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627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627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汉是什么来头?就算这地方的人与外界沟通极少,也不会不知道谁是导致十八芝节节败退最后连老窝都丢下不要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海汉插手福建战局,或许十八芝早就造反成功,招安洗白了。当然了,如果那样的状况发生,这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明疆域,而这些早期从大陆移民台湾岛的百姓也同样会被再次纳入到大明官府的治下。

    而海汉扶持福建官府打败了十八芝,所得到的最大奖品就是澎湖列岛与尚属于蛮荒之地的台湾岛,以及因此而在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所产生的影响力。福建官府对于开发台湾岛并没有什么兴趣,海汉人既然愿意要这个地方,那福建方面也就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了——海汉人肯花大力气去开发台湾岛,那就不太可能再对福建沿海地区感兴趣了,这样大家晚上睡觉也能睡得安稳点。用一个无主的海外荒岛换福建海疆数年的安靖,这买卖对福建官府而言肯定是非常划算。

    至于岛上的民众会是什么态度……谁在乎?那些人离开福建,就已经不被官府当作大明子民看待了,不少人还曾是十八芝的拥趸,把这些麻烦丢给海汉人正好省心。

    钱天敦又道:“等下我派一小队人马,到你们丰荣村里看看……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一不要你们的粮食,二不要你们的钱财,第三不会征发你们的人当民夫,就是了解一下本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不要多心。”

第755章 条件艰苦() 
高桥南所在的部队虽然平时训练十分辛苦,执行的任务往往也是一等一的危险,但生活上的待遇却是相当不错。以前在安南驻防的时候,吃的米全是供应安南贵族的上等稻米,这稻米的好坏优劣,高桥南一入口便能吃出来。

    高桥南一尝,便知道这是陈年的旧米,他放下碗筷倒也不是嫌弃这米饭不好吃,而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牟村长,我看你们村外开垦了不少水稻田,今年收成如何?”

    其实这个问题先前钱天敦就已经向村民代表问过一次,当时高桥南也在旁边听到了,不过此时他却要再问一次——这村庄既然主动要办招待,甚至连酸涩的水果酒都拿出来了,怎么会用陈年米来煮饭?

    牟清老老实实地应道:“本村共有稻田七百亩,上一季共收粮约莫十三万斤。”如果以产量而论,这种水平的确低得惊人,海南岛上上的水稻亩产普遍都有四五百斤,几乎是这里的两三倍之多。

    “那你们今年收的新米呢?”高桥南追问道。照时间推算,收获稻谷的时候十八芝早就已经逃往海外,不太可能再悄悄潜回来剥削这些移民,因此高桥南才会想要弄清楚今年的新米去向。

    “这……”牟清大概是没有想到高桥南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还以为他是对这待遇不满,当下赶紧告罪道:“小民不敢怠慢大人,只是村里此时确实没有新米……”

    “我是问你新米去哪里了。”高桥南没等对方说完便皱着眉打断了他的话头:“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别的不用废话了!”

    牟清战战兢兢地应道:“新米……都被附近的土人要走了……”

    “就是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捣乱的土人?”高桥南没好气地继续问道。

    “是……”牟清也摸不清高桥南问这事的目的,只能小心翼翼地解释道:“若是不给他们,村子就不得安宁,村里青壮有限,又不能跟他们抗衡……”

    “他们是直接抢还是拿东西换?”高桥南立刻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他们会拿鹿皮、药材和一些野味来换,只是价值没那么高……”

    “那就是强买强卖咯?然后你们再把这些东西卖到笨港,用来换购陈米?”高桥南已经大致理清了这件事情的脉络。

    台湾岛上在山地居住的土著部落多处于刀耕火种的耕作水平,甚至有些连海南岛上的黎苗山寨都比不上,自然也不会在平原地区种植水稻。不过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武力优势,胁迫汉人移民将粮食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给他们。当然了,被动一方并不能掌握交易的定价权,所以拿什么东西换多少粮食,大概都是由土著说了算。如果汉人移民不愿合作,那么土著甚至都不需要采取攻打村庄之类的极端手段,只要不断地在村落外围骚扰,让村民们无法正常耕作村外的农田,就可以拖垮这个村子了。

    丰荣村的粮食产量虽然低,但勉强还能自给自足,不过因为土著部落的胁迫,他们也只能被动地接收对方开出的交易条件,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以极为低廉的代价出让,然后拿着土著给的物品去找笨港的商人换购陈年米。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先是被土著剥削一次,之后去笨港换购粮食又会被粮商剥削一次,也就难怪这村子看起来会如此的贫困了。

