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欲海官门 >

第1355部分

欲海官门-第1355部分

小说: 欲海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姚淳低沉地应了一声,沙洛的话,让他气的牙根直痒痒,可是也没有办法。现在自己已经被逼到这条路上来了,想要阻止,也已经是不行了。除非自己现在,立刻愤然离去,但是这样的话,自己的脸面也就再也没有地方放了。再者说,沙洛和张远此刻已经达成一致,只要二人联手要求自己召开党委会,自己也不能不开,到时候的结局,只怕更让人难堪。

    姚淳心中暗骂,怪不得沙洛够胆拿兴修地铁这么大的事情乘胜追击,原来是早有算计。悔当时自己自视太高,自以为还有一个陆乃莺这样的背后棋子,自己可以稳操胜券,哪有料到,沙洛的后手更多。

    姚淳再次咬了咬牙,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大势已去,输了阵,可不能再输人了。姚淳扫了在座众常委一眼,说道:“下面继续投票,支持地铁的第一条线路通往通江区的请举手!”

    话音落定,沙洛第一个把手举起来。紧跟着,高珏、袁亢、张远、靳峰、翟宏佳、孔维也都跟着先后把手举了起来。不过,姚淳这边的人,目光并没有放到这七位的身上,而是看向王若,想要看看王政委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举手支持高珏,还是弃权。

    终于,沙洛、高珏等七个人举起手之后,王若才慢慢悠悠的,不紧不慢的,将手举了起来。

    加上王若这一票,沙洛这一边,正好八票,票数过半。

    王若举起手后,目光略带歉意地看了姚淳一眼,跟着,又转头看了高珏一眼。

    “老姚,不好意思,这次我是真的不能帮你呀。我也不想的,可是没办法呀。当年我为了我弟弟的事情,托人求了陈凯龙,欠下一个不小的人情。没有想到,就在前天,陈凯龙让人上门,来讨回这个人情。我不能不还呀。只能答应他。。。。。。这一次,你只能认栽了。。。。。。事到如今,你不会还看不明白吧,这明摆着是沙洛和陈凯龙设下的局,至于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我今天只能两不相帮了。。。。。。你好自为之吧。。。。。。不过,如果哪天你要针对高珏的话,我还是会出手相助的。。。。。。”

    在统计票数的时候,王若在心中默默念叨着。他本来是想帮着姚淳的,帮助姚淳,或许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好处,只是一贯的立场而已。但是因为高珏,他更加希望姚淳一边获胜。

    可是,人生在世,什么都能欠。就是不能欠人情,尤其是那种特别大的人情。如果欠了这种人情,倘若有一天,债主前来追债,那你只能背弃自己的意愿做事了。

    当然,这件事的胜负,和他王若没有一点关系。什么利益他也得不到。唯一的牵绊,只是曹家和高珏的过节。

    眼瞧着票数过半,姚淳再无回天之力,他压着忿恨的心情,故作平和地说道:“高珏同志的提议,票数过半。但念于兴修地铁的事情,事关重大,咱们春江不能擅自做主。等会议结束之后,将会议记录和投票结果一并送到省委,请省委领导进行决断。好了。。。。。。”

    说到此,姚淳站了起来,又说了声。“散会!”

    言罢,第一个转身朝会议室外走去。

    姚淳的这番说辞,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市委班子拥有当对独立的决策权。特别是像春江这种省会城市,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面,只要班子里通过,那就可以直接执行了。相反,如果说省委交代下来的事情。经过市委班子讨论,如果没有通过的话,甚至还有权力不执行。当然,这得看什么事情,大多数省委交代下来的认为,市里是没有胆子不执行的。市委班子里决定的事情,大多上报给省里。也只是知会,省里很少去管。只要你们市里觉得能干成,那你们就干呗,反正出了事。也是你们自己担着。

    就好像这次修地铁,如果省里要求春江修,春江账面没钱,班子里讨论一下,认为修不了,那就直接上报省委,告诉省领导,春江没钱,自己修不了,除非你省里给拨款,要不然,根本执行不了。省里若是不给拨款的话,春江就是不修,省里也不能把春江怎么样,就这么过去了。反过来,市里要修,省里也不会拦着你,因为你有一百种要修的理由,又不用省里一分钱,干好了还算省里领导班子的政绩,省领导为啥要拦着你呀。如果说,春江市内交通压力太大,事故频繁,市里甚至还有理由往省里头赖,我们要修地铁,缓解交通压力,省里不让我们修。所以,省里面也不会干这种没味的事情。

