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347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347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这么透彻。不过除了相同的战俘身份之外,他们之间也有某些共通的地方,比如看到这种神奇的大船之后都是心痒难耐,巴不得能想办法尽快到船上去一探究竟。

    武森在码头上当了半个小时的稻草人之后,军方的人终于来了。今天这个考评团的阵容可谓强大,海汉海军的最高指挥官王汤姆和海运部部长孙长弥都来了,另外还有武森在本地为数不多的挚友阮氏兄弟。除此之外,考评团居然还邀请了一位特殊嘉宾,便是正好这几天在胜利港逗留的崖州水师参将罗升东。

    其实罗升东倒并不是王汤姆和孙长弥邀请来的,而是他自己主动蹦出来的。罗升东昨晚在胜利港宴请任亮和安西,酒足饭饱之余,任亮在闲聊中就谈到了最近正在进行“思想改造”的战俘武森。罗升东一听这事就来了劲,叫任亮一定要安排一个时间,让他与这位安南的同行有一个“认识”的机会。

    罗升东说这话明显有些较劲的味道,毕竟大明跟安南在早些年打了好几次,但基本上一点好处都没讨到,反倒是折了数万兵马在安南,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大明军人心头要是没有一股怨气,那肯定是骗人的。罗升东虽然对海汉已经心悦诚服,但并不代表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没脾气的老好人,听说任亮手底下的战俘中居然有一个南越水师的参将。那自然是要找机会给这位同行称一称斤两了。

    任亮拗不过他,便告诉他第二天一早会有一个专业技能考评测试,由海汉方派出考官来对武森的专业实力作出评判,再决定其下一步的任用和安排。罗升东立刻就来了兴趣,向任亮打听了考官人选。罗升东在彻底投靠了海汉之后,一向表现优异,时间长了慢慢也被穿越者都当作了“自己人”看待。因此任亮也没瞒着他。偏偏这两位也是跟罗升东比较熟悉,打交道的时间甚至不比任亮少。于是罗升东立刻拍亲随去将王汤姆和孙长弥给请了来,然后好说歹说地求来了一个考评团的名额。

    如果换作别人,这种社交手段也不见得能奏效,毕竟关系归关系,工作上的事情还是得端正态度。但罗升东偏偏就是干这行的,与考察对象武森也是同行,让他进入考评团,从专业角度倒也说得过去。当然了,他可以在考评过程中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但具体的打分和最后的判断肯定就没他的份了,毕竟执委会暂时还不会开化到让大明官方的人对海汉民团的用人方案指手划脚。

    阮氏兄弟出现在这里,也是多少起到一个调和剂的作用,他们已经提前跟两位主考官和突然冒出来的点评嘉宾见过面,因此引见双方的工作自然就由阮氏兄弟来完成。

    武森听到两位主考的名头的确是被震了一下,一个海军总指挥,一个造船厂负责人。他没想到海汉人居然会派出这种高级人物来对自己进行考评,这种重视的程度也让他心里已经为数不多的虚荣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不过武森也知道海汉人之所以会如此重视自己,一多半的功劳大概还得记在阮氏兄弟头上,要不是他们在外面拼命为自己造势,海汉人大概也不会像这样把自己当个宝来对待了。

    而阮经贵介绍到最后一位,武森所受到的冲击大概比前两人还大一点。既然是海汉人要对自己的本事进行检测。那海汉高官亲自出面也无可厚非,但没想到最后这位居然是大明官军的高级军官,而且跟自己在被俘前的职位一样,也是一名水师参将!

    虽然罗升东为了避嫌,并没有穿着官服出席今天这个场合,但武森看得出这个身份大概不会是假的。眼前的这个姓罗的参将还留着发髻,明显就不是海汉人。但军人就是军人,身上那股杀伐之气比官服更好认,而能够做到参将的军官,还会多出一丝上位者的威严感,这对武森而言是感同身受的事情。

    “见过罗将军!”虽然不太明白海汉人请一位大明水师参将来此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武森还是很客气地跟罗升东见了礼。

    “武将军客气了!”罗升东皮笑肉不笑地抱拳还礼道,顺便就给武森挖了个坑。

    武森倒是很警觉,立刻便道:“在下此时乃战俘待罪之身,前朝官职,不必再提!”

    罗升东应道:“无妨,只要你有真本事,自然还有再做将军的机会!”

    “话这么多,要不今天你来唱主角?”孙长弥听出罗升东话里带着一丝火药味,便斥责了一句。

    罗升东跑了一年多的私盐生意,嬉笑怒骂都早就练出来了,闻言赶紧堆笑道:“我只是跟武兄开开玩笑而已,孙总不要在意!”

