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证道三千界 >

第57部分

证道三千界-第57部分

小说: 证道三千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飞灰。

    对于这玄奇莫名的道门手段,苏玉楼不禁暗暗称奇,接着探手拿出了“天魔宝箓”。

    持着线装秘籍,苏玉楼站在原地,开始细细翻阅起来,上面的心法口诀十分晦涩玄奥,详阅一遍之后,苏玉楼仍有诸多困惑之处,但已有大致了解,虽是残卷功法,好在相当一部分的秘法口诀是完整的。。。

    长吁一口浊气,苏玉楼将秘籍放入怀中,径直向着楼道走去,继续待在这里除了眼馋之外,已无任何好处。

    沿着楼梯蜿蜒向下,当苏玉楼抵达第一层经阁门口时,恰好撞见了笑容满面,面带红光的小和尚。

    苏玉楼见状,忍不住问道:“小师傅笑得如此开怀,想来是选到中意的秘籍了?”

    念及怀中那本附带精美插图的佛经宝典,小和尚双手合十,高深莫测的一笑:“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施主只需要知道小僧选中的秘籍乃是用于普度世人,造福芸芸众生即可。”

    这番话要是换了德高望重,品行兼优的高僧来说,苏玉楼或许还会信个七八分,但如今说这话的却是外表老实,内里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小和尚,他是半个字也不信的。

    莫非这小和尚听了老道士的唆使,真的选了江湖侠客“三件套”?

    见苏玉楼目光玩味儿,小和尚屈拳抵唇,轻咳了两声,收敛了笑容,话题一转,问道:“小僧与苏施主一见如故,不知苏施主今后有何打算?”

    苏玉楼直言不讳的说了两个地名:“荆州,中天峰。”

    “缘分。。。。。。真的是缘分,苏施主果然与小僧有缘,小僧恰好也要前往荆州中天峰,不过。。。。。。”

    话语一顿,小和尚又蹙眉道:“不过如今已是不用去了,非但小僧不用去了,苏施主你也不用去了。”

    苏玉楼惊诧道:“这是为何?”

    小和尚悲天悯人的叹了口气,说道:“想必苏施主此去也是要赴中天峰的茶会吧?”

    苏玉楼点了点头。

    小和尚语气罕见的低沉道:“这中天峰茶会的主办方是玉京山道门,苏施主你可能有所不知,早在半个月前,道门掌教玉阳子已于三清境内坐化了。”

    。。。。。。

    清澈的水泉,潺潺涂涂的流进了莲池,一朵朵雪白莲花随风摆动,摇曳生姿,阵阵清香溢散开来。

    莲池旁边,屹立着一座露风凉亭,凉亭内的石桌上摆着一副边角刻有祥云图纹的楠木棋盘,莫问敌与老道士相对而坐,执棋对弈。

    莫问敌执墨玉黑棋,道号“玉虚”的老道士则手执象牙白棋。

    老道士如今洗漱了一番,换了一身崭新的紫金道袍,雪白长发梳理的一丝不苟,一顶莲花冠华光流转,气度洒然飘逸,一幅仙风道骨之态,让人见之肃然起敬。

    若是苏玉楼,小和尚等人在此,也很难将之与先前的邋遢老道联系在一起。

    莫问敌紧皱着眉头,双目不住的在棋局中往来徘徊,良久之后,方才将指间黑子落下。

    脸上挂着怡然自得的微笑,老道士捻着象牙白棋,落子有声。

    这盘棋已下了小半个时辰了,莫问敌虽是执黑先行,但十数手过后,先手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再下十数手,优势便转至了白子这边。

    棋盘上机锋相对,惊心动魄,不亚于战场搏杀。

    莫问敌的一条大龙只摆出了一个龙头,一截龙尾,就已陷入死局,成了难以升天的困龙。

    摇了摇头,莫问敌撤手将指间的墨玉黑棋扔回了棋盒,不急不缓,徐徐开口。

    “这一局又是我输了,九十八手,比上一次对弈时还少了十二手。”

    老道士抚须笑道:“莫小子你这些年来修为日有精进,不过这棋艺嘛,却是与我俩第一次对弈时一个样儿,当然,你不像老道我,整日待在这里,头顶上的大门又给关死了,怎么也撞不开,百无聊奈下,这棋艺自然是大有长进了。”

    “说实话,能听见像你这样争强好胜之人亲口服输,老道我还是挺高兴的。”

    莫问敌轻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又注视着他,语气认真的说道:“倘若我告诉你,玉阳子半个月已于三清境内坐化,你昔年立下的誓言破了,现在可以离开云海洞天了,你会不会更加高兴?”

    老道士白眉耸动,问道:“玉阳老鬼死了?”

