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34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34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国有化,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私人统统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只能在政府手中掌控。

    这样做自然会触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且会引起强烈的反弹,所以执委会也没打算一蹴而就直接推行这套做法,而是要分阶段逐步施行。第一步先在人烟稀少地区,即胜利港至田独铁矿一线建立牢固的统治区;第二步再在统治区内结合“人民公社制”和“劳工等级制”,让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意义慢慢被普通群众所接受;第三步在扩大统治区范围之后,通过接管、没收、赎买、征用等方式,逐步将治下私有土地的性质改变为国有;而最后一步便是建立政权之后通过立法,将土地国有制直接制定为国策之一,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政策的推行。

    在行动队所考察的这片区域中,由两条大河无数年冲刷所形成的肥沃平原自然不会被忽视,农业部早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制定了针对三亚内陆平原地区建设若干大型农场的开发计划。特别是三亚河上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众多,灌溉便利,非常适合粮食种植,在后世三亚如此浓重的旅游商业气氛之下依然保有数万亩良田,并且是杂交水稻研究的重点区域。穿越来这个时代之后,执委会也将这里定位为未来三亚的粮食保障区。

第50章 考察(二)() 
当“飞速号”从狭窄的航道驶出,重新回到三亚湾中,正好看到罗升东乘坐那艘小广船驶过鹿回头半岛,远远地向西北方向行去。“飞速号”并没有去追赶的意思,在这里到崖州之间,还有凤凰、天涯、南山三个人口较为集中的小镇等着行动队去考察。

    穿越众所掌握的关于这三个小镇的情况,主要都是来自本地带路党于家父子的描述。第一站是靠近后世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凤凰镇,只要是穿越前来过三亚的人,大多都曾经路过此处,这次乘着帆船从海上而来,心中多少怀着一种奇怪的故地重游的感觉。但在停船上岸步行抵达目的地之后,穿越众对眼前所见的情形都有掩饰不住的失望。

    镇子座落于三亚河上游的河边,整个小镇就只有五六十户人家,房子大多是黄土墙加茅草顶的低级配置,一眼看过去连一栋砖房都找不到,只有少数两三家条件较好的住瓦房,估计已经算是镇上的“大户人家”了,但要划分阶级的话,也顶多算自耕农而已,连地主都还不够格。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在附近垦荒种地的农民,在外的民众看到突然来了这么一群奇装异服的人,多数都立刻跑回家里关门闭户躲了起来。只有少数知道榆林那边来了一群短毛汉人的“消息灵通人士”,才敢不慌不忙地杵在路边继续看热闹。

    镇上几乎没有什么商业设施,大伙儿转了一圈下来连个饭馆都没看到,唯一出售东西的是镇子西边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平时就卖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之类的日用消费品。不过今天杂货铺也没开门,据旁边看热闹的闲人说,开铺子的贺老三去崖州进货去了,估计要明天才能回来。至于教育、医疗、治安等职能单位,这里是半点也没有,孩子要读书,大人要看病,都得送去崖州。如果有外敌入侵,那也只能在组织民团的同时派人向崖州驻军求援了。

    穿越众参观完之后,普遍感觉这里与其称之为镇,倒不如称为村落更为确切。于大山说这里常住人口也就这几十户,总共不过三四百人。周边还有一些小村落,但都没有凤凰镇这里人口集中了。从渔村出来招工的几个老渔民早就来这边活动过,现在在穿越众地盘上打工的明人,倒是有三四十个是从凤凰镇这里过去的。

    这么个小地方甚至连官方的行政管理机关都没有,崖州的胥吏只有在每年征收赋税或者征发劳役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凤凰镇上,平时镇上有什么事,都是几个年高德勋的长老式人物在商量着做决定。颜楚杰让本地人带路,找到其中两个长老家中,表示自己这些人只是来此招工,并无恶意,说明来意之后还送了长老每人五两银子,让他们在本地代为招工。

    这金钱攻势果然是不管哪朝哪代都一样好用,见到银子之后,原本还有些畏畏缩缩的长老立刻就拍了胸脯,会尽力帮忙招工。当然行动队也没有忘记把执委会最新出台的政策拿出来作个宣传,当长老听说凡是去打工的人,都可以把子女送去海汉老爷们办的学校读书识字,而且时间长了还能分到土地,情绪马上就激动了。

    从镇子出来之后,管财政的施耐德把颜楚杰拉到了一边:“老颜,这里的人就算忙活一年都未必能到手几两银子,你刚才这出手是不是太大方了一点?”

