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道朝天 >

第154部分

大道朝天-第154部分

小说: 大道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会琴战的时候,很多修道者看着他身负长剑的画面,都很吃惊,桐庐还曾经嘲讽过他,哪里知道他的不得已。

    井九自然明白原因,只是不曾想到,如果要冲击游野境,这个问题会变成真正的大麻烦。

    从无彰境进入游野境,需要更加充沛的剑元,更加宁静的道心,最关键的是,修道者需要将神魂附在剑丸之上,与飞剑共养,直至心意真正相通,渐生灵意——这便是传说里的剑鬼。

    游野境现在的意思指的是此等境界能够剑出百里,修道者更能驭剑轻松游遍四野,但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游野境指的就是修道者的剑鬼能够离开身体,由剑意驱动,在四野里自在游走。

    剑鬼在某些宗派也被称为剑妖、剑灵,能够完全承载修道者的神魂,可以说是第二化身,便如道门玄宗的元婴一般。

    道门玄宗的元婴是修道者最隐秘的存在,剑鬼也同样如此。

    与修道者本人相比,剑鬼很是弱小,很容易受到伤害。

    当然,随着修道者的境界提升,剑鬼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不容易催毁,若修道者成为通天境的大物,剑鬼带来的剑意甚至可以凌厉如实物,几乎可以等同于先天无形剑体!

    除了修道者自身的境界,剑鬼强大与否也与飞剑的材质有极密切的关系。

    仙阶飞剑当然更容易生出强大的剑鬼。

    而且剑鬼是修道者与飞剑的共魂,一朝产生,修道者与飞剑便再难分开。

    所以说修道者如果想要用层阶更高的飞剑替换原有的飞剑,最好在进入游野境之前便要完成。

    赵腊月破境入游野之时,虽然弗思剑不在身旁,但它早已认主,而且神末峰里到处都是它的剑意。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赵腊月还能成功生成剑鬼,不得不说,她在剑峰上的数年苦修才是真正根本。

    她是后天无形剑体,想要生成剑鬼,当然要比别的剑道修行者更加方便。

    井九的情况更麻烦。

    他没有想过换剑。

    莫仙师留下的这把铁剑最初阶层确实不高,但他两世修剑,非常清楚剑随人起的道理。

    只是他现在无法把铁剑收入剑丸里,如何以神魂养之?如何生成剑鬼?

    问题已经确定,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方法把这道铁剑收进体内。

    静思十余日,他想出了七十余种方法,用剑识诸一演化,最终却全部失败。。。

    当初在柳家所在的小山村里,他用一年时间推演计算了很多事情,却唯独没有算过这件事。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修行有问题,却偏偏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这个事实让他有些尴尬。

    他看着眼前的铁剑,沉默了很长时间,忽然张开了嘴。

    幸亏他很快便醒过神来,觉得好生荒唐,心想自己又不是玩杂技的凡人,想什么吞剑!

    ……

    ……

    连番失败,井九已经确认自己此生修的剑道,与青山宗乃至朝天大陆所有剑宗的道都不一样。

    他必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数日时间过去,他做出了决定。

    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把铁剑召回体内以神魂养之,而是用了血魔教的离魂秘法,把神魂抽离出身躯。

    这种局面下,即便是邪派功法他也要试一试。

    他还没有到游野境,按道理来说神魂应该很弱小,根本无法离体,但因为精神与剑识太过强大的原因,他的神魂竟真的飘了出来,看上去就像是无纸而生的一团幽火,在空中随风起落。

    井九看着那团火,沉默不语。

    如火般的神魂缓缓飘落到铁剑上,发出嗤的一声响,就像是一滴水落入炭炉里。

    井九毫不犹豫动念。

    神魂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他的身体里。

    但还是晚了。

    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出,落在石墙上。

    神魂遇到的所有伤害,都会毫无延迟、毫无减弱,甚至会放大无数倍地直接作用在意识里。

    只是一瞬间,他感受到了比凌迟更加可怕的痛苦,脸色苍白。

    但哪怕是这种危险至极、痛苦至极的情况,他依然不发一声,眼神还是那样平静。

    他闭着眼睛开始调息,确认神魂只是稍显虚弱,并无大碍。

    数十息后,他睁开眼睛,望向石壁上的斑驳血痕,隐隐有些忧虑。

    这不是他第一次流血,当年青山试剑,他折断过南山的蓝海剑时也曾经流过血。

    他不是在担忧方景天。

    当年他选择回到青山重新修行,除了方便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安全。

    柳词与元骑鲸都在这里,不可能看着他出事。

    问题在于现在看来,就算是柳词与元骑鲸也解决不了他在修行上遇到的问题,这该怎么办?

