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60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60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委会这次派了“闪电号”和上次缴获海盗的那艘广船过来装人,那牙商和这些移民均是第一次见到“闪电号”这样外形怪异的帆船,均是惊叹不已。移民们大部分都被装上了广船,把船舱塞得满满当当的,只有少数妇孺上了“闪电号”,有幸能享受这一趟游艇旅程。

    马力科与带队的王汤姆进行了简单的交接之后,便目送这两艘船拔锚起帆,缓缓地驶离海岸向东航行。这个船队在回程途中还将在天涯和凤凰两地停靠,将当地征召的一些移民劳工一并带回三亚大本营。

    来应征的这些劳工本来对于前景还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出自牙商的嘴皮子,可信度有几分实在很难说。但来到海边看到这两艘大船之后,劳工们原本不安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船上还安排了几个口齿比较伶俐的海南土著,在整个航行中不断地向新来者宣讲“海汉执委会”的各种移民政策,内容基本还是公社制度和劳工等级制的那一套东西,鼓动这些新来者加入公社,用长期的服务来换取执委会的各种优厚待遇。

    这套宣传方案的有效性,在三亚地区已经得到过了多次的验证,尽管船上装的都是一些从没有到过三亚的人,但耳中所听到的这些充满诱惑的宣传已经让他们对于目的地产生了憧憬——执委会管天管地、管吃管住、管生老病死孩子读书,服劳役几年之后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地,这还有什么可苛求的?

    当然也还有不少心存疑虑的人,他们在亲眼看到之前,实在很难相信大明竟然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所奉行的社会制度听起来跟他们过去生活的环境似乎完全不一样。去这样的地方生活究竟是好是坏,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他们现在还很难作出判断。

    由于广船本身的速度并不算快,加之又装满了人,所以“闪电号”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等待着广船跟在后面。如果是“闪电号”单独执行任务,那么半天时间足够让它在胜利港和崖州之间跑个来回了,但如今这船速,恐怕得等到天黑才能到了。

    一路上紧赶慢赶,船队终于赶在日落前绕过了榆林角,驶入胜利港。船舱里昏昏欲睡的移民们被人叫醒,告之他们已经到地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到甲板上排队准备下船。

    当这些移民上到甲板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的便是停靠在港口的“新世界号”。这艘巨轮的船舷比广船的桅杆顶端还高出少许,庞大如山的船身让所有见到这一幕的移民都瞠目结舌,惊讶得合不拢嘴。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曾在海边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但也从未有人想过能把船造到如此之巨大。而在这艘巨轮旁边,还停靠着一排无桅无帆的怪船,每一艘都比自己所乘的这艘广船更大。

    在这些怪船旁边,有数百人正在海岸施工劳作,将一筐筐的砂石抬上一处伸入海水中的工地,将原本蜿蜒的海岸填出一道直线,并且这个工地沿着海岸朝东西延伸开去,范围长达百丈。有眼尖的人已经看出了门道,这分明是在修建一座大型的码头,看来刚才在船上所听的那些对“海汉执委会”的吹嘘,倒也不是随口编造出来的。

    目前田独河上游水电站的主体工作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吊装发电机和进行发电调试,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太多,于是胜利港码头的修建终于被执委会提上了优先位置。从工程量来说,这个码头因为有一部分的填海工序,所以比水电站更大,但这里地势开阔,方便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施工起来反而比工程量较小的水电站更快。建设部的预计是在本月月底前就可以将三分之一的码头投入使用,下个月就能基本完工。

    当然由于目前的条件所限,虽然新码头的坚固度和停靠吨位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临时浮动码头,但终究还是以打桩和填石为主要施工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缮。建设部打算等以后水泥产量能有保障的时候,还是得将整个码头进行再一次的水泥固化翻修,以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当船终于靠上了码头之后,移民们发现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小步跑了过来,随着一声哨响,这些人齐刷刷地停下了脚步,然后迅速在码头上展开队形,形成了一个矩形的包围圈,而包围圈的口子便正对着移民们将要登陆的栈桥。这些人身着花花绿绿的对襟短褂,扎脚长裤,头戴绿色短檐小帽,左手持着一面直径约莫一尺二寸的圆形藤牌,右手提着一根尺半长的黑色短棍。这群人虽然手里拿着的不是刀枪,但举手投足却是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散发出来,让船上的移民们一时间都噤若寒蝉。

