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020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1020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施,也难怪海汉军在过往战例中有许多情况下都是以少胜多,除去其本身武力强悍之外,想必青年团的存在对激励士气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于小宝向军中这些负责政工的军官们布置的新任务,就是学习和宣传前不久在星岛爆发的战斗中驻军部队的优异表现。刘尚心说这个我擅长啊,前面大半个月都在三亚港拿这个说书,得到的反响可是相当不错。不过在当前这种环境下,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临时雇员可没资格插话自荐,只能老实在旁边听着。

    以刘尚的头脑,当然很快就从于小宝的讲话中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刘尚之前在鑫隆茶馆的表演更多是具备了娱乐大众的性质,那么于小宝对这些军官的要求就更倾向于政治性质的任务了。而具体的宣传方式和方向,又跟刘尚所擅长的曲艺有着明显的差异,真要派他上,肯定无法圆满达成于小宝的要求。

    于小宝所要求的宣传重点,就是战斗的决心和意志。驻军部队在敌国联军入侵且兵力占优的不利情况下,如何做到将士团结一心,军民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打败了来犯之敌,这才是军中的宣传方向。而刘尚所擅长的塑造单个英雄人物的手法,虽然也会被运用到宣传中,但所占的比重显然不会像他在说书中那么大。

    而于小宝说到后来,刘尚终于是听到了一些比较敏感,之前从各种报纸上没有发现的信息。海汉在星岛之战中击败了英国与柔佛组成的联军,报纸上的宣传也主要集中在战斗过程和显赫的战绩上,但对于后续的局势发展却没有更深入的报道,直到此时刘尚才从于小宝这里听到了后续的消息。

    海汉在击败敌军后并没有乘胜展开追击,而是向交战的两国提出了诸多赔偿要求。海汉的倚仗并非战争中俘获的近两千名战俘,而是对这两国所施加的军事威胁,如果他们不愿进行和谈,那么海汉将会启动大规模的武力报复行动。

    尽管这种威胁还仅仅只停留在外交手段层面,但之前的战事显然已经摧毁了敌国战斗意志,因此所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据说目前谈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柔佛国已经选择了屈服,只是具体的赔偿条件还在继续磋商之中。而英国人因为其据点距离星岛比较遥远,其官方态度还暂时未能得以确认,但没了柔佛国的配合,对方也很难在没有后勤保障的状况下再将战事继续下去。

    这些经济方面的赔偿都还是其次,于小宝的重点在于说明海汉通过这场战事在南海,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地区所取得的主动优势。刘尚虽然将星岛战事编过书登台表演过,但他实际上对于遥远南海的地理状况并不清楚,至于马六甲地区的国际形势如何,他更是不明其中关键,虽然明知于小宝所说的内容可能极为重要,但却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刘尚急得不行,心中暗骂这帮人开会讨论国际形势,怎地连个地图都不挂出来,也太偷懒了一些。他又想起前些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之后,其实有几分资料中附有简略的南海地图,但他当时觉得这些地方距离三亚实在太远,于大明而言更是毫无瓜葛,便直接跳过了没有仔细研究,如今事到临头要用上这些学识的时候才大感后悔。

    类似这样的政治宣传,其实大明军中也不少,毕竟忠君爱国永远都是军队政工不会更改的主题,这在哪一国都一样,海汉虽然政体不同,国家是由执委会执政,但要求军人效忠国家这个大方向也是一样的。不过海汉对于这个领域的重视程度显然是大大超过了刘尚的认知,不仅不遗余力地组建了青年团这样一个专门的政治组织来主管思想工作,并且在军中还有专人负责实施,也难怪海汉军在过往战例中有许多情况下都是以少胜多,除去其本身武力强悍之外,想必青年团的存在对激励士气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于小宝向军中这些负责政工的军官们布置的新任务,就是学习和宣传前不久在星岛爆发的战斗中驻军部队的优异表现。刘尚心说这个我擅长啊,前面大半个月都在三亚港拿这个说书,得到的反响可是相当不错。不过在当前这种环境下,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临时雇员可没资格插话自荐,只能老实在旁边听着。

    以刘尚的头脑,当然很快就从于小宝的讲话中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刘尚之前在鑫隆茶馆的表演更多是具备了娱乐大众的性质,那么于小宝对这些军官的要求就更倾向于政治性质的任务了。而具体的宣传方式和方向,又跟刘尚所擅长的曲艺有着明显的差异,真要派他上,肯定无法圆满达成于小宝的要求。

