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380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380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然有可能只是驻广办军事小组的胆大妄为,但谁也不能排除这是不是军方高层的意思——为了能够尽快扩展地盘,占领要害地区,军方不惜采用某些稍稍有点跨线的手段,这从情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但这毕竟只是一种猜测,顾凯知道自己要是当众把这可能性揭露出来。军方脸上也不会好看。顾凯虽然一直跟军方不是很对付,但他也不想把军方得罪得太狠,毕竟大家的政治观念虽然不同,但奋斗目标却还是一致的,没必要把事情搞得太难看。

    “……你们军方怎么看?”顾凯想了想,还是把这个皮球提给了颜楚杰。毕竟这件事的直接责任人是军方的人,顾凯决定还是先看看军方的态度再作打算。

    颜楚杰沉声道:“这件事的重点,我觉得大家需要再明确一下。我们一直没有开发香港岛的原因是什么?前期是因为能力不足,因为我们缺乏一块够得着香港岛的跳板。但后来我们有了万山港,还是没有对香港岛下手,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担心由此会引发与大明之间的外交冲突,从而影响到大陆市场的稳定性。那么为什么有可能会造成外交冲突或者政治纠纷呢?说到底我们就是缺乏一个让大明官府认可的理由,来对香港岛进行开发和经营。”

    颜楚杰停顿了一下,见无人开口反驳自己,便接着继续说道:“那么重点来了,我们开发香港岛,现阶段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施工技术吗?不是!是岛上是否有人居住吗?不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符合大明游戏规则的开发许可,能不能让大明的地方官府认可我们的行为!只要我们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那片区域有没有人,有多少人。各位觉得还重要吗?我们在昌化筑路修港搞开发,昌化县城里大明的官方人员加百姓也好几千人,对我们造成什么妨碍了吗?”

    “但昌化的情况和香港岛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昌化那地方毕竟地广人稀……”顾凯听到这里觉得这话题已经被颜楚杰带歪了方向,便试图要反驳几句。

    不过他一开口,便被颜楚杰给打断了:“昌化地广人稀,香港岛难道有很多人吗?现在的香港可不是四百年后的香港。有七百万人挤在那个小地方生存,就是算上整个新安县。也没有七万人。现在香港岛的人口还没黑土港的人多,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北部居住,南边就算有,人口数量也很有限。而且当地距离新安县县城隔山隔海,地方官府根本就管不到,将会面对的官方压力也比昌化那边小得多。”

    顾凯还待要争辩下去,陶东来很适时地站出来打了圆场:“你们也不用争论这个问题了,我认为大家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从大方向上说,香港岛这个地方是我们肯定要拿下的一个目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从细节上来说,对香港仔地区的情况,还必须要进行更详细的调研。我建议,从胜利港这边选拔一些人员组成考察小组,直接去当地考察一下具体的环境状况,然后向执委会提交一份报告。”

    “那驻广办那边怎么办?”颜楚杰追问道。

    陶东来应道:“驻广办那边可以继续,既然有这个机会。干嘛不试试?你刚才也说了,能合理合法地拿下那块地方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问题可以慢慢再解决。崖州几万人的地方,我们不也一口一口地吃下来了,而且现在连海南岛都啃下来半边了,香港岛才多大。难道以我们的牙口还啃不下来这块骨头?”

    “还是老陶说得在理啊!”颜楚杰毫不吝啬地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眼睛的余光却瞥向了顾凯,颇有点示威的意味。

    最后陶东来这稍稍偏向于军方的提议还是获得了表决通过,执委会将授权给相关单位,在两日内组织一支小型考察队前往香港岛,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情状况进行调研,然后提供一份综合评估报告给执委会作为参考。

    而至于说这个项目如果真的获得了大明官方的许可。那要如何安排工程建设计划,这次的会议上则没有再进行相关的讨论,因为建设部现在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根本就没办法再去开一处海外工地出来了。

    散会之后,陶东来便来到了颜楚杰的办公室。刚才有些话不便在会上说出来,现在私底下还是得沟通沟通的。

    “驻广办军事小组办的这个事,有没有跟军委报备?”陶东来坐下之后,便言简意赅地切入到正题。刚才开会时顾凯所注意到的问题,他也同样留意到了。不过他自己也是军委的一份子,自然不会在外面拆自己人的台,因此刚才的会议上还是维护军委居多。

