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551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551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

    早前在安不纳岛上的交锋中,穆夏柏所率领的安南民团在炮战方面的经验不足,直接导致了接战阶段的不利局面。十几个炮台居然都没能封锁住对手的登陆行动,这在战后也引起了军方高层的反思。尽管参谋部在相关的战术设计上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通过这次交战,安南民团的确是暴露出了他们在阵地战方面的短板——毕竟这支部队是以奇袭和山野环境下的特殊作战为训练基础,甚至连重型武器都不是其标准配置,正面战场上的交战方式的确并非他们所擅长。

    为了弥补这个短板,军委才作出了这种特殊的调动。虽然炮兵连的配置仅仅只有八门陆军炮,但专业炮兵部队在战场上所能发挥出的威力,并不是临时客串的步兵们所能相比的。

    而工程连则将主要负责在安不纳岛的港区构建防御工事,前次荷兰人的突然来袭已经让军委意识到之前的想法太过简单,荷兰人对于安不纳岛的重视程度或许会超乎想象,今后一段时期内肯定还会发动对安不纳岛的夺岛作战。而临时炮台已经在上次的交战中被证实了作用极其有限,要想稳稳地守住港口,还是得照搬现有的成功经验,在海岸上构筑坚固的大型防御工事才行。

    当然仅仅派出一支工程连前往当地还远远不够,建设部为此还要调动一批建筑材料,用船队运往当地。有鉴于修筑岸防工事的工程量,这毫无疑问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军费开支。然而这笔钱还真是不能省,就连一向会对军方预算案提出质疑的顾凯这次也没有表示反对——毕竟前一次荷兰人都打上岸了,再不修炮台可能就会悔之晚矣了。

    所以尽管当初筹划占领安不纳群岛的时候,执委会并不打算在当地投入太多的资源去搞海汉式的岸防工事,但兜兜转转回来,大家却发现这一步根本就无法跳过,该砸进去的银子照样省不了。

662。第662章 荷兰人的难题() 
一支千人规模的武装部队,超过千人的移民,再加上大量的物资装备,这就是即将从三亚大本营前往安不纳群岛的阵容。 为了能够保证将人员和物资一次性投送到位,海运部需要调集麾下超过三十艘的运输船来承担这次的任务,而这也是自安南内战之后,海运部出动的远洋船队中少有的规模。

    然而这还不是执委会打算投放到当地的全部力量,除了陆军和移民之外,海军也将加大对当地海上防御的投入力度。驻防安不纳群岛的战船将在原有的两艘“探索级”基础上再增加四艘同级战船,以保证当地遭受来自海上的攻击时不至于只能一味地退守内陆进行被动防御。待当地的港口码头改扩建工程完成之后,军委极有可能还会部署一到两艘吨位更大的“探险级”战船。

    至于在各个舰队中都被当作旗舰使用的“威严级”战舰,对港口条件和综合补给维护能力的要求则要高得多,安不纳岛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海军所要求的标准,军方也只能将其部署到安南的金兰湾军事基地,待战时需要再派往南海执行作战任务。

    八月中旬,福建方面终于传来消息,当地官府与东印度公司的谈判宣告破裂,正如执委会事前所预计的那样,荷兰人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赔款和承诺,态度依然十分强硬。虽然这对并不希望继续打下去的福建官府而言可能并非好消息,但却正是海汉一方想要获得的结果。算算时间,从大员出发前往巴达维亚报信的船只估计已经出发了多日,海汉便也委托了与东印度公司有着贸易往来的的詹家船行,带一封措辞严厉的外交信件前往巴达维亚,递交给东印度公司的高层。

    在詹家船行的船队出发五日后,由罗杰率领的庞大船队也从胜利港军用码头和三亚的移民码头两处同时启航。两支船队将在三亚外海会合,然后进行简单的海上编队之后一起南下,前往安不纳群岛。由于船队规模太过庞大,在途中至少要停靠安南沿海港口进行两次补给,算下来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航程才能抵达安不纳群岛。在此之前,驻扎在当地的穆夏柏和安南民团军依然需要依靠自己来组织防御。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部正陷入一场激烈的意见纷争之中,而其原因就是因为公司组织的军事行动在外连续受挫。