    于小宝所要求的宣传重点,就是战斗的决心和意志。驻军部队在敌国联军入侵且兵力占优的不利情况下,如何做到将士团结一心,军民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打败了来犯之敌,这才是军中的宣传方向。而刘尚所擅长的塑造单个英雄人物的手法,虽然也会被运用到宣传中,但所占的比重显然不会像他在说书中那么大。

    而于小宝说到后来,刘尚终于是听到了一些比较敏感,之前从各种报纸上没有发现的信息。海汉在星岛之战中击败了英国与柔佛组成的联军,报纸上的宣传也主要集中在战斗过程和显赫的战绩上,但对于后续的局势发展却没有更深入的报道,直到此时刘尚才从于小宝这里听到了后续的消息。

    海汉在击败敌军后并没有乘胜展开追击,而是向交战的两国提出了诸多赔偿要求。海汉的倚仗并非战争中俘获的近两千名战俘,而是对这两国所施加的军事威胁,如果他们不愿进行和谈,那么海汉将会启动大规模的武力报复行动。

    尽管这种威胁还仅仅只停留在外交手段层面,但之前的战事显然已经摧毁了敌国战斗意志,因此所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显著,据说目前谈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柔佛国已经选择了屈服,只是具体的赔偿条件还在继续磋商之中。而英国人因为其据点距离星岛比较遥远,其官方态度还暂时未能得以确认,但没了柔佛国的配合,对方也很难在没有后勤保障的状况下再将战事继续下去。

    这些经济方面的赔偿都还是其次,于小宝的重点在于说明海汉通过这场战事在南海,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地区所取得的主动优势。刘尚虽然将星岛战事编过书登台表演过,但他实际上对于遥远南海的地理状况并不清楚,至于马六甲地区的国际形势如何,他更是不明其中关键,虽然明知于小宝所说的内容可能极为重要,但却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刘尚急得不行,心中暗骂这帮人开会讨论国际形势,怎地连个地图都不挂出来,也太偷懒了一些。他又想起前些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之后,其实有几分资料中附有简略的南海地图,但他当时觉得这些地方距离三亚实在太远,于大明而言更是毫无瓜葛,便直接跳过了没有仔细研究,如今事到临头要用上这些学识的时候才大感后悔。

    (本章完)

第1275章 险些露底() 
张千智行李简单,就只有一个樟木箱子,连个随从都没带,不过于小宝这边手下随员众多,倒也不用他亲自动手,当下已经有人去马车上取下了他的行李,代为送到船上的舱室中。这艘高级客船上给乘客准备的单人舱就只有两间,于小宝和张千智正好一人住一间。众人登船之后,于小宝便授意船长起航出发,水手们听命解缆升帆,缓缓驶离了码头。

    刘尚站在船舷边,看着视野中逐渐远离的陆地,心中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次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混到了海汉高级官员的身边,并且在此后这段时间里有望接触到一些官场高层的信息,这可是潜伏人员以往很难触及到的层面,其中必定会有一些高价值的情报。但同时他也不免对此行的前景有些忧虑,他已经发现以自己目前的专业能力,恐怕还很难满足于小宝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在这趟行程中能不能被委派任务还不一定。要是自己的表现不能让于小宝感到满意,半途被赶下船可能都是轻的,说不定他的态度和评价还会影响到宣传部对自己的任用,把这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入仕机会废掉的话,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此外这趟行程的时长并不确定,但据同行的其他人所说,估计十天半个月还完成不了。刘尚临时接到这差事,根本来不及向外面传递信息,在三亚等消息的廖远要是时限到了还不见他出现,又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打探消息,那非得急疯了不可,廖远会不会因此在三亚疑神疑鬼搞出事情,他现在也不敢确定。

    刘尚倒并不是担心廖远那帮人的人身安全,而是怕他们万一因此而露了破绽,那铁定会将自己也拖下水,这可就是好事变坏事,到最后不知道会牵扯多少潜伏人员进来了。为今之计,刘尚也只能指望廖远千万能沉住气别搞事,怎么也要熬到自己这趟回来再说。

    船驶出外海不久,便有人来传刘尚,让他到于小宝的舱房去一趟。刘尚不敢怠慢,连忙跟随来人下了甲板,去见于小宝。

    刘尚进到船舱中一看,于小宝和张千智都在,心里不免又是一紧,暗自猜测莫非是这姓张的上船后短短片刻就看出了自己的破绽?但自己明明跟他连半句话都没说过,莫不是这身装束太打眼的缘故?

