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356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356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就是这海运贸易上,这个身份就已经为詹贵省下了不少钱。按照海运部的规定,外来船只在胜利港船厂做维护保养,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作为“民意代表”,在这种环节上完全就享受了所谓的“内部待遇”,费用仅仅只有对外的三分之一不到。像詹贵这种名下有几十条大船的海商,如今又是以胜利港为自己的贸易网络中心,一年下来仅仅只是在这个项目上所省下的银子,几乎就足够在三亚新城区买一套独栋别墅了。

    在尝到一定的甜头之后,詹贵对于参与到海汉事务的热情就更高了。五月底海运部的通告刚一贴出来,他便主动找上门去,愿意将自己名下的海船调配过来,先满足海运部的运输需求。

    周恒行接过詹贵递上来的货运凭证,仔细看了一下,便按动了办公桌上的一个小开关。很快从外面便进来一名归化民人员,周恒行将货运凭证交给了他,并让他立刻带人到码头上清点货物。

    “詹老板,先坐一下。我这就叫人沏茶!”周恒行跟詹贵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他从黑土港掉回来之后就担任了三亚港的管委会主任,像詹贵这样的大海商基本都已经混熟了关系。

    “周主任客气了……对了,其实在下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周主任。”詹贵很客气地应道。

    “好啊,你说。”周恒行停下手头的事情,抬头望向詹贵。

    詹贵开口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在下前些天向海运部询问过订制商船的事情,不过海运部的越部长说。需得有民政、港务还有司法机关开的证明才行,这手续该如何办理,在下实在有些不太明白,还请周主任指教一二。”

    “买船?”周恒行有点不敢置信地问道:“造船厂现在能对外出售船只了?”

    “可缴纳订金,但交船时间有待商议。”詹贵老老实实地应道:“在下早就看上了造船厂所出的‘探索级’帆船,怎奈海运部那边一直推说没有工期做商船,也就只好作罢了。不过最近海运部已经贴了告示出来,说是这‘探索级’的商船已经可以开始预订了。”

    周恒行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待詹贵把事情说完。他才开口道:“这个事目前执委会还没有下达相应的文件,我也搞不清执委会现在是个什么态度,等我先打个电话问问。”

    “那在下稍后再来打扰。”詹贵倒是很知情识趣,立刻起身告辞。他倒是见过很多次穿越者打电话的情景,不过在他看来这玩意儿应该是某种奇妙的法术,虽然海汉人看起来并不忌惮在自己面前使用这种隔空通话之术,但詹贵认为在对方施展法术的时候。还是退远一些为妙。

    不过他的这种举动在周恒行眼中无疑就增加了不少好感度,等他退出办公室之后,周恒行便拿起电话拨通了越之云的号码,询问订购商船的事情。其实这倒也不是周恒行的消息太闭塞,的确是海运部这边刚刚出台了新政策,还来不及跟各个部门一一协调好。

    海运部下属的胜利港造船厂在经过了为期一年的边生产边扩建的过程之后。现在的造船能力已经比起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最大的两处船台上已经在开始铺设千吨级大船的龙骨,预计在明年年初能够下水试航。吨位较小的“探索级”帆船,目前已经停止了军用版的制造,海军方面接下来就只订购了较大一些的500吨级“探险级”帆船,并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海军的主力作战船只使用。

    这样一来,造船厂的船台便空出了数个。海运部当初设计“探索级”帆船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将来用在民用上的可能性。因此改型建造“探索级”商船早就有了相应的设计方案。这种商船对原本的船体结构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取消了二层通甲板的火炮平台设计,将内部船舱设计成以货舱为主体的结构,同时对战船型号所拥有的厚实船身和撞角等设施进行了削弱和取消。

    这种商用版的船只虽然只比传统的四百料中式帆船大了不到四分之一,但装载货物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了中式帆船,并且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船身外形和帆索系统,在航行速度上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等航程所需的时间比中式帆船快了一倍有余。最重要的是,这种商船上还装备了海汉独家的舵轮转向系统,这种方面的驾驶设施对于詹贵而言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

    “探索级”商用版的订购价格虽然明显要高于传统的中式帆船,但在詹贵这种职业海商看来,用银子换取性能上的优势是很值得的。如果海汉人愿意出售这种先进的海船,那么付出高一点的代价也是很值得的,毕竟拉得多跑得快,从长远看要比使用传统帆船划算得多,詹贵认为使用这种新式帆船顶多只需一年时间,就能把买船的费用给赚回来了。

