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87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87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升东对于魏平充满怨气的说法也不以为意,这段时间看他不顺眼的人比过去多了不少,当然因为他的暴富而转变态度怒抱大‘腿’的人也增加了许多,他自然知道这是与海汉人合作的‘私’盐生意所造成的结果。罗升东本来是不‘欲’这样高调,但驻崖办却要求他尽力扮演好暴发户的角‘色’,以吸引更多的本地人心甘情愿地为海汉人做事当然驻崖办希望他所能吸引到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体制内”的大明官吏。罗升东虽然想不明白海汉人为何有这种奇怪的要求,但看在海汉人一贯正确以及银子的份上,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照海汉人的意思去做。

    罗升东笑道:“魏巡检,你以为‘私’盐的银子就是那么好赚么?我这出一趟海,船上水手加兵士就有三四十号人,几十张嘴都是要吃饭的。我要官船‘私’用,上司、同僚要不要打点?要让各处的商贩都只出售我运去的‘私’盐,要不要给他们留出更丰厚的利润?你以为卖盐的银子都是我一个人收了?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这生意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至少也是好几十人都有利益在内的。”

    魏平强辩道:“既然你还‘抽’得出这么多的银钱来打通各种关系,那更是说明了这买卖利润丰厚,来钱轻松。”

    罗升东道:“你若是有做‘私’盐的意愿,那我分一些盐让你去试试如何?”

    魏平倒是没想到罗升东如此好说话,立刻惊道:“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罗升东点头道:“不过我也有条件。”

    “有何条件?罗把总不妨先说来听听。”魏平倒是没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昏头,眼神立刻变得戒备起来。

    “我给你的盐,不能在崖州本地出售,也不能在陵水、万州、文昌这些地方出售,只能在儋州、临高、琼州府城这几个地方发卖。当然如果你有本事,运去雷州卖也行。”罗升东毫不犹豫地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关于‘私’盐的销售网络该如何构建,施耐德早就对他进行过初步的培训,罗升东自然不会把手头已经十拿九稳的市场让出去,但如果魏平有本事能打通北边的‘私’盐渠道,罗升东倒是不介意从自己的利润中分一部分出去反正现在也没路子把‘私’盐卖到海南岛北边去,能多卖一个钱就是一个钱。

    魏平听完这话,热情立刻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罗把总,我若有船,又何必找到你这里,径直去胜利港找海汉人不是更快?”

    罗升东笑道:“就算你找上海汉人,他们的条件也会跟我说的一样。海汉人里面有一位姓施的先生,做生意十分‘精’明,他说了这个叫做……对,叫做‘避免恶‘性’竞争’,一片区域内,有一个盐商就够了,太多就会变成自己杀自己的价了。”

    魏平挠挠头道:“虽然我听不明白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但觉得好像‘挺’厉害的。只是没了‘私’盐生意,我这巡检司岂不就没什么捞头了?”

    “谁跟你说没捞头的?”罗升东摇头道:“海汉人的赚钱生意又不止‘私’盐一桩,你只要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些人绝不会亏待你!”

    “什么?我堂堂大明巡检司,正九品巡检魏平需要听从这些海汉蛮夷的安排?”魏平一下子站起身来,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样。

第136章 新任巡检(三)() 
“蛮夷?”罗升东差点笑出声来:“等你去胜利港看过那地方再下评语不迟,在我看来,那地方可比崖州强多了!”

    “听说那胜利港人口不过千余,只与南山镇接近而已,如何能与崖州城相比?”魏平并不是太相信罗升东的说法。

    “南山镇?如果胜利港跟南山镇差不多,崖州的百姓又何必要眼巴巴地等着海汉人招工?你是巡检司的人,消息应该很灵通,我想一定听说了不少关于胜利港的事情吧?”罗升东反问道。

    魏平想了想之后点头道:“从胜利港回来的人几乎都是回崖州接人或是搬家,据这些人说,胜利港人人有活做,有饭吃,孩童有书读,病患有人管。照我看这不过是海汉人欺骗这些愚民的噱头,世间哪会有如此好事!”

