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23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求。虽然在整个团队内拥有英语对话能力的人并不少,但很显然执委会不太可能在这方面对他们六个人进行特殊照顾,而中文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中肯定都将确定作为穿越集团的官方使用语言而存在,所以学习中文就成了他们眼下除了每天出海巡逻之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北美帮六人里也只有王汤姆的中文稍微好那么一点,虽然口音有点怪,但基本能跟其他成员沟通。所以传授中文的任务,多数便落在王汤姆肩上,偶尔顾凯、施耐德两个人晚上也会过来帮他们讲讲语言课。但不管学什么语言,随时挂在嘴边练习才是最重要的,而摩根显然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

    一号基地的食堂门口明显没有往常这时候热闹,现在加上他们俩,排队等早餐的一共也才十几号人,因为水电站工程的关系,大部分人现在都搬去了二号基地的营地居住,所以胜利港和一号基地这边几乎只剩下了五分之一的人,而那些昨天在泥塘里奋斗了一整天的耕耘者们这时候恐怕还因为过度疲劳而在呼呼大睡中。

    很快北美帮的另外四人也出现了,约翰逊是全家一起出动,他老婆萝拉两只手分别牵着两个十一岁和七岁的女儿杰西卡和艾米丽。乔志亚则是和两个同是ABC的好基友罗杰、石迪文热切地谈论着昨晚还未尽兴的牌局。罗杰和石迪文在穿越前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技工,也是隶属于工业部和军警部双重编制的特殊人员,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的专业暂时还没能在各个基建项目中派上大的用场,所以平时基本都是按军警部的安排,主要负责海上巡逻警备任务。

    今天炊事班供应的早餐是稀粥和馒头,如有需要可以要求加上少许泡菜。乔志亚一看到馒头就叹了口气,他实在不太喜欢这种“中式面包”的口感,而且前些天他试图让炊事班的人把馒头“切成片烤一烤”,结果被人当作来找茬的,差点因此而发生冲突。

    约翰逊的两个女儿得到的待遇显然就强过不幸的乔志亚许多,她们除了主食之外,每个人还得到了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这是执委会专门制定的“少年儿童营养保障方案”,即穿越众的子女要在保证足够食物供应的基础上,还得兼顾营养的补充,目前来说穿越众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能够稳定提供的营养品暂时就只有牛奶鸡蛋两样。

    “各位早上好啊!”随着一声招呼,顾凯带着一脸笑容出现在北美帮这群人身边。

    “凯文,你怎么会在这里?”作为老朋友,王汤姆还是习惯性称呼顾凯的英文名字:“据我所知,现在除了我们这些要出海巡逻的人之外,就只有妇女、老人和儿童会留在这里,请告诉我,你是属于哪一类?”

    “和你们一样,我也是要出海巡逻的人。”顾凯故意摊开双手转了一圈,这时候北美帮众人才注意到这个一贯靠着西装领带招摇撞骗的律师,今天居然穿了一身迷彩作训服出现。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要知道顾凯这家伙可是个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者,一向不喜欢跟军事有关的东西,今天到底是哪股疯发了没来得及吃药?

    王汤姆忽然想了什么,愕然道:“昨天执委会通知我们今天会有人跟我们一起出海执行特别任务,难道派来的人就是你?”

    顾凯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点点头道:“没错,我就是你在等的中央特派员,今天的特别行动由我负责指挥,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不出所料,顾凯得到了齐刷刷伸出的十二根中指作为回应,很显然他那一套唬人的玩意儿在北美帮这些人面前一点也吃不开。

    顾凯也不以为意,耸耸肩道:“我可不是在跟你们开玩笑,吃完早饭我们先到船上开个会吧。”

    十五分钟之后,众人鱼贯离开一号基地。大胡子约翰逊也吻别了妻子儿女,然后和同伴们一起来到“飞速号”上。

    “行了,你如果知道什么就赶紧说出来,如果再耍花样我不能保证他们不把你丢进海里去。”王汤姆作势撸着袖子威胁道。

    顾凯举起双手示意投降:“好吧,事情是这样,执委会安排了一个地方,需要各位去做一次实地勘察,而我的职责是对这次勘察结果作出客观评估,提供给执委会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做参考。”

    “这是又要开战了?”“是要去攻打那个三亚以西一百里的崖州城吗?”错过了上一次战斗的几个好战分子立刻就激动起来。

    “呃……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会有什么战斗发生,我想你们大概要失望了。”顾凯赶紧设法让这些家伙的情绪冷静下来。

