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581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581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么远的地方运人回来,花销可不会是小数目。”顾凯立刻提醒道。

    施耐德笑道:“我作为掌管钱袋子的人,当然第一件事就要考虑费用问题。首先我们有自己的粮食来源,可以用相对比较低的成本来解决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消耗。其次,我们可以用工业品来换移民,谁给我们运来移民,我们就按人口算价,以指定品种的工业品代替金银来作为支付方式。”

    “各位都知道,我们有很多工业品在大明境内的销路都非常好,秋交会签下的订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条件,争取到更多的海商为我们从北方转运难民。”施耐德继续解释道:“我举例说明一下这样做的好处吧,假设我们要为一批移民向合作的商人付出一千两银子的运输费用,但如果换成用工业品作为支付方式,那么这批工业品对我们而言的实际价值是远远低于一千两的,因为我们只需要考虑其生产成本。而对于拿到这批工业品的商人来说,其实际市场价值却是要高于一千两,只要他们运到大明卖掉这批货物就行。”

    “我们不用担心库存的贵金属消耗得太多,大明的海商也会因为可以用难民换取到超值的商品而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这对于双方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的理解没错吧?”陶东来立刻便领悟了施耐德这个办法的妙处所在。

    “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调低价格,让难民兑换工业品的交易价稍稍低于我们正常的出售价,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加入进来,并且让他们更积极地去搜罗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施耐德继续侃侃而谈道:“我们也无需担心这样的降价会对我们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只要海南岛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快速地扩充,那么很多工业品的生产成本也会随着产能的增加而进一步地下降。”

    “如果短期内外来移民大量涌入,我们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吗?”顾凯提出了疑问。

    “这方面倒是不会存在大的问题。”答话的是农业部的负责人袁秋业。虽然农业部对应的执委席位是他父亲袁若修,但袁老爷子随着岁数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逐渐开始下滑,近期连会议都不太会亲自出席了,由袁秋业当代表的时候更多一些。

    袁秋业继续解说道:“我们在统一了海南岛之后,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都有大量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集体农场,推广粮食种植。就算来年海南岛上的人口翻上一番,粮食供应也是跟得上的。你们要知道,我们穿越之前那个时代,海南岛的粮食年产量大约是在200万吨的水平,虽然我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但只要我们保持目前的粮食种植种植面积增加速度,加上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出现,今后要在岛上养活一两百万人也并不是难事。”

    施耐德也补充道:“退一万步说,如果短期内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我们还有安南和占城这两个地方可以进口大量的粮食。我们甚至都不用付现钱,只要告诉他们用粮食来换武器,这两个国家就会争先恐后地给我们运来粮食了。”

    施耐德所说的的确是实情,早两年安南曾经将人口、土地等等作为交换条件,向海汉换取军事支持和军火出口,后来占城也用类似的形式购入不少海汉武器。以这两国的国力,很难有足够的经费来大量购买价格不菲的海汉武器,如果海汉肯松口让他们用粮食换武器,那这两国的当权者大概宁肯国民挨饿也会先把国内的粮食搜刮出来换一批武器再说。

    既然掌管钱袋子的财政部和负责粮食供应的农业部都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太大的问题,又无需军方出面,只要商务部和民政部动手就可以操作这件事,那么可行性就相当高了。虽说执行这个计划依然会存在不小的成本,但相较于启用军队的开销,雇佣外部人员反倒会节省不少。而且广东最近两年匪乱逐渐减少,民间也平静下来,海汉吸纳移民的速度已经大不如前,的确是需要其他途径来快速增加海南岛上的劳动人口才行。

    对于这个提案的表决,执委会少有地呈现了统一的意见,所有人都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移民方案。施耐德很乐观的估计,如果操作得当,来年仅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大明引进到海南岛的移民,大概就会超过五万人——这个数字相较于目前海南岛上不过二十多万的总人口来说,比例已经相当可观了。而提出这个方案的宁崎,也总算是扳回一城,没有因为前一个出兵方案被全面否决而太过丢脸。

