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65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65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后世的法律条文为基础,参考本时空的实际情况加以修订。这套法律体系涵盖了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方面,工程量颇为浩大,虽然只是在现成的模本上进行修改,但仍是一件颇为耗费时日的工作。据顾凯自己的估计,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自己和女友瑞莎的孩子大概都能打酱油了。

    顾凯在穿越前也的确曾经设想过,自己作为海汉共和国首席大法官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情景,法庭上庄严肃穆的气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感简直就让人心醉,大声呼喊着“饶命”的死囚和跪地哭叫“青天大老爷”的百姓,似乎也不再是影视作品里的景象。

    不过顾凯就算想破脑袋也不会料到,自己的首次法官体验居然是在农村的晒谷场上,根本谈不上什么庄严肃穆的气氛,面前这张案桌还是临时从公社管委会抬出来的饭桌充当的。好在维持现场秩序的法警力量还是很强大,几十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周围一站,让这些旁观庭审的百姓全都变得畏畏缩缩不敢出声。

    这些百姓也并不都是自愿来旁观庭审的,绝大部分人是被强制性带来这里,不过大家其实都很想看看,海汉老爷们是如何升堂审案的,而那些因为参与斗殴被抓起来的人,又会被施以怎样的惩罚。

    到场的另外几个执委会委员充当了陪审团的角色,这让初次坐上法官席的顾凯稍稍镇定了一些。以前在这个场合,他可都是站在对面跟法官打嘴皮子仗的人。

    首先由一名军警部成员大声宣布了法庭纪律,主要是提醒旁听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扰乱法庭秩序等等。当然其实这个程序走不走都无所谓,因为旁听席的百姓现在已经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就更不用说喧哗之类的了。

    “带犯人上庭!”顾凯板着脸宣布了审判开始。至于什么“犯罪嫌疑人”之类的称呼直接就被他抛到了脑后——穿越众的法庭上可没什么嫌疑人一说,也不打算搞什么“无罪推定”,凡是被抓起来审判的人,一律当作犯人对待。

    两个保安押着一个垂头丧气的青年上前,站到了标有“被告席”的地方。这青年头上还裹着布条,隐隐有血迹渗出,看样子是在早上的打斗中挂了彩。

    问过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之后,顾凯迅速切入了正题:“今天早上你是否参与了村口的斗殴?”

    “我只是去帮我三叔……”

    “回答问题,你是否参与了斗殴?”顾凯可没兴趣跟他慢慢扯下去,今天这起斗殴案最重要的是定性和处理,至于起因反倒不是那么要紧。再说这二十多号犯人等着审理,一个个的细细盘问下去,只怕到天黑都审不完这起案子。

    “……是。”

    “入社的时候,你是否学习过公社的规章制度?”

    “你是否知道在公社打架斗殴会被处以劳动改造?”

    “跟你一起动手的参与者还有哪些人?”

    顾凯的审理速度很快,快到根本就不留给被审者思考的时间,而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青年似乎也根本就没有什么狡辩的意识,一五一十地照实交代了问题。第一个犯人的审理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到中午的时候,犯人已经审理了一大半。看看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顾凯便宣布休庭一个小时。公社的伙食是由集体食堂负责,此时早已经做好了午饭送来了法庭现场,于是一时间出现了法官、陪审团、犯人、法警和旁听群众在一起吃饭的奇特场景。

    执委会的几个头头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上午的庭审过程,同时也要商量一下最后的判罚尺度问题。

    “上午的庭审已经让案情很明显了,典型的新老移民之间的矛盾。”顾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本案的重点:“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相关的移民安置措施,这种事只靠事后处罚恐怕很难有效杜绝。”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资格较老一批的公社社员认为新来者不懂规矩,在劳动的时候也不听从安排。而新移民认为老社员是纯属刁难,仗着有海汉人撑腰,故意对他们进行打压。这天一大早,两边又因为劳动任务的分配问题发生了争执,冲突很快就由口角升级到抓扯,然后就有血冲脑门的人操起了家伙,最后演变成一场出现了数人死伤的大乱斗。

    “之前这些新移民到港的时候,也安排他们去劳改营看过,看样子震慑作用不够啊!”颜楚杰颇为遗憾地感叹道。当初让新移民参观劳改营的这个主意就是他提出来的,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好,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就有这么多人胆敢公开违禁寻衅滋事。

第100章 基层组织() 
“不够的方面就要进一步加强!”陶东来已经想到了某个办法:“我们俘虏的那批明军士兵,现在放出来不是已经分配到这两个公社里了吗?从他们中间找几个机灵点的出来,定期给新社员做做报告,忆苦思甜,才知道好日子得来不易嘛!”

