遗憾之色,将轮回序曲收了起来。

    他原本还想通过纳尔达之眼来鉴定白光子弹的作用,但没想到最后出来的结果会是这样。那五组不同的数据效果,说不定最后都不是真切的答案。

    想要真正去了解白光子弹的作用,还是要去做进一步的实验。

    不过,这个实验必须圈养一个及以上的样本亡灵。也就是说,安格尔想要做这个实验的前提有两个,不仅要捕捉亡灵,还需要有一个能够圈禁亡灵的地方。

    圈禁亡灵的地方倒是不难,上次炼制的亡者教堂稍作改变就能圈禁亡灵。但捕捉亡灵,这就是一个难事了……他用亡灵序曲消灭亡灵绝对是个顶个的容易,但要去捕捉它们,等于说不能使用亡灵序曲,那就很困难了。

    单打独斗,安格尔虽然不至于被亡灵打败,但想要打败亡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来,不仅要炼制一个能圈禁亡灵的地方,还要炼制一个能克制亡灵但不杀害它的武器。安格尔有些苦恼的捏了捏眉心,这件事暂时先推后一点再说吧,目前还是以熟悉纳尔达之眼为主。

    收起了轮回序曲,安格尔继续在思维空间构建“服务器”。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构建,第二次也顺理成章的构建了出来,虽然花费的时间依旧很长,但至少最后的结果是成功的。

    安格尔这一次让“服务器”运算起来,不再挑选地狱难度的物品,开始从单一的物品鉴定起来。

    譬如,凡物。

    安格尔发现,鉴定凡物时,服务器的运算量很低,就算一次性鉴定十数个凡物,戏法模型也没有崩溃的迹象。

    不过,在鉴定凡物的过程中,安格尔还发现了一些奇妙的东西。

    比如说,凡物鉴定的大多只是其材质,但如果一件凡物,是让安格尔本人都惊艳的艺术品,那么鉴定他时,就会出现一些艺术性的鉴赏。

    不过这种艺术鉴赏,依旧受限于安格尔的知识底蕴。有一些凡物,以安格尔的艺术鉴赏能力,都不见得能给出一个满意的鉴定结果。

    安格尔也没想到,在凡物的鉴定上,他都能栽个跟头。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