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194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194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去其他地方举告,那就更无需担心了。不管是琼州府城还是广州,最终的查探任务仍然得摊派到崖州来,而崖州官方唯一会采取的举动就是让水师出动,去看看胜利港是否一切正常。让罗升东带队去自己老板那里查账,这要能查出什么问题才真是见鬼了。要是罗升东的老丈人真能上位成功,那日后崖州这地方的形势只怕更是会大幅度地朝海汉一方倾斜,形成一个小小的国中之国了。

    各个连队顺着景观大道行进至基地大‘门’外,便开始列队候命。军警部本来还想安排在一号基地外面来一次实弹打靶的演示,但最后还是被否决了,毕竟会有大量的围观群众,而火枪子弹的飞行轨迹又太诡异,要是打到什么‘花’‘花’草草的就不好了。于是阅兵式的进程便改成了领导训话,自然这个活儿要‘交’给执委会的头号任务陶东来才合适,为此还专‘门’在城楼的观礼台两边架上了高音喇叭。

    陶东来这次也没再像上次下水仪式那么推脱,调整了一下情绪之后,便拿起麦克风,大声下令道:“立正!”

    下面的军阵中如条件反‘射’一般,传出唰地一声,所有人员都下意识地采取了军姿站立。而围观群众当中居然也有不少人有样学样,‘挺’‘胸’抬头地站起了军姿。

    “稍息!”陶东来下达了第二条命令,然后说道:“或许在场的很多人并不明白今天为何要进行民团阅兵,我就简单说几句。”

    陶东来俯视着下方的军阵,缓缓地说道:“我海汉一族并非以武立国,也不崇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我们很清楚什么才是保护自己利益的最好武器,不是笔杆子,更不是嘴皮子,而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刀枪和随时能够‘射’向敌人的炮弹!你们的战友,你们的家人,你们所生活的这个环境,就是你们需要用手中的武器去保护的对象!如果有人想要伤害你身边的人,夺走你所有的一切,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武器打垮他们!告诉我,你们怕不怕打仗?”

    “不怕!”民团士兵们很是整齐地大声回答道。当然,类似这样的问题他们已经在军营中被反复问起过上百次,这种重复式的简单洗脑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条件反‘射’,根本连想都不会想就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谁是最后的赢家?”

    “海汉民团!”

    “谁是战无不胜的勇者?”

    “海汉民团!”

    简单而有力的口号不仅让接受检阅的民团士兵们大为兴奋,连带着围观群众的情绪也跟着拉动起来。从第一个人无意识地跟着叫出口开始,很快便有人跟风。陶东来在城楼上每问出一句,下面的回应声都会增加不少音量。到后来上千人发出的吼声震得整个胜利港港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很多人都已经在这样的群体行为中失去了思考能力,只是下意识地跟着周围的人一起大吼着“海汉民团”,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足以宣泄出‘胸’中的那种澎湃的情绪。

    “谁是你们的保护神?”

    “海汉民团!”

    “谁是你们危难时可以依靠的人?”

    “海汉民团!”

    站在椅子上的于大山和王财也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他们大概自己都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失控的状态。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么做了之后心中真的会有一种很爽的感觉,那种情绪宣泄到淋漓至尽的的感觉简直奇妙到难以言喻。

    城楼上观礼的李奈和魏平早就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合不拢嘴了。如果说海汉民团的军阵对他们而言是形成了视觉冲击的话,那么眼前这种全民狂热的场面那就真的是直接冲击心灵深处了。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这些民众依附于海汉人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贫苦,替海汉人做事的目的也只是求个温饱,哪怕是入了民团的那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应该也只是为了海汉人所开出的丰厚待遇而已。但眼前所见的事实已经告诉他们,这种想法简直幼稚得可笑。

    李奈和魏平都已经在胜利港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虽然能感受到本地百姓对于海汉人的推崇和敬畏,但从未想过海汉人的民意支持度会高到这样!看到下面那一张张因为兴奋而导致表情扭曲的面孔,两人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畏惧感产生,甚至连‘腿’都开始有点瑟瑟发抖这些歇斯底里大声喊着口号的人,还有没有把自己真的当作大明百姓看待?