第33章 盐田(一)()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地图吧,这样大概会有助于你们理解今天的任务。”顾凯从自己的背包中取出笔记本,打开之后调出了一张卫星图。

    这张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西边鹿回头角到东边莺哥鼻之间的整个海湾,顾凯先指了指胜利港的位置:“我们在这里。”

    然后他手指下移,指了指另一个地方:“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在这里。”

    “这里很近啊。干嘛这么神神秘秘的?”王汤姆看了他所指的地方,估算了一下大概距离,离胜利港的直线距离应该不到五千米,从海上过去虽然要绕行,但距离也不会超过4海里。

    “是很近,问题是目前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那里设防。”顾凯耸耸肩道:“但执委会又有开发那里的强烈意愿,所以我们必须作为先头部队,去实地考察看看那地方是不是具备冒险的价值。”

    顾凯所指出的位置位于海湾东侧,孟果岭、白石岭和六盘岭从三面围住的一小块临海平原,从卫星图大概能估算出那地方面积顶多只有一平方公里多点,不到两千亩地的样子。而从卫星图上看,这块地方在后世似乎还开发得不错,修建了大型货运码头,甚至还有一条公路隧道往北打穿了孟果岭,另一头在田独河东岸现在劳改营开发的耕地边穿出来,让这块三面环山的死地得以有陆路直通田独河谷内陆。当然这种穿山隧道的大工程放到眼下这个年代是不可能实施的,而这块死地的开发价值何在,北美帮众人从地图上的确看不出任何端倪。

    限于人手,目前军警部下属最远的陆上哨所只布置到榆林角,跟这块临海地区倒是隔海相望近在咫尺,可是如果那边真的发生任何状况,榆林角的哨兵们能做的也就只是隔海相望了。执委会如果想要开发那个地方,恐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只能作为控制范围之外的“飞地”存在。

    顾凯仿佛也看出了众人脸上的迷惑,合上笔记本道:“多说无益,去实地看一看应该就会明白了。”

    作出决定之后,北美众人便分头行动。王汤姆打开“飞速号”的底舱,从武器库中拿出枪支分发给众人,然后乔志亚、罗杰、石迪文去了“闪电号”。众人各司其职,解缆升帆,几分钟之后两艘帆船便一前一后驶离了码头,向南面直行而去。

    在驶过榆林角的时候,王汤姆特地向顾凯指出了哨所所在的位置。目前战备值班为每班三人,八小时轮班制,两天一换班,以确保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海湾附近的情况。

    顾凯听完介绍后问道:“现在就搞二十四小时监控会不会太早了点?我们都来这里半个多月了,除了本地渔民就没见过另外的船出现在附近。”

    王汤姆摇头道:“有备无患,我们认为今年夏天之前必定会有小股海盗出现在附近,迟早会有一战。可惜我们现在缺乏重武器,不然在这港湾口两边把炮台一架,那就真的万无一失了。”

    顾凯拍拍王汤姆肩头道:“你小子可不老实啊!我听说你们在东欧买枪的时候可是顺便也买了几件大家伙。”

    “什么大家伙!”王汤姆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就是两门中国出口的PP89式60毫米迫击炮而已,根本算不上大家伙,要说老家伙倒是真的。”

    “60毫米的炮那也是炮啊!你可别拿村长不当干部!”顾凯态度严肃地批评了王汤姆,但马上就暴露了他的军盲本色:“有两门炮在手上,守个港口打个船应该问题不大吧?”

    “凯文,迫击炮主要是用来打固定的目标,炮弹打的是高抛物线曲射,用来打运动目标是很困难的。”王汤姆给顾凯科普了一下,叹了口气道:“就算能打,这两门炮也不敢随便拿出来用。因为当时我们的船已经装不了更多物资了,为了腾出重量装这两门炮,我们连船上的浴缸也拆了,到最后只买了二十发炮弹。打完这二十发,这两门炮就只能送进以后的军事博物馆当展品了。”

    “这么几发炮弹,连操练炮兵都不够吧?”顾凯再怎么军盲也已经想到了炮弹储备太少所带来的弊端。

    王汤姆点点头道:“所以这两门炮眼下其实就是当摆设的成份居多。我想至少要等田独铁矿投产一段时间之后,军警部才有希望开始组建自己的炮兵部队。而且在那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炮兵部队大概都得使用老式前装滑膛炮练手。”

    闲谈间船已经驶入到目的地所在的小海湾,可以看到岸边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沿着海岸线向左右延伸开去,仅仅从船上的视角看过去,几乎很难想象在这茂密的红树林后面还隐藏着一片的平原地带。

    王汤姆下令降下半帆,让船沿着海岸线缓缓前行,以便寻找适合靠岸的地方。不过拿着望远镜的顾凯似乎已经发现了目标,指着前方岸边说道:“看到那里的河口了吗?”

