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逆袭大清 >

第28部分

逆袭大清-第28部分

小说: 逆袭大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刘统勋再次对着乾隆皇帝施礼,说道:

    “臣请办公。”

    “嗯,去吧”

    乾隆皇帝对着刘统勋挥了挥手,应道。随后就不再看刘统勋。刘统勋慢步的离开乾隆的视线,紧接着走到南书房别间之中。

    这别间是南书房里面分出来的一个小空间,里面有三张的办公书桌。可供皇帝照见完翰林人士或者军机大臣后留他们此时的书桌上的磨砚里,已经有周边的太监磨好了墨汁在里面。

    只见刘统勋熟练的坐到了其中的一张书桌前,

    思索整理了几分钟的样子,便下笔直书。

    片刻之后,两份拟好的圣旨就交到乾隆的手中。

    乾隆拿着拟好的圣旨,查看了一下,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就让刘统勋以六百里加急形式送到宣旨人的手中。

    这本来是不符合平常流程规矩,但是对方是皇帝,刘统勋也不敢说什么。只是遵照就乾隆的旨意去办事。同时,他心中也不由得感慨:

    “这张瑞来看是必死之人了,居然会获得乾隆皇帝的御笔亲点。不过这也算是他这样的平民一辈子的荣幸了,可以获得千古留名的机会。虽然这机会有些悲剧。”

    待乾隆交代完其他事宜,刘统勋又施了大臣的跪拜之礼后,这才慢慢爬起来,倒退几步,随后退出南书房去。

    信件将会在明早一早就会发出。六百里的加急预计半个月左右就会到达广州府。

    “这个张瑞还能活多久?所以说这人啊!天道无常,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看着手中的圣旨,刘统勋忍不住感叹:

    “谁能想象得到一个平民张瑞仅因为跪拜之礼就让乾隆皇帝给惦记住了,非要围剿杀了他不可。如此看来,能得一个皇帝的惦记,这张瑞也是一个人才了。看来以后在这里当值,自己都必须要更加小心注意才行。”

    ……

    乾隆的旨意,张瑞自然还不得而知。

    此时的张瑞正沉迷于杜牧带回来的燧发枪之中,一千三百杆的燧发枪,要是要自己打造可得用上不少的时间跟功夫。

    因为朝廷没有注意制止,张瑞此时已经制备好了近三万斤的颗粒火药。而且制作原料的充足,加上张瑞制作配方的简化,火药的产量还在大量的提升当中。同时得益于周边有的硫矿跟硝石矿,所以花费也不是特别大。

    此次杜牧除了带回来了一千三百多支燧发枪外还额外在广东佛山那带回来了好几十户铁匠。这意外的收获让张瑞不禁地喜出望外。

    广东佛山有大量的铁矿,同时也有着大量技术精占的铁匠。正因为如此,在佛山如果没有权势地位就是技术再好也只能被排挤出去。

    当他们得知杜牧有意向打造武器剿匪时,都没有犹豫的选着跟杜牧来看看。毕竟两地离得不远,而且实在没有必要在佛山半死不活的待下去。

    这些工匠一到来,张瑞很是重视,又是分房子,又是分田地同时还每个月都给出一两二钱月薪。

    张瑞的重视自然获得工匠们的认同和归心,对于张瑞表示要打造的火枪自然也没有表示一丝心理负担,至于朝代的命令禁止?只要利益到了,其他都是白搭。

    至于被荷兰人给的两名英吉利人到没有给张瑞特别意外的惊喜,一个表示自己爱好探矿,一个爱好造船。探矿还可以理解,造船暂时是用不上。

    两个人的才能虽说不是什么不能取代的存在,毕竟探矿跟造船两广就有这样的人才。但是要不要留下他们,张瑞自然是有自己想法。

    于是,张瑞本着能忽悠就忽悠的原则告诉他们。他们二人现在要走张瑞也不拦着,不过此时二人都身无分文。但是留在这里工作的话可以发挥自己兴趣爱好,并且他们二人只要工作满三年,张瑞将会给他们每人两千两的银子。

    听着张瑞的条件,二人很是高兴,连忙对张瑞表示愿意为张瑞工作。毕竟这个时候的“天朝”还是英吉利人心中那个不可触摸的世界。

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 
随着张瑞宣布田地租金之后,很多租不田地跟被地主老爷们压削得厉害的佃农们仿佛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纷纷举家相投。

    虽然当地的乡绅有所怨言,但是目前对他们影响也不大,只是可伶了那些跟他们签了约的佃农们心在滴血。

    附近的知县虽然对于张瑞大势吸入流民有所警惕,但是当张瑞以每石一两银子价格收取周边平民百姓的粮食为他们完成夏税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夏税如此简单的县老爷们感觉这一切还不错。