    这一支被调来码头上维持秩序的队伍,自然便是新兵营里待了一些时日的归化民士兵了。当然现在称这批人为“士兵”还为时尚早,他们所接受的军事训练还远远没有达到军警部制定的军人标准,现在顶多就是执行一下眼前这样的任务,充当维持治安的防暴队或巡警,执委会将以他们为基础来构建本土治安机构。而另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手,则是继续留在了新兵营中接受火器训练和一些基本战术培训,那才是真正的第一批归化民士兵。

    “所有人排队下船,到我们指定的区域内坐下等候安排,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违者将以扰乱治安罪处以三日以上苦役……”码头上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把正在下船的移民们吓了一条。有人东张西望地到处看,想知道是什么人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嗓门,隔着老远就得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第92章 杀鸡儆猴() 
这批仅仅经过了短期集训的人员会被拉到码头上充当保安维持秩序,是因为执委会认为今天运抵的这些移民存在一定的不安定性,他们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也不明白这里的规矩,这种时候就需要有强力的束缚来保证他们能尽快接受这个新的环境。但由于目前条件所限,能给这些保安提供的武器装备也就只能维持在藤牌木棍的水平上,好在服装和武器都很统一,看起来还是挺能唬人的。

    移民们提着大包小包,畏畏缩缩地走进了码头上的包围圈,然后按照高音喇叭里不断重复的提醒,就地坐下来等候下一步的指令。那些原本因为到了新环境还有些兴奋的小孩子,也被父母紧紧地拉在身边,不让他们靠近周围这些提着短棍的男子。在所有移民都到码头上集合完毕之后,高音喇叭终于停了下来。

    “各位乡亲父老,欢迎来到胜利港。”宁崎拿着一个铁皮喇叭走到了人群面前,开始大声宣讲起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你们将在这里生活、劳作,你们将获得食物、住处和基本的生活保障,只要听从指挥,安心劳作的人,都能在这里过上安稳的日子。你们不用再担心沉重的税赋,不用害怕被人欺压,也不会再被人买卖,你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执委会的要求好好做事!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向我提出来。”

    “给你们海汉人做工有工钱拿吗?”人群中有人发问道。

    宁崎点点头道:“工钱是有的,不过并不是马上就有,你们需要先付出一段时间的劳动,用来抵押你们享受到的食物、住处和其他生活保障。我想你们在船上的时候都已经听过了有关劳工等级制的说明,你们现在都是初级劳工,等你们靠着劳动换得的积分升到二级劳工,就可以有工钱了。”

    宁崎说这话其实还有一点不实之处,执委会的确已经决定对之前的劳工等级制进行修改,引入更人性化的薪酬结算,但目前对于薪酬的计算方式还没有最后拍板,因为这还涉及到执委会正在规划中的金融结算体系。只有等金融口的课题解决之后,劳工的薪酬问题才能真正提上议事日程。而目前的公社还是属于大锅饭性质,分属两个公社的内部劳工们,包括像于大山这样的工头,都是没有工钱可拿的。

    宁崎的这个解答似乎并没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人接着问道:“那若是不愿在此地做事了,可否能随时离开?”

    宁崎摇头道:“就算有不得已的理由,也得先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我们这地方一切行动听指挥,由不得随来随去的做法。”

    那人索性从人群里站起身来:“那我要是现在就想走呢?”

    宁崎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果然作死的人哪里都有,这明明都已经当了难民,有碗饭吃还在挑三拣四,真当是还在自己家里?看他说话时斜肩歪头,眼神游移不定,一副泼皮模样,想必以前也不是什么安分角色。

    王汤姆此时走了出来,盯着这人狠狠地说道:“要走也行,把来时的船钱付了就能走,一人一两银子!”

    那人叫道:“我这便走了,你能奈我何?”说罢走出人群,打算从保安队伍中挤出去。而这些保安显然不可能对他视而不见,当下便用藤牌将他推了回去。那人怪叫一声,便一脚踢向推他的人,不过仍是被藤牌挡了下来。

    王汤姆点下头,便见离那人最近的四五个保安一拥而上,扬起手里的短棍便劈头盖脸打了下去。那人还没来得及护住头脸,便已经被打翻在地。王汤姆没出声,那几个保安也不停手,继续乱棍使劲敲,倒是旁边宁崎有点心软,赶紧叫停了这场单方面的殴打。

    王汤姆看了一眼抱着头呻吟不已的作死先驱,冷笑一声道:“把他拉到劳改营去,交给那个小日本,让他好好操练这家伙!”