    理清了这件事当中的玄机之后,高桥南反而气定神闲地端起了饭碗开始吃起来。这些压榨丰荣村的土著部落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么好占的便宜,日后海汉安置移民到这个地方来,少不了也会面对类似的状况。而仅仅靠着忍气吞声,显然并不能解决这种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比较直接的手段——比如说让军队出面。而以台湾岛的这种自然环境来说,要在这里展开军事行动,海汉民团中还真没有哪支队伍比钱天敦麾下的特战部队更合适。

    相比特战部队过去所遭遇过的对手,台湾岛上的部落武装不但武器装备更为原始,而且其作战体系跟真正的军队也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但不论是钱天敦还是高桥南,对于岛上的土著部落都并没有太大的忌惮,双方在战斗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其中一方对于交战地形比较熟悉就能够弥补的。

    简单地吃过这一餐之后,高桥南便让手下人以班为单位到村里四处查看情况。他并不担心这里的村民会对自己的部下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毕竟村外还有大部队,即便有人想要生事,也不太可能选择当下这个时机。高桥南自己也带了一个班,让牟清的孙子带着在村中查探。

    高桥南随意选了几家人,进屋之后先看厨房和米缸,果然每家每户都只有少量陈米,而厨房里除了河里捞上来的鱼虾蟹之外,基本也看不到别的荤腥了。至于普通农家惯常能见到的家禽家畜,在这里居然是稀罕物。高桥南一问才知道,这村子也不是没有饲养禽畜,但养大之后几乎都是卖到笨港那边换粮食了。先前端上桌的炖鸡,也是狠下心杀的一只产蛋的母鸡——村里一共就留了两只母鸡,还剩了一只育种。

    糊口都是问题,其他方面的条件就更不消多说了。教育和医疗的现有条件基本为零,村里识字最多的人也只是在幼年读过两年私塾,学的那点东西基本都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目前村里的文盲率超过九成,只有两户人家因为有亲戚在笨港,所以把孩子送到当地的私塾寄读了。医疗方面完全没有职业的大夫,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村民凭着经验,弄点草药煎水对付过去,运气好就康复了,运气不好那就只能认命。离这里最近的诊所也得去到笨港,中间这几十里地对于重病者来说就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高桥南所在的部队虽然平时训练十分辛苦,执行的任务往往也是一等一的危险,但生活上的待遇却是相当不错。以前在安南驻防的时候,吃的米全是供应安南贵族的上等稻米,这稻米的好坏优劣,高桥南一入口便能吃出来。

    高桥南一尝,便知道这是陈年的旧米,他放下碗筷倒也不是嫌弃这米饭不好吃,而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牟村长,我看你们村外开垦了不少水稻田,今年收成如何?”

    其实这个问题先前钱天敦就已经向村民代表问过一次,当时高桥南也在旁边听到了,不过此时他却要再问一次——这村庄既然主动要办招待,甚至连酸涩的水果酒都拿出来了,怎么会用陈年米来煮饭?

    牟清老老实实地应道:“本村共有稻田七百亩,上一季共收粮约莫十三万斤。”如果以产量而论,这种水平的确低得惊人,海南岛上上的水稻亩产普遍都有四五百斤,几乎是这里的两三倍之多。

    “那你们今年收的新米呢?”高桥南追问道。照时间推算,收获稻谷的时候十八芝早就已经逃往海外,不太可能再悄悄潜回来剥削这些移民,因此高桥南才会想要弄清楚今年的新米去向。

    “这……”牟清大概是没有想到高桥南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还以为他是对这待遇不满,当下赶紧告罪道:“小民不敢怠慢大人,只是村里此时确实没有新米……”

    “我是问你新米去哪里了。”高桥南没等对方说完便皱着眉打断了他的话头:“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别的不用废话了!”