    “这个可以有。”宁崎立刻对陶东来的主意表示了赞同:“有亲身经历者的现身说法,这肯定要比让他们走马观花地看看劳改营更有用一些。我看甚至可以直接从劳改营里挑改造得比较好的人来做报告,像那个整天跟在任亮屁股后面的小鬼子就不错。”

    “你说高桥南?那家伙的确是当监工的好手,任亮把他提拔起来之后,劳改营的劳动效率比以前提升不了。不过据说那家伙下手也挺狠的,明人和日本人还稍微好过一点,那些东南亚猴子可是被折腾得够呛。昨天吃饭的时候跟任亮闲聊了几句,上次俘虏的东南亚猴子差不多已经死了一半了,这里边估计有不少都是被小鬼子给弄死的。”颜楚杰言语之间毫不掩饰对那些个头瘦小皮肤黝黑的东南亚人深深的敌意。

    “这小鬼子中文说得如何?要是社员们听不懂他说什么,拉来做报告也没用。”顾凯对宁崎的建议有些担忧。

    宁崎笑道:“放心吧,这小鬼子自从进了劳改营就在模仿任亮的普通话,还会一点海南官话。现在他的口音比我教的识字班那些学生还标准点,做个报告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就是大的方向得有人帮着把把脉,免得他胡说八道。”

    “话说回来,今天这案子的判罚轻重尺度到底该怎么掌握?”顾凯眼见话题越说越远,赶紧又提起了正事:“照我们之前定的规矩,在公社打架斗殴,依情节轻重判罚劳改一个月到半年,不过当时制定的这规矩的时候可没想到会出人命,现在该怎么办?是延长劳改期还是杀人偿命?”

    “我建议不要轻易判死刑,这搞不好会引起社员的不满情绪。”宁崎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觉得不判死刑比较好,但是如果不判死刑,这会不会引起民众对我们执法力度的怀疑?”颜楚杰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于判罚的尺度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陶东来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要考虑到社员对我们的认同度,如果他们认为我们跟大明官府一样有法律上的权威,那么不管是判死刑还是判劳改,那么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如果他们并不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所作出的任何判罚都会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需要考虑调整判罚尺度来取得民众的认同。而农场公社的这些社员显然是属于前者,我认为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在案情已经很清楚的情况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老哥高见啊!”顾凯对于自家表哥的说法非常赞同:“那我就参照刑法草案来判?”

    “你是专业人士,就按你的专业意见来办。”

    午饭时间之后,公审继续进行。最后剩下的几个人都是重伤员,只能躺着听审,其中一个甚至还因为失血过多处于休克之中,根本就无法审理。迅速地完成了所有犯人的审理工作之后,顾凯很快宣布了判罚决定。

    五名带头滋事者全部判了终身劳改,不过其中一人在斗殴中已经死亡,另有三人重伤,只有一个轻伤的家伙很倒霉地要被立刻送进劳改营去。其他的犯人依照参与度的不同,判了最短一个月,最长半年的劳改期。宣判完毕,立刻执行,保安们上来押走了这些人,他们将会在劳改营里度过今晚。当然,至于他们之前所获得的劳动积分和劳工等级,按照公社管理规定,也全部被一撸到底直接归零了。

    旁听审判的人员中倒是有这些人的亲属在低声哭泣,但并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叫冤或是表示不服判罚,这与陶东来事前的判断相吻合。这些民众在心理上基本已经默认了穿越众在本地的权威性,并没有谁觉得穿越众替代大明朝廷的衙门断案有什么不妥。

    事情并不是到此就算结束了,为了避免事后还留有隐患,参与斗殴的新移民家人也被全部从农场公社迁出,他们将被安置到盐场公社。而关于这边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处理决定,执委会也得要及时告知盐场公社,避免那边再出现类似的冲突事件。

