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5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5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筹委会目前的预购物资清单,孙长弥和越之云开出来的船舶购买方案也是颇为庞大。按照筹委会的计算,需要运去另一个时空的物资重量初步估算至少在7000吨以上,首先装运各种工业设备、工程机械等大块头,至少得就要一艘载重量4000吨以上,拥有一定自卸能力的杂货轮或是有舷侧跳板的滚装轮。按照孙越二人的方案,这艘船将是物资运输的主力,吨位越大越好,这样做可能要多付出相当数量的金钱,但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穿越船队的船舶数量,相应就减轻了所需的船员配置压力,对于穿越团队来说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一种选择。好在榆林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万吨级的轮船就算没有航道引导也不用担心在港湾内触礁或是搁浅。

    除了这艘主力大船之外,船队还需要视实际需要准备若干艘近海驳船,来充当油船、散货船等专业船只使用。方案中之所以会建议使用近海驳船而不是购买专业船只,也是考虑到团队的船员储备严重不足,近海驳船可以用大马力拖船直接推或者拖着走,甚至都不需要有自航能力。如果最终购买几艘驳船组成一个小船队,那么这支船队只需买一条大马力拖船然后配备极少的船员就能驾驭了,而价格上也比购买专业船只会便宜不少,说不定能把买大船的差价弥补回相当一部分。

    另外两人组还专门列项建议要买一艘退役登陆艇,这引起了筹委会的兴趣。颜楚杰提问道:“既然你们的方案中有近海驳船,那么驳船也可以直接冲滩,何必一定要用登陆艇?”

    “颜总以前是在陆军吧?”现在筹委会几个主要委员的称呼都被冠上了总字后缀,两个新人虽然才来不久也已经入乡随俗跟着用了起来。

    不等颜楚杰回答,孙长弥已经继续说道:“我们要考虑到在榆林港登陆的实际情况,主力船的吃水深度估计在6…8米,在当时的港口环境显然是无法直接靠岸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卸下一部分工程机械,搭建起一个简易码头,同时还要平整登陆场的地面,为后续船舶卸载物资做好准备。无动力的驳船缺乏自卸能力,不能用来搭载需要率先登陆的工程机械,登陆艇就没有这个问题。另外临时码头上不方便装卸的一些重型设备,我们也可以用登陆艇来进行转运。”

    陶东来插嘴问道:“市面上能买到退役登陆艇?价格会不会很吓人?”

    “上世纪90年代初造的登陆艇,现在经过二十多年服役,多数都已经处在淘汰阶段,市面上还真的为数不少。价格方面嘛……”孙长弥沉吟了一下才道:“其实很便宜,百吨级以下的登陆艇价格不会超过五十万,而且船况一般不会太差。”

    “哦,那就好。”陶东来心情为之一松。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方案最后那个预算总额三千万的红色字样实在太刺眼了,让人根本无法忽视。

    “真要花这么多?”陶东来咬着牙问道。这倒不是他吝啬出这笔钱,反正都要倾家荡产玩穿越了,到时候钱留着也没用了,买什么不是买。主要是这段时间资金支出太快太多,目前他公司的账目上根本没法一次拿出这么大笔的资金去供这些败家子们挥霍了。前些天好不容易从蒙贺手里砍下来的一笔预算,一转手就交给袁老爷子一家去采购各种农业作物和家禽家畜的良种去了。

    “真要花这么多!”这次越之云抢过了话头:“这买船可不是在淘宝买东西,买来确认收货就算完,我们还要预先计算一部分不可预知的维修和改造费用,再加上到穿越行动之前的油料和日常维护。如果预算有剩余,那我们还可以采购几艘小吨位铁壳渔船,作为前期的海上捕鱼和短途运输所用。”

    筹委会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由陶东来宣布最终决定:“筹委会原则上同意海运部的采购方案,但鉴于目前筹委会账面资金比较吃紧,所以采购计划的实施要稍微后延一段时间。”

    孙越二人倒没有对此表示什么不满和异议,只是孙长弥离开前提醒了委员们一件事:“船越早买好,船员的培训就可以越早开始。”

    两人出去之后,陶东来长叹了一口气道:“各位,现在刚进入六月,今年还有半年时间,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先说好消息吧。”宁崎性子急立刻便应声接道。