    颜楚杰当然不会服这个软,立刻反驳道:“你又不是没在场,刚才那两个老头儿见到银子的反应难道你没看到?光靠嘴皮子说哪有给钱效果好。”

    施耐德正色道:“老颜,我听说穿越前你可是搞政工的,怎么这觉悟好像不是很高啊,国内不一向都是以精神鼓励为主吗?”

    “思想工作要做,经济刺激也得有,双管齐下疗效才好嘛。”颜楚杰应了一句,忽然察觉到了什么,口气一转道:“我说老施……我呸!这别扭劲……我说小施,你是不是对咱们的分工有意见?”

    “分工我倒是没意见,我只是觉得老颜你是不是有点超出职权范围了,出发前的会上可是说好采购清单之外的财政问题都由我拿主意,其他人只有建议权。这出来才两三个小时,你就开始代替我了。”既然颜楚杰察觉到了,施耐德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颜楚杰哑然失笑,拍拍施耐德肩膀道:“好好好,你才是大管家,我承认错误,以后的支出一定先征求你的同意。”

    施耐德一本正经地说道:“老颜,这可不是玩笑。军事方面你是专家,打仗的时候我要是插手指挥,你会放心吗?我审了这么多年的账,在经济上出问题的公司,其问题源头往往都是很小的事情。不管是军事还是财务,制度要是不能坚持下来,那就没有意义了。”

    颜楚杰听他说得严肃,也收起了笑意,点头道:“你说得对,不同领域工作的确不能乱插手。咱们在家里坚持的财务制度,出来还是得继续保持。等会我也提醒下其他人,对可能会产生的经济支出一定要先在你这里报备。”

    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一直是执委会反复强调的问题,这是未来在统治区内发行货币的基础,同时也是开辟对外贸易,乃至未来海外分基地能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四百多人的穿越众当中,经济类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倒是有好些个,但要论实际工作经验,可没人能跟施耐德这个神通广大的国际金融诈骗犯相提并论。

    施耐德在穿越前做过股票经纪、税务审计、财会、外贸等工作,又搞过走私和金融诈骗,可以说在金融财会领域,不管黑白他都算得上专家了。在穿越前为执委会筹资的过程中,施耐德也充分展现了个人能力和可靠度,所以他加入团队的时间虽然较晚,但仍然在寸土寸金的执委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执委会下属的财政部也以施耐德为领导进行组建,今后在财政部下面还将成立财会、审计、银行等职能部门,都需要依靠施耐德的专业知识,他在未来必定将是位高权重的执委会大员之一。

    “飞速号”沿着海岸向西航行了七八海里之后,就抵达了考察的第二站天涯镇。与凤凰镇所不同的是,天涯镇就座落在海边,据说是由渔村逐渐发展起来的市镇。这个镇子上的居民数比凤凰镇多了一倍有余,而且出现了好几家青砖建房,修有院落的“大户”。据于大山介绍所说,这几家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地主了,每家都在附近的内陆平原地区拥有成百上千亩不等的耕地,镇上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租种这几家土地的佃农。

    镇上有两处收购皮毛的商铺,对象主要是附近的黎人,他们会定期出山将手中的牛皮、猪皮、兽皮等货物拿到这里来换取所需的粮食、食盐、铁器等等。另外还有一处小药铺,有个跛脚郎中常年在这里坐堂看病。但与凤凰镇一样的是,镇上仍然没有教育机构和治安机构。

    穿越众到来的时候,倒是很快有人敲锣示警,接着二十多个民团的人便持枪夹棍地冲了出来,看样子以为他们是上岸劫掠的海盗。好在带了两个本地人,一番解释之后,民团带头的人倒是信了他们的说法,因为最近有榆林方向的渔民来这里提过招工的事情。不过本地的居民多数都是生活较为稳定的佃农,所以这种非专业人士的口头招工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可能是出于某种顾忌,这里负责主持社会事务的几个大户人家都拒绝了行动队的求见请求。行动队也就没在这里耽搁太久,陆续回到了船上。王汤姆算了下时间,便驾船转头往南走,在三亚湾的西玳瑁岛附近截到了正好行至此处的小广船。两船人在西玳瑁岛下船登岸,进行了一次气氛友好的午餐会。

    罗升东也大着胆子坐到了穿越众中间,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他知道这些海汉人并不野蛮,相反还很讲道理,只要不与之为敌,其实是可以放心共处的对象。果然颜楚杰等人对于罗升东的主动示好并不排斥,乔志亚甚至还把烤好的海鲜分了一份给罗升东,让他受宠若惊地连连道谢不已。