    但是姚淳这次说要上报省委,那可不是单纯的将结果知会省委,而是希望省委能够下令,叫停春江兴修地铁的计划。要是真能这样,自己堂堂市委书记,随便顺水推舟一下,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

    姚淳心中打的是这样的主意,也是目前来说,他唯一的法子了。这份报告,一定要写好,这样才有机会让省里叫停。同样,他也不敢写的太过分,充其量也就是想让省领导看出他的一点点意图,毕竟自己是输的一方。省里若是有心偏袒一下,也就叫停了。一旦省里能够支持他的方案,那就更好了。

    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的是,省委书记兰仲天和他姚淳实在没有啥深厚的交情。对于兰仲天来说,只要锦华省发展的好,春江发展的好,能够盖过德原市,那就行了。

    春江这么大的城市,又是北方重镇,交通集散地,按理说早就应该有地铁了。现在路面上的交通,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顺畅,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怕有车一族会越来越多,路面上的交通,也会越来越拥堵,早一日建成地铁,那对春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其实,在兰仲天上位的时候,就有意让春江兴建地铁,奈何这种话,省里不太方面说。因为,省里一旦下文,只怕春江会趁火打劫,以没钱为借口,张嘴管省里要钱。那样的话,省里是给还是不给呀,给的话,那可不是小数,从来没听说,由省财政掏大笔的资金给市里修地铁的,都是市里自己想办法,小来小去扶持一下倒是没问题。但是,倘若省里下来,绝不会是小来小去的,起码得百八十个亿起步。春江这么大,全面开通地铁,资金绝不可能少了。可若是不给,春江以此为借口不按照省里的命令行事,那对于省领导的面子,也是一定的打击。考虑到这些,兰仲天才一直没提。

    眼下春江自己请缨要修地铁,兰仲天能不高兴么,就通江区发展的势头来看,第一条地铁线路通往通江,也特别的合适。管你姚淳在报告上怎么写,兰仲天是明眼人,什么看不懂呀,而且人家就在春江,春江的情况,那也是尽在掌握。

    因此,在看了市委的报告之后,兰仲天直接就给批了,和以往一样,用书面用语写了一句话,“同意春江市党委班子的决定。”

    然后便让人,将批复送回了春江市委。

    省委的批示一下来,姚淳也是无可奈何,这个地铁,不想修也得修了。修地铁是政府的事情,会上通过,省委批准,如何操作,基本上都要交给市政府。也就是一些关于工程竞标的事宜,需要在党委会上讨论一下。再怎么说,这也是一百多个亿的工程,哪能马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绝境() 
市委书记姚淳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在他的办公桌上,现在放着一大叠文件。这些文件都是政府方面转交过来的,内容是关于兴修地铁的。

    兴修地铁是一向大工程,光预算和规划,正常来说,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修建所需要的时间,自然也不会短了。但是这一次,春江市政府的计划是在明年世博会召开之前,就将地铁建好,正式通车。如此一来,前期的所有项目,都需要在春节之前搞定,春节一过,就立马施工。

    眼下距离春节,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要将所有的准备都做好,当然需要紧锣密鼓。通江来说,春节前的一个月,政府下面的各个衙门,就是进行总结,细节工作已经不多了。可没想到,突然冒出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来,上面又催的急,相关部门都忙的是热火朝天。

    工程设计什么的,都有借鉴,国内已经有许多城市修了地铁,对于这些城市的地铁设计,完全可以借鉴的上。再者说,负责如此工程项目的,普通的民营企业,绝对是挨不上边的,春江市政府已经联系了天铁六局,由天铁六局负责施工。

    天铁六局几乎承揽了国内大部分的地铁工程,经验老道不说,还有不少现成的规划。春江方面,只需在借鉴之后,选择最为合适的就行了。

    再就是财政将钱准备好,天朝公路方面,将施工需要挖掘的地方规划好。由天铁六局负责施工就行了。

    姚淳看着桌上的文件。越看越是火大。最后也没有心情看了,索性在文件批上了阅,也就作罢。反正这些文件,市委办公室都已经审过来,如果有问题的话,早就挑出来了,根本用不着他来纠错。他所需要做的,无非是象征性的签个字。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铃铃铃。。。。。。”

    姚淳抓起来电话,原来这个电话是市委办公室打来的,说天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康龄想要见他。一听说王康龄来了,姚淳的脑袋都大,他清楚的很,王康龄此番过来,为的是什么事。