    六月下旬,原本派出去搜救失踪商船的船队在纳土纳群岛撞上了正主,并且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由高级军官斯派克斯和布劳沃两人指挥的船队在一开始还是打得比较顺利的,强顶着对手的炮火实施了登陆作战,并且成功突破了对手的岸防炮台防御线。就当他们认为可以顺利剿灭这股来历不明的海盗,并且夺回纳土纳岛的时候,接下来的战局就急转直下,令人跌破眼镜。

    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取得优势的荷兰军队,竟然在围攻岛上小镇的阵地战中被对手打得抬不起来头。布劳沃本人也在突袭小镇的战斗中战死,这也是后来导致荷兰军队发生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逃离当地的船队已经无力再发动第二轮攻击,只能在海上兵分两路,一路由范隆根带领,依然北上前往大员港。另一路由斯派克斯收拢的残兵败将则是原路返回巴达维亚,并向公司呈报了这次交战的经过。

    自从进入远东地区以来,东印度公司的武装船队在绝大部分的冲突中都以胜利而告终,这也是公司所辖殖民地能在短短十多年内迅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即便是天启年间在澎湖败给了明军,那也是因为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抵抗了半年之后已经几乎要弹尽粮绝才不得不选择了撤退。然而一支阵容齐整,训练有素,有高级军官指挥的武装部队,居然会在纳土纳岛败给了一群不知何时从何地冒出来的海盗,而且结果可以用惨败来形容,这让董事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实在难以接受。

    在斯派克斯的描述中,这群海盗被形容为“训练有素的军队”,其装备的枪炮数量甚至超过了武装船队,并且从其在岛上修筑的工事状况来看,这些家伙并不是打算抢劫一番就离开,而是要在当地长期落脚了。

    这样的描述在董事会中也掀起了一片哗然,东印度公司在数年前夺下这个岛之后,还从没有外来势力打过当地的主意,就连一直不那么对付的葡萄牙人,也并没有将纳土纳岛群岛当作争夺的目标。这倒不是葡萄牙人打不下这个地方,其实当地的防御力量并不算强,勉强能够自保不受海盗骚扰而已,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地方的港口条件有限,即便夺下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而且也没什么天险可以据守,战略价值比较有限。

    然而这群来历不明的海盗却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不但不声不响地攻占了当地的港口和小镇,而且还实施了规模不小的工程——以斯派克斯的观点,当地的防御工事至少需要上千劳动力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建成,而这样的工程量也正是当地多年以来都一直没有像样防御工事的客观原因。

    不得不说斯派克斯的推断还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而且与荷兰商船在这条航道上开始失踪的时间也比较相符,可信度是相当高的。但公司高层们所不能接受的是代表公司战斗力的武装船队竟然会在作战中败给一群海盗,而且斯派克斯关于战斗的描述中似乎也存在着相当多的漏洞。

    比如说斯派克斯声称这群海盗的装备水平相当高,甚至还超过了自家的武装,但据东印度公司所知,在远东地区并没有哪支海盗具备了这样的武装程度。就连大明沿海那支号称远东第一的十八芝,也仅仅只是船多人多而已,单论武器装备水平也远不及东印度公司的武装部队。至于说南亚这边的海盗武装,还远不及十八芝,往往是一群衣衫褴褛的海盗操着一堆破铜烂铁就敢出海打劫,要说普遍实力偏低的南亚海盗有能力击败东印度公司的武装部队,公司高层们是决计不信的。

    当然后来斯派克斯又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认为这伙海盗应该与去年攻打大明琼州岛的是同一伙人,即同为安南前朝余孽纠集所成的武装势力。这些人当中有不少在改行之前都是军人,军事素质远非一般海盗可比,并且也有一定的渠道获取大量制式武器。这伙人去年被海汉和大明的联军逐出琼州岛之后,很可能选择了南下另行寻找落脚点,而纳土纳群岛很不幸就落入了他们的计划之中。

    至于他们所掌握的武器在这种推论的基础上也很容易得到解释。众所周知,葡萄牙人和盘踞在琼州岛上的海汉人都是著名的军火商,他们最近卖给安南和大明的武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其中一部分流入到海盗手中也是说得过去的——说不定就是他们直接卖到海盗手里的,毕竟这种事也不新鲜,十八芝手里的制式武器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东印度公司提供的。

    不过这种推论也仅仅只是来自斯派克斯个人的想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士兵们甚至都没能从岛上抓回一名俘虏来获取口供。因此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人对于这种说法仍然将信将疑,然而他们所不知的是,斯派克斯误打误撞之下,居然作出了无限接近事实的推论。

