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500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500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建在内。

    执委会和军方都认为只要海汉这边直接参战了,不管参与程度有多深,那和谈这个事就不再是许心素一个人能说了算了,而这大概才是阻止和谈最为有效的办法。另外一方面,只派遣少量军队也不至于激起福建方面对海汉产生不必要的警惕心理。

    宁崎把话讲在明处,除了告知在场这些人之外,也是为了震慑某些有不安定想法的人。他从刚才关于战与和的争论中,已经看出许心素麾下这些人并不是铁板一块,有想继续打的,同样也有想议和的。至于想议和的这些人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那就很难说了。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宁崎知道最有效的震慑并不是口头上的威胁,而是实打实荷枪实弹的海汉民团进驻福建。他在海南岛已经见过了不少这样的明人,嘴上叫得起劲,但真正等海汉民团到了跟前,膝盖软得比谁都快。

    许心素又继续问道:“那不知贵方打算派出哪位将军,来福建主持大局?”

    宁崎应道:“海汉执委会对于福建的战事非常重视,在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讨论之后,决定派出海汉民团将领钱天敦上校来执行这个任务。”

    宁崎一公布这个人选,在座对海汉军情稍有了解的人都发出了低声惊叹。海汉民团当中,最为出名的几个高层人物,在福建这边的军中也是小有名声。这些军人虽然没人与钱天敦见过面,但对他的战绩可是早就如雷贯耳了。

    钱天敦是海汉在三亚落脚后最早外派的武官,而且成功地在安南北部为海汉练出了一支精兵。这支部队在安南内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让钱天敦成为了唯一一名身在海外却仍能在军委中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员。如果抛开几乎在每个部门都有例行兼任的陶东来不算,那么除了颜楚杰和王汤姆之外,钱天敦基本上已经在民团军中能够排到第三把交椅的位置。而他亲自练出来的安南野战军,也号称是民团军中战力第一的部队。

    去过三亚留学的福建军官,几乎都在胜利港军校的战例分析课上学过钱天敦在安南内战中指挥过的几场战斗,并且单兵格斗技巧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也注明了是由钱天敦所编撰。可以说这些受过海汉军事培训的明军军官,基本都算得上是钱天敦的半个弟子了。

    但他们关于钱天敦的信息却知之甚少,除了知道他一直在安南带兵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个人信息了。在这些军官心目中,钱天敦也是类似于传说中的人物,从未想过这种人物竟然会有一天来到福建带兵,甚至会与自己一起在战场上作战。

    宁崎很满意这个消息所带来的效果,接着又说道:“不过因为钱天敦上校目前还在遥远的安南任职,要交接当地的军务,完成这次调动,还需要一段时间。”

    许心素当然很清楚钱天敦在海汉军中的地位,当下很是恭敬地应道:“既然执委会如此重视,那许某就扫榻相迎,等着钱将军莅临福建了!”

    钱天敦的这次调动其实也不仅仅只是因为福建局势的变化,一方面执委会是考虑到安南未来数年可预见的和平局面,已经不需要再将精锐人员和部队驻扎在当地;另一方面钱天敦驻外时间已经有三年多,而且他又是带兵的将领,执委会担心驻守时间太长,会让他在安南当地的影响力逐渐固化,甚至产生某些不好的变化,毕竟执委会想要的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而不是割据地方的军阀。或许钱天敦本人不会有这些意愿,但时间一长,周围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这种趋势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钱天敦的位子进行调动。但像他这样带兵作战经验丰富的高级军官,调回海南岛来坐办公室似乎又太浪费人才。在征求过钱天敦本人的意见之后,执委会才决定将他的任职地区从安南调往福建。而他手下的部队,除了派驻到南方安不纳群岛的一个营之外,军委允许他再带一个加强营的编制随他一起调动到福建执行驻扎任务。至于安南当地的防务,则将由海南岛另行派驻部队接管,而指挥权则是将由钱天敦的同僚冯安楠暂时接管。

    事实上安南驻军与海南岛驻军几乎每年都在进行小规模的换防,因此这种调动倒也积累了很多的实际经验,操作起来并不会很复杂。不过这次调动的特殊之处,就是规模稍微大了一些,调动的范围比起以前也大了不少,而且涉及到的人员也更多——尽管只有一个加强营的部队跟随钱天敦调往福建,但这些人员的家属都将得到移民海南岛的机会,相关人数可能会接近三千人。在这些安南裔归化民的意识中,只有移民到海南岛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加入了海汉籍,这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都是等待了很久的一刻。