    这起突发事件让执委会意识到了目前看似平静的局面下仍然蕴藏着种种矛盾,短时间内的大量人口输入所造成的管理危机正在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大部分穿越众都被安排在技术岗位上工作,从事民政管理的人员相对较少,造成了底层的组织松散薄弱,才是目前出现这些不安定状况的根源所在。在当晚的执委会日常例会上,这个观点被陶东来明确地提了出来。

    “三五个人要管理好数以百计的老百姓,我看我们之前把这事想得太过简单了。”陶东来环视在场的执委们,缓缓地道出自己的看法:“除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违规人员的惩戒程度,我认为公社的组织结构也有必要再进行调整。”

    “但人手上的缺口仍然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军警部能在一个月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具备基本执法能力的保安,可我们却没法在同样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合格的土著干部。”宁崎摇头道:“我们现在也没那么多管理人员可用,除非连我们这几号人都全部下到基层去。”

    让现有的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下到基层去显然不太现实,各个执委们除了要参与日常的执委会管理规划之外,也都有各自负责的专门领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公社扮演监工角色。

    “不仅仅是干部的任用问题,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陶东来解释道:“老百姓当中的矛盾是解决不完的,就算不是新老移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引发矛盾冲突,我们要做的是在公社中建立起有效的疏通和调解渠道,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有效机制,而不是临时派几个高级干部下去坐镇一段时间。有了成熟可靠的管理机制,我们今后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不然再过几年我们恐怕得为了今天这种事情而疲于奔命。”

    “老陶你意思是要搞社员自治?那不就是村委会了?”已经从陶东来话里琢磨出了几分味道的白克思问道:“但你想过没有,这有可能会跟我们的公社管委会之间造成权力重复。”

    “不是简单的复制我们所熟知的村委会,而是要把公社更全面地纳入到民政管理体系中来,把管委会的职能扩大化,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行政管理、组织生产和维持治安的机构,更要深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更细化的组织机构。我这么说可能太抽象了一点,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还是画图吧。”陶东来说罢站起身来,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白板前,拿起笔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我们之前的公社管委会就如同浮在水面上的一滴油,无法渗透到老百姓这一碗水里去,所以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并不是管委会人员多少的问题,而是我们设计这个管委会的时候对职能上的考虑不够充分、细致,同时工作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陶东来转过身,一边在白板上写字一边解说道:“我现在所设计的这种基层组织结构,我称之为‘根系式’管理。”

    “何为根系式管理?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请大家一起参考。”陶东来在根系式下面当真画出了一副类似植物根系的图谱,然后一一标准上名称。

    农技会、农民教育、文体健康、红白理事、寺庙宗教、生产互助、农村金融、公共治安维护、民间纠纷协调……陶东来一口气写了十七八个名称上去,让这副根系图的内容立刻充实起来。而围观这副图的执委们,脸上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些组织机构可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管下成立,比如农技会、生产互助会可以由农业部来监管,而治安维护、纠纷协调可以由军警部监管,红白理事、宗教事务可以由民政部门监管,以此类推,管理人员还是这些人,但可以把这些细化的职能性机构权力下放给社员,而我们只履行指导和监管的责任。”

    “这些半独立的基层组织能够有效地协调社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给社员之间,社员与管委会之间建立起更多沟通对话的渠道。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指望管委会的几个人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什么事情都管完,但就是没想过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老百姓,让他们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我知道大家都会担心旧时农村的宗族式管理体系,但我们采用这种新兴的管理结构,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宗族关系对我们推行农村政策的干扰!”

第101章 管理的学问() 
要认真说起来,陶东来所提出的这套所谓的“根系式”管理体系,其实也并没有完全脱离后世村委会的影子,不过他根据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对原本的村委会组织结构做了不少本土化的修改。而这些职能性的设置,正是之前的公社管委会在细节上所欠缺的部分。

    正如陶东来先前所说的那样,要解决老百姓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效的机制,让各种民情都能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而“根系式”管理体系对于职能的细化和深入,正好就可以达成这个目的。这些深入到民众中间的“根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