    “你等一等。”颜楚杰起身从靠墙的文件柜里翻出了一份档案,递到了陶东来面前:“这是近六个月驻广办军事小组所递交的各种报告,你可以看一看。”

    陶东来虽然在军委挂着二把手的职务,不过因为他同时身兼数职,平时并没有太多时间去一一过问军队内部的事务。类似这种驻外军事机构定期提交的书面报告,基本都是由颜楚杰和军委参谋部在进行处理,只有比较重大的事情才会专门通知陶东来,因此这份文档在此之前他也并没有翻看过。

    陶东来翻开第一页,内容是今年一月的工作汇报,他很快就在其中找到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

    “一月十七日,萧良押送补给品到万山港,次日与陈一鑫一同搭乘大明海商的货船前往香港岛进行考察。考察重点为香港岛西南角,香港仔海峡沿岸地区。同行者还有经常路过当地的海商黄某,据黄某介绍,香港仔地区是内地东莞莞香销往南洋的中转停靠点,每月在当地停靠转运货物的船只约有二十艘左右。”

    “当日抵达香港仔港口,当地的码头规模较小,只能容纳不超过五艘四百料海船同时进港停靠,但水文条件比较优越,实测水深可以停靠千吨以上排水量的大型船只。当地的常驻居民规模大约在三百至五百人,其中约有一半是渔民。据实地了解,当地没有大明官方的机构存在,也没有驻扎武装人员,岛北面的大明水师大概每个月会对这个地方进行一次巡视,期间会收取长期在这里停靠的船只东家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

    “萧良与陈一鑫在当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认为这个地区的开发程度还较为原始,并且没有被直接纳入到官府治下,可考虑以建埠设港的形式对当地进行事实占领。”

    陶东来接着又翻看了下个月的工作汇报,其中又有段落提及香港岛,不过这次不是实地考察,而是万山港驻扎的海军部队在出海训练期间曾经在香港岛附近海域逗留过多日,并对当地的海况作了一定的记述。

    陶东来继续翻开后面的内容,发现近半年中几乎每个月的工作汇报中都多少有提及到香港岛,萧良、虞尧、陈一鑫这三名派驻广东的高级军官都有不止一次踏足香港岛的经历,看样子也是对这片区域下了很大的工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五十四章 规矩与目标() 
从驻广办军事小组每月提交给军委的书面工作汇报来看,他们对于占领香港岛这件事谋划已久,并且也为此作过多次的实地考察,甚至连部队的出海训练也多次选择了香港岛附近海域作为目标,由此可见驻广办军事小组对于香港岛的状况就算还没做到知根知底,那也应该已经相差无几了。复制网址访问

    陶东来放下这份档案,心里对于这件事已经有了数。很显然军方上下都很清楚香港岛的实际状况,并且也早就已经把香港岛列为了下一步大陆攻略的主要目标。陶东来相信在自己不知情的状况下,参谋部那帮好战分子甚至有可能在纸面上策划过武力占领当地的作战方案。

    当然,陶东来并不是在介意自己被蒙在鼓里,实施上这种事情在没有取得具体的进展之前,的确也无需专门向他报备。而且他在军委的这份挂职,政治需要的成分更多一些,平时也不太会有精力过问军方的具体事务。

    “所以驻广办军事小组这次递交的申请,其实是参谋部的意思?”陶东来开口问道。

    颜楚杰没有否认陶东来的猜测,点点头道:“广东那边在对香港岛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其实并不存在我们所担心的政治隐患,于是就向军委提交了相关的计划。但参谋部认为如果把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全如实上报,可能会在执委会的表决中遭遇到某些不必要的压力。在我们经过商议之后,就决定保留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情况,以促使这个计划能够尽快在执委会上通过。”

    陶东来缓缓地摇了摇头道:“我不是指责参谋部这事办得不对,但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这就是给人留把柄啊!明知道执委会里有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你们还……”

    “老陶你别激动,这事也没那么严重。”颜楚杰不等陶东来发作,便赶紧劝道:“我刚才在会上也说了,事情的重点并不是军方有没有故意对香港岛的情况有所隐瞒,而是要看能不能借着这次的机会做成我们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做成之后呢?下一次呢?”陶东来继续摇头道:“我知道参谋部不是出于私心。但做事的规矩总还是得要的,这么做法,我怕你们今后收不住手!”