    ……

    ……

    远方的果成寺里,柳十岁也面临着与井九相似的问题。

    他没有修行佛法的经验,连禅宗的知识都没有接触过。

    当年井九就教他读了一年书,如果不是后来西王孙教了段时间,只怕他现在连这篇经文都看不懂。

    当然就算他能看懂这篇经文的字面意思,也依然无法弄懂其间真义。

    他对着那篇经文日夜不停地思考,越来越焦虑,头发都快掉了。

    小荷很是担心他这样下去会不会真的变成一个僧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深冬已至,黄寺染雪,柳十岁依然没有进展。

    某天他忽然感觉到身体里的那些真元已经隐隐骚动起来,知道快要发作了,神情有些凝重。

    小荷犹豫片刻后说道:“要不……我去偷偷带个和尚回来?”

    柳十岁惊的说不出话来,就像刚生吞了一把剑。

第二十六章师者() 
看着柳十岁的反应,小荷赶紧解释道:“别误会,我是说请位僧人回来教你解经。”

    柳十岁说道:“禅子说要看我自己能悟几分,想来便是不让我请教他人的意思。”

    小荷眼睛睁的很大,神情很无辜,说道:“咱们偷偷做,谁能知道?”

    柳十岁摇头说道:“寺里的僧人们修为极高,此事不可行。”

    小荷认真说道:“我只是一直装着柔弱,其实很厉害的,而且那些厉害的大德都在后院,离我们极远。”

    柳十岁还是没有接受她的提议,又知道她无法无天惯了,警告了几句才作罢。

    深冬时节很是寒冷,柳十岁体内的数道真元终于冲突起来,他开始不停地咳嗽,脸色有些苍白。

    小荷很担心,好些次想要进寺里去求助,柳十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阻止了她。

    阴三前来取菜,听着屋里传出的咳嗽声,有些意外,向小荷问了几句。

    小荷无法明言,只好说柳十岁得了风寒。

    阴三越发觉得奇怪,心想修行者怎么会得病,更不要说你还是我青山的天生道种,说要进屋看看。

    他与柳十岁的关系已经很熟,小荷不便阻止,故意大声说了几句话,便带着他进了屋。

    柳十岁靠在床上,已经听着小荷的提醒,自然知道该如何说,表示已经用过几服药,应该再过些天便能好。

    阴三有些奇怪,只是他现在境界远没有恢复,无法像禅子那般一眼便看出问题,想了想后说道:“我能帮你什么?”

    这句话很简单,他说的也很淡然,但落在柳十岁的耳里却自有一种诚挚可信的感觉。

    柳十岁忽然福至心灵,问道:“你在果成寺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

    阴三心想如果从那次开始算的话。

    前代神皇遁入果成寺为僧,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

    柳十岁问道:“那你读过佛经吗?”。。

    阴三笑了起来,说道:“很多。”

    如果不是读遍佛经依然无法解脱,他为何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果成寺?

    柳十岁犹豫了会儿,从枕下取出那块布帛递了过去,请教道:“能不能帮我看看这篇经文是什么意思?”

    阴三静静看着他,看了很长时间才接过来,在接触到布帛的那瞬间,指尖难以察觉地微微颤抖了一丝。

    这篇经文开篇便是如是我闻四字,说明这是果成寺的禅宗真经。

    阴三沉默不语地看完这篇经文,心里生出无限遗憾。

    ——自己果然是没有运气的人,不管前世还是今生。

    这篇经文不是他在寻找的东西,不过以他博冠古今的学问,自然能从经文看出柳十岁的问题。

    原来这个小家伙居然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难怪要来果成寺。

    “如何?”

    柳十岁的神情有些紧张,不过转念他便知道自己问的多余,想的也太多了。

    就算对方在果成寺年头久、看过佛经,终究也不过是个灶房里的杂役而已,如何能够看懂如此深奥的经文。

    “不是很难。”阴三说道。

    柳十岁正准备感谢他,然后起身送他离开,忽然听着这个答案,不由怔住。

    阴三看着他微笑问道:“你是不是想我解经给你听?”