    莫问敌笑道:“魂灯熄灭,元神消散,连轮回怕是也入不了了,如果这样都还不死的话,那我就真不知道怎样才算死了。”

    微眯着双眼,老道士长吁口气,悠悠道:“生来不过大梦一场,世俗之人一生不过光阴匆匆数十年,玉阳老鬼观天地春秋往来更迭数百载,胜过这些人不知凡几,眼下死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莫问敌喟叹道:“半只脚踏入仙门的人,眼下却独留一具遗蜕,难道还不可惜?”

    老道士翻了个白眼道:“要是这样算的话,古往今来该可惜的人,岂非是比老道我的头发丝儿还要多了?”

    莫问敌闻言,不免有些啼笑皆非,浅笑过后,又道:“好吧,这些暂且不提,根据我得到的消息,玉阳子这次坐化有诸多疑窦之处,而且,此前他并未明确属意下任掌教的人选,如今的道门是彻底的。。。。。。”

    伸手在棋盘上随意一抹。

    乱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教之首,百宗之宗!() 
低首垂眉,目光凝住在杂乱的黑白棋子上,老道士沉默少顷,怅然轻叹:“道门这颗树太大,太茂盛,太根深蒂固,树大招风,这一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莫问敌收回手,抚了抚手,道:“还有一句话叫作祸起于萧蔷之间,以我拙见,不论是玉阳子坐化,还是道门之乱,一切根源皆出于道门自己身上。”

    老道士笑着开口:“你来云海洞天,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事儿?”

    莫问敌摇了摇头,轻叹道:“当然不是,不过再怎么说,老牛鼻子你也是道门中人,道门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儿,你难道就不表个态?”

    老道士好笑的瞧着他,慢悠悠的说道:“我表什么态?莫不成要我哭丧着脸,高呼‘呜呼哀哉,道门不幸’之类的话?老道我脸皮薄,装不出来。”

    “最后一句话你也好意思说?”

    莫问敌笑骂一句后,随即又道:“我虽然是后生晚辈,但对于你和玉阳子的事儿多少还是知道一些,昔年你二人为了争夺道门魁首的掌教之位,形如水火,论道台前,彼此曾立下誓言,输者择道门九大洞天之一避世,除非对方谢世,否则不得轻出,因此你在这云海洞天内待了整整一百八十年。”

    “一百八十年啊,茫茫江湖都换了好几代人了,老牛鼻子你独居此处,以收集武学秘籍,奇珍异宝为乐,如今誓言已破,又逢道门大乱,就不想重夺道门掌教之位?”

    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老道士手指弹着桌上棋子,意兴阑珊道:“不想咯,对于那个位置,我已经没有半点念头了。”

    莫问敌闻言,诧异的挑了挑眉,显然是有些意外。

    道门素有“天上白玉京”的别称,门下分为七峰,八脉,十二殿,五城,自道祖创立以来,距今已有十万年之久。

    十万年间,王朝更迭,沧海桑田。

    惊才绝艳,横推当世的天骄;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佳人,眼下俱已化作尘土,曾经宰割天地,拨风弄云的势力组织也已成了过眼云烟,唯独道门屹立于世间,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号为“百宗之宗”。

    佛门是西方宗教,东渡中土九州,且有须弥山,大雷音寺等诸峰并立,素无领袖一说,难为中土正统。

    儒门虽然是“圣贤学府”一家独大,但到底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江湖与庙堂表面上秋毫不犯,但大抵还是相看生厌,瞧不顺眼的。

    故而,道门除了“百宗之宗”外,隐隐还有“三教之首”的头衔。

    古往今来,历代王朝君主不乏枭雄之辈,但却无一人敢轻动道门,只能以安抚为主,一再加封,概因这是一股足以颠覆盛世王朝的恐怖力量,不能动,也动不了。

    时至如今,“道门掌教”这四个字的分量,已不比“大周圣皇”轻多少了。

    莫问敌诧异道:“道门掌教独占道门三分气运,对于未来登仙有莫大助益,你就算不在乎这个位置带来的利益权柄,难道对于成仙了道也不动心?”

    “老道我做梦都在想着成仙的事儿,又怎会不动心?”

    语气感慨莫名,老道士继续说道:“但要老道我去捡漏,抢一个死人留下的位置,我还不屑,况且,如今谁坐上那个位置,下场恐怕都不会比玉阳老鬼好上多少。”

    莫问敌疑惑道:“何出此言?”

    老道士脸上闪过一丝莫名异色,说道:“老道我出自道门占卜一脉,我那已经成了死鬼的授业恩师称我是占卜奇才,这句话有多少水分暂且不说,但世间在这一道上比得过我的人,一个字,少。”

    莫问敌以手扶额,无奈道:“你又开始唠叨废话了。”

    老道士语重心长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一个二个就是这般没有耐心。。。。。。”

    探出手来,老道士凌空在棋盘上一抹,一颗颗象牙白棋自行跳动,排兵列阵。

    “劫?”