    “有没有这样的好事,还是亲眼看过便知。”罗升东在这个问题上并不与魏平继续争辩下去,胜利港在这几个月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是亲眼看在眼中,说一万句都不如让事实说话更有效。

    如今海汉人在崖州的招工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陆陆续续招收了六七百人。当初为驻崖办出面招人的那个牙商,现在已经在南‘门’外的劳力市场专‘门’搭建了一间屋子,‘门’口还挂了块“海汉招工处”的牌子,把这事当作了专职来做reads;。而那些在崖州附近寻不到生计的百姓,纷纷将迁居胜利港为海汉人打工当作了一条不错的出路。胜利港这边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主动投奔,偶尔也会派一些比较机灵的移民回崖州做点现身说法的宣传工作。

    罗升东抬手指向前方:“绕过榆林角,就能看到胜利港了。海汉人其实很好打‘交’道,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要和他们作对。你若能做到这一点,想在胜利港发点小财其实并不难。”

    魏平心道老子才是这地方管事的人,若是海汉人不听话,老子就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不过心中虽然腹诽不已,魏平却没有说出口来,因为他隐隐感到这位罗把总的屁股大概并不是坐在自己这边的。

    帆船绕过榆林角,缓缓地驶入了港湾。魏平也毫无例外地跟其他初来乍到的人一样,被港口里停泊的那一大堆大铁船震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这种跨越了时代,超越了想象的东西的确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哪怕是胆大包天的人,看到岸边这些巨大的铁船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心。

    罗升东却是注意到港口中多了好些帆船,除了以前那艘海沧船和一大一小两艘广船之外,还有四艘至少有四百料的大福船停在码头上,民工们正在手提肩扛地往这几艘船上装运各种物资,看样子近期这几艘船就会出航。

    罗升东对于经常在崖州外宁远河上出没的商船都非常熟悉,这几艘大船显然不是崖州那边的,当下便吃了一惊,心道海汉人的手脚倒是真快,这些船恐怕都是从北边来的,看来海汉人已经把生意做琼州府城去了。

    这几艘大船自然不是来这里装货的商船,而是准备要驶往北部湾开辟新港的货船。其中一艘是买的,三艘是从琼州府城租的,执委会准备用这四艘船加上原有的两艘帆船,进行第一次的物资和人员运输任务。至于最小的一艘广船因为当初在海战中受损太严重,已经不再适合远洋出海,只能留下来作为海运部的训练船使用。

    魏平看到这些船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胜利港至少在海运方面的繁荣度已经超过了崖州,起码在崖州的码头上极难看到四百料的海船出现,而这里却并排停着四艘。而这里码头的规模也是大得惊人,虽然还有数百劳工在码头上施工,但码头轮廓已经初现,东西方向至少长达百丈,岸边全部用青石堆砌、泥浆浇缝,看起来颇为坚固。魏平估计如果要在崖州的海边修建这么大个码头,光是施工恐怕就得要半年左右,而这些海汉人来此不过数月,居然能完成如此大的工程,看来罗升东对他们的推崇也并非全无道理。

    下船之后,罗升东看到陶东来等人出现也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海汉人这边会对崖州官方派出的巡检司如此重视,当下立刻替双方作了介绍。罗升东在途中的洗脑虽然效果不算太理想,但魏平倒也收起了往日的桀骜不驯,抱拳跟陶东来等人客气了几句。

    魏平这次带来的手下一共十二人,其中十人是负责缉捕、查‘私’、催差、征粮、押解的外班衙役,两人是州衙专‘门’派来为这里新开发的耕地进行量地建契的吏员。这些外班衙役不像在衙‘门’里站岗值班的那些内班衙役好过,不但薪金低而且差事累,一年的定饷不过几两银子,往往需要靠着灰‘色’收入才能过活。

    “这次听说崖州官府要重设榆林巡检司,我们也觉得很欣慰,充分感受到了大明朝廷对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关怀!”陶东来笑容满面地唬‘弄’魏平:“考虑到贵方初来乍到有诸多不便,我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巡检司办公和住宿的地方,魏巡检要不要先看一看?”

    魏平原本还有些紧张的心情顿时一松,点头笑道:“如此甚好!那请陶先生前面带路!”

    他转眼瞥了一眼罗升东,心道这就是你所说的高大上的海汉人?也不过如此而已,见到了本大爷还不是照样跪‘舔’。罗升东却是一脸沉静没有任何表示,他很清楚海汉人的办事风格,这态度越是客气,就越是说明事情不那么简单,这魏平恐怕很快就要吃瘪了。

    陶东来等人在前面带路,领着众人出了码头往一号基地的方向而去。这里的道路全部都又平又直,根本不似崖州城外那种坑坑洼洼,除了牛车之外,不时还能见到有人骑着一种两轮小车飞驰而过,魏平带着的下属都是议论纷纷,好奇不已。

    “陶先生,这路面如此宽阔,何不就走中间,偏偏要靠右而行?”魏平注意到这个细节,忍不住开口问道。

    “来往行人、车辆都靠右走,这样面对面行进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冲撞,‘交’通流量大的时候可以提高通行效率。”陶东来随口解释道。

    这话里有太多的生僻词,魏平只能听懂小半,不过他还是故作了解地点了点头,旋即又指着前方的一号基地大‘门’道:“这便是贵方所修建的寨堡?”