    “老陶,如果你一定要追求责任的话,那这事就算我头上吧。”颜楚杰沉声道:“毕竟现在军委做主的人是我,我也不可能让下面的人来背这个锅。”

    陶东来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不是背不背锅的问题,而是这件事本身做得不合规矩。你明白吗?”

    “我明白,那又如何?如果我们不强行把这件事抹过去。照宁崎的说法,必须要考虑到那里有人定居,那这事又得因为当地的百十来户居民耽搁多久?三个月还是五个月?”颜楚杰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显然很固执,并没有因为陶东来的指责而动摇:“今年是穿越第三年了,我们现在还窝在三亚当土财主,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我们要多长时间才能建成规划中的跨洲大国?三十年还是四十年?如果这些事情还需要留给下一代来完成,那我们穿越过来的意义何在?老陶,我们都是三十好几快四十的人。干到六十岁退休,也没多少年可蹦跶了,不趁着现在还能动弹的时候拼一拼,真等到老得走不动的时候让人抬着上战场指挥打仗吗?”

    陶东来显然也被颜楚杰的这番话所触动,良久才应声道:“我并没有忘记我们为什么放弃以前的一切来到这里,我们的目标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关于这件事我也不会再多说什么了。但我希望这次是最后一次,不要等到有一天军委惹出祸事,才来说这个锅该谁背不该谁背,你明白我意思吗?”

    “明白。”颜楚杰嘴里应着,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颜楚杰并不担心陶东来会为了这件事情而跟他闹翻,毕竟两人是认识多年的战友。又一起穿越来了这个时空打天下,说得严重点也是有过命的交情了,肯定不会为工作上的事情影响了私交。但他就怕陶东来过于讲求原则,会为了军方的不实报告而暂停香港岛开埠的相关计划。那样一来损失的不仅仅只是军方此前为了此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又会耽搁宝贵的发展时间。

    对于海汉来说,穿越以来虽然碰到过不少困难,但总体而言对外的扩张过程都还算顺利。执委会得以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对外的扩张举措上面。但就算如此,这种扩张速度对于穿越者而言也还是显得太慢了一点。大家抛弃过去的生活走上这条不能回头的道路,绝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为了来这里当上开国元勋,而不是作为开国伟人的父辈存在。如果在壮年时期没能完成建立无敌帝国的梦想,那就算是下一代人实现了这个愿景,对于穿越众来说也并不圆满。

    军委对于香港岛的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安南南部的四个港口选址地区。对于海汉而言,那四处港口的建成与否,所关系的是今后控制马六甲海峡这个大目标的进展,对于海汉的主根据地位置和主要贸易方向而言,再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对手,控制南洋地区的航道咽喉倒并不是一件非常急切的事情。而香港岛的归属,则是会直接影响海汉对大陆攻略的大事件。

    香港岛若是能顺利拿下,基本便可以踏踏实实地掌握住珠江口水域,并且影响到两广地区通往福建、台湾海峡,以及北边沿海省份的所有航道。以香港岛为轴心和跳板,海汉才能够腾出手脚,在东南沿海区域逐步地进行势力扩张,而不是一直依靠驻广办和万山港这种“小打小闹”的项目来刷进度。

    而对于军方来说,控制香港的战略意义更是不可忽视,甚至颜楚杰根本就无需再向陶东来进行说明。香港岛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既能让战船直达广州城下,也可以凭借当地的天然地形打造成无法被攻克的堡垒式港口,从而封锁住整个珠江口的洋面。控制了这地方,就相当于是给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上了一道保险。就算执委会这边对此悬而不决。军方也早就已经有了主意,迟早得找一个理由踏足香港岛。

    两天后,“闪电号”帆船载着七名由军方、海运部、民政部、建设部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小组,从胜利港出发前往珠江口。他们将按照执委会的要求,对香港岛南侧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评估当地的开发价值和难度。

    不过就在他们从胜利港出发的同一天,广州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那位收了大额佣金的刘师爷没有辜负何夕等人的期望,居然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便办妥了何夕所要求的事情——以海汉商行的名义,在广州府登记造册,于年内在新安县下属的香港岛南侧修筑商用港口和设施。

    登记手续本身其实花费极少,但不露痕迹地获得这个登记资格,却是让驻广办这边足足花掉了千两白银。当然相比所取得的成果,这一千两银子花得千值万值。得到这个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