    现在通江区马上就要修地铁了,海荣区的商业圈想要翻身,更是难上加难。王康龄现在在通江区修建千达广场,手头没钱。这次来。肯定又是让他帮忙要钱。这钱要是能要出来,姚淳早就帮他要了,还能等到这一天么。姚淳倒是曾经想过,让陆乃莺出面,找高珏把钱给要出来。因为当时,陆乃莺表面上还是沙洛的人,高珏对于千达集团的情况,或许还不太了解,搞不好看在陆乃莺的份上,能够把钱给解冻出来。但是,他也担心,高珏万一将这事汇报给沙洛,再导致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反倒暴露了陆乃莺。所以一直迟迟未决。恰巧随后沙洛提出了修地铁的事情,姚淳认为,只要给海荣区通上地铁,那一切就都解决了,故此便将资金解冻的事情抛诸脑后。

    天晓得,机关算尽,最后自己还是输了,而且还输的很惨。

    姚淳心里明白,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总得给王康龄点面子,否则的话,这家伙万一狗急跳墙,在海荣区的商业圈一撤资,那自己就完了。所以,姚淳只能请王康龄到他的办公室见面。

    果不其然,见面之后,王康龄马上开始哭穷,表示自己将公司的公关全都派上阵了,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高珏就是不上道,美人计对于高珏没效。

    再没有多久就要过春节了,现在还欠了不少帐,春节前一定要算清,否则的话,这工程就进行不下去了,希望姚书记能够帮帮忙。

    姚淳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好言相劝,尽量敷衍。可是他的推诿之词,王康龄哪里听不出来。最后干脆,和姚淳摊牌。

    “姚书记,现在通江马上就要兴修地铁,这是你们市里领导决定的事情,眼下已然传遍春江。通江区一旦通上地铁,那里各行各业,行情都会见长,我在那里兴建的商业圈也一定也一定会价值翻倍。通江区用不了多久,也会成为春江市下面经济最为发达区。反观海荣区,前景黯淡,我在那里的投资,着实不少,可以说,是我全部的家当。我不能说,为了一块死地,最后落下一个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的结局。所以,我现在已经想好了,如果在通江区的那笔资金,真的无法解冻,我宁可从海荣区那边撤出来。将属于我的那份资金,能够抽出来的,就全部抽出来,用到通江区。姚书记,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可是没有办法。”

    王康龄的第一句话,就点了通江区的地铁是市里的领导决议兴建的,给通江区修地铁,不给海荣区修地铁,这明摆着是不想让海荣区的商业区起来。这样的话,老子还捧着那里商业圈干什么呀。

    “老王,你是大买卖人,其实你也应该知道,如果你从海荣区的商业圈里面撤出来,其实你也未必能捞到几个钱,毕竟这里面,你投资的钱只是零头,大部分都是从银行贷款的。如果你真的想要撤出来,对你们公司的影响,可是很大的,以后想要做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姚淳见王康龄这次来真的,明摆着要挟自己,干脆也没有给王康龄什么好脸色。

    “姚书记,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可是现在,我是真的没有办法了,每个月那么多利息,我如何背得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法子,我只能出此下策了。”王康龄故意无奈地说道。

    “你的困难,我也清楚,要不然,再从银行贷点,弄出四五个亿来,还像当初在海荣区那样,建出来一部分,就抵押一部分,总归是能渡过难关的。”姚淳也不能真的和王康龄翻脸,这次说话的语气又温和下来。

    “姚书记,你是不知道,我的公司现在,能押的基本上都押了了,就差把海荣区的那些资产再一起都押了。这两天,我也找过春江银行的张总,以及建设银行的汪总谈过,可是他们都表示不能再给我们公司贷款了。都说如果现在还不上,起码抵押给他们的资产,哪怕还不上,也不至于让银行赔多少,但若是再贷,只怕到时候真的还不上了,银行方面会损失惨重,他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王康龄说完,无奈地摇了摇头。

    “按理说,也不至于吧。你欠银行这么多钱,而且并没有达到欠他们利息的地步,按理说银行不至于不贷给你钱呀。银行也应该知道,如果不贷给你钱,他们以前贷给你的那些钱,只怕也会收不回来,只能捧着那些楼盘。可是如果贷给你钱,起码还能每月收到利息,有一笔帐在里面,横竖也是盈利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不贷呀。”姚淳有点疑惑地说道。

    别看姚淳身在官场,但对商场里面的道道儿还是清楚的。银行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