    如果是往常的例行换防,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肯定会遭到文官们的反对,毕竟这种跨海调动部队所需花费的钱财也不会是一个小数目。但这次执委会却是异常顺利地通过了重新部署部队的方案,一方面是因为福建的形势走向,另外一方面也是军方早就安了心要把这笔帐交给福建来承担。

    宁崎微微笑道:“许大人说得太客气了。不过关于民团军这次的调动,有一些事情的确还需要福建方面进行配合,比如说安排船只运送军需品,沿途的补给安排,到了这边之后的驻地等等,还得许大人和各位多多费心了。”

    许心素当然听得懂这弦外之音,当下立刻表态道:“宁先生放心,钱将军所率部队的开拔费用,以及到了福建之后的所有开销,均由我方承担。”

    从安南到福建的海路上,海汉的补给dian只怕要比许心素能提供的地方要多得多,起码在琼州海峡和珠江口两个地方,都已经是被海汉划作了自家的势力范围,也根本不需要福建方面千里迢迢派人到途中去组织补给。宁崎的说法,其实就是希望福建方面能够承担部队调动的费用,而许心素也很是自觉,立刻便出声应承下来。

    这笔钱肯定不是小数目,但如果海汉民团的进驻能够有助于福建军方加速击败甚至剿灭十八芝,那就算这接下来的一年两年里多花个百十万两银子,许心素认为这种代价也是值得的。

第601章 摩根的提议() 
按照海汉民团现行的军费标准,一个驻外营级单位就算不执行作战任务,一年下来所需的军费也得十五到十八万元左右。因为军需补给有相当一部分要从三亚通过海运送到当地,所以驻扎地距离大本营路程越远,相应的维持费用就越高。福建方面愿意把这笔不小的费用承担下来,海汉的态度肯定是乐见其成。

    这支部队部署到福建之后,就可以有效地改变现在大本营对福建局势反应迟缓的状况。过去大本营只能被动地接受福建方面的信息,并且多数时候还严重缺乏时效性,但驻军之后就能更快地针对当地局势变化作出反应,甚至可以通过主动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引导局势走向,进一步加强海汉对福建的影响力。

    而对于福建本地的主战派来说,宁崎宣布的这个消息所起到的强心针作用甚至比出售新式战船更大一些。毕竟能买到新式战船跟形成有效战斗力之间的距离还很远,要实现后一步起码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而要不要停战却是必须在短期内就得作出最终决定,光靠从海汉手里买船这个举措肯定是来不及的。而海汉民团进驻福建,听起来可行性就高多了,如果有战︾∝,。⊕。▼o无不胜的海汉民团在漳州坐镇,那剿灭十八芝的难度无疑会因此而减小很多。而且海汉民团进驻福建的规模很有限,仅仅一个营而已,似乎倒也不用担心这dian人马会在福建掀起多大的风浪。

    当下便有人连连发声,称赞海汉急公好义,此举将会拯救福建受匪患祸害多年的百姓云云。也有人表明态度,只要海汉民团敢出海跟十八芝作战,那就必与民团军共进退。而先前一些主张和谈的人士,现在也都很知趣地闭上了嘴——海汉人摆明了是要跟十八芝开干,就算劝得住许心素,难道还劝得了海汉人?

    当然这些事情的具体实施细节,就没有必要在当下这个场合进行深入的讨论了。只要双方的头面人物都表明了态度,剩下的事情可以交给下面经办的人再去慢慢协商就行。

    当天酒宴之后就没有再另行安排活动,许心素给使团安排的住处离许府非常近,仅仅隔着一条街而已。而许心素在漳州的影响力的确不是盖的,直接命人临时封闭了街道,然后派了一队卫兵将海汉使团送过去。

    宁崎虽然在酒宴上喝了不少,但到住处之后喝了两杯热茶,精神就清醒了不少,让随从去请使团里的几个人过来商量正事。

    不一会儿他通知的人就到了,一个是负责使团军事、安保和医疗的摩根,一个是隶属于安全部的归化干部孙堇。

    “孙堇,今天跟我们的人联系上了吗?”宁崎指了指屋里的椅子,示意他坐下回话。

    孙堇半边屁股坐在椅子边上,恭敬地应道:“报告首长,使团入城的时候已经跟我们的人接触过了,明天会到这边来向首长当面汇报工作。”

