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欲海官门 >

第1029部分

欲海官门-第1029部分

小说: 欲海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江区和东盘区之间,党务方面不能说没有区别,还是有不同之处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于党委常委的人数上面。通江区是九名常委,而东盘区是十一名常委。

    想到这个,廖汝碧瞬间便明白了高珏的用意。高书记这分明是打算增加常委的人数,进而夺回在党委会上的主动权。

    见高珏能够想出这个主意来,廖汝碧心中暗自佩服,看来高书记年纪轻轻,就能爬到这个位置上来,不可能只是运气和胆识,手段和智谋,也着实不一般。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还是跟着高书记干,不仅会得到眼前的实惠,ri后也会有自己的出头之ri。

    想通这一点,廖汝碧马上说道:“高书记,确实应该先从党务开始学习!”

    “你既然也是这么认为,那就这么定了。增加党委常委的事情,也不必拿到会上去讨论,由咱们区党委向市党委申请就好。这样,你马上去给我拟一份申请报告,速度快点,拟好之后,拿给我看。”高珏微笑起来。

    “是,我一定尽快拟完。”廖汝碧点头应道。

    这可是一项重任,廖汝碧完全可以看得出,这是高珏对他的信任,以及考验。如果这件事,他敢泄露出去,令对手察觉,从中干扰,导致流产,区委办公室主任的位置,那就绝对轮不到他的头上,甚至ri后,也不会好过。毕竟,区委书记难为自己手下的办公室副主任,还是很轻松的。哪怕真的因为出卖了高珏,得意晋升,调到别的地方去任副处,那高珏针对他的话,他的ri子也别想好过。要知道,以他现在的级别,想要像闻善那样直接去当副区长,根本不可能,到哪个衙门当局长,还不得隔三差五就被穿小鞋。

    “嗯。”高珏微微点头,再什么话也不说了。

    廖汝碧起身告辞,离开高珏的办公室,返回自己的房间,开始起草增加常委人数的申请。至于说让谁上,他是不会写在上面的,高书记还没有明说,他哪敢瞎写。

    高珏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等着,抽着烟,品着茶水,心中不停地琢磨,申请上面,当个常委提谁的名字好。

    其中一个,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那便是公安局长王若林。王若林挂着副区长,进常委也属于正常。况且,东盘区的公安局长就是党委常委。通过受伤前对王若林的观察,王局长已经决定站到他这一边,再试探一下,应该就可以了。

    只是第二个人选,不太容易。第一,必须要够资格,得是正处级的;第二,得是靠得住的,以免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当然,官场虽然凶险,但通常情况下,大家伙做事还是比较光明磊落的。特别是在人事升迁的方面,谁提携的你,这个情必须要领,如果你敢倒打一耙,ri后你的官品上面,就会被打上问号,没有几个领导,敢再轻易的提拔你。。你老兄连提拔你的人都不放过,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就如《三国演义》的吕布,有杀干爹的习惯,先是丁原,后是董卓,谁还敢再收他当干儿子呀。养虎为患这个道理,官场上面谁都知晓。

    所以高珏不是害怕提拔上来的人,掉过头来和他作对,而是担心,提拔不当,被他提拔上来的人,只帮第一次,以后就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了。

    他站了起来,走到一旁的卷柜前,将柜门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份档案。这份档案是通江区的人事档案,不过不是一般的人事档案,是正处级官员的档案。

    p:特别鸣谢:海风拂面了大大成为本书的第一位盟主!!!!!感激不尽啊!

    诸位大大,小翼厚颜地提个小小的请求呗,能不能在订阅之余,给小翼点一个赞呢。

    小翼正以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大家。提前拜谢了!

第772章 人选() 
在整个通江区,副厅级的领导,总共就俩,高珏和尚布屈;正处级的,倒是能抓出一大把来,且不说常委那几位仁兄,单副区长就一小叠,另外还有什么实权的正处级干部,以及区总工会主席。

    高珏将名单反复瞧了两遍,目光最后落到总工会主席韦铭中的名字上。

    印象中,高珏似乎并没有见过这个人,自己第一天上任,尚布屈给他接风,当时人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几乎都是五大班子的权重人物,高珏都一一记下,应该可以肯定,没有这位韦铭中先生。

    甚是,连高珏上任至今,都没有这个名字的印象。不过也是,区总工会主席这个职位,真就没什么实权,别看顶着正处级的头衔,但随着工会越来越少,现在就和冷宫没什么区别。除非是运气好,能挂上常委,要不然的话,就是打酱油的。好在,贵在清闲。