    陶东来应道:“没错。出于方便的考虑,我们为巡检司准备的办公场所就在这里。”

    陶东来说着指向了前方,在护城的河沟之外,大‘门’左侧约莫二十米的地方,搭建着一间活动板房和一个大型军用帐篷,外面还用齐‘胸’高的木材建了一圈篱笆,围出了一个临河的小院,整个面积约莫有一百来平米。小院‘门’口还挂着个木牌,上面白底黑字写着“榆林巡检司”五个大字。最引人注目的是,小院外居然还有几个站得笔直的绿衣哨兵,不过这些哨兵并未配发刀枪,只在腰上挂着一根两尺多长的木棍而已。

    “请,请到里面看看。”陶东来当先进到院中,为客人们介绍道:“这间房是给巡检司日常办公使用,我们已经准备了桌椅和笔墨纸砚。帐篷是给各位暂住用的,这几天人手太紧,暂时没能来得及搭建房屋,各位先委屈几天,保证月底前解决各位的住房问题。”

    魏平在活动板房‘门’口探头进去看了看,回头问道:“可还有其他屋子?没厨房,我们这些人如何吃饭?”

    “每天三顿饭,会有人准时送来,各位不需要自己做饭。”宁崎接过了话头:“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协助,可以告诉院子外面穿绿衣服的保安,他们会帮你们转达。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我们都会酌情处理。”

    “什么意思?”魏平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妙:“我们巡检司要做什么,还需得先通知你们?”

    “这是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这样对大家都好。”宁崎指着院子比划了一下:“平时没什么事,各位就不要出这个院子了,如果觉得闲着没事,可以在小河边钓钓鱼,在院子里打打拳,也都是不错的消遣。”

    魏平怒道:“你们竟敢圈禁堂堂大明巡检!”

    “这不是圈禁,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面对愤怒的魏平,宁崎脸‘色’一点都没变:“我们不但提供包吃包住,而且各位在胜利港期驻守期间,我们会参照各位以前从崖州官方领到的报酬,双倍给予津贴。另外我们海汉执委会还特批了每月五十两银子的办公经费给榆林巡检司,只要各位老老实实的,每月月底最后一天会准时发放这笔钱。”

    每月五十两!魏平的心砰然跳了一下,他现在的年俸才二十两上下,这个数字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至于他身边那些年俸才几两的下属们,此时早已经鸦雀无声了。

第137章 新任巡检(四)() 
魏平虽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他也不是傻子,海汉人这么做是打的是什么算盘,他现在也基本有点头绪了。

    海汉人希望能用优厚的待遇收买崖州官府派来的这些人,这种收买并不是需要巡检司为海汉人做些什么,恰恰相反的是,海汉人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在胜利港什么都不要做,甚至连这个划定好的院子都不要出去。与其说是圈禁,倒不如说是圈养更为准确。

    近在咫尺的寨墙上不时有巡逻的士兵走动,而小院外也有人站岗值勤,加上院子周围这低矮的栅栏围墙,这地方摆明了就是海汉人为了便于监视巡检司而特地设计的。

    魏平忽然想起,罗升东之前曾经强调过好几次,只要听从海汉人的安排,发点小财并不是什么难事。而现在自己所遇到的景况似乎也正好印证了罗升东的话,如果照海汉人说的做,就在这院子里待着什么都不用做,连三顿饭都有人做好送来,舒舒服服的当大爷不用风吹日晒,每年还有几百两银子的进账,比去过去在天涯镇那种荒凉的地方当差的确好过百倍不止。

    这种待遇魏平过去闻所未闻,而且海汉人开出这每月五十两的‘诱’‘惑’实在是很难抗拒,但魏平还是觉得心里不太舒服,凭什么我堂堂大明巡检要听你一帮海商的安排?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么?

    魏平想到这里刚要发作,罗升东在旁边轻轻拉了他衣袖一下,这一走神,便听宁崎继续说道:“如果魏巡检觉得这里的条件不太合适,那尽管回崖州去就是了,我们绝不阻拦。但如果要留在这里生活,就必须要遵照我们的规矩来。”

    “若是我不按你们的规矩来,又待怎样?”魏平终究还是没忍住,带着三分火气问了出来。

    “也不会把你怎样。”一直没说话的颜楚杰终于开了口:“但最近一直有海盗在附近游弋,说不定过两天就会登陆这里,魏巡检为了保护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