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21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1121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以为来山东只是当个宣传干事,每天和自己人打交道就行了,却没想到来到这里之后依然还得重操旧业。刘尚想到此节不禁面露苦笑,心道待马家庄事了之后,自己这好奇心真得好好收一收了,再像这次一样多管闲事,迟早会把自己害死。

    吃过午饭,刘尚本来想在岛上溜达一圈,但他很快便发现真如苏峮所说的那样,岛上大半地方都因为疫情被封锁了交通,只允许少数特定人员通行,而像他这样工作关系已被调离此地的人员显然不在此列。刘尚被戴着口罩的卫兵接连拦下两次之后,便也没了走动的兴致,只能悻悻地回到住处。不过此时正是工作时间,营区根本没人,室外又只有零度上下,他也只能缩在屋里闷着。

    刘尚心道早知这放假如此难熬,自己就该申请个别的差事才是,也总好过窝在屋里发霉。既然无事可做,干脆明日便折返马家庄,看看那边的情形到底如何了。

    但刘尚可能天生就是个劳碌命,正当他在宿舍里快要昏沉沉睡过去的时候,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刘尚被敲门声惊醒之后,起身开门一看,来者倒也不是生人,乃是驻军宣传干事覃韦。刘尚被调去马家庄之前,便是与覃韦在进行工作交接。他对此人印象不错,虽是军人却并不粗鲁,待人接物都颇有礼节,想来入伍之前应该是文人出身。

    “听说刘兄从马家庄回来了,故来叨扰,还望刘兄莫怪!”覃韦见着刘尚之后,拱了拱手招呼道。

    (本章完)

第1403章 临时调令() 
    在这一天被抓捕的所有人员当中,唯一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受大刑伺候的人就是马博。这并不是马家与陈一鑫之间的姻亲关系起到了庇护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怂得太快,根本没等到审讯者动用刑具,他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所知的信息全都吐出来了。

    但马博所掌握的信息实在有限,且价值也不大,在这批人全部落网之后,他的供述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极为有限了。为了能够将功赎罪,情急之下他也顾不上许多,只能随口乱咬,将刘尚也拖下了水。

    不过对于追查此案的军方和安全部来说,马博供出来的信息是否属实,那还得一条一条地进行验证,特别是涉及海汉官方人员,更是要小心调查。马博这边供出对刘尚行贿之事,审讯人员也不敢怠慢,立刻便将消息送到了陈一鑫这里。

    陈一鑫对于马博的供述只是将信将疑,毕竟刘尚是从海南岛调过来的干部,之前从未来过北方,也不可能认识马博和移民营里这帮大明探子。刘尚才到马家庄不过数日,在本地又没有亲戚朋友,对方也不可能拿到什么把柄可以威胁他就范,至于送钱,陈一鑫可不太相信区区几百块钱就能收买一个仕途大好的海汉官员,其中多半有什么隐情。所以他特地还叮嘱了龚十七两句,以免安全部这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人给拘了,到时候要是有所误会就不好收场了。

    龚十七做事自有一套方法,他先去提审了马博,让他将刘尚来马家庄移民营这些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都详细描述了一通,然后才问及行贿之事。这个主意本来就不是马博想出来的,他只是听命于黄曲指挥,至于对刘尚的怀疑,他其实也说不出个一二三,硬要说的话,也仅仅只是刘尚初来移民营点名的那番巧合了。

    “你说刘尚初到移民营,拿花名册点名就正好全点中了空额?”这个细节倒是让龚十七注意到了,便追问道:“那你觉得他是碰巧,还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对?”

    马博应道:“小人觉得应该只是碰巧,他以前从未来过马家庄,又岂知移民营里哪些名字是空额。”

    龚十七念出举报信上的五个名字,继续问道:“这几个人,刘尚当时可曾点到过?”

    马博摇头道:“当时倒是未曾点到过,不过后来他从移民营调人去打下手,便将这几人都选走了。黄曲觉得刘尚这人有点琢磨不透,所以便要求小人向其行贿,尝试将其收买。”

    黄曲已经死在了拷问之中,他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要马博去收买刘尚,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龚十七听了马博所说,也觉得刘尚不可能刚到马家庄移民营就识破这几人的身份,除非他们主动向刘尚袒露了自己真实身份,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龚十七当然料想不到马博当时在点名时露了破绽,才会让刘尚有所发现,而马博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就连被捕后的供述都没有想到自己是在这个环节被刘尚抓到了把柄。