    “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团队的工业、农业、化工、信息通讯、海运、建设、军警等主要部门基本都搭起了架子,接下来到穿越之前的时间里我们只要不断招收人员,完善这个基础架构就可以了。”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我手头的资金现在已经跟不上采购预算的增长速度了。我的公司股份可以抛售套现,但我名下的不动产大部分都是地皮和开发中的楼盘,想要快速处理掉可没那么容易。给各位交个底吧,年底之前我顶多能拿出三到四千万的资金,而我们现在收到的预算方案已经快要超过这个数字了,如果在那之前我们想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那筹委会在穿越成功之前就会先陷入到破产境地中去。”

    颜楚杰、宁崎和蒙贺以前都是靠工资吃饭的人,对于解决资金缺口实在没什么发言权,顾凯前一天回了美国,说是那边有几个对穿越行动很有兴趣的人要去见一见。于是实际上能和陶东来商量解决办法的人就只有白克思一个了。

    白克思想了想才道:“如果考虑到我们去了之后就不会再回来,或许有必要尝试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办法来筹资。”

    “非常规办法”这个措辞虽然很巧妙,但在座的都不是三岁小孩,自然都听懂了白克思的弦外之音。遵纪守法观念最强的颜楚杰首先表示了明确反对:“不行,就算我们以后不会再回来,也不能在走之前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蒙贺翻了个白眼:“说得好像我们在这里到处挖墙脚拉人入伙就不是危害国家利益一样。”

    “那能一样吗?我们现在做的起码还没有触犯法律,白克思说的办法能不触犯法律?”颜楚杰急了干脆就直呼起了姓名。

    白克思倒是没生气,扶了一下眼镜道:“其实话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就算是触犯法律,也得看是触犯哪一国的法律,就算犯法,也未必会危害咱们中国的国家利益啊。”

    陶东来眼睛一亮:“老白你做外贸的,门门道道肯定多,有什么办法赶紧说!”

    白克思摆摆手道:“具体的办法我拿不出来,不过我知道有个人肯定有办法。你记得前几天我推荐了一个人给你吗?”

    陶东来想了想道:“是不是你说可以让他来挑头负责商务和金融的那个人?”

    “就是他。”白克思点头道:“这个家伙的履历相当不错,从美国斯坦福商学院毕业出来在华尔街做了几年最底层的股票经纪,后来去了雷曼兄弟公司做风投评估,08年金融危机雷曼倒了,他又跳槽去了德勤,干了两年跨境税务审计,现在辞职出来自己在上海搞了个外贸公司。我之前就跟他有生意上的来往,知道这家伙路子很野,正好前段时间他来广州办事,我就试探了一下他的口风,没想到他对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有兴趣,已经不止一次问过要怎么样才能加入我们的计划。说真的,我觉得我们现在遇到的资金问题,他可能会有解决办法。”

    陶东来斟酌了片刻之后开口问道:“什么时候能见到他?”

    白克思摸出了手机:“上海飞过来两三个小时而已,今天之内他应该就能出现在你面前。”

第7章 筹备进行时(四)() 
“这位就是施耐德先生。”

    当晚在广州市区的某间中餐厅包房,白克思向筹委会的几名委员介绍了刚从机场直接赶过来的救火专家。

    “施耐德先生是欧洲人?”看着眼前这位身材壮硕,高鼻深目的客人,再加上这欧味十足的名字,陶东来不禁有些疑惑,难道白克思还真打算拉个老外来入伙啊!

    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施耐德的中文居然非常地道:“不不不,虽然我有八分之一的德国血统,但我认为自己毫无疑问是和你们一样的华人,请注意看我的眼睛,我和各位一样也是黑眼睛,至于我的长相……我想大概只能用基因突变来解释了。顺便说一句我姓施,施耐德也不是音译过来的名字,而是我的中文本名。乐善好施的施,吃苦耐劳的耐,德才兼备的德。”

    陶东来心里暗骂了一声“假洋鬼子还知道掉书袋”,强压下问问他跟施耐庵到底什么关系的念头,邀请众人一起入座开席。

    酒过三巡,施耐德主动提起了话头:“我听说各位正在筹备去一个尚未开发的地方做一番大事业,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让我效劳的地方?”