    王汤姆按他所指方向看过去,果然在红树林中隐隐显出了一道五六米宽的河口,但因为地形地貌的原因很容易被忽略过去。

    “我们就在那里下船,然后沿着这条水道往上游去。”顾凯很笃定地说道。

    以“飞速号”和“闪电号”的宽大船体,根本没办法驶入这条狭窄的水道,只能将两艘船并排着停泊在河口外。“飞速号”上配备有一艘充气橡皮冲锋舟,水手们花了十分钟把冲锋舟安装好,然后背上行李和枪械,从船尾的舷梯下到冲锋舟上,约翰逊则是一个人留在了船上作为警戒。

    这艘四米长的橡皮冲锋舟只在胜利港登陆的时候使用过一次,定员可载八人,配备了一台两冲程18马力船外发动机,用来探索这类狭窄水道最是合适不过。王汤姆检查了携带的军用电台一切正常,便示意立刻出发。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响起,冲锋舟载着顾凯在内的六人小组向水道上游缓缓驶去。

    沿着水道上行了两三分钟之后,冲锋舟上一直注视着两岸的几个人都看出来不对了——这里的明显有人为的引水工程痕迹,水道两边都有不少人工挖掘出的沟渠,只是看样子已经荒废了不少年头。

    而王汤姆则是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这水好像根本没有流动……这是倒灌进来的海水?”

    顾凯闻言点了点头:“这条水道里的确是海水,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地方,在以前都是盐田。”

    “很久以前?那是什么时候时候?”对中国史并不熟悉的王汤姆立刻糊涂了。

    “嗯……大概是南宋吧……”同样也是道听途说的顾凯有些心虚地随便糊弄了一句,赶紧转移了话题:“总之这里在以前就有人搞过盐场,执委会认为这里有一定的开发基础,用来再度开发可以省下不少事。”

    “你的意思是,利用这块地方引入海水,用晒盐法搞大规模制盐?”对这种专业问题一知半解的王汤姆试探着问道。

    “我想乔志亚多少应该知道一些,毕竟他是搞化工出身的。”顾凯当然也没法解释这种离他的专业十万八千里的问题,只能是抛给了旁人。

    于是王汤姆又把刚才的问题用英语向乔志亚重复了一遍,乔志亚想了想才答道:“毫无疑问,除了吃之外,盐也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我们今后要制成氯气、钠金属、纯碱、重碱、烧碱、盐酸,都必须要用到盐。化工工业的基础是三酸二碱,而盐就是这基础的基础……”

    “能不能说点我能听懂的东西?”顾凯有些不耐烦地打断道。作为一个整天跟法律条文打交道的律师,怎么可能明白那些见鬼的酸啊碱啊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好吧,那我结合实际来说。”乔志亚无奈地换了种方式对同伴们进行科普:“比如像玻璃、染料、炸药、冶金、化肥、造纸、印刷……几乎我们能想到的跟化工沾边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盐。”

    “机械加工也一样离不开盐。”罗杰补充道:“在铸造、热处理和电镀处理方面,都必须要用到盐。”

    “我来总结一下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在十七世纪复制后世的工业体系,制盐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对吧?”王汤姆总算是在专业人士的说明之下理清了部分头绪。

    “没错。这个时代的人只会把盐用来吃,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能把盐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足以让我们用来征服整个地球!”乔志亚说着说着就又暴露了出了他那颗好战的心。

    王汤姆自动过滤了乔志亚的狂言,对顾凯问道:“所以执委会是下了决心要在这地方开发盐田了?”

    顾凯点了点头:“在执委会的时间表里,工业口的冶金和化工必须要同步上马,瘸了哪条腿都不行。目前田独铁矿已经开始预开采了,化工项目也得尽快铺开,”

    “好吧,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好好考察一下这地方吧。”王汤姆看准前面一处较为平坦的岸边,关闭马达缓缓将冲锋舟靠了过去。

    众人鱼贯下到岸上,将冲锋舟用缆绳拴在岸边的树干上,然后背起装备朝内陆行去。

第34章 盐田(二)() 
如果这时候有施耐德这个金融投机专家在场,一定还会从经济学的角度再补充一个观点:对目前穿越众所掌握的生产资料而言,盐无疑是一种投入小,产出高,而且便于流通交换的物资。如果穿越众能大批量的生产食盐,除了用于自身的工业发展之外,同样可以大量用于对外贸易,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