    当然这种先进的帆船并不是有钱就能够买到的,首先就得取得购买资格认证才行。这个资格认证是由海运部发起,由海运、民政、司法、港务等过个部门共同认可才能生效的一个限制条件。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取得上述部门一致认可的外来客商,就算是抱着银子来也没有资格订购这种新式帆船。而如果有资格订购这种商船却没有足够资金的对象,海运部还规定可以由“海汉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服务,抵押品便是商船本身。

    当时海运部公布了相关事项之后,詹贵就已经决定要先买几艘再说了。海汉人的帆船他乘坐了不止一次,对于其良好的海上适航性和飞快的航速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海汉帆船的航行速度超过传统中式帆船一倍有余,用这种高级船跑两趟所需的时间,跟传统帆船跑一趟的时间差不多,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将运费降低了近一半,对于职业海商而言是非常划算的一种运载工具。

    当詹贵带着海汉银行的银票急吼吼地找上门的时候,才听说这个购船资格还需要申请,要买船的人先到指定的各个相关部门开出证明。这个证明的内容主要便是说明该商家与海汉的合作状况,在本地的社会关系、私人产业等等,以确保购船者不会使用这种新船作出某些对海汉不利的事情——例如将船转手高价卖给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

    说到可信的程度,身为“琼联发”股东和三亚新城“民意代表”双重身份的詹贵,在有资格购船的人当中无疑算是很突出的佼佼者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二十五章 请君帮忙() 
詹贵在胜利港实际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对海汉人所施行的很多奇怪的规矩也有了一定的适应性。 海汉人虽然精于商贸,但他们也并不是纯粹的见钱眼开,什么都往外卖,还是有很多处于严格管控的东西极少向外出售,例如造船厂所打造的先进帆船就是其中一例。

    詹贵几乎每个月都会找各种名义进到船厂去看看海汉人制造的新式帆船,早就存了要找机会买几艘的心思,听说需要开具相应的证明,他几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开始跑关系了。正好今天有一艘他名下的货船到港,詹贵便拿了货单先找到了周恒行——造船厂那边所要求开具证明的单位中就有港务,而詹贵的船现在都是停靠三亚内河港,主管领导就是周恒行。

    詹贵的股东和代表双重身份在那里摆着,平时也一贯表现良好,周恒行自然不会在这种地方为难他,打完电话之后便让人把詹贵又请进来,然后当着他的面开了证明书。

    詹贵倒是没想到这事情能办得如此顺利,想想要是去大明官府办事,没个几日工夫大概是办不下来的,而且还得看衙门里的关节是否打点到位。海汉人的规矩虽严,手续也有些繁琐,但办事倒是毫不拖沓,这点也是深得詹贵这样的外来商人赞赏。詹贵有时候会想,要是大明官府对海商也能够如此宽容,那大明沿海的商港又岂止现在这么有限的几处,对外贸易的规模也应该比当下的状况好得多才对。

    詹贵接过周恒行写好的证明书连连道谢,并表示会在方便的时候宴请周恒行。他知道这些海汉人不会接受金银形式的回报,顶多就只答应吃饭——就算这样也得看当事人面子够不够,并不是每个邀请海汉首长们吃饭的商人都等得到肯定的回应。

    周恒行笑道:“詹老板太客气了,就算不帮你办这事,你每个月也都在请我吃饭。你放心吧,这船如果要往外卖,你肯定能是第一批用户。”

    詹贵很敏感地注意到了周恒行所说的是“第一批”而不是“第一家”,但顷刻他便释然了——“福瑞丰”李家作为海汉人的头号合作伙伴。当然不可能错过这种福利。詹贵也自知与海汉人的关系比不了李家,而且双方的生意范围也不太一样,不存在太直接的竞争关系,他对此倒没有什么一定要争个高下之类的心思。

    詹贵正待要起身告辞的时候,却被周恒行给叫住了:“詹老板稍坐一会儿,还有点事要麻烦你。”

    詹贵赶紧应道:“周主任有事尽管吩咐,但凡力之所及。詹某绝不推脱。”

    “没那么严重。”周恒行微笑着说道:“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有其他部门的人要见见你。”

    詹贵摸不清周恒行的意图。但刚刚才给自己开了证明,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坏事,当下便按照对方的吩咐安心坐等。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果然有人来到了周恒行的办公室。詹贵见来人是一名三十来岁模样的男子,身材瘦削,身着海汉人惯常穿着的对襟短衣,窄管长裤。那人转头看了詹贵一眼,詹贵只觉得自己好像一瞬间有点失神,因为这个人的眼睛黑眼仁占多半。白眼仁少到几乎看不到,看过去便只会注意到一双深不见底的黑瞳。