    而这样的群体‘性’反应也大大出乎了在城楼上观礼的执委会意料,甚至连陶东来本人都没有想到会引发这样剧烈的反应。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是军队中惯常会使用的政工手段,通过最简单的办法来让士兵头脑中形成牢固的信念。而目前的这些民团士兵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贫苦家庭,思想相对也比较单纯。军警部认为与其对这些文化很低的士兵灌输大道理,倒不如以简短的口号来作为政工工作的手段。

    而以现在所见的情况来说,这种政工宣传手段可不仅仅只是对民团的士兵们有洗脑的效果,对于本地的归化民也同样如此。众多的围观民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因为群体效应陷入到狂热状态中,如果不是到后面陶东来主动停了下来,恐怕这些人会跟着民团士兵一起把口号继续喊下去。

    陶东来甚至在想,如果现在就宣布民团在近期要出征的消息,只怕下面的民众会一边倒的叫好,根本不会有人对此表示出反对的意见。当然了,出兵这件事目前仍然还是属于筹备阶段,具体何时实施,则需要看北越那边的反应而定了。

    如果北越突然爆发,在这个时候独力打出了翻身仗,那自然也就没有了强行出兵的必要,大家都可以洗洗睡了。不过根据各方面的情报信息来推断,军警部认为北越军队在接下来的防御战中继续被动的可能‘性’超过九成,至少有将近五成的可能‘性’会因为架不住南越火器部队的攻击而发生溃败。至于反败为胜,军警部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了。

第266章 军援条件() 
这次阅兵式的效果可以说远超执委会和军警部的预期,民团士兵们的士气提振是一方面,能得到本地民众如此狂热的支持,才是真正值得欣喜的收获。复制网址访问 当然了,民众这种反应也并不只是单纯的群体效应,更多还是来自于他们内心深处对执委会的管理、对本地社会制度的认同感,这也充分证明了穿越以来这段时间各种民政措施所起到的作用。

    “民心可用啊!”就连年纪最大的袁若修老爷子也被先前的热闹情景所打动,回到会议室之后还在连连感叹。

    “老百姓对民团的支持度这么高,倒是能给我们的出兵计划减少很多阻力了。”颜楚杰也是很难得地喜笑颜开。作为军警部的大佬,他最担心的倒不是跨海作战的危险,而是这个决定会在本地民间受到民众反对。

    “现在我们所需的就是等待北越那边的消息了。”陶东来也很赞同颜楚杰的看法,既然没有了本地的民意压力,那么出兵的最后一个障碍便是北越政权的态度了。

    顾凯和钱天敦所乘坐的帆船在这个时候距离涂山半岛还有几十海里的路程。照原本的航程安排,这个时候本来应该已经到达目的地,但因为在途中遇到天气状况不佳,不得不更改了直航涂山半岛的路线,在半路上的浮水洲岛停留了一天时间躲避风雨。不过好在这点小耽搁也不会耽误正事,他们出发的时候,大本营已经通过电台联络了浮水洲岛的驻军,让穆夏柏和冯安楠先跟北越方面的特使接触一下,表明执委会愿意出兵帮助北越抵御“南部叛军”攻击的决议。

    而北越派到涂山训练营来调兵的特使显然处理事务的权限也不太够,听到这消息不敢妄下决定,赶紧又派了人骑马回升龙府去报信海汉人愿意出兵帮忙,这可是北越政权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这一来一去的路程就有两百多公里,因此郑氏这边的人从升龙府匆匆赶来的时候,顾凯和钱天敦也才刚刚抵达了涂山半岛的码头。双方一前一后几乎是脚跟脚地到了训练营,开始就海汉出兵一事进行磋商。

    这次郑氏所派来的代表仍然是先前与陶东来打过‘交’道的郑柞,而他的清都王郑目前正在升龙府附近调兵遣将,准备要亲自带队南下,这大概也跟目前北越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有直接关系。

    郑柞倒是显得比较镇静,不慌不忙地与钱天敦等人一一见礼。郑柞除了与钱天敦有过一次碰面之外,顾凯、穆夏柏和冯安楠这几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看到上次那位姓陶的首领没来,不知怎地,郑柞心中反而觉得轻松了一些。

    “郑先生,关于贵方军队在南部的‘交’战状况,先前我们也通过使者了解到一些。但对贵方想将训练营的这批人‘抽’调到前线作战,我们是持保留意见的。虽然这些士兵已经装备了我们提供的武器,但他们的训练期并未接触,实际的战斗力可能达不到贵方的期望值,强行把他们派上战场的效果未必会好。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状况,我方决定派出一定数量的军事顾问,协助贵方打击南部的叛军。”顾凯一上来便直接切入到正题,表明了己方的意图。

    郑柞也不是傻子,当然能想到海汉人主动提出要帮忙的原因肯定不会是因为闲的蛋疼,必然是有某些‘交’换条件要与己方商议就如同前次向他们购买军火,结果谈来谈去就让海汉人在北边的海湾里租去了一大块土地。好在那边地区本来也没什么实际价值,海汉人愿意去那里挖煤那就挖个够好了,升龙府似乎也没什么实际的损失。至于移民之类的事情那就更不是问题了,正好升龙府有大量的闲置人口不知该如何处理,再不想办法疏散迟早会出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汉人所提出的移民要求反倒是解决了升龙府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但做买卖是一回事,出兵帮忙打仗就是另一回事了。郑柞很谨慎地问道:“顾先生,那不知贵方有些什么条件?”