    牟清战战兢兢地应道:“新米……都被附近的土人要走了……”

    “就是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捣乱的土人?”高桥南没好气地继续问道。

    “是……”牟清也摸不清高桥南问这事的目的,只能小心翼翼地解释道:“若是不给他们,村子就不得安宁,村里青壮有限,又不能跟他们抗衡……”

    “他们是直接抢还是拿东西换?”高桥南立刻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他们会拿鹿皮、药材和一些野味来换,只是价值没那么高……”

    “那就是强买强卖咯?然后你们再把这些东西卖到笨港,用来换购陈米?”高桥南已经大致理清了这件事情的脉络。

    台湾岛上在山地居住的土著部落多处于刀耕火种的耕作水平,甚至有些连海南岛上的黎苗山寨都比不上,自然也不会在平原地区种植水稻。不过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武力优势,胁迫汉人移民将粮食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给他们。当然了,被动一方并不能掌握交易的定价权,所以拿什么东西换多少粮食,大概都是由土著说了算。如果汉人移民不愿合作,那么土著甚至都不需要采取攻打村庄之类的极端手段,只要不断地在村落外围骚扰,让村民们无法正常耕作村外的农田,就可以拖垮这个村子了。

    丰荣村的粮食产量虽然低,但勉强还能自给自足,不过因为土著部落的胁迫,他们也只能被动地接收对方开出的交易条件,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以极为低廉的代价出让,然后拿着土著给的物品去找笨港的商人换购陈年米。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先是被土著剥削一次,之后去笨港换购粮食又会被粮商剥削一次,也就难怪这村子看起来会如此的贫困了。

    理清了这件事当中的玄机之后,高桥南反而气定神闲地端起了饭碗开始吃起来。这些压榨丰荣村的土著部落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么好占的便宜,日后海汉安置移民到这个地方来,少不了也会面对类似的状况。而仅仅靠着忍气吞声,显然并不能解决这种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比较直接的手段——比如说让军队出面。而以台湾岛的这种自然环境来说,要在这里展开军事行动,海汉民团中还真没有哪支队伍比钱天敦麾下的特战部队更合适。

    相比特战部队过去所遭遇过的对手,台湾岛上的部落武装不但武器装备更为原始,而且其作战体系跟真正的军队也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但不论是钱天敦还是高桥南,对于岛上的土著部落都并没有太大的忌惮,双方在战斗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其中一方对于交战地形比较熟悉就能够弥补的。

    简单地吃过这一餐之后,高桥南便让手下人以班为单位到村里四处查看情况。他并不担心这里的村民会对自己的部下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毕竟村外还有大部队,即便有人想要生事,也不太可能选择当下这个时机。高桥南自己也带了一个班,让牟清的孙子带着在村中查探。

    高桥南随意选了几家人,进屋之后先看厨房和米缸,果然每家每户都只有少量陈米,而厨房里除了河里捞上来的鱼虾蟹之外,基本也看不到别的荤腥了。至于普通农家惯常能见到的家禽家畜,在这里居然是稀罕物。高桥南一问才知道,这村子也不是没有饲养禽畜,但养大之后几乎都是卖到笨港那边换粮食了。先前端上桌的炖鸡,也是狠下心杀的一只产蛋的母鸡——村里一共就留了两只母鸡,还剩了一只育种。

    糊口都是问题,其他方面的条件就更不消多说了。教育和医疗的现有条件基本为零,村里识字最多的人也只是在幼年读过两年私塾,学的那点东西基本都已经忘到九霄云外了。目前村里的文盲率超过九成,只有两户人家因为有亲戚在笨港,所以把孩子送到当地的私塾寄读了。医疗方面完全没有职业的大夫,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村民凭着经验,弄点草药煎水对付过去,运气好就康复了,运气不好那就只能认命。离这里最近的诊所也得去到笨港,中间这几十里地对于重病者来说就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第756章 浊水溪畔() 
1632年10月27日,海汉民团踏足台湾岛的第四天。

    孙真的生物钟让他在晨光中自然醒来,他套上军服,然后拍醒了旁边还在睡梦中的同伴,起身出了帐篷。相比他在九月参加过的那次野外生存训练,这次在台湾岛上的训练无疑要轻松得多。

    在上一次的训练中,每名新兵所获得的物资只有一把小刀、少量食盐、二两炒面和一根两米长的绳索,就靠着这些东西要在野外度过好几天。好在孙真自小就上山捉鸟,下河摸鱼,这种程度的考验倒也难不住他,并且在这次的训练中取得了综合表现第一的好成绩。而这次来台湾岛的所谓训练不但全副武装,而且是集体行动,足足两个连的部队带够了帐篷、粮食和弹药,还在海边建了临时营地,即便是孙真这样的新人也能看得出这阵势不是单纯的训练了。

    果然部队往内陆行进的过程中把速度放得非常缓慢,一路都在勘测并记录周边的地理环境。孙真也听到老兵们谈论这次行动,大概是要为接下来在这里安置移民做准备了。孙真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出身,干农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