    周恒行见这人出现在门口便主动起身招呼:“郝哥,你来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周恒行说着手往詹贵这边一伸,詹贵见状赶紧站起身来。

    “这位是詹氏船行的詹贵詹老板,一向跟我们有很多的生意合作,也算是老朋友了。”周恒行介绍完詹贵。又转头介绍来者:“这位是郝万清郝主任,他具体负责的工作正好也跟你的生意有点关系,所以有些公事要和詹老板聊一聊。”

    郝万清拱拱手道:“詹老板,久仰大名!”

    詹贵连道不敢,心里却在琢磨这位郝主任的来头。按照詹贵对海汉官位的认识,他知道最大的职位便是执委会的九名执委。这即便是在海汉人的群体中也是货真价实的“首长”。其次便是各个“部”的“部长”,詹贵认为其只能大致与大明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职能大致相仿,只是海汉人的分工更细,同时执委们也大多兼任着各个部的部长职务。再往下数,就是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任了,像三亚港、胜利港、黑土港的管理委员会头头,职位都是主任。而海汉的驻外机构,如驻崖办、驻广办等,一把手也是主任,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部门也有这个职务。

    詹贵在此之前并没有见过这位郝主任,甚至连其名号都没有听说过。而周恒行的介绍又很模糊,连对方的来头都没有说明白,这让詹贵一时间也难以猜到对方究竟是哪路神仙。

    “詹老板,方便的话,想耽搁你一点时间谈一谈,行吗?”郝万清盯着詹贵的眼睛,虽然是征求詹贵的意见,但却有一种不容质疑的味道。

    “方便,方便!”詹贵连忙应道。

    “我的车就在外面,请吧!”郝万清做个请的手势。

    两人向周恒行告辞出来,詹贵便看到外面路边停着一辆带有遮阳顶棚的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在本地并不是很多见,因为有限的马匹要嘛被安排在交通状况不甚理想的区域驮运货物,要嘛就是在军方的骑兵基地里养着,平时用来载人或者拉车的状况极少。

    詹贵注意到坐在车前方的不止一名马车夫,旁边还有一名荷枪实弹的海汉民兵。不过他手中抓着的并不是陆军中常见的二八式后装燧发枪,而是一支特制版的双管短筒火枪。詹贵虽然经常在三亚见到海汉的武装人员,但这种新式短枪倒是第一次见到,忍不住便多看了几眼。

    詹贵和郝万清上车之后,车夫挥动鞭子,两匹驮马便拉着马车开始缓缓行进了。詹贵见郝万清眼神盯着前方,似乎并没有要与自己交谈的意愿,当下也不敢随意开口,便安安静静地坐着。

    这马车离开三亚港之后,便顺着大道往西北方向的胜利港而去。眼看着胜利堡越来越近。詹贵正待要问是不是进堡的时候,马车却拐了个方向,从胜利堡西侧穿过,继续往西北方向行进。

    詹贵平时在三亚的主要活动区域就集中在胜利港和三亚港附近,至于禁止外人随意出入的田独地区,他是一次都没有去过。但这辆马车并没有顺着大道一路往田独行进,很快向西横穿了铁道线。进入一条宽仅一丈的小路。詹贵坐在车上看到这道路路面还是黄土,便知日常经过这里的人并不多。因为人货流量较大的道路,建设部几乎都用海汉水泥将路面做了固化处理。

    顺着小道往山岭方向又行进了一段路之后,詹贵看到前方的树林中出现了一个院子。这院子里的建筑有点类似于詹贵在三亚新城见过的安居房公寓,分为一楼一底两层,建筑风格一如既往,灰扑扑的外表毫不起眼,但依然奢侈地全装的海汉特产玻璃窗。

    马车缓缓停在了院子外的空地上,詹贵注意到这里居然还有另外几辆同样的马车,看来在这个地方办公的人权限应该不小才是。院子门外站着两名持枪卫兵。看到郝万清的同时便立刻抬手行了个军礼。

    詹贵注意到院子门口挂着一块并不是很显眼的牌匾,白底黑字的牌匾上只有五个字:海汉安全部。

    “这又是个什么部门?”詹贵一边在心中嘀咕,一边跟着郝万清进到了院内。

    这里的状况看起来与詹贵先前去过的那些海汉的机关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詹贵仍然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