    颜楚杰趁机将自己一行人刚才上岸的见闻说了出来,罗升东倒也真是心思细巧,立刻便听懂了弦外之音,将自己所知的关于这几个镇的情况一股脑倒了出来。他长期在崖州水寨到三亚榆林湾一线巡逻,对于这些近岸小镇的了解程度自然胜过于家父子许多。听了他的介绍之后,在场的穿越众对于这些地方民情的认识又细致了许多。

第51章 邀功请赏(一)() 
崖州因为地理位置十分偏远,自古便是朝廷发配犯人之地,极少会有内地的居民主动迁来这地方,所以在崖州附近的居民,十之七八都是犯人或是犯官的亲属后代。这地方光是被朝廷流放的高级官员就数不胜数,自唐朝以后,单是副宰相以上级别的重臣就有十余人之多,而一位重臣的下马往往又会牵连若干党羽,几百年积累下来。崖州居然有了“幽人处士家”的别称。后世当地政府将崖城当作历史文化名城来进行旅游宣传,号称“诗礼之乡,文化重镇”,并非空穴来风。

    但也正是因为发配到此的官员众多,才形成了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一地的奇怪局面。这些高级犯人大多会被限定必须定居在城内,以便于朝廷有关部门进行监控,这样就导致整个崖州的文化人几乎都集中到了崖州城里,城中不仅有学堂、书店,更有文人聚会的专用场所。而城外仅仅数十里远的地方,却连个教孩子识字的私塾都没有。

    出于对文明生活的羡慕,附近镇子上一些有钱的地主也会主动搬去崖州居住,长期下来就逐渐拉高了崖州城的物价水平,导致城里的生活成本上升,一些无钱无地的人没法在城里生活下去,只能到远离崖州城的地方去开荒糊口。而这些由赤贫居民构成的小镇小村,甚至连教师和医生都养不起,生活水平便如行动队先前所见的那般低下了。

    这些新开出的田地因为远离城市,所以土地价值极低,农民们一旦有个大病小灾需要用钱,很可能就不得不卖房卖地倾家荡产来借钱度日,时间一长,土地慢慢就兼并到极少数的大地主手中。而这些有钱的地主又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生产资料,不断地收购兼并更多的土地,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无产者。

    “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两极分化严重,这都是恶性土地兼并带来的恶果啊!”颜楚杰听完罗升东的介绍,不禁也有些感叹。他在穿越前对明末历史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当年在学校里学的那点课本知识,还是宁崎加入团队之后经常在课余给大家科普,他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如今亲眼见识到这些民情,正好也印证了自己所知的那些史实资料。

    当罗升东得知行动队的下一站是去南山镇的时候,他明确地表示了反对。罗升东反对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南山镇上设有巡检司。

    巡检司是属于军政一体的基层行政机构,在行政级别上要次于县级,主要以军事、治安方面的职能为主。南山镇位于崖州以南,地处山岭之间,是崖州东南方向的陆上要隘,而且因为这里人口较为稠密,所以设立了巡检司对当地进行管理。南山镇外甚至还筑有一堡,平时作为巡检司驻地,战时就成为驻军防御的关口。穿越众这些人要是出现在南山镇,立刻就会引起巡检司的注意,那样或许就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罗升东可不想在自己已经到了家门口的关键时候再节外生枝出什么岔子,当下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向穿越众一一道明。

    颜楚杰权衡了一番利弊,最后还是同意了罗升东的建议,暂时取消南山镇这一站的考察任务,让罗升东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双方又就今后几天的联络方式进行了一番商议,便离开西玳瑁岛继续行进。

    当天下午,两艘船一前一后驶过了南山角之后,罗升东的船则将径直驶入宁远河,崖州水寨便在宁远河入海口上游不远处。而“飞速号”在后世南山港的位置靠岸停船,将这里作为今后几天的宿营地。这地方离宁远河入海口大约有三千米的距离,如果崖州水寨这边有特殊什么情况发生,“飞速号”也能做到来去自如。

    明万历四十五年,崖州设立了水寨前司。嘉靖十九年,根据两广都御史蔡经的上奏,崖州水寨设置了参将一员作为军事指挥,足见当时中央政府对这个偏远地区的军事防卫还是保持了足够的重视。不过崖州水寨虽然设置了参将这样的高级编制,但兵力却是远远没有达到编制的要求。

    明初的时候,参将手下有几万人也不是什么怪事,到了嘉靖之后,参将最多能领兵三四千,而到了明末崇祯这个时期,参将一般就带个一两千兵了。但崖州水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