    这种信息偏差自然也带偏了龚十七的判断,马博的供述并不能证明刘尚了解移民营里的状况,至于收钱一事,这可不是龚十七该管的事。他负责的领域是情报安全,而不是官场廉政,刘尚收没收钱,收了多少钱,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但既然陈一鑫先前说了要他回到芝罘岛之后再找刘尚问问,他还是打算照做,回头找刘尚面谈一番了解一下情况。

    刘尚却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晚饭时分他接到了指挥部的通知,准备收拾行李出发去辽东。这个命令来得如此之突然,让刘尚觉得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被发配了。稍晚一些的时候,覃韦才专程来告知他进一步的消息,原来是驻辽东的部队中疫情不断,负责政工宣传的两名军官都已病倒,目前已在返回山东的船上。而当地的这个职位空出来之后,自然得有人手尽快填上去才行,以免驻军部队士气受到影响,于是曾经在宣传部干过的刘尚就被点了将。

    “恕我直言,此事即便要调人过去补充,难道不该是优先安排覃兄这样的军中人员吗?”刘尚听了覃韦道明来意之后,便不解地问道。海汉军中都有专职的政工宣传人员编制,一般来说是不会从民政部门调人进行补充,所以这个命令在刘尚看来着实有些古怪。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在于芝罘岛这边负责政工的军官也病倒了好几个。”覃韦叹口气道:“若非如此,怎会临时征调刘兄?对了,顺便一说,在下也接到命令,得与刘兄同去辽东执行任务。”

    “疫情竟然如此厉害!”刘尚听了覃韦的解释之后也是吓了一跳,他中午听苏提及疫情的时候,还觉得此事尚在可控范围之内,甚至认为这可能是军方某种用以麻痹大明官府的手段,但覃韦此时提及的状况,听起来这影响可就不只是小范围了。不过照此推测,隔海相望的辽东应该已经属于疫情高发地区,这趟差事去旅顺,多少也会有些风险。

    当然了,即便是对这样的安排有所微词,刘尚也不敢推辞这个差事,下达命令的是驻军指挥部,这可是军令而非行政命令,这其中的差别他还是很明白的。除了接受命令之外,他基本上不可能再有第二种选择。不过他原本已经收好个人用品,打算带回马家庄去,这下行李倒是不用再收了,提上包裹立刻就可以出发。

    但不知为何,得知即将被派往辽东的消息,刘尚并无多少不安,反倒是隐隐有些期待。他明白这是因为马家庄的事情尚未了结,而他也不想再参合进去,既然能有机会躲得远一点,那也不失为一个远离是非的办法。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在这一天被抓捕的所有人员当中,唯一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受大刑伺候的人就是马博。这并不是马家与陈一鑫之间的姻亲关系起到了庇护作用,实在是因为他怂得太快,根本没等到审讯者动用刑具,他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所知的信息全都吐出来了。

    但马博所掌握的信息实在有限,且价值也不大,在这批人全部落网之后,他的供述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极为有限了。为了能够将功赎罪,情急之下他也顾不上许多,只能随口乱咬,将刘尚也拖下了水。

    不过对于追查此案的军方和安全部来说,马博供出来的信息是否属实,那还得一条一条地进行验证,特别是涉及海汉官方人员,更是要小心调查。马博这边供出对刘尚行贿之事,审讯人员也不敢怠慢,立刻便将消息送到了陈一鑫这里。

    陈一鑫对于马博的供述只是将信将疑,毕竟刘尚是从海南岛调过来的干部,之前从未来过北方,也不可能认识马博和移民营里这帮大明探子。刘尚才到马家庄不过数日,在本地又没有亲戚朋友,对方也不可能拿到什么把柄可以威胁他就范,至于送钱,陈一鑫可不太相信区区几百块钱就能收买一个仕途大好的海汉官员,其中多半有什么隐情。所以他特地还叮嘱了龚十七两句,以免安全部这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人给拘了,到时候要是有所误会就不好收场了。

    龚十七做事自有一套方法,他先去提审了马博,让他将刘尚来马家庄移民营这些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都详细描述了一通,然后才问及行贿之事。这个主意本来就不是马博想出来的,他只是听命于黄曲指挥,至于对刘尚的怀疑,他其实也说不出个一二三,硬要说的话,也仅仅只是刘尚初来移民营点名的那番巧合了。

    “你说刘尚初到移民营,拿花名册点名就正好全点中了空额?”这个细节倒是让龚十七注意到了,便追问道:“那你觉得他是碰巧,还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对?”