    孙堇也是几年前从广东逃难到三亚的移民之一,年龄不过才二十出头。刚到胜利港的时候被分配在码头上做事,后来因其念过书识得字,被推荐去了胜利港小学教扫盲班。当时司法部成立之后内务文书人员不足,孙堇便被调过去兼任,再后来安全部编制单独脱离出来,他就又被借调到了安全部做内务。但安全部的特殊性质并不允许人员兼任其他部门,于是孙堇的编制就从三个变成了一个,成为了安全部的专职人员。

    成了专职之后,孙堇所负责的工作就不仅仅再只是内务了,毕竟像这样根底清白,有文化基础,做事又机灵的年轻人在安全部里也算是稀缺资源,受到一定的重用也是情理之中。这次海汉派出使团到福建,安全部就委派了孙堇随行,负责抵达这里之后与派驻福建的人员接洽,并伺机搜集本地的各种情报信息。

    安全部在此之前部署了少量人员到漳州泉州,其公开身份都是隶属于海汉商务部之下的某几家商号,因此使团入城的时候,这些坐探就已经堂而皇之地跟孙堇进行过接触。

    宁崎diandian头道:“关于十八芝,安全部现在有什么消息吗?”

    孙堇应道:“我们的人已经打探到一些消息,但今天时间太仓促,具体的情况还得等到明天他们过来才能说清楚。”

    宁崎所问的可不是盘踞在澎湖的十八芝,而是十八芝派到漳州来跟明军和谈的代表。海汉使团这么千里迢迢地跑来福建,其实就是来搅局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设法阻止十八芝与明军之间的谈判。除了在许心素这边下工夫之外,使团也要试图找到十八芝派来的和谈使者,看看有没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宁崎又问了几句之后,便打发孙堇先去休息。孙堇知道这是两位首长有事要单独商量,当下便起身告辞出去,还不忘反手把门给带上。

    宁崎目送孙堇离开之后,这才侧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摩根:“摩根,和我说说你到这里之后的看法吧。”

    摩根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用仍然带着浓重“歪果仁”腔调的普通话说道:“我认为形势比我们之前预计的要好,明军里的主战派仍然是占据了多数。我今天注意观察了一下,在酒宴上主张和谈的,连一个军方的人都没有。”

    宁崎diandian头道:“的确如此,我当时也注意看了,主和的大多是商人或者文人,军方将领的求战心倒是很迫切。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军人是要靠累积军功来升职,不打仗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断了上升的门路。”

    “所以你看,每到这种重大决策的时候,拖后腿的往往都是文人……”摩根见宁崎脸色有dian不快,当下又赶紧补充道:“当然了,我并没有讽刺你的意思,只是针对福建的局势发表一下看法。”

    每次执委会商讨军事计划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也的确基本都是来自几个文官,宁崎自然就是其中之一了。当然他比起和平主义者顾凯还是要好多了,起码多数时候他还是会比较理智地衡量战与不战之间的利益,而不是像顾凯那样一味地反对发动战争。摩根虽然本职是医生,但他却是更偏重于军方一些,因此态度也是站在了军方一边,难免就会对这种文官拖后腿的现象有些微词。

    宁崎也不想跟他争执这个问题,只是摆摆手道:“没事,还是继续说正事。”

    “说正事……”摩根diandian头道:“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左所和漳州城的城防水平都相当不错,据说这都是在我们的军事顾问指导之下做出来的成果。回去之后我要建议军委查一查记录,看看当时是谁负责这个任务,这种有才干的人应该得到提拔。”

    “那你对本地明军的观感怎么样?”宁崎继续问道。

    “仅仅看他们站队是看不出什么结果的。”摩根耸了耸肩道:“我希望有机会看到他们的操练,当然最好是实际的作战,那样才能真正看出一支部队的战斗水平如何。但我注意到这里的明军都大量列装了二七式火绳枪,以及大约有十分之一比例的二八式燧发枪。有我们所提供的这些武器,我相信他们的战斗力肯定要高于同时代的其他明军,但这同样也需要进一步的确定。”

    “你的意思是,建议明军在我们访问福建期间组织一次军事演习?”虽然摩根这番话弯弯绕绕,宁崎还是听出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摩根diandian头道:“我们可以主动建议,在近期来一次联合军演。正好我们也来了三艘军舰,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向福建军方的高层展示一下武力。”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宁崎摸着下巴回应道。

    与福建军方组织联合军演,其实并不在此次使团出访的计划当中。不过使团有两项很明确的任务,一是向福建军方推销新式军火,二就是向其展示海汉民团海军的实力。而组织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