    几人说话间,一艘“探索级”战船已经从对岸驶过来,停靠在码头栈桥之后,船上的水手从船舷放下了收折式舷梯,供码头上的人登船。几人在王汤姆的带领之下,上到了这艘船的甲板上。王汤姆一声令下,水手们重新升起船帆,让船缓缓地驶离了码头。

    眼看着船已经驶到了港湾口,快要驶出胜利港了,王汤姆和孙长弥还是没有谈及这次考试的具体内容,武森便有些着急了,主动开口询问道:“敢问王将军,今日考评何时开始?”

    “已经开始了啊!”王汤姆笑着说道:“从你登船的那一刻,考评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你不用紧张,我们也并不会让你来试着指挥或驾驶这艘你根本不熟悉的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一十五章 测试内容() 
“老弟,你不用慌张,两位首长也就是想看看你的本事如何,不会为难你的。”罗升东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对微微有些失神的武森招呼道。

    对于如何考评武森这个降将的职业技能水平,军方还是动了一些脑筋的。以海军现在列装的战船来说,船上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海军指挥部一帮老海狗制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来进行,像武森这样的外来人员上船之后根本就无从着手,别说把船临时交给他指挥,恐怕让他在船上干个甲板水手都有点困难——这船上的帆索系统看起来虽然结构简单,但要熟悉其操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事情。

    至于要跟下层甲板联动的作战系统、舵轮系统,那都得在战船上训练过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其中运作规则,武森这个外行就更弄不明白了。总之如果要考武森的驾船、指挥技术,海军的战船肯定是不适合的,而王汤姆认为即便能够把武森吸纳进海军,短时间内也没有可能把某艘战船交给他去进行指挥。

    于是考核的重点,便放到了武森的其他航海技能方面,如对海况、风速、风向、航向、航行速度等外界条件的直观判断,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海军指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现在海军的基层士兵当中绝大部分人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武森曾经的水师参将身份才会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而在这个过程中,罗升东无疑就成了很好的参考标准。以专业技能水平而言,罗升东还算是比较称职的海军军官,也对得起他屁股底下的参将职位。自从前年开始在海汉这边接下了私盐贩运的买卖之后,罗升东负责的船一次都没有在航程中出现过问题,航海技能甚至比海运部下属的一些半路出家的穿越者船长还强出不少。

    战船驶出胜利港之后,便一路向南,王汤姆亲自指挥战船,在途中不断地发出指令,修正航向。而罗升东和武森必须在行进的过程中自行判断出航速和航向,并绘制大致的航线图。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不涉及船只的操作和指挥,但难度系数却相当大,就算像王汤姆这种经验丰富的老海狗也不敢百分百担保自己能完全精确地绘制出行进航线。

    有了罗升东这个参照物之后,武森的实际水平就比较容易判断了。罗升东的实际表现的确要稍胜一筹,对于各种外界条件的判断准确度要优于武森,但王汤姆和孙长弥都认为这是占了主场的优势。毕竟他在这片海域已经混了多年,并且罗升东还多次乘坐过海汉战船。对于船上的运作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把考核地点换到安南海岸附近,把船换成普通帆船,那所得的结果很可能就会两人对调了。而如果以现在海军的指挥官平均水平为基准来衡量,那武森的表现倒是已经超过了海军现役的大部分基层军官,当个二把手大副基本是够用了。

    到当天中午,这艘船已经驶入到外海,凭肉眼看不到胜利港外虎头岭的山崖了。武森从出港后就已经注意到海汉战船的航速远非传统帆船可比,平均行进速度至少差了一倍,想必是跟船上奇怪的帆索系统和狭长的船型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艘船除了航速快之外。转向也非常灵活,往往是王汤姆的命令刚刚下达,武森就能感受到船身的倾斜变化。武森注意到这艘船的方向似乎是用一个直径两尺多的木轮在操作,看起来非常轻松,只需轻轻一拨就能改变船的方向,煞是奇妙。

    但王汤姆所下达的指令却让武森感到一头雾水完全听不懂,什么左舵十。右舵十,武森根本就不知这是何含义。而在这个环节上,罗升东就具有了明显的优势,他以前搭乘海汉战船的时候便对此产生了兴趣,还专门请教过王汤姆等人,弄明白了这种指挥方向的口令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根据王汤姆下达的命令,来辅助判断船的航行路线了。