    穆夏柏率领的这支驻扎在当地的武装,其成员的确有相当一部分都参加过前一年的燎原行动,而当时他们所扮演的也正是来自安南的海盗。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扮演海盗的经验在经过战后的总结之后,再次被运用到安不纳群岛的时候,参战人员的演技也都普遍得到了提升。当时岛上第一批被俘的荷兰人,就几乎没人怀疑过这帮突然出现的海盗是否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真实身份。

    即便这种作战能力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斯派克斯仍然无法向董事会说明为什么海盗们会选择了纳土纳群岛这么一个孤悬南海之中的地方作为长期基地。要知道当地甚至连粮食都无法自产,一定程度上还得依靠从外面运送补给才行。东印度公司是因为常年都有船队在这条航线上往返,才能维持这个补给点,一方面从外向岛上运送粮食和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在当地补充淡水和果蔬。

    而岛上一直维持着三四千人的人口规模,也正是因为岛上的自产水平和外界的补给能力有限,无法支撑更多的人口长期定居所致。如果这伙海盗真的要选择纳土纳岛作为其窝点,那么也势必会面对同样的难题——除非他们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远程补给,亦或是在岛上开垦大量农田种植粮食作物。但如果是有心组织大规模农垦来维持生计,这些人又何必来当海盗?

    还有一点斯派克斯无法解释的是,以他所说的状况,占领当地这股海盗的兵力至少也在五至八百人左右,这么多的人员物资跨海而来,那他们的船队何在?如果是藏在附近的岛屿海岸,为何在荷兰船队靠港作战期间,没有从海上向其发动攻击?

    斯派克斯只能猜测这支船队或许正好是到出海捕捉新的猎物去了,但这种解释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主力出海劫掠期间,留在岛上看家的海盗都是如此强悍,那么这支海盗势力究竟会有多大的战斗力?这显然太玄乎了,董事会的人并不愿意相信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海盗会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如果连海盗能经营出这样的一支军队,那东印度公司这么些年是到底在干嘛?

    就连对斯派克斯一向信任有加的科恩总督,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很难再对他描述当中的种种漏洞、矛盾视而不见。当科恩总督义正辞严地责问斯派克斯是否存在着谎报军情的状况时,斯派克斯只能大呼冤枉,同时声称有人可以为自己作证——范隆根带着他剩下的商船北上去了大员港,等他回来之后,董事会大可向其询问,看看所说的状况是否与自己的描述相符。

    然而按照行程,范隆根大概要等到八月底或九月初才能返回巴达维亚,这还得要路上顺利才行。董事会商量再三之后,决定暂时不对斯派克斯施加惩罚措施,但鉴于他的描述中有颇多可疑之处,科恩总督宣布将他软禁起来,直到范隆根返回巴达维亚,证实他的说法属实为止。

    虽然到最后也没弄清楚纳土纳群岛究竟是怎么一个情况,但这场失利还是引起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高度重视。斯派克斯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公司此前失踪的几艘帆船,居然都出现在当地的海港——当然了,船上连人带货都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一个被拆掉船舵无法航行的空壳而已。很显然在此之前的失踪帆船都是这帮人下的手,倒是不需再满世界去寻找它们的下落了。

    区区几条帆船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海盗已经开始威胁南海航道的安全,而且实力还不可小觑,这就不得不引起董事会的重视了。毫无疑问这个毒瘤必须要尽快除掉,否则今后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也会大受影响。但如何下手,却是成了一个让众人争执不休的难题。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先等范隆根回来证实斯派克斯的说法属实,才好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必须要尽快动手,否则岛上的海盗扎下根了就更难铲除了。

663。第66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解决纳土纳岛的麻烦之前,巴达维亚也暂停了东北亚方向需要穿越南海的所有航运任务,以确保不会再有东印度公司所属的帆船落入这群海盗手中。 而海上运输的中断将会给东印度公司带来的损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目,急于让公司再次出兵征讨纳土纳岛的人,大多都是利益因此蒙受损失的苦主。

    这笔帐非常好算,从四月商船屡屡失踪开始算起,距今已经近四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已经因此而白白耗费,苦主们可没有心情把这事拖到下一年再来解决。

    有主战的,自然也就有主和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习惯于用武力来解决争端,何况之前运用武力的结果还是如此的糟糕。有人指出在这段时期内经过纳土纳群岛的大明商船并没有遭受到劫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