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843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843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根所指的枪并不是他那把视作宝贝的m200,那支枪平时都拆成几大块放在防潮箱里,已经很少会拼装起来使用。现在摩根所使用的是一把海汉兵工小批量试制的新产品,仿制斯宾塞m1865步枪的后装式连发步枪。

    这种步枪使用了黄铜弹壳,发射时膨胀的弹壳会闭锁住弹膛的后部,从而解决后膛枪漏气的问题,而金属弹壳也顺便解决了弹药防潮的问题。装弹时需从枪托后方取出供弹管,然后将七发铜壳定装弹从枪托上的孔洞推入。当拉下扳机护圈时,回转闭锁枪机后退打开枪膛,拉出空弹壳,同时枪托中的弹簧会将下一发弹推出供弹管,扳上护圈,枪机将子弹推入弹膛同时闭锁这个空间。

    虽然这种步枪在每一发射击前都需要扳下击锤,射击后还需要上下拉动扳机护圈来完成卸弹壳和装弹的动作,但其射击速度已经远超现在使用定装弹的燧发枪每分钟三到四发的射速,最快只需十余秒就可以将填装在枪托内的七发子弹打完。如果使用预填装的弹管来更换子弹,持续射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二十一发,称其为连珠枪也毫不为过。光这一把枪的火力输出,就相当于六七支燧发枪了,而且按照海汉兵工的内部测试,一口气发射两百发子弹也无需清理枪膛,比起发射纸质定装弹的燧发枪可要强多了。

    当然了,这种“先进武器”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造价和使用成本太高。目前这种连发步枪一支的造价约莫相当于七支燧发枪,这就意味着要将其列装到一支部队,初期就得花费七倍的军费。此外因为枪身结构更为复杂,生产周期也较燧发枪长得多,想要在短期内实现成建制的列装几乎不可能,而零零散散的列装显然又难以充分发挥出新武器的威力。

    另一块短板就是弹药,铜壳定装弹的生产技术对于目前的海汉兵工来说仍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几乎纯手工的制作过程导致产能十分低下,一个熟练工一天造出来的的子弹只够一支枪发射一分钟。而且以这种枪的性能,弹药的消耗之大让人无法忽视其成本与现在部队大面积列装的燧发枪所使用弹药存在的差距。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在一口气增加了数百名劳力之后,海岸营地的建设工程也终于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施工人员沿着目前临时码头所在的区域,在外围划出了东西和南北走向两条防御线,准备以此将临水的一片地区隔离出来,作为海汉在苗栗的海岸的主营地。这个区域正好位于后龙溪入海口,规划方案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形优势,让西、北两个方向以水面作为天然屏障,只需在东、南两边设置防线应付来自陆上的威胁即可。

    目前的台湾岛西海岸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海汉掌控在手中,虽然荷兰人在大员港还保留着一块殖民地,但当地长官汉斯很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按照双方在1632年11月签署的谅解协议,进出大员港的荷兰船只从不能从福建海峡前往大员港以北海域,即便是前往冲绳和日本方向的荷兰商船,也都只能从台湾岛南部的巴士海峡绕行过去。

    而原本在福建海峡活动的海盗和西班牙人,在去年就已经统统被消灭或驱离出了台湾附近海域,因此对位于台湾西海岸中部的苗栗地区来说,已经无需再考虑来自海上的人为威胁,临海的营地可以将主要的防御力量部署在陆地方向——毕竟在这个地区唯一能威胁到海汉的就只有内陆山区里的土著部落了。

    考虑到土著部落的武装水平,海汉当然也不需要在这里动用建炮台之类的大招,只要在外围挖出壕沟拉上铁丝网,再布上一些鹿砦拒马之类的障碍物,在建立起防御纵深的同时尽可能收窄防御面,然后在留出的几条主要通道附近修建胸墙和隐蔽工事,让防守方在战时能够集结兵力稳稳地实施火力输出,防御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了。

    在摩根从山区回来之前,田叶友已经替他将驻地的民工分为了两组分头施工,一组负责修筑军用设施,以外围的防御工事为主。另一部分则是负责民用设施,如码头、仓库、营房,以及营区的各种生活所需的设施。另外还需利用本地的林木资源开始制备更多的建材,以便用于内陆几处据点的初期工程。特别是油田所在地,在勘探期往当地派驻的人员就会接近千人,安置这么多人所需建设的长驻营区也是不小的工程了,一部分建材也不需等大部队开进去之后才在当地进行制备。