    眼下正处级的干部中,派系不是很明朗,有的可以看出来,是跟着谁走,有的比较隐秘。如果一不小心选了尚布屈和夏德来的人,这实在不妙,所以高珏认为,倒不如先选一个没有实权的。要知道通常没有实权的,背景就不深。

    他这边思量着人选,先行敲定了韦铭中。但高珏不是盲目的人,他必须要先看看这个人。他拿起桌上的电话,刚要拨一个号码,办公室的房门被敲响,高珏喊了声“请进”,房门拉开,是廖汝碧进来了。

    “高书记,申请报告起草完了。”廖汝碧将房门带上。恭敬地说道。

    高珏将电话放下,脸上露出微笑,称赞道:“效果还真高,拿给我看看。”

    “是。”廖汝碧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将手里的文稿双手呈给高珏。

    高珏接过。仔细观瞧起来。

    该说不说,廖汝碧的官面文章,做的是四平八稳,关于扩编两名常委的有理,写的是条理清晰,有章有据。高珏看罢。不禁连连点头,说道:“写的很不错。”

    “多谢高书记夸奖。”廖汝碧连忙说道。

    “向你打听个事儿。”高珏很是随意地说道。

    “高书记请说。”廖汝碧欠了欠身。

    “区里面,正处级的干部中,你认为有哪些人适合?”高珏微笑地问道。

    “这个……”廖汝碧犹豫了一下,他清楚高珏的意思,也知道。自己点出的人名,一定会成为参考,自己千万不能说错了,如果万一提了尚布屈与夏德来的人,ri后被高书记查出来,肯定会误会自己。他必须谨慎,官场风险大。说错一句话,有的时候就会遭到无妄之灾,更别说是这么大一件事。而且,他说出的人选还不能为求安稳,给的太少,如果只给一两个,那岂不是有推销之嫌。

    “高书记,我认为副区长鄂剑光,副区长马博来,总工会主席韦铭中。以及公安局长王若林,应该还算适合。”廖汝碧终于给出了答案。

    王若林肯定算一个,这一点廖汝碧也清楚,他给出的鄂剑光、马博来、韦铭中三个人,就是让高珏三选一。

    鄂剑光和马博来。高珏都是识得的,鄂剑光是分管农业的副区长,马博来是分管国土环境资源监察工作。

    若说二人手里的权力,鄂剑光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除了农业,林业、水务、科技信息产业、科协、扶贫、供销、安全生产、市场管理和农村工作;联系协调气象、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工作。这些都归他管。

    在副区长中,也排名在前,属于区里的老资格。马博来的权力,相对来说要弱不少,但也凑合了。通江区的zfu班子,倒没有说分管特别差的副区长,工作分配的还算平和。

    高珏中意的本是韦铭中,眼下听到这两个名字,他的心思,不由得又转动起来。马博来的权力不大,可见根基不深,而鄂剑光在副区长中,含常务副县长,排名第三的实权人物,这样的人,难道根基也不深么?

    但廖汝碧既然能够提到这个人,那就明白鄂剑光不是尚布屈、夏德来的人,起码表面上看不出来。

    高珏也喜欢有才能的人,他可不希望站在自己这边的都是一些没有能力,只会惟命是从的。所以他现在,把最佳的人选定义到鄂剑光的身上。如果鄂剑光不行,退而求其次,再选韦铭中也不迟。

    拿定主意,高珏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很不错。”

    廖汝碧没有应声,仍是微欠着身子。但凡在办公室里打滚长了的人,都会渐渐磨光棱角,变得圆滑。

    “这份材料,暂时留在我这里。你先回去忙你的。”高珏温和地说道。

    “是,高书记。”廖汝碧答应一声,转身退出办公室。

    待廖汝碧除了办公室,高珏摘起电话,拨了办公室主任闻善的号码。

    “喂,是高书记么……”

    “我是高珏。闻善啊,我今天下去,打算下乡一趟,视察农业建设。你去帮我通知一下,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告诉他,吃过午饭就跟我走。”高珏淡然地说道。

    “是,我这就去办。除了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外,还要通知农委的人么?”闻善又问道。

    “就是简单的视察一下,不用通知农委的人了。”高珏说完,挂断电话。

    组织部关于副区长人选的名单虽然是送来了,可高书记说要研究一下,那就得研究一下,没有人敢催他。

    中午十一点半吃了午饭,高珏在十二点的时候,就动身下乡。

    和他一同前往的,除了闻善、鄂剑光之外,还有几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高珏、鄂剑光、闻善坐在高书记座驾内,闻善坐在副驾驶,高珏与鄂剑光坐在后面。起码,级别要分得清。

    电话内,高珏只说下乡视察,也没说去什么地方。此刻坐在车内,闻善回头问道:“高书记,咱们要先去哪里视察?”