    “可是我们去了那地方之后极有可能不会再回到这个文明社会了,施先生对此没有什么顾虑吗?”虽说已经有了要拉施耐德入伙的想法,但在此之前必要的试探还是要做的。作为团队首脑人物,这个工作自然是由陶东来负责。

    施耐德咧嘴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我早就已经厌倦了现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对我来说,四百年以前的世界简直纯净得就像天堂!”

    陶东来也笑了笑:“明人不说暗话,施先生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兜圈子浪费大家时间那就没意思了。”

    施耐德耸耸肩道:“好吧,那我就直说了。出于某些原因我必须要隐姓埋名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可能就会有性命之忧。假设我不得不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那还能有比另一个时空更好的选择吗?当然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者,我相信我的专业知识一定能对你们的事业有所帮助,我完全可以成为你们的助力而不是累赘。”

    在座几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都是转过同样一个念头——看来这家伙犯了不小的事情,这哪是来投奔革命,摆明了就是要找地方逃命!

    陶东来干咳了一声道:“恕我直言,施先生你……不会是背着杀人案吧?”

    “杀人?不不不!当然不是!我可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施耐德涨红了脸分辩道:“我只是很偶然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给某些重要客户造成了……小小的损失。”

    施耐德大概自知这样的说法实在难有足够的可信度,当下赶紧转移了话题:“白先生特地打电话让我尽快从上海赶过来,一定是有某些可以让我出力的事情吧?”

    陶东来点点头道:“不瞒你说,我们的筹备工作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不知施先生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

    施耐德沉吟道:“数目不大的话很简单,三五百万我现在就拿得出来……”

    “如果是那样我们就不会急着请你到广州来了。”白克思打断了施耐德的话头:“我们的资金困难可能会比你说的数字大很多!”

    “哦?那也不是问题,我有很多融资的方法可以搞到钱,但首先你们要告诉我,能给我多少时间?”面对金融专业的问题,施耐德的反应比先前就冷静了许多。

    “我们初步定在明年三四月的时候行动,但最迟在今年年底我们就必须要完成主要物资的筹备工作,因为最后的几个月时间我们的工作将以集体的技能培训为主,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在年底前弄到尽可能多的资金。”陶东来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字和时限,想要借此看一看施耐德究竟能不能拿出点干货来。

    这次施耐德沉默了许久,直到急性子的宁崎和颜楚杰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他才慢悠悠地开了口:“在不计后果的前提下,我想到十月底之前应该能弄到两千万人民币,如果运气够好,年底前大概还能弄到一千万左右……我可以向各位保证的是,到明年行动之前能弄到的资金不会低于两千五百万。这实在是因为时间太短了,如果时间更长一些的话,我们还可以有更灵活的操作手段。”

    其实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筹委会的期望,不过陶东来对他的说法却是有一点疑虑:“这个数字我很满意,但我想知道你所说的不计后果具体是什么意思?”

    施耐德很耐心地解释道:“一般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债务性融资。但我想各位现在都在拼命处理各自名下的固定资产,要通过银行办理金额巨大的抵押贷款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最后能侥幸办下来一些数目,恐怕时间上也不允许。大家都知道我是做外贸的,其实外贸订单本身就可以用来融资贷款,如果这些订单的基数足够大再加上操作得当,那么要弄到大笔的短期贷款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不计后果的意思就是我们根本不打算偿还这些贷款,通俗的讲,也就是一种金融诈骗手段。”

    施耐德瞥见陶东来皱了皱眉,不等他开口询问便立刻继续解释道:“陶老板不用担心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我融资的对象根本就不会在中国国内。我之前在德勤事务所做跨国税务审计的时候,为了帮助一些客户获得出口退税优惠,在很多国家注册了不少皮包公司,这些公司手续完备并且都有合法的交易纪录,用来实施我的计划再合适不过。像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印尼这些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的国家,可以钻的空子简直多到难以想象。这些钱的流向会很隐蔽,在通过至少五次以上的跨国转账之后才会进入你们指定的帐户,在短期内绝不会有人能追查出来。”

    施耐德的计划听起来很有说服力,在细节的地方也经得起推敲,对于急需弄钱的筹委会来说,合作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双方又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之后,便基本达成了合作协议:筹委会和施耐德各出一半资金实施这个计划,事成之后施耐德可以在筹委会获得一个临时委员的席位,并且主导整个穿越集团的金融财务工作。当然,这个计划必须是在筹委会名为帮助,实为监视之下去进行。用颜楚杰的话来说,筹委会可不能在自己骗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