    但于小宝开口之后,刘尚很快发现是自己多虑了。于小宝只是与他简单寒暄两句之后就切入了正题,从旁边茶几上拿过一叠资料递给他道:“这些是需要你了解掌握的讲稿,最好能尽快背下来,至于情绪、语气、节奏之类的细节,你应该比我更专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你好好消化消化,最快一两天之后就得派你出面宣讲了。”

    刘尚口中连道不敢,躬身上前接过了这份资料。他瞥了一眼封面,见上面写的是《崇祯七年两广地区海贸概要》,当下心跳便加快了不少。这海汉竟然专门统计制作了去年的两广地区海贸状况,其野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还准备将这种资料拿到各处宣讲,难道是打算故意制造谣言,欺骗他们统治之下的普通民众?

    刘尚思来想去还是不明其意,只好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人冒昧问一句,这大明的海贸概要,为何要对海汉国的百姓进行宣讲?小人愚钝,还请于主任勿怪!”

    于小宝倒也不以为意,耐心地向他解释道:“你刚来海汉不久,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倒也不足为怪。这个资料的宣讲对象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从事海洋贸易的商人,以及相关行业的经营者,比如仓储、零售、人力、金融这些行业,或许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两广哪些地方有特别的出产,又有什么样的需求,哪里兴建了贸易码头或是专业市场,这份资料上都会有相关内容给他们指明方向,规避经营风险。”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张千智行李简单,就只有一个樟木箱子,连个随从都没带,不过于小宝这边手下随员众多,倒也不用他亲自动手,当下已经有人去马车上取下了他的行李,代为送到船上的舱室中。这艘高级客船上给乘客准备的单人舱就只有两间,于小宝和张千智正好一人住一间。众人登船之后,于小宝便授意船长起航出发,水手们听命解缆升帆,缓缓驶离了码头。

    刘尚站在船舷边,看着视野中逐渐远离的陆地,心中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次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混到了海汉高级官员的身边,并且在此后这段时间里有望接触到一些官场高层的信息,这可是潜伏人员以往很难触及到的层面,其中必定会有一些高价值的情报。但同时他也不免对此行的前景有些忧虑,他已经发现以自己目前的专业能力,恐怕还很难满足于小宝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在这趟行程中能不能被委派任务还不一定。要是自己的表现不能让于小宝感到满意,半途被赶下船可能都是轻的,说不定他的态度和评价还会影响到宣传部对自己的任用,把这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入仕机会废掉的话,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此外这趟行程的时长并不确定,但据同行的其他人所说,估计十天半个月还完成不了。刘尚临时接到这差事,根本来不及向外面传递信息,在三亚等消息的廖远要是时限到了还不见他出现,又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打探消息,那非得急疯了不可,廖远会不会因此在三亚疑神疑鬼搞出事情,他现在也不敢确定。

    刘尚倒并不是担心廖远那帮人的人身安全,而是怕他们万一因此而露了破绽,那铁定会将自己也拖下水,这可就是好事变坏事,到最后不知道会牵扯多少潜伏人员进来了。为今之计,刘尚也只能指望廖远千万能沉住气别搞事,怎么也要熬到自己这趟回来再说。

    船驶出外海不久,便有人来传刘尚,让他到于小宝的舱房去一趟。刘尚不敢怠慢,连忙跟随来人下了甲板,去见于小宝。

    刘尚进到船舱中一看,于小宝和张千智都在,心里不免又是一紧,暗自猜测莫非是这姓张的上船后短短片刻就看出了自己的破绽?但自己明明跟他连半句话都没说过,莫不是这身装束太打眼的缘故?

    但于小宝开口之后,刘尚很快发现是自己多虑了。于小宝只是与他简单寒暄两句之后就切入了正题,从旁边茶几上拿过一叠资料递给他道:“这些是需要你了解掌握的讲稿,最好能尽快背下来,至于情绪、语气、节奏之类的细节,你应该比我更专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你好好消化消化,最快一两天之后就得派你出面宣讲了。”

    刘尚口中连道不敢,躬身上前接过了这份资料。他瞥了一眼封面,见上面写的是《崇祯七年两广地区海贸概要》,当下心跳便加快了不少。这海汉竟然专门统计制作了去年的两广地区海贸状况,其野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还准备将这种资料拿到各处宣讲,难道是打算故意制造谣言,欺骗他们统治之下的普通民众?

    刘尚思来想去还是不明其意,只好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人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