    田叶友虽然不是建筑行业出身,不过他所去到的地方往往都是荒郊野岭,从穿越初期的田独铁矿、黑土港煤矿,到后来的石碌铁矿,鸡笼金矿,再到现如今的苗栗,每处地方都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进行建设,他作为旁观者看了这么几年下来,看也看会了。相比摩根,他至少算是半个专业人士了,对于如何兴建营地已经驾轻就熟,完全可以担当现场指挥了。

    摩根在外独自带兵的机会不多,偶尔有野外拉练也就是带着他手下的侦察兵在三亚附近的山区进行,根本无需修建这种工程量颇大的营区和防御工事,自然在这个领域的经验也就不如田叶友那么丰富。不过难得能逮着机会遇到懂行的人,摩根便在饭桌上向田叶友请教了不少了这方面的问题。两人边喝边聊,直至深夜。

    翌日,摩根尚在睡梦中,被帐篷外传来一阵鼓噪之声惊醒。摩根心道莫不是澎湖来的船队到了,正待起身,侍卫已经进了帐篷向他禀报:“首长,营地外来了几个土人,看样子是想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

    摩根闻言赶紧穿上衣服,走到门口又回头对侍卫吩咐道:“把我的枪拿上。”

    摩根所指的枪并不是他那把视作宝贝的m200,那支枪平时都拆成几大块放在防潮箱里,已经很少会拼装起来使用。现在摩根所使用的是一把海汉兵工小批量试制的新产品,仿制斯宾塞m1865步枪的后装式连发步枪。

    这种步枪使用了黄铜弹壳,发射时膨胀的弹壳会闭锁住弹膛的后部,从而解决后膛枪漏气的问题,而金属弹壳也顺便解决了弹药防潮的问题。装弹时需从枪托后方取出供弹管,然后将七发铜壳定装弹从枪托上的孔洞推入。当拉下扳机护圈时,回转闭锁枪机后退打开枪膛,拉出空弹壳,同时枪托中的弹簧会将下一发弹推出供弹管,扳上护圈,枪机将子弹推入弹膛同时闭锁这个空间。

    虽然这种步枪在每一发射击前都需要扳下击锤,射击后还需要上下拉动扳机护圈来完成卸弹壳和装弹的动作,但其射击速度已经远超现在使用定装弹的燧发枪每分钟三到四发的射速,最快只需十余秒就可以将填装在枪托内的七发子弹打完。如果使用预填装的弹管来更换子弹,持续射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二十一发,称其为连珠枪也毫不为过。光这一把枪的火力输出,就相当于六七支燧发枪了,而且按照海汉兵工的内部测试,一口气发射两百发子弹也无需清理枪膛,比起发射纸质定装弹的燧发枪可要强多了。

    当然了,这种“先进武器”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造价和使用成本太高。目前这种连发步枪一支的造价约莫相当于七支燧发枪,这就意味着要将其列装到一支部队,初期就得花费七倍的军费。此外因为枪身结构更为复杂,生产周期也较燧发枪长得多,想要在短期内实现成建制的列装几乎不可能,而零零散散的列装显然又难以充分发挥出新武器的威力。

    另一块短板就是弹药,铜壳定装弹的生产技术对于目前的海汉兵工来说仍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几乎纯手工的制作过程导致产能十分低下,一个熟练工一天造出来的的子弹只够一支枪发射一分钟。而且以这种枪的性能,弹药的消耗之大让人无法忽视其成本与现在部队大面积列装的燧发枪所使用弹药存在的差距。

第1026章 先遣队(七)() 
经过前几天的考察之后,摩根认为后龙溪流域的土著部落对海汉进驻本地的行动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威胁,而且这种跟生存环境相关的利益冲突能得到调和的可能性非常低。按照重点工业项目安全保障方案,这类潜在隐患是必须要在项目实施前期就进行定点清除的对象,所以这几天摩根也一直在考虑,要如何实施手段才能干净利落地解除这些定时炸弹。

    对方在发现海汉的活动行迹之后会采取某些应对措施来表达不满,这种可能性摩根自然是考虑过,但他也没想料想到这些土人居然会猖狂如斯,几个人直接跑到营地门口来叫阵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将摩根这一行人当做了曾经被十八芝运来此地定居的汉人移民,以为打骂吓唬一番就能像过去一样把外来者逐出此地。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来到苗栗海岸的移民可不是只会握锄头的农民,而是荷枪实弹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对于武力冲突毫不忌讳,翻脸的速度一点不比他们慢。

    想在态度的强硬程度上做较量,小小台湾岛上的土人哪里敌得过一心想要征服世界的穿越者。摩根让翻译立刻询问那三名幸免于难的土人,他们来到这里闹事是否是代表了其所属部落的意图,是否还有其他后续的手段。

