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1627崛起南海 >

第974部分

1627崛起南海-第974部分

小说: 1627崛起南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14章 抵达安不纳() 
邱信以自己的官邸为例,向谭举任说明手握大权的好处,的确是十分的直观生动,以此来推测他在头顿港的生活状态,不问可知应该是过得非常自在了。毕竟占城与安南这两国都十分重视与海汉的外交关系,都担心海汉会偏袒对方,而他作为海汉在此地的代言人,自然也因此而享受到的极好的待遇。而回想前几站殖民地的状况,因为没有占城国这个竞争对手,当地的官员倒是没邱信这种程度的福利,说到底还是这头顿港的位置好,正处于两国交界,否则他虽然贵为殖民地一把手,也很难靠手里的权力换来这么多的好处。

    谭举任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当下笑着摇头道:“殖民地的土皇帝的确是好做,但你这边的环境,别处可复制不了。”

    邱信并不否认谭举任的说法,点点头道:“老弟你说的没错,我当然也看明白了,所以我才不打算调回三亚。我年纪已经大了,说实话也争不过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多享受几年就是几年吧!当初参加行动跟着陶老板跑到这边来,不也就是为了过这人上人的日子吗?”

    谭举任一时默然,对方说得不错,虽然很多人当初的确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来参加穿越行动,但现实跟幻想终究是有差距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原本的社会环境中就是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领导能力或者学识,与这个时代的人相比也就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且这点长处还不一定都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派上用场。

    最终能从这个团体中出人头地的,其实大部分还是那些在原来时空里就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佼佼者,而邱信这个样相对资质平庸,岁数又偏大的穿越者,的确上升的空间就很有限了,在头顿港这种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倒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当然了,谭举任的价值观跟邱信可不太一样,他认为自己虽然本事有限,但胜在年轻,一切都还有无限的可能,就这么找个殖民地躺着养老实在太早了一些。不过人各有志,他也不能断言说邱信的选择就是错的,人家在这里过着太上皇的日子,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不用考虑政治方面的竞争压力,悠哉游哉过日子也挺好。

    船队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在头顿港的补给,期间还带上从本地征召的一百多名移民,然后出港继续向南行进。告别头顿港之后,接下来的一段航程就要进入南海腹地的远洋海域了,下一站安不纳群岛与头顿港之间的直线距离足足有四百海里,要完成这段航程至少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而前提是航程中不会出现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状况。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在船队离开头顿港一天半之后,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接着便迎来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暴风雨。即便是船队中吨位体积最大的战舰,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也只能如同小舢板一样被大浪抛高压低,完全挣扎不得。

    谭举任躺在船舱的床上,用床边的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床板上。这是他在出发前所接受的训练之一,在海上遇到恶劣海况时的应对办法,以免在剧烈的船体颠簸中受伤。他在三亚的时候极少出海,也从未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心头除了慌乱还是慌乱,心中甚至有一丝后悔自己放弃了三亚的安逸生活,硬要跑来这环境莫测的南海做什么官。这要是因为大风大浪挂在了海上,估计事后连尸骨都找不到,三亚那边开完追悼会多半也只能立个衣冠冢了。

    谭举任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忍受着剧烈颠簸带来的不适,他原本出海的时候就少,对于这种程度的风浪的确谈不上有什么适应能力,胃里边早就已经翻江倒海了,全靠意志在撑着不至呕吐。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邱信以自己的官邸为例,向谭举任说明手握大权的好处,的确是十分的直观生动,以此来推测他在头顿港的生活状态,不问可知应该是过得非常自在了。毕竟占城与安南这两国都十分重视与海汉的外交关系,都担心海汉会偏袒对方,而他作为海汉在此地的代言人,自然也因此而享受到的极好的待遇。而回想前几站殖民地的状况,因为没有占城国这个竞争对手,当地的官员倒是没邱信这种程度的福利,说到底还是这头顿港的位置好,正处于两国交界,否则他虽然贵为殖民地一把手,也很难靠手里的权力换来这么多的好处。

    谭举任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当下笑着摇头道:“殖民地的土皇帝的确是好做,但你这边的环境,别处可复制不了。”

    邱信并不否认谭举任的说法,点点头道:“老弟你说的没错,我当然也看明白了,所以我才不打算调回三亚。我年纪已经大了,说实话也争不过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多享受几年就是几年吧!当初参加行动跟着陶老板跑到这边来,不也就是为了过这人上人的日子吗?”