    要知道就这样这干旱的天气,那些乡绅们给出来的也不过六钱银子。而张瑞一个人就吞下了两万石的粮食,把周边要交的税款粮银都弄个干净。

    本来乡绅们对张瑞这样的做法还有所怨言,但是当张瑞一收完粮食后。老天居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他们反到哈哈大笑。反而觉得是上天都不让张瑞好过。

    下雨了,那么粮价又可以以四钱一担的价格来收。

    他们不过走远一些路程到别处收而已,一些没有卖粮给张瑞的乡绅甚至后悔了。早知道这天这么快就下雨应该早早把手里的粮都放给张瑞。

    贫困无地的流户自古是官府头疼的事情,能找到田地给他们租种还好。但是一些地主乡绅压迫太过,如一些甚至要求二八分成,致使他们有地没租不来到处流串。这就给县城管理造成麻烦。

    当张瑞吸收那些无地的流民户时候,县老爷虽然知道这个有违大清律规,依旧无视也不上报。毕竟张瑞他又没有造反,知府还有意为其请官。

    周边流民贫困户少了,县城也更容易管理。张瑞还组织这些人去开荒,杀土匪。这开荒以后可以增加税收,杀匪可以安村保民。这些对着县老爷来说可都是不小的功绩。

    因此县里不但不阻止,反而还让手下的捕快等宣传让那些没地耕种之人去张瑞那工作。

    由于官府的纵容和宣传,此时直连山的人口急速上升到了一万多人,在这个时代这是比拟县城的人口。

    大量人口的流入以及大量的物资购入的结果就是直连山银库快速减少。此时的直连山银库只剩那一万多银子。而一个半月之前银库之中还有黄金二千四百六十两,白银五万多两。这二千四百六十两黄金可以到广州府中换白银三万五千两。

    一个月败了近七万两银子,换来的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无地穷民。而且这些贫民还是要多少有多少。有看着账目的刘睦修不禁感叹,这张六也太能败家了。

    不但刘睦修感叹,连此时在管理开荒队的李混也感叹。哦,不,应该不叫做李混,叫做李修德。

    “开荒而已,哪里用这么好的工具?这么多的耕牛得要多少钱啊!“

    李混因为张瑞的事情而让李德才损失了大笔的银子。按着李德才的意思,他应该被沉河才能平愤。但是由于张瑞花了两百两要人,李德才也见好就收,这才让李混活了下来。同时也改了名字,李修德。

    李修德对张瑞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自己认为那怕不是张瑞给他承诺的五十亩田地,自己也会对张瑞死心踏地。

    同时,随着张瑞的不断壮大,李修德心中也不禁感到自己的幸运。

    大量的银子使用主要是购入粮食,油,土布,食盐,铁锭。由于周边的矿产,硝石以及硫磺的购入价便宜,这两样反而没有那么多。

    在粮食方面,此时山寨有囤粮两万多石,这粮食勉强够一万人一年的食用。按刘睦修的意思没有必要再次囤粮。毕竟这田地开荒好之后,只要一种上粮食多少就会有收入,而是到时候这些平民也不必再由张瑞养活了。

    对于刘睦修的建议,张瑞没有认同,而是再次掏出了两万两银票给刘睦修,让他以五钱的价格再次购买两万石。

    食盐跟油都是以这样的标准囤积,反而布匹减少了,铁锭增加。

    对于张瑞将要迈开的步子,刘睦修兴奋的同时又在害怕。此时他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山寨土匪当家,而是一个真正的县太爷一样。

    第一次,他感觉自己读书的意义。

    …

    面对着众多人口的到来以及银库的减少。开源节流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不然张瑞不知道自己身上那五万多两银子可以撑到什么时候。

    于是,张瑞便带着刚刚训练不足半个月的剿匪队出去剿匪。

    直连山外四十里,梧州境内,狗头山。

    经过众多深受其害的村民过来请求,张瑞便决定率先进攻它。

    在周边村民的指引下,张瑞斥候队很快就探得这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土匪窝。

    要说土匪就是土匪,对付平民还行,对付正规的队伍就只有送死的份。

    此时的斥候队已经被张瑞高价从满清绿营中挖来的经验丰富斥候训练过。其战斗力就是还没有等张瑞带兵到土匪窝,三十多名斥候就零伤亡的攻入这个土匪窝,并且活捉了这山寨的所有当家。