    瞧着象牙白棋排列成的字儿,莫问敌目光一凝。

    老道士抚了抚道袍,站起身来,缓步走出凉亭,到了莲池边上,轻轻一指,一株断折的莲茎生机焕发,重新生长,转眼已孕育出了花苞,徐徐绽放。

    望着绽放的莲花,老道士语调轻缓,感慨开口。。。

    “二十万年前,秉承天地之气而生的魔神摘星拿月,移山填海,奴役大地生灵。”

    “十万年前,我们人族先辈师法天地自然,披荆斩棘,开创武道一途,终于改天换地,让我们人族成为天地正统,始有群仙诸圣并存于世的辉煌。”

    “如今先天魔神不存,仙圣佛陀不显于世,得了长生大道的先贤生死未知,由此可见,世间岂有长生不灭者?”

    莫问敌闻言,目露沉吟之色,若有所思。

    良久之后,他抬起头来说道:“这次来云海洞天,除了给你说道门的事儿外,还要给你看一样东西。”

    言语之间,他取出了一张折叠好的白布,朝着老道士抛了过去。

    老道士伸手接过白布,将之展开,只见白布上面横七竖八的写着四五十个朱砂大字,不过字体并非当今任何一种文字。

    莫问敌开口道:“我不认识上面的文字,老牛鼻子你博闻广识,能否帮我瞧瞧上面写的什么?”

    老道士喃喃道:“你这玩意儿好像是件拓本呐?”

    颔首点了点头,莫问敌道:“我那姐夫从绝天云岭中寻得了一块魔碑,这面白布就是拓印的碑上文字。”

    微眯着双眼,老道士辨认了许久后,说道:“这种文字我曾在道门的典籍之中见到过,是巴蜀鬼族的文字,不过老道我只认识其中一小部分。”

    “罗丰山。。。。。。鬼巫。。。。。。”

    “幽都。。。。。鬼门大开。。。。。。日蚀。。。。。。归来。。。。。。”

    “老道认识的字儿就这么多了。”

    莫问敌听到“日蚀”二字时,神色一动,追问道:“老牛鼻子,你能否算出最近一次日蚀是那一天吗?”

    “这个倒是不难。”

    老道士屈指掐算了一阵子,徐徐吐出了七个字。

    “七月十五,中元节!”

第一百一十三章 黑色的湖,诡异的山!() 
繁密的树冠遮住了阳光,林子里充斥着浓浓的瘴气,不时冒出“嘶嘶”,“沙沙”的响声,蛇,蜈蚣,各种各样的毒物,毒虫出没于灌木草丛之中。

    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盘绕在树枝上,转动着蛇躯,喷吐着蛇信,忽然,毒蛇一下子从树枝上弹射飞出,蛇口张开,獠牙毕现,咬向一道迎面走来的人影。

    嗤。。。。。。

    漆黑剑气划破长空,落在毒蛇身上,没有将它一分为二,而是如水一般渗入它的体内,毒蛇落于地上,蛇躯猛烈的摆动起来,色彩斑斓的鳞片迅速黯淡下去,肌体凹陷,转眼之间似已只剩下了一张枯皮。

    刘秀云缓缓的收回了手,开口说道:“无咎师弟,你说师尊他老人家会赐下血玉灵芝,助我二人恢复修为吗?”

    姓阴,名无咎的黑衣青年叹声道:“这个就有些难说了啊,不过总得试一试吧。”

    “对,总得试上一试,否则这三层修为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轻声说着,刘秀云向前拂了拂衣袖,一股气劲横扫而出,破开了浓浓的瘴气,一汪漆黑的湖泊顿时呈现在了眼前。

    四面环林的湖泊漆黑如墨,水质粘稠异常,平静无波,宛若一滩死水,一片落叶随风飘荡,落在了湖面上,连一点涟漪波纹也未惊起,无声无息的沉了下去。

    阴无咎行至岸边,自腰带上摘下了一个好似装饰品的黑铁骷髅,划破指尖,滴了一滴鲜血上去,黑铁骷髅霎时闪烁起了幽光,自行跳进了漆黑的湖水中。

    没过一会儿,漆黑的湖水泛起了圈圈波澜,湖心高高隆起,一座小山冒出头来,这座小山不知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凿刻,竟然像极了一个闭着眼,闭着嘴的头颅。

    当这“头颅”完全浮出水面时,上下两颚开始颤动起来,徐徐的张开了大嘴。

    不似山体皲裂开缝,而是犹如活物一般张嘴,数十丈大小的山开口,露出一个宽大深邃的洞窟来,上下两颚皆有利齿般的尖锐石锥倒挂耸立。

    呼呼呼。。。。。。

    急促的风声骤然响起,下一刻,一股冰冷寒气自那巨口也似的洞窟中疯狂涌出,冻结湖水,形成一道长达百丈的冰道,直抵岸边。

    阴无咎二人没有丝毫犹豫迟疑,直接踏上了冰道。

    临近洞口之际,赫然瞧见一个青年正倚靠在一根尖锐的石锥上,这个青年身材修长,墨发黑亮,一块白骨面具覆盖住了他的左侧脸颊。

    露在外面的右侧脸颊光洁白皙,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明亮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