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灵仙诀 >

第266部分

灵仙诀-第266部分

小说: 灵仙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请便,小的随时恭候。”

    随后,梁熙雯几人便走了,可这简单的一次出行,朝堂上可就炸了锅了,这可是朱瞻基绝对没想到的,明天可有他难受的了。

    虽然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是太子,可朝堂上仍然有人在支持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夺大位。而太子就怕出差错,一般是不出门的,即便是这样,太子仍然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事被攻击,他是清楚他两个弟弟的,都想得大位。

    这种情况,朱瞻基也是一清二楚的,要不是朱棣授意他可以和赵奕加强接触,他也是不敢这样隔三差五往李家庄跑的。

    次日,早朝,御史李至刚一开口便是朱瞻基私养女子在宫外,有失皇太孙身份,而后,便扯到了太子疏于管教,放纵儿子肆意妄为上了,好些个支持汉王朱高煦的人都开始了复议,这下,太子朱高炽可是没法解释了,这事,他也是现在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他也不敢打包票。

    几个老家伙,内阁首辅胡广,礼部侍郎杨士奇,工部尚书杨荣等人都是像没听到说什么事一样,一言不发,就这么杵着,而朱棣也是没听说过这事,也不好现在说什么,只有等会问过了朱瞻基才知道,但现在,很多大臣都指责起了太子,就差说要弹劾了。

    最后,朱棣也只能诏令太子严加管教,罚没太子半年俸禄,责令朱瞻基禁足一月。看似这事就这么了啦,其实,这只是一般事件的开始,稍有意外,此事还会发酵,能不能把这事给继续做大,这还得看太子父子这么应对,和有心人怎么做了。

    下了朝,朱高炽一回宫便找来了朱瞻基,也是问起了此事。当朱瞻基听到这事时,也是头都大了,别看他年纪小,由于随朱棣多年,这些事到底能牵扯多大,谁都不知道,他是很明白这种小事,能弄出大事的。

    朱瞻基刚对自己老爹说完,传旨的人便来了,朱瞻基知道,这事要是不和朱棣说清楚,恐怕后面的麻烦更多,也是立刻就跟着传旨的太监去了朱棣哪。

    赵奕这里的大规模建设是真开展得如火如荼,规模化的养殖场是一个接一个建,连大型沼气池都一连挖了四个,连带田地旁的水渠和蓄水池也全用砖和水泥建好了。

    对于植物种苗的培育,则是交给了梁熙雯等几个女人,上次去柯伊伯带的时候,船上的所有人对怎么种蔬菜植物都是很了解的,现在做起来,也是异常轻松。原本赵奕没想过带多少种植物种子过来的,后来还是九尾猫提醒他,这种时间线下的时空穿梭,有可能会改变植物的基因,赵奕这才带了很多种植物的种子过来,反正也就两个塑料包而已,又不占什么地方。

    像杂交水稻,玉米,麦子这些东西,赵奕虽然带了,但不敢兴趣,他要的是辣椒这种神奇的植物,光是辣椒的种子品种,赵奕就带了四种,还不说其他的东西,也正好,这里有几百亩地,什么都可以种上一点。

    虽然朱瞻基被禁足,但在朱棣的授意下,仍然是叫杨让带着人到赵奕这里学习了更为科学的务农,作为试验田,朱瞻基皇庄里春耕一切都是按照赵奕教授的方法来做的,就想看看,这是否真的像赵奕说的那样,可以提高两成以上的产量,对于这件事,朱棣同样是非常上心的,这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

    而当朱瞻基禁足期满后,也是立刻就跑去了李家庄,现在,这里已经真正的改名赵家庄了,整个庄子,包括一部分山地,全用砖给砌起了一道两米多高的围墙,原来进庄的路上也是修上了一道大拱门,上书三个字‘赵家庄’。

第483章 问策() 
一到庄子上,赵奕便笑呵呵的迎了上去,说道:“黄老弟,你这禁足今天解封啦?恭喜恭喜。”

    “赵兄,你怎么知道我被禁足了?”

    “你过来。”朱瞻基走到赵奕身旁,赵奕挽着他的肩膀说道:“这京城里,大街小巷都知道这事,传的那是叫有鼻子有眼,我能不知道吗。这事,你就没跟你那当皇帝的爷爷说清楚?”