    第一阶段的考评到中午便告一段落,王汤姆下令放缓航速,放饭就餐,随便趁着这个时间和孙长弥单独总结一下上午的测试结果。

    武森也在此见证了海汉军团的“奢靡”一面,因为这船上的伙食居然比他过去这些日子里所吃到的东西好得多。每个人的饭碗中都有以海产为主的肉食,并且武森吃得出其中明显加了某种或者某几种香料。另有清炒的新鲜蔬菜,餐后竟然每人还有一个水果。武森觉得这顿饭要是放在胜利港的景观大道,多了不敢说,两元流通券肯定是要的。这船上连水手带战兵起码是六七十人,日常一顿饭就得吃掉好几十两银子了,哪像当初他所带的南越水军,人均一个月的伙食费都不到五两银子,伙食水平跟海汉海军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也难怪打起仗来表现差那么多了。

    武森见罗升东端着大碗坐在旁边吃得起劲,忍不住便问道:“罗兄,这海汉海军的饭食,是每日都是如此,还是今天因为两位首长驾临,才特地加餐了?”

    罗升东抹了一下嘴道:“哪会每日如此,武兄莫要多想。”

    武森刚松了一口气,便听罗升东接着说道:“这也就是平时的训练餐而已,据说打仗的时候比平时伙食更好,只可惜我身份比较特殊,没法跟着海军一起出征打仗,倒是还没有见识过海军这边的战时饭食究竟如何。”

    武森一脸不信道:“罗兄莫欺在下初来乍到,不熟海军的状况,这海军消耗之大,在下也是懂的,听说这海汉战船一艘就要几万元流通券,平时不打仗也得养着这些水手船员,这吃喝费用上岂会不加以控制?”

    “控制?”罗升东用筷子轻轻敲了敲碗边道:“这就已经是控制之后的结果了。海汉民团多有钱,你老兄现在根本就没有认识,要不是身上还披着这身官皮,暂时不得脱身,说不定我罗升东也早就投了海汉了!”

    两人正闲聊着,有船上的水手捧着一个一尺来高的玻璃罐子过来了:“罗爷,武爷,这是后勤部新出的泡菜。我们孙总说也请你二位点评点评!”

    武森吓得差点把手里的饭碗掉下去——倒不是因为孙长弥给予的特殊照顾,毕竟泡菜这东西又值不了几个钱,他所惊讶的是海汉人竟然奢侈到用玻璃罐子来装这不值钱的玩意儿。

    罗升东却不以为意,道谢接了过来,打开盖子往武森碗里拨了几块,然后又给自己拨了几块。

    武森忍不住问道:“不过泡菜而已,竟用如此贵重的器皿来装。要是船上颠簸,打碎了岂不可惜?”

    罗升东笑笑道:“在你们安南国。这种玻璃器一定卖得很贵吧?”

    “这玻璃罐做工虽然有些粗糙,但这种尺寸,起码要五十两银子以上!”武森似乎并没有听出罗升东语气中的调笑意味,很认真地答复道:“在下一个月的饷银,也只够买一个海汉出产的玻璃碗而已,想买这么大的罐子是决计不够的。”

    “这玩意儿也只有外面的人才会把它当个宝!”罗升东一脸傲然地评价道。他对于海汉生产玻璃器皿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也知道这东西其实生产起来并不困难,并且成本低得吓人。胜利港军营旁边不远的山坳里就是玻璃车间,罗升东有幸曾去参观过一次。对于车间外面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玻璃渣印象非常深刻。施耐德曾经很自豪地对他说过,海汉有两种可以几乎无限扩大产能的产品,一是食盐,二就是玻璃制品了。而这两种产品也成为攻无不克的敲门锤,任何地方的商人都不会拒绝它们的进入,甚至连一直与海汉处于交战状态的南越地区也不例外。

    武森此时当然也感受到了罗升东那种看乡下人一般的目光,当下辩解道:“在下只是觉得这么做不值当而已。这泡菜完全可以用瓦罐来装啊!”

    “在海汉内部,这玻璃罐子并不比瓦罐值钱,而且用玻璃罐有个好处,就是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里面装的泡菜有没有坏掉的迹象。”罗升东指了指甲板道:“下面船舱的光线不强,如果是使用瓦罐,很难看清罐子里的状况。用这个玻璃罐就方便多了。”

    “海汉人用玻璃罐子装泡菜,就为了这么个原因?”虽然罗升东的解释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似乎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是啊,就是这么个听起来很操蛋的原因。不光是泡菜,你今后有机会去船上的厨房看看,用玻璃器盛装的东西多了。”罗升东笑笑道:“这条船上装的玻璃坛坛罐罐,照市价起码价值上千两银子。但那有什么办法?管钱的施总说了,有钱,任性,有钱就是任性!”

    武森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