    顾凯笑了笑道:“条件嘛肯定是有几条的,毕竟我们的士兵要跨海而来,消耗极大,贵方总得有所补偿才是。”

    郑柞点头道:“若是军费,那倒好说,我方愿付白银两万两,请贵方出兵驱赶南方叛军。”

    顾凯干咳了一声:“两万两……怕是不够。”

    郑柞一愣,接着追问道:“不知贵方打算派遣多少军队?”

    “千人以内吧reads;。”顾凯也知道接下来要提的条件恐怕会让对方有点难受,干脆就把派遣军的数目说得模糊一点。

    “这……不过千人的队伍,两万两白银还不够?”郑柞觉得难以置信:“顾先生或许不知,在我安南国作战,两万两白银已经足够拉起近万人的军队了。”

    “军队跟军队的质量是不一样的。”钱天敦‘插’话道:“郑先生,贵方既然愿意开办这个训练营,并且调来士兵将官向我方学习先进的战术,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你所说的万人军队,在我们看来不过是上万的农民,不管是战斗技巧还是作战意志,跟职业军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可以不客气地说一句,这种部队在我方的军队面前就是土‘鸡’瓦狗而已。”

    郑柞脸‘色’一红道:“我方在升龙府一地便可招兵十万,即便战力不高,但终究人多势众……”

    “郑先生,打仗也是要讲究可行‘性’的,就算你能临时招到这么多的兵,你有这么多的军官去指挥吗?还是说把你现有的部队全部打散了派下去当指挥?那你觉得你这支十万人的部队还能有多少战斗力可言?”钱天敦毫不客气地指出郑柞言论中的谬误:“再说了,十万人一人一天只吃半斤米,那也是五万斤粮食了,以作战需要而论,少说也得先储备十天半个月的军粮。这么多粮食要从升龙府运到八百里之外的‘交’战区,我不知道郑先生打算怎么解决这个运输问题?再征发几万民夫来运粮吗?”

    “你……你……”郑柞指着钱天敦想要继续辩驳,但偏偏这些作战理论又是自己的弱项,说多错多,再说下去只怕又会被钱天敦给抓住了漏‘洞’。

    “好了好了。”顾凯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唱红脸:“钱中尉并没有恶意,他也只是想向你说明临时从民间征兵作战的坏处而已。郑先生,从民间征兵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战力堪忧,就算勉强拉上战场,也未必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反倒有可能白白消耗大量的物资。至于说这种征兵会在民间造成的负面影响,我想就算我不说,郑先生心里也应该很有数。”

    郑柞当然知道从民间临时征兵的种种坏处,这些农兵打顺风仗还能将就用一下,要是打得不顺,立刻就会出现大面积的逃兵。而且由于这种征兵几乎是一刀切,凡是适龄的男子都是一律强征入伍,在民间也极易‘激’起民变。可是眼下南方的战事吃紧,征发农兵几乎已经成了北越最后的一种选择,就算知道其中有种种弊端,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ads;。

    郑柞鼻子里哼了一声,却是没有对顾凯的说法表明态度。

    顾凯何等人‘精’,心说你不辩解那就是默认了,当下便接着劝说道:“我方派出的军队规模虽小,但都是‘精’英,别说农兵,就是贵方的正规军拉出来,那实力也还差着一大截。而且除了军粮之外的其他作战物资都由我方自行准备和运送,全都无需贵方‘操’办,试想这八百里的运输线,能为贵方节省下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我方出兵的费用肯定不算便宜,但贵也肯定贵得有价值!”

    郑柞沉‘吟’片刻才再次问道:“那不知贵方军费如何计算?”

    有‘门’了!顾凯忍住心中窃喜,扳着指头给郑柞计算道:“我方出兵所需的军费主要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海运费用。我方要将作战部队的人员和物资跨海运过来,至少要出动七八艘大海船,打仗过程中这些船都得在近岸处候命,以备随时机动。打完仗之后还得把人和物资都运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