    “啊!原来赵兄你知道我是谁了。”

    “知道和不知道,有什么差别吗,我可都是把你当朋友看的,当然,要是你在乎这身份,我可以换个称呼。”

    “赵兄见外了,是,我是身份尊贵,可我也是真心想结交赵兄你,其实,我该称呼赵兄为先生的,我在这里可是学了不少东西的,多少也该算赵兄的半个学生吧。”

    赵奕呵呵一笑,说道:“你这个学生我可不敢收,要是你出了什么麻烦,搞不好还会连累到我的头上来,原本我想着在城里买间宅子,你这事一出,可是让我有些害怕了。”

    朱瞻基也是哈哈一笑,随着赵奕进了别墅,这里当时还没装修完,看不出整体效果,可这次不一样了,不管是花园还是草坪,还是客厅的摆件,家具等等,全是按照后世做的,包括沙发,虽然只能做成布艺,内置棉花,但已经是令人眼前一亮了,还有地上大面积的瓷砖,和落地的窗帘,无一不是把这里托显的更为奢华,这里,也就只有窗户依然是纸糊的而已。

    对于烧玻璃这事,赵奕是想过的,但没人知道配方,赵奕也就懒得弄了,反正现在这里和后世也差不了太远。

    赵奕先请朱瞻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又拿过一个杯子,弄了茶叶,用水瓶倒了些开水出来冲泡,而后便把杯子放到了茶几上,递到了朱瞻基面前。

    “这铜瓶装的水不会凉?”朱瞻基可是看到这茶叶一下就被热水冲泡的伸展了开来,这水的温度绝对不低。

    “这也只能保持六个时辰左右,要是放上一天,恐怕就只能是温水或是凉水了。”

    即便是六个时辰,这也是已经够长了,这总比一直烧水要方便许多了,“赵兄,这是何道理呀?”

    “这原理,我一时也和你说不明白,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张铜片做的,做成的两层,把中间的气给抽走,再用锡封死,不让气进到里面就可以了。”

    “赵兄,能不能把这铜瓶送给我。”刚说完,朱瞻基又看到了茶几上的烟灰缸,和一旁的香烟还有火柴。

    “水瓶我给你,但是你不能在打其他东西的主意,我可没做多的。这水瓶也就只做了十个而已,你看什么呀,这是香烟,你不会也想试试吧。”

    对于赵奕这里的新玩意,朱瞻基是什么都想试一试,赵奕也是如了他的愿,还真给他点上了一支,但只抽了一口,便被呛得一连咳了好几声。

    烟他已经不感兴趣了,反倒是对这火柴兴趣大增,赵奕也是直接把这盒火柴扔给了他,并说道:“这只有这一盒,没有多的。”

    “赵兄你真是小气,这宅子挺不错的,能不能带我看看。”朱瞻基又提出了这么个要求。

    赵奕带着他把房子看了看,也让他真是开了回眼,特别是卫生间,看完后,朱瞻基也是惊叹道:“赵兄果真是奇人,这你都能想得到,小弟真是佩服。对了赵兄,能否带我去外面看看?”

    “行,反正今日你不就是想来看这个的吗。”赵奕说完便带着他去了外面。

    朱瞻基是认认真真的把外面全看了一遍,对于集中起来饲养的鸡舍,猪舍,还有牛舍,真是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这些他虽然没见过,但也听说过,可也没听谁说还可以这么弄的。他是真的佩服赵奕,十余个女人和孩子,便把偌大的养殖场给包干了。

    “赵兄,你这里圈养了多少鸡和猪?”对于这种关乎民生的东西,朱瞻基是真的特别在意。

    “现在,不多,不过,按照设计来讲,这鸡舍,可以一次养两千只鸡。猪舍可以一年产出三百头,这牛呢我就不打算大规模饲养了,只要够我庄子上使用便行了。”

    “赵兄,前面的水池里你不会打算也养上鱼吧?”朱瞻基看到远处一个不小的池塘,又问道。

    “不错呀,是,我的确打算养鱼,这鱼苗我都已经找人去弄了,用不了多久,这里面就有鱼了。”

    朱瞻基一同和赵奕回家时,一直在算这里的产出,按照一般三百亩的农庄,所产出的粮食来算,一年出不了几十两银子,但赵奕现在这么弄可就有点吓人了,这地里的产出完全不算,光是饲养的这些东西,一年便可以换一千两左右的银子,这可是数十倍于普通庄园的收益。

    回到客厅坐下后,朱瞻基便说道:“赵兄如此博学,可否想过入朝为官,若是赵兄原意。”

    “慢,我不愿意,有问题你大可问我,能帮的我尽量帮,但别让我进朝堂。”

    赵奕说的很明确,朱瞻基原本还想说一说,但最终也是没在开口。转而有问道:“赵兄,我大明北面局势不稳,皇爷爷又在考虑北征之事了,不知赵兄有何看法?”

    “上次,你问过,我也回答过,但要细说,这可就说的远啰,还是那句话,本朝很强,要对付外族其实不难,鞑靼现已归附,只要大攻瓦刺,尽可能的袭杀他们的贵族和王室以及成年男子,便可做到最少十余年边境无战事,再趁此机会把边关外移,筑上几座军镇城池,草原便会清静许多了。”

    “赵兄,这边关实在距离京城太远,要做到有效把控,实在太难。”

    “哈哈哈,大明是个有血性的王朝,天子敢御国门,你爷爷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赵兄,迁都一事,皇爷爷正是如此想的,可这迁都就真能保证我大明长盛不衰吗?”