    望着这让人无语的结果,张瑞第一次想到了特种兵概念,决定回去后还要再加大斥候队招募。

    其他的队员看着耀武扬威的斥候队,纷纷咬牙切齿,这都没有我们露脸呢?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于是,在未来一个多星期里,直连山附近一百里內的三个土匪窝都纷纷遭了恙。连带着附近两百里收到有剿匪队风声的土匪们都纷纷逃离了直连山的范围。

    此次出去剿匪得到的钱财与队伍三七分后,张瑞还剩有白银十七万八千六百七十八两。有了这银子,直连山山寨的面临的钱财压力会再次降低。

    本来按着招募时说的,张瑞可以不分队员们银子,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利益哪里有动力?于是,张瑞便于他们约定,以后剿匪一切交公,随后再由公分发三成给缴获的队伍分。

    这规定得到了剿匪队们的欢呼,也只有这样才有去拼命的动力。

    ……

    等张瑞带着队伍回到直接山后,此时的直连山已经接近了两万的人口。这些人当中很多来自广东境内还有不少来自湖南已经贵州等地。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那些看着没有用的老乞丐们对外的宣传。

    此时直连山满山遍野的不是鲜花,而是房子。站在直连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一份一份整齐有序的房子是那般的赏心悦目。

    “真希望这个世界可以一直这么美好下去。”此时站在张瑞身边的刘睦修不由得感慨。

    “是啊…”

    “就是朝廷也没有见得比六哥做得好…”

    …

    刘睦修的话也得到了跟在张瑞身边的众人附和。而这些人当中还包括了驻守梧州苍梧县绿营千总张之山。

    在清朝,绿营同旗营都是一种世兵制度,兵皆世业,军士当兵吃粮,一家多口要靠俸饷度日,由于饷额有限,又不准从事其他职业,自然难于维持生计,生活日益窘迫。

    但是旗营有清朝的照顾还稍微好点,再差也可以把他们家中老人小孩编进去吃多一份粮。可绿营就是自生自灭,不但如此,上头位置还不断被旗人侵吞。

    于是,在张瑞发迹之时,这个手下只有六十名士兵的绿营千总张之山便来找上了张瑞。

    没有办法,上头有文官满人压着,下面是乡绅不能动,能动的那些贫民实在压不出一丝的油水。身边都是饿得没有力气的士兵,土匪又干不过。去抢劫又怕被举报。

    家中无田,又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一个千总官的家人愣是逼着去给地主家当佃农。而手下的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次听说张瑞分田地招募的消息,他就和他的兄弟以及其他士兵一样去参加了考核。本来他还有些觉得不好意思,结果看见了驻守梧州州府的三个绿营千总也过来考核。

    可以说驻守梧州州府的绿营兵除了守备外,三百多绿营兵有近两百名都在张瑞的剿匪队中,剩下没有进来的则在等待张瑞的下次招募。

    最终,张之山一家三兄弟进了剿匪队,而他因为成绩突出被命为统领三百火枪兵的百总。其他三名到来考核的绿营千总中有一名在他手下当总旗,其他两名则在李牛屎百总那当总旗。

    本来张之山以为自家三兄弟进来三年后将等到六十亩的田地。结果才知道按着张瑞给出的条件:普通队员三年后退出给地二十亩,小旗给地四十亩,总旗给地七十亩,百总给地一百二十亩,千总给地两百亩…

    幸福来得太突然,张之山做梦也没有想道,三年退出后一家子可以等到一百六十亩的地。有这地再交那点租金,真不敢想,也正是给地的丰厚,其他三名千总才选择留下来。

    而是按着六哥的意思,后面还会招人还会考核,不合格的会被降级,严重不合格的就会开除并收回田地。

    这里所有人每天都不用人催就努力的训练,按着六哥的说法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张之山发现没有比在带兵更容易带了。

    毕竟没有人想被淘汰出去,只要熬住三年,地就是自家的了。如今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这里的氛围很好,每天都可以吃饱饭并且几乎是每天都有肉吃,这在以前几乎不敢想。

    在这里的每个士兵都不可以随便被体罚,受委屈了可以找队正。每一个小旗都有一个队正,他们都是六哥排来照顾每个人的生活的,开导人很有一套。

    受伤了会有医护队的女医兵照顾,虽然有时候被她们照顾的时候自己都会觉得脸红,不过她们技术都是很好。重要的是她们穿着队里发的衣服很好看,让不少没有成家的年轻人们心动不已。

    如此的队伍谁愿意离开?有时候张之山觉得六哥这个队伍比朝廷更加要好。

    终于,六哥宣布再次招人了

第五十二章 围剿前() 
是的,张瑞准备再次招募剿匪队员。

    因为感觉自身的弱小,他准备招募更多的人,打下更多的荒地,以开荒的田地吸引更多的人在自己身下,为造反提高进一步成功的可能。

    因为佛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