    当然了,要实现这个提案也并不是只是施耐德几句话说得那么简单,就算是有大明海商去北方运了难民过来,也还存在着甄别、检疫、安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如果以施耐德所估计的数字来看,光是安置移民就需要在海南岛上再建设大约一百个村落,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引进移民或许只需要商务部和民政部出马,但安置移民就得要更多部门一起协同配合才行了。

第699章 战前布局() 
1632年新年伊始,胜利港,鹿回头陆军基地。

    “排个队都这么不利索!看着你前面的后脑勺,不要东!张!西!望!”古卫用大嗓门训斥着手足无措的新兵蛋子,唾沫星子喷了这倒霉蛋一脸。

    1631年海南岛冬季征兵的工作已经结束,这几日从各州县报名服役的年轻人陆续抵达了胜利港报到入营。古卫所训斥的对象,就是从陵水坐了一天的船刚到达这里的四十多名新兵。

    这些年轻人大部分并不是海南岛本地人,而是最近一两年从大陆引入的移民。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从军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明卫所体系早就崩坏到难以维持的程度,例如原本的崖州,卫所就已经名存实亡,否则当初穿越集团也不会毫无顾忌地选择了榆林港作为登陆地点。不过对近两年引入的外来移民而言,从军却是他们获取海汉归化籍这个立足必要条件的捷径。

    与草创初期相比,如今的海汉民政部门对于归化籍的界定和待遇区别更加严格,外来移民如果没有耐心等待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考察期,那最快的入籍途径就是当兵。每一个移民安置村落的村委会墙上,都统一刷着“一人入伍,全家入籍”类似的征兵宣传标语,这样的待遇对于急于在本地落地生根的移民们来说的确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且海汉民团的士兵待遇本来也不低,比起务农做工这些传统职业还要稍好一些,从经济角度而言也是一条不错的谋生出路。

    此外这些移民在从大陆来到海南岛的过程中都见识过海汉民团,着装整齐、荷枪实弹、军纪严明的民团士兵给移民中的年轻人所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于大明的军队,再加上海汉特有的宣传手段,将海汉民团打造成威风八面的救世军形象,对于热血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比如目前这一队来自陵水的新兵,全都是来自同一个移民村,而这个村目前的总人口才不到八百人,男丁青壮约占一半,报名入伍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十分之一,在采用募兵制的海汉辖区内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当然了,要把这些根本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年轻人变成令行禁止、不畏牺牲的军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在鹿回头陆军营地先完成两个月的基础训练,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兵种分配。例如炮兵、狙击手、侦察兵、工程兵等对技能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兵种,就得从这些完成新兵训练的人员中作进一步的挑选,然后再进行专业培训,其培训周期就比新兵训练要长得多了。

    不过对于海汉军中负责训练新兵的古卫来说,带这些新兵简直比自己亲自上战场还要费心费力。很多人在入伍时甚至连左右都分不清,排个队也需要不停地喝斥甚至出手才能让这些人听懂自己的指令。

    而今天让这些新兵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军训指令的不熟悉,还有眼前正在集结的海汉民团正规军队伍让他们难以把精神集中去执行长官的命令。

    在新兵训练的场地旁边,是一处标准的400米跑道运动场,此时这片场地上已经集结了三个陆军连的队伍,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作战装备和物资,海汉军方一把手颜楚杰正在士兵们的面前对他们进行出发前的训话。对于刚刚入营的新兵们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海汉民团成建制地从驻地开拔,这种阵势的确是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震撼,同时也有一点小小的羡慕。因为据说这支部队将要开拔的目的地是珠江口的香港岛,而按照军中的规定,这种在外地驻扎的部队还可以享受额外的津贴补助,每个月算下来至少可以多养活一口人了。

    “报告首长,小人有问题求教!”队伍里有人举手大声说道。

    古卫回头看过去,见是一个肤色白净的年轻后生,便走过去在他面前站定了身形:“问吧!”