    “是!长官!”立刻有人上前拖着两只胳膊将这个已经被打得满头包的倒霉鬼弄走了,等待他的将是劳改营的苦役生活,那时候他大概才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出这风头。

    “不听命令,扰乱治安,你们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吗?”王汤姆环视这些已经被吓住的移民们,大声说道:“他会被送到深山里开矿,每天要工作八个时辰,没有工钱,只有皮鞭!如果有人想跟他作伴的,现在就可以站出来!”

    自然不会有人主动申请成为那个倒霉鬼的同伙,而王汤姆对自己的恐吓效果也很满意,对宁崎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宁崎清清嗓子,举起铁皮喇叭继续说道:“在执委会的管理下,只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你们都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但要是谁想不安生,想按着自己的意愿乱来,刚才那个人就是前车之鉴!其他人还有问题吗?”

    底下一片鸦雀无声,看来刚才这一幕真是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没有人敢再对宁崎的话提出任何质疑。

    “接下来有人会给你们分发食物,安排住处,明天一早开始分配工作。我再强调一遍,所有的行动必须听从指挥!你们要在这里生活下去,就必须好好记住这句话!”宁崎说完之后,便示意保安将这些人带走。

    早在工作组从大本营出发去崖州之前,执委会就已经安排了人手在一号基地外修建大片的临时住所,目的就是为了安顿未来将会大批引进的移民劳工。而且这种临时住所并非只在胜利港这边才有,在二号基地以及两处公社所在地,都在开始修建住所。当然鉴于目前的建材短缺状况,这些临时住所主要还是以竹木结构为主,基本只能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还谈不上居住的舒适性。

    唯一修得好一点的住所大概还得数军警部下属的新兵营。这里虽然只是一个训练基地和枪炮靶场,但因为其地势险要,正好与榆林角一东一西扼守住进入胜利港的航道,于是新兵营的建设就被当作了未来港口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来进行规划。军警部甚至再一次抛出了棱堡修建方案,希望能在那里修建一个真正的棱堡防御体系,将碉堡、炮台与驻军营地全部结合到一起,形成港湾南部的一个防御要塞。

    当然这个耗费巨大的建设计划被执委会毫不犹豫地枪毙了,人力上先不说,光是物资清单所要求的上千吨水泥就无法满足。目前工业部产出的那点土水泥全部都被送去了二号基地——水电站旁边需要修建大量的厂房,一部分用以安置一直没能派上用场的机械加工设备,另一部分还得满足化工生产和冶金生产的需要。特别是高温高热的冶金车间,在这段时间内已经发生了两次火灾,伤了好几个土著工人,刘星礼也一直在向执委会强调必须建设专用厂房的重要性。在这个节骨眼上,执委会显然不可能把宝贵的建筑物资交给军警部去修建不是那么要紧的碉堡和炮台。

    于是军警部退而求其次,建不了混凝土工事,那就先上木石结构。军警部的壮劳力又多,十多天下来居然真的在那片沙洲上建起了一排营房,而且外围还立了一圈寨墙,挖好了壕沟,进出通道还布置了足有一人高的拒马。军警部的说法是要做就做全套,这不但完善了新兵营的生活环境,让士兵们从帐篷搬进了营房,另外还可以顺便教会这些士兵应该如何安营扎寨,布置防御工事。

    而新来移民所住的临时居所无疑是最为简陋的一种,就是当初穿越众登陆之初所住的帐篷。当然他们并不会在帐篷里居住很久,大多数人可能就只是在这里过度一夜而已,因为有大批劳工输入的消息已经传开,不少等着要人的单位大概明天一早就会来这里跟宁崎扯皮了。

    来到这里的移民们所吃到的第一顿饭并不算丰盛,白米粥、空心菜加上一些咸鱼而已,好在饭不限量,所以每个人能吃个十足饱。当移民们听说这样的伙食每天可以吃到三顿,先前的低落情绪也一扫而光了,仅仅只是这伙食一项,便已经超出了他们原本的预计,而海汉人所承诺的其他待遇似乎也有了盼头。饭后他们便按照保安们的安排,分为男营和女营入住到相邻的两处营地中。有人向他们宣布了晚上的宵禁令,凡是熄灯后出帐篷到处乱串的一律会被视为违令,将受到严厉处罚,就算要解决生理问题也只能用帐篷里的马桶解决。

    天色刚亮,移民们便被一阵气势恢宏的乐曲声所吵醒,正当他们不知自己是否应该出帐篷去看一看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