    菜园很安静。

    今天阳光很好。

    屋檐上的积雪融化,落在最近处那行烂白菜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这声音隔着窗子也能听得非常清楚。

    柳十岁惊醒过来,认真说道:“请指教。”

    阴三也不客气,直接找了把椅子坐下,便开始与他讲经。

    ……

    ……

    “观清净心的着眼点在观,观便是往……”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这句不可由本义解……”

    “不知你学这篇经文所指,但无意行鬼婴树这句批注就是重点。”

    阴三的声音很轻柔,语气很温和,就像真正的春风。

    他用的字词很简单,却能把极复杂的道理解析清楚,而且非常擅长用比喻,就像乡村私塾里那些最老练的先生。

    柳十岁已经把这篇佛经背的滚瓜烂熟,字面意思也都大体明白,知道讲的是空色诸相,只是经文太过深奥,有太多细节无法确认,自然不能真正明白其间隐藏的佛法妙义,这时候得到解答,顿时明白了很多道理。

    道理一朝被明白,便会散发出最动人的光彩,柳十岁越听越入神,早已忘却身周一切事物。

    小荷听不懂这些经文,要冷静很多,看着那名叫做殷福的杂役,柳眉渐渐挑起,却不敢出声打扰。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她警惕的目光,阴三放下手里那篇经文,说道:“就到这里吧。”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屋,自行走进地窖搬了两大担白菜,然后离开了菜园。

    确认他已经走远,小荷回到屋里想与柳十岁说些什么,见着他平静闭着眼睛,仿佛有所得的模样怎样也说不出口。

    当天夜里柳十岁没有再咳嗽。

    第二天清晨他醒来后,就连脸色都好了很多。

    阴三如常来取菜,然后很自然地走进屋里开始给柳十岁讲解那篇佛经的第二段。

    不知道是提前做了功课还是更熟练了些,今天他讲的更好,就连小荷都听懂了一些,哪怕只是十成里的一成,她也隐约觉得有所收获,柳十岁更是听得极其专注,听到某些妙处时更是有如痴如醉的感觉。

    一段经文不过四五十字,阴三很快便讲完,正准备离开,忽然发现桌上多了杯茶。

    他对小荷微笑致谢,出屋取了冬菜离开,小荷站在门口相送。

    ……

    ……

    第三天,阴三继续来讲经。

    今天桌上已经提前备好了茶,他讲完经准备离开的时候,更是发现小荷连冬菜都提前取了出来。

    ……

    ……

    此后每天阴三都会来菜园讲经,讲一段便离开,一直到十余日后。

    那天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来的晚了很多。

    夜色已至,柳十岁与小荷不需要靠灯光视物,但要扮演凡人,还是点了一盏灯。

    昏黄的灯光洒遍整个屋子,在严寒的冬日里添出几分温暖的意味。

    那篇佛经终于讲完了。

    阴三最后对柳十岁说道:“懂得之后,便要把经文忘却,方是经中真义。”

    听到这句话,柳十岁只觉得识海里嗡的一声,有道天光降落,照出一方全新的天地。

    他闭上眼睛,开始入定。

    油灯里忽然爆开一朵灯花,很是美丽。

    小荷怔怔看着仿佛还残留在屋里的光影,半晌后才醒过神来,却发现那人已经不在。

    ……

    ……

    (要送家人去外地,跑个小长途,明天只有晚上八点那一章,莫急,后天还是两章,还没到我们出门旅游的时候……)

第二十七章逝者() 
果成寺后院深处,那方幽静的禅室外面被冬雪覆盖,里面有个小泥炉,锅里煮着芋头,散发着淡淡的食物香味。

    禅子坐在榻上,借着油灯正在看书。

    他的手里拿着两卷书,一本是先皇诗集,一本是半园食单。

    不知道他如何能够同时观看两本内容截然不同的书,也不知道为何他还需要灯光照明。

    禅子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向那盏油灯。

    下一刻,油灯被剪裁的极为完美、不短不长的捻子上忽然爆出一朵微渺的灯花。

    虽然微渺,依然美丽,令人动容。

    “天女散花?”

    禅子心情微异想着,难道是哪位师叔从塔林里出来给弟子讲经?

    他在禅宗里的辈份极高,不要说果成寺,便是放眼朝天大陆七十二古刹,也只有寥寥数位有资格做他的师叔。

    他忽然想到赵腊月写来的那封信,又感应到应该是菜园方向,神情微变,把渡海僧召来禅房。

    果成寺里除了他,便只有渡海僧这位律堂首席知道柳十岁的来历。

    “你亲自去菜园看看……”

    禅子想了想说道:“不要惊动那个小家伙。”

    ……

    ……。。

    柳十岁走出屋外,看到小荷穿着单袄站在寒风里,对着墙角的那堆白菜在发呆,问道:“怎么了?”

    小荷见他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