    “小人入伍之时,征兵的军爷说日后可以派驻到福建去,不知是否真有此安排?”那年轻后生问道。

    “你是福建人?”古卫听他说话带着比较明显的闽南口音,便猜测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

    “小人是福建莆田出身,只身一人投了海汉,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回到福建,为家人报仇雪恨!”那后生恨恨地应道。

    以下内容稍后将重新编辑

    1632年新年伊始,胜利港,鹿回头陆军基地。

    “排个队都这么不利索!看着你前面的后脑勺,不要东!张!西!望!”古卫用大嗓门训斥着手足无措的新兵蛋子,唾沫星子喷了这倒霉蛋一脸。

    1631年海南岛冬季征兵的工作已经结束,这几日从各州县报名服役的年轻人陆续抵达了胜利港报到入营。古卫所训斥的对象,就是从陵水坐了一天的船刚到达这里的四十多名新兵。

    这些年轻人大部分并不是海南岛本地人,而是最近一两年从大陆引入的移民。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从军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明卫所体系早就崩坏到难以维持的程度,例如原本的崖州,卫所就已经名存实亡,否则当初穿越集团也不会毫无顾忌地选择了榆林港作为登陆地点。不过对近两年引入的外来移民而言,从军却是他们获取海汉归化籍这个立足必要条件的捷径。

    与草创初期相比,如今的海汉民政部门对于归化籍的界定和待遇区别更加严格,外来移民如果没有耐心等待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考察期,那最快的入籍途径就是当兵。每一个移民安置村落的村委会墙上,都统一刷着“一人入伍,全家入籍”类似的征兵宣传标语,这样的待遇对于急于在本地落地生根的移民们来说的确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而且海汉民团的士兵待遇本来也不低,比起务农做工这些传统职业还要稍好一些,从经济角度而言也是一条不错的谋生出路。

    此外这些移民在从大陆来到海南岛的过程中都见识过海汉民团,着装整齐、荷枪实弹、军纪严明的民团士兵给移民中的年轻人所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于大明的军队,再加上海汉特有的宣传手段,将海汉民团打造成威风八面的救世军形象,对于热血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比如目前这一队来自陵水的新兵,全都是来自同一个移民村,而这个村目前的总人口才不到八百人,男丁青壮约占一半,报名入伍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十分之一,在采用募兵制的海汉辖区内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当然了,要把这些根本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年轻人变成令行禁止、不畏牺牲的军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在鹿回头陆军营地先完成两个月的基础训练,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兵种分配。例如炮兵、狙击手、侦察兵、工程兵等对技能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兵种,就得从这些完成新兵训练的人员中作进一步的挑选,然后再进行专业培训,其培训周期就比新兵训练要长得多了。

    不过对于海汉军中负责训练新兵的古卫来说,带这些新兵简直比自己亲自上战场还要费心费力。很多人在入伍时甚至连左右都分不清,排个队也需要不停地喝斥甚至出手才能让这些人听懂自己的指令。

    而今天让这些新兵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军训指令的不熟悉,还有眼前正在集结的海汉民团正规军队伍让他们难以把精神集中去执行长官的命令。

    在新兵训练的场地旁边,是一处标准的400米跑道运动场,此时这片场地上已经集结了三个陆军连的队伍,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作战装备和物资,海汉军方一把手颜楚杰正在士兵们的面前对他们进行出发前的训话。对于刚刚入营的新兵们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海汉民团成建制地从驻地开拔,这种阵势的确是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震撼,同时也有一点小小的羡慕。因为据说这支部队将要开拔的目的地是珠江口的香港岛,而按照军中的规定,这种在外地驻扎的部队还可以享受额外的津贴补助,每个月算下来至少可以多养活一口人了。

    “报告首长,小人有问题求教!”队伍里有人举手大声说道。

    古卫回头看过去,见是一个肤色白净的年轻后生,便走过去在他面前站定了身形:“问吧!”

    “小人入伍之时,征兵的军爷说日后可以派驻到福建去,不知是否真有此安排?”那年轻后生问道。

    “你是福建人?”古卫听他说话带着比较明显的闽南口音,便猜测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

    “小人是福建莆田出身,只身一人投了海汉,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回到福建,为家人报仇雪恨!”那后生恨恨地应道。

    此外这些移民在从大陆来到海南岛的过程中都见识过海汉民团,着装整齐、荷枪实弹、军纪严明的民团士兵给移民中的年轻人所留下的印象完全不同于大明的军队,再加上海汉特有的宣传手段,将海汉民团打造成威风八面的救世军形象,对于热血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比如目前这一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