    “我听说稻香镇与甜菜乡因为受到地理限制,无法在旅游业上面下文章,只能致力于发展农业,现在还有了一定成绩。那咱们不如去这两个地方看看,先去甜菜乡。”高珏平和地说道。

    “好。”有了高书记的话,闻善当下让司机开车,前往甜菜乡。

    高珏曾经见过鄂剑光,对他也有点印象,此刻坐在一起,更加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鄂剑光能有将近五十岁的年纪,国字脸,土黄se的皮肤,相貌朴实,一副淳朴的农民形象。所谓观其貌、品其心,最起码,眉宇间的气se,也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形象。鄂剑光给高珏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起码不是那种一脸**相的样子。

    当然,人不可貌相,可相貌真的很重要。不再丑俊,全在气质。

    “老鄂,你今年多大岁数了?”高珏很是随意地问道。

    “我今年四十九了。”鄂剑光答道。他的声音,很是厚重,别看不大,但显得很有力。

    “参加工作多少年了?”高珏又问道。

    “我十六岁参军,复原之后,就在区里的粮食局工作,一转眼参加工作三十三年了。”鄂剑光说道。

    “原来是行伍出身呀。怪不得声音如此浑厚。”高珏微笑地说道。

    “高书记取笑了,我这人,是有名的大嗓门,小时候在乡里放羊,总得喊羊;当兵之后,也得天天练嗓门。转业回来工作,习惯也没改过来,说话总是压不住声音。哈哈……”说到最后,鄂剑光爽朗地笑了起来。

    冲他的语调,倒像是一个忠厚的人,但是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高珏跟着说道:“老鄂,我在刚刚调到通江工作的时候,曾组织各乡镇的党委书记到区里开会,号召各乡镇致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元旦的时候,我虽然不在区里,但稻香镇与甜菜乡已经把发展的成果汇报了一下。你可曾下去视察,看看情况呀?”

    “高书记,我是甜菜乡的人,对甜菜乡有着乡情,在看到汇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去了甜菜乡视察。甜菜乡的不少农民,在镇里的帮助下,都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了不少反季节的蔬菜。预计节前,都能够上市,在年前赚上一笔。畜牧业,虽说已经开始发展,但眼下还没有形成规模,我预计明天夏天的时候,或许能够有所突破。看到家乡的人民,勤奋耕耘,实在令人高兴。稻香镇我也去了一趟,镇里集资筹建了一个制米厂,稻香镇的大米,在咱们通江是有名,哪怕在江市里,也小有名气。

第773章 鄂剑光() 
冬ri严寒,相较于城市,农村似乎更加寒冷。但在蔬菜大棚之内,却是暖洋洋的,里面种植着各种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每亩大棚的成本可不低,而甜菜镇辖下的村子里,不少家都都扣有蔬菜大棚。这是许多农村都没有的景观,高珏都有点纳闷,村民们是哪来的钱,种植大棚蔬菜。

    经过走访,高珏从村民口中得知,镇党委书记李绍良的功劳。为了推广蔬菜大棚,李绍良帮助村民从邮政银行申请到了低息贷款,甚至还从蔬菜批发市场拉到了买家。有胆识的村民,纷纷贷款,建起蔬菜大棚,有的直接卖给到镇里拉菜的商贩,有的则是自己用农用车前往市区贩卖。

    这种做实事的干部,高珏很是喜欢,记住了他的名字。

    晚上是在鄂剑光的家里吃饭,品尝农家饭。鄂副县长父母建在,都生活在镇上,是个独门独院,有三间大瓦房,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算是小康之家。

    高书记到此吃饭,鄂剑光的父母当然要好生招待,一个铁锅炖鱼,还炖了一只笨鸡。随高珏一同来的人可不少,当晚住在鄂家,高珏与鄂剑光睡在一张炕上,其他的人,凑合挤一下。

    在酒桌上,大家伙只是推杯换盏,聊些没有用的闲话,但是高珏,则是注意观察鄂剑光的举止。曾经有人说过,赌品或者是酒品代表着一个人的人品。赌品好、酒品好的人,人品都不会差。

    鄂剑光的酒品很好,酒桌上之上,很是实在,来者不拒。当然,这和他的酒量好也有关系。可是他四十九岁了,也是上了年纪的,如此年龄,还喝的这么实在。也属难得。喝的实在是一方面,同样也要看酒后如何,任谁喝了酒,酒后的话都会多点,鄂剑光的话也多,但他似乎不喜风花雪月。侃的都是一些当年在军营里的故事。他的笑声爽朗,大咧咧的,倒是一条爽快的汉子。

    高珏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