    谭举任一时默然,对方说得不错,虽然很多人当初的确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来参加穿越行动,但现实跟幻想终究是有差距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原本的社会环境中就是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领导能力或者学识,与这个时代的人相比也就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且这点长处还不一定都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派上用场。

    最终能从这个团体中出人头地的,其实大部分还是那些在原来时空里就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佼佼者,而邱信这个样相对资质平庸,岁数又偏大的穿越者,的确上升的空间就很有限了,在头顿港这种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倒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当然了,谭举任的价值观跟邱信可不太一样,他认为自己虽然本事有限,但胜在年轻,一切都还有无限的可能,就这么找个殖民地躺着养老实在太早了一些。不过人各有志,他也不能断言说邱信的选择就是错的,人家在这里过着太上皇的日子,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不用考虑政治方面的竞争压力,悠哉游哉过日子也挺好。

    船队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在头顿港的补给,期间还带上从本地征召的一百多名移民,然后出港继续向南行进。告别头顿港之后,接下来的一段航程就要进入南海腹地的远洋海域了,下一站安不纳群岛与头顿港之间的直线距离足足有四百海里,要完成这段航程至少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而前提是航程中不会出现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状况。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在船队离开头顿港一天半之后,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接着便迎来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暴风雨。即便是船队中吨位体积最大的战舰,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也只能如同小舢板一样被大浪抛高压低,完全挣扎不得。

    谭举任躺在船舱的床上,用床边的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床板上。这是他在出发前所接受的训练之一,在海上遇到恶劣海况时的应对办法,以免在剧烈的船体颠簸中受伤。他在三亚的时候极少出海,也从未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心头除了慌乱还是慌乱,心中甚至有一丝后悔自己放弃了三亚的安逸生活,硬要跑来这环境莫测的南海做什么官。这要是因为大风大浪挂在了海上,估计事后连尸骨都找不到,三亚那边开完追悼会多半也只能立个衣冠冢了。

    谭举任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忍受着剧烈颠簸带来的不适,他原本出海的时候就少,对于这种程度的风浪的确谈不上有什么适应能力,胃里边早就已经翻江倒海了,全靠意志在撑着不至呕吐。

    邱信以自己的官邸为例,向谭举任说明手握大权的好处,的确是十分的直观生动,以此来推测他在头顿港的生活状态,不问可知应该是过得非常自在了。毕竟占城与安南这两国都十分重视与海汉的外交关系,都担心海汉会偏袒对方,而他作为海汉在此地的代言人,自然也因此而享受到的极好的待遇。而回想前几站殖民地的状况,因为没有占城国这个竞争对手,当地的官员倒是没邱信这种程度的福利,说到底还是这头顿港的位置好,正处于两国交界,否则他虽然贵为殖民地一把手,也很难靠手里的权力换来这么多的好处。

    谭举任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当下笑着摇头道:“殖民地的土皇帝的确是好做,但你这边的环境,别处可复制不了。”

    邱信并不否认谭举任的说法,点点头道:“老弟你说的没错,我当然也看明白了,所以我才不打算调回三亚。我年纪已经大了,说实话也争不过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多享受几年就是几年吧!当初参加行动跟着陶老板跑到这边来,不也就是为了过这人上人的日子吗?”

    谭举任一时默然,对方说得不错,虽然很多人当初的确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幻想来参加穿越行动,但现实跟幻想终究是有差距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原本的社会环境中就是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领导能力或者学识,与这个时代的人相比也就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而且这点长处还不一定都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派上用场。

    最终能从这个团体中出人头地的,其实大部分还是那些在原来时空里就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佼佼者,而邱信这个样相对资质平庸,岁数又偏大的穿越者,的确上升的空间就很有限了,在头顿港这种海外殖民地当土皇帝,倒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当然了,谭举任的价值观跟邱信可不太一样,他认为自己虽然本事有限,但胜在年轻,一切都还有无限的可能,就这么找个殖民地躺着养老实在太早了一些。不过人各有志,他也不能断言说邱信的选择就是错的,人家在这里过着太上皇的日子,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不用考虑政治方面的竞争压力,悠哉游哉过日子也挺好。