    马博应道:“小人觉得应该只是碰巧,他以前从未来过马家庄,又岂知移民营里哪些名字是空额。”

    龚十七念出举报信上的五个名字,继续问道:“这几个人,刘尚当时可曾点到过?”

    马博摇头道:“当时倒是未曾点到过,不过后来他从移民营调人去打下手,便将这几人都选走了。黄曲觉得刘尚这人有点琢磨不透,所以便要求小人向其行贿,尝试将其收买。”

    黄曲已经死在了拷问之中,他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要马博去收买刘尚,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龚十七听了马博所说,也觉得刘尚不可能刚到马家庄移民营就识破这几人的身份,除非他们主动向刘尚袒露了自己真实身份,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龚十七当然料想不到马博当时在点名时露了破绽,才会让刘尚有所发现,而马博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就连被捕后的供述都没有想到自己是在这个环节被刘尚抓到了把柄。

    这种信息偏差自然也带偏了龚十七的判断,马博的供述并不能证明刘尚了解移民营里的状况,至于收钱一事,这可不是龚十七该管的事。他负责的领域是情报安全,而不是官场廉政,刘尚收没收钱,收了多少钱,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但既然陈一鑫先前说了要他回到芝罘岛之后再找刘尚问问,他还是打算照做,回头找刘尚面谈一番了解一下情况。

    刘尚却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晚饭时分他接到了指挥部的通知,准备收拾行李出发去辽东。这个命令来得如此之突然,让刘尚觉得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被发配了。稍晚一些的时候,覃韦才专程来告知他进一步的消息,原来是驻辽东的部队中疫情不断,负责政工宣传的两名军官都已病倒,目前已在返回山东的船上。而当地的这个职位空出来之后,自然得有人手尽快填上去才行,以免驻军部队士气受到影响,于是曾经在宣传部干过的刘尚就被点了将。

    “恕我直言,此事即便要调人过去补充,难道不该是优先安排覃兄这样的军中人员吗?”刘尚听了覃韦道明来意之后,便不解地问道。海汉军中都有专职的政工宣传人员编制,一般来说是不会从民政部门调人进行补充,所以这个命令在刘尚看来着实有些古怪。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问题在于芝罘岛这边负责政工的军官也病倒了好几个。”覃韦叹口气道:“若非如此,怎会临时征调刘兄?对了,顺便一说,在下也接到命令,得与刘兄同去辽东执行任务。”

    “疫情竟然如此厉害!”刘尚听了覃韦的解释之后也是吓了一跳,他中午听苏提及疫情的时候,还觉得此事尚在可控范围之内,甚至认为这可能是军方某种用以麻痹大明官府的手段,但覃韦此时提及的状况,听起来这影响可就不只是小范围了。不过照此推测,隔海相望的辽东应该已经属于疫情高发地区,这趟差事去旅顺,多少也会有些风险。

    当然了,即便是对这样的安排有所微词,刘尚也不敢推辞这个差事,下达命令的是驻军指挥部,这可是军令而非行政命令,这其中的差别他还是很明白的。除了接受命令之外,他基本上不可能再有第二种选择。不过他原本已经收好个人用品,打算带回马家庄去,这下行李倒是不用再收了,提上包裹立刻就可以出发。

    但不知为何,得知即将被派往辽东的消息,刘尚并无多少不安,反倒是隐隐有些期待。他明白这是因为马家庄的事情尚未了结,而他也不想再参合进去,既然能有机会躲得远一点,那也不失为一个远离是非的办法。

第1404章 去辽东() 
    刘尚既然能在这个特殊行当里混了多年,就说明他并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但在面对海汉安全部这块招牌的时候,却总是免不了会心惊胆战一番。

    他会有这样的反应,主要是因为大明情报机关在与海汉安全部过招的数年间,一直都是处处受制,几乎没有作出过什么亮眼的成绩,反倒是折损了相当多的人手。以至于负责情报工作的厂卫和军中密谍都对海汉安全部畏之如虎,唯恐避之不及,这种风气也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心态。再加上来到海汉之后的所见所闻,让他对两国情报部门在实力上的差距有了切身体会,这种潜藏在心底深处的畏惧就更加严重了。

    直到龚十七离开之后,刘尚才慢慢对这个名字有了一丝印象,北上途中在浙江舟山逗留期间,曾听说过安全部在杭州搞出来的大动作,而其中带队行动的头目,似乎便是叫这个古怪的名字。此人据说是安全部的一员干将,其地位并不比自己曾经接触过的张千智低,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出现,而且还是专门来问自己口供。

    刘尚想不到龚十七只是临时领了这么一个差事,他认为既然龚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