    “你这问法好像也不太对吧,历朝历代,那一个不是有盛有衰,无非看的是那一朝更为长远罢了,大明要想长远下去,所做之事,太多了,不过,迁都确实是对北方的防御和管制有大用,要想有效管控,还得缩短路程才行,这样吧,上次,我们弄的水泥,你知道吧,我把配方给你,用这个修出的路和防御体系,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难题。”

    这话,算是一点就通,这水泥修造的速度,朱瞻基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用在这上面罢了。而赵奕更是不藏私的还给朱瞻基画了一幅棱堡的式样图,这下,朱瞻基可是全明白了。

    而后,朱瞻基又对赵奕讨教了战阵,因为马上朱棣就准备再次北征,而这次,朱瞻基是要同往的,为了能够在这次的北征中有所表现,这些他必须要再向赵奕讨教,他可是真的认为赵奕是什么都懂的。

    “我朝无非就是马上骑射不如对方罢了,这是别人的优势,还是从小到大的一个优势,我们很难超越的,但我们不是有火器和大炮吗,这便是克敌之法,无非也就是火器的射程近了些,大炮的威力小了些,要是逐步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也就好了。

    其实,任何战阵都是有问题的,无非就是使用时,用的对不对而已,用的对,威力巨大,用得不对,那就是别人的嘴上肉,怎么,这次你皇爷爷打算北征,你跑我这来问这个,不会想自己带人去杀敌吧?”

    “赵兄有所不知,我爹虽为太子,但做事,只可谨小慎微,生怕出错,而我也是只能依仗皇爷爷对我的喜爱来稳固我爹的地位,这次北征,我必有所表现才行。”

    “嘿,小子,有志气,不过,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能要了人命的,我得提醒你,若是你出战,其余兵将将不会全力应对,还得分心来保护你,战力也将大打折扣,这你明白吗?你要真想表现一下,带上自己的亲卫,让他们协同大军杀敌,要是有功,自然会算在你头上,懂了吗?”

    朱瞻基听完也是明白了赵奕的话,但最后还是有些小心的问了一句,“赵兄,对骑兵,你可又破敌之法?”

第484章 明教尊者() 
这时,刚从外面回来的小三和潘明泷听到了这话,小三没搭话,只是和朱瞻基见了个礼,而潘明泷随后的一句话,可是吧赵奕给气个半死,“打骑兵简单啊。”

    潘明泷这话一出,朱瞻基呼吸都加重了,随后异常兴奋的说道:“我就知道,这对赵兄你们来说,定是小事,赵兄,我先告辞了。”说完又对小三和潘明泷拱了拱手便走了。

    潘明泷对赵奕问道:“老大,什么情况?”

    赵奕躺在沙发上,闭着眼说道:“你个王八蛋,不说话会死啊,这回可真是被你给害惨了。”

    原本小三准备回房的,也是一下就坐了下来,问道:“老大,到底潘明泷说错了什么?现在的骑兵无非就是用的刀箭,要对付他们,容易啊!”

    赵奕睁眼,起身点了一支烟,说道:“你们知道这小子,今天来的目的吗?这朱棣马上要准备北征了,打算把这小子一起带上,而这小子就是专门跑来问怎么打赢这仗的,我原本只想说,让他待在后方,上场的事交给别人。历史上,本来这次他们北征就会赢的,可潘明泷刚才那话,咱们恐怕只能随军征战了。”

    “啊!我说老大,我可不是故意的,还以为你们只是随便聊聊,那现在怎么办啊?”

    赵奕无奈的说道:“怎么办,要不等着圣旨,要不就等着跑路。除了这两条路,你说怎么办?原本我还想着,能和这小子搭上关系,对我来说,是个好事,现在,看来是真有些不妙啊。”

    “万一,这事,没那么糟呢?”小三说道。

    赵奕摇头说道:“算了,这事不谈了,等等再说吧。对了,熊开济出去几天了,现在都没回来,你们知道他去哪了吗?”

    小三说道:“这事,谁知道,熊开济就只说出去转转,其他话就没说,怎么,老大,你怕他给咱们惹上麻烦?”

    “都不是省心的主,算了,咱们这段时间,还是尽量干好自己的事吧。”

    覆船山,大光明顶,原明教总坛。

    熊开济在破旧不堪的圣教大殿外站立了很久,而后,来到刻有大光明顶四字的巨石旁跪了下来,拜了一拜,这一拜,拜得是当年为力保明教战死的众弟兄。而当他起身时,无意中看到了两个记号,这是明教专有的,指向,还是后山,熊开济立刻下了山,转往后山山崖下而去。

    这山崖,便是当年教主等人跌落的地方,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