    船队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在头顿港的补给,期间还带上从本地征召的一百多名移民,然后出港继续向南行进。告别头顿港之后,接下来的一段航程就要进入南海腹地的远洋海域了,下一站安不纳群岛与头顿港之间的直线距离足足有四百海里,要完成这段航程至少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而前提是航程中不会出现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状况。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在船队离开头顿港一天半之后,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接着便迎来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暴风雨。即便是船队中吨位体积最大的战舰,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也只能如同小舢板一样被大浪抛高压低,完全挣扎不得。

    谭举任躺在船舱的床上,用床边的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床板上。这是他在出发前所接受的训练之一,在海上遇到恶劣海况时的应对办法,以免在剧烈的船体颠簸中受伤。他在三亚的时候极少出海,也从未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恶劣天气,心头除了慌乱还是慌乱,心中甚至有一丝后悔自己放弃了三亚的安逸生活,硬要跑来这环境莫测的南海做什么官。这要是因为大风大浪挂在了海上,估计事后连尸骨都找不到,三亚那边开完追悼会多半也只能立个衣冠冢了。

    谭举任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忍受着剧烈颠簸带来的不适,他原本出海的时候就少,对于这种程度的风浪的确谈不上有什么适应能力,胃里边早就已经翻江倒海了,全靠意志在撑着不至呕吐。

第1215章 安不纳见闻() 
谭举任当然不用跟移民们一样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本地管委会早就为远道而来的穿越者们准备好了酒店套房和丰盛的接风宴,而且还安排了数辆四轮马车到码头上来接他们。

    这种在三亚造的黑色箱式马车可不是便宜货,不单单是车厢上的玻璃窗户值钱,车下的弹簧减震系统和橡胶车轮也都是海汉所独有的配置,乘坐舒适性远胜传统马车,当然价格也是高出一大截。先前船队在岘港落脚时,当地管委会派来接谭举任等人赴宴的马车,技术含量就远远比不了这种新式马车。

    据谭举任所知,这玩意儿目前因为零部件供应不足,产能极为有限,在三亚只有少数高官的配车换了这种新型号。就连不少外地富商捧着银子到三亚来买,也得先排号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行。但这里竟然一口气派出了八辆,财大气粗的程度也显露无遗,想必光是把这些车的零部件运来安不纳岛组装也得费不少工夫。

    “上车上车,都上车,回头慢慢再来参观好了。”穆夏柏很热情地招呼目瞪口呆的众人上车,对于这样的反应他已经习以为常。商务部的构想是把这里建造成本世纪远东最大的海上销金窟,下船后的第一印象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样的设计效果显然已经达到了,绝大多数初次来访的人都会被这里的建设水平所惊讶,就连这些与穆夏柏来自同一时空的伙伴们也不例外。

    坐在马车上,谭举任忽然想起了头顿港的邱信,对他而言当地便是天堂,作为土皇帝可以予取予求,随心所欲。但如果真要论生活水平,恐怕还是这安不纳岛要高出了不少。这地方除了交通不太方便之外,其他方面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人均所能享受到的资源甚至可能比三亚还更好一点,能被分到这里当官倒真是美差一桩。

    接风宴的档次果然没有让来访者们失望,除了在三亚能够吃到的一些海汉招牌菜之外,更有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些风味菜,而且席间所提供的酒水并非国内宴席上常见的“三亚特酿”,而是另有准备。

    “都倒一杯尝尝,这可是从欧洲运过来的好东西!”穆夏柏很是热情地招呼众人道:“不是我吹牛,这玩意儿在三亚市面上是买不到的,想喝就得来安不纳岛才有!”

    谭举任举起手里的玻璃杯看了看吗,又闻了闻,感觉似乎就是普通的葡萄酒,喝了一口入嘴,感觉口感比一般的葡萄酒似乎要更甜一些。

    从欧洲进口过来的葡萄酒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务,海汉跟葡萄牙和荷兰搭上线之后,也会通过这两国的商船从欧洲进口一些商品,其中便有不少穿越者心心念念的欧洲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