    或许是海汉刚才毫不留情的杀戮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这几名土人没有试图对抗审讯,哆哆嗦嗦地将所知的情况都交代出来了。

    原来前几天摩根率队乘船进山的时候,在后龙溪看到几个拿着竹矛扎鱼的土人,便是在这几人当中。这些土人发现有外来者活动之后,一方面将情况回报给了他们的部落,另一方面也开始在后龙溪流域寻找这些不速之客的下落。不过海汉设在海岸线上的这处营地距离他们的部落有将近二十里的路程,所以直到今天才有一队人找到这边来。

    正如摩根所预料的那样,这些土人将他们当做了前几年曾被十八芝迁来这里的汉人移民,以为只要鼓噪一番,顶多杀伤几条人命,就能吓得这些性子软弱的外来者自行撤离本地。但可惜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海汉人毫不留情地直接下了重手。

    从这几名土人所交代的情况来看,刚才这一番冲突应该只是这几人一时冲动之下的个人行为,还代表不了他们所属部落的“官方态度”,但摩根还是坚持认为这种敌视的态度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本地土人对外来者的普遍看法。海汉在这里扎下规模不小的营盘,土人尚且敢来闹事,要是分散而居的普通移民,所将会遭受的状况就不想可知了。当初组织移民的十八芝并非专业殖民团队,他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把汉人运来这里,然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缺乏组织的民众自然很难对抗本地的土著武装。

    当然了,这几个土人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才会做出之前的行为,并不是摩根关注的重点,他对这些土人所属部落的状况还更感兴趣一点,让翻译仔细盘问了猫里社的所在地和人口规模,武装情况,活动区域等等,准备以此来作为参考,制定对付这个部落的行动计划。

    不过这几个土人脑子里的干货也很有限,根本就说不出多少具体的信息。问部落所在地,他们只说得出来这地方翻了几道山梁,问部落有多少人,这几个家伙最多就只能数到十,再往上就没法报出准确的数目了。摩根问了一堆问题,得到的回答中却没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但这也并非这些土人有意隐瞒,实在是脑容量有限,摩根就算让手下采取了一些刑讯手段,也还是没什么进展。

    “现在你应该明白我为什么会对这些土人缺乏耐心了吧?”田叶友看到摩根一脸的愁苦,便出言安慰道:“我们在鸡笼那边抓到敌对部落的土人,早先也是跟你一样的处理方式,但到后来见得多了,抓回来审都懒得审,直接就扔进苦役营了。”

    摩根叹口气道:“想不到敌人太弱也会造成困扰,连点有用的情报都掏不出来,还留他们何用!我看干脆通通枪毙了,免得浪费粮食!”

    “别啊,等下次有船去台北的时候,就把他们送过去好了,多少也能给我们的人类解放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看这几个家伙身体都还不错,起码能在矿上干三五个月了。”田叶友替这三人求情道。当然了,他这个求情也未必是真有多少好心,去到矿上之后的苦力生活是不是比当下死了更好,这也不好说,反正台北那边被抓去挖矿的土人,一般很少有活过半年的,最后基本都是过度劳累导致的身体机能衰竭而死。

    摩根想想也是有理,只要这三个劳动力在矿上刨出来的矿石能提炼出些许黄金,其价值所能买下的粮食就足够养他们一年半载了。甚至就连枪毙他们所需花费的弹药和事后收敛所需的人工,这些开销也比养他们半个月的粮食更值钱了,还是留着送去矿场充分压榨完剩余价值比较划算。当下便让手下将这三人先收押起来,不过岸上的营地现在还在紧锣密鼓地搭建营房,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关押他们,无奈之下就找了一处腾空的船舱充当临时牢房了。

    看着着几名土人被丢进船舱里关起来,摩根忽然感叹道:“这个景象让我回想起了七年前才到三亚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我们刚刚登陆不久,连胜利堡都还没开始修建,只能把手头的驳船用来当做关押俘虏的牢房。”

    “是啊,那时候被关在驳船里的,还有现在发了大财的罗升东罗大官人,不过他大概已经把那段经历选择性遗忘了吧!”田叶友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嘴角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微笑。

    当年海汉在榆林登陆的条件远不如现在来到苗栗的这支队伍,那时候可没什么后勤保障和退路,而且上岸不久就遇到了罗升东所率领的明军发动偷袭。如果不是武器装备有着较大的优势,说不定穿越集团在登陆之初就会被明军先干掉十个八个。而那时候的罗升东不过只是崖城水寨里一个小小的百总,若不是这样误打误撞地跟海汉扯上了关系,也不会有他日后的飞黄腾达。

    当然了,那时候海汉急于疏通与大明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