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

第33部分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33部分

小说: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便也明白了,点头笑笑:“我明白,都是叫皇帝迟迟不选看八旗秀女给耽误了。”

    太后说着忽然看了安寿一眼,随即便攥住耿氏的手:“倒不知老姐姐的两个孙女儿都叫什么,多大了?”

    ………题外话………

    稍后第二更~~一个小八卦:耿氏的这位母亲和硕柔嘉公主,被认为是《还珠格格》里晴儿的原型~~

    谢谢蓝的红包、Icouldbeordinary的打赏,巴豆的月票~

    1

131、戒牌() 
耿氏离去之后,太后半晌还笑眯眯着。安寿便凑趣:“主子这是寻着可心的人儿了。”

    太后便忍不住笑,欣慰点头:“耿姐姐是康熙朝权臣明珠的儿媳,那么她的孙女儿便是明珠的曾孙女,出自煊赫的叶赫部贝勒金台吉一支。”

    “她们的阿玛永寿是揆方的儿子,因父母早忘,被过继给揆叙的。耿姐姐本身已是和硕柔嘉公主所出的格格;永寿的生母就更是康亲王家的八郡主,更是咱们正格的皇室血脉!”

    “这两个女孩儿原本就是咱们皇室的姻亲,身份贵重,又自幼由耿姐姐教导抚养,性子一定如耿姐姐一般爽朗可人。况她们的伯父就是那大词人性德,她们两个骨子里注定是诗词风雅,皇帝必定喜欢。”

    。

    冬至前三日,由太常寺经内务府,将斋戒牌送至各宫,分别于宫门或正殿等处悬挂。皇帝、官员,以及皇后为首的内廷主位们,也分别将缩小了尺寸的斋戒牌悬挂于心胸之间。

    佛经云:戒除心的不净为“斋”,禁止身的过非为“戒”。内廷主位们悬挂在身上的斋戒牌涵义虽严肃,可是用料和雕工却极尽精致华美。贵妃高云思用了青金石镂刻的斋戒牌,纯妃则选了蜜蜡佛手形的斋戒牌,娴妃更是直接用了画珐琅洋彩斑斓的斋戒牌。

    唯独皇后素些,用了水晶的斋戒牌,重其清澈通透,难得还保持一颗素心。

    婉兮大致瞄了一圈儿,便窝回自己的后罩房,端过针线笸箩闷头忙了大半晌。

    早膳过后,位于东六宫之南的斋宫便响起斋鼓,是宣告皇帝要入斋宫斋戒了。婉兮忙三火四用牙咬断了线脚,便冲出门去。

    远远朝献春行礼:“姑姑,我请一刻的时辰,马上就回来!”

    献春看婉兮急急忙忙的样儿便嘱咐:“是去见九爷吧?九爷要陪着皇上一起斋戒,有日子不容易见了……你去就是,不过可小心,别跑摔了!”

    婉兮却躲过献春的目光,急急又一蹲身,便赶着出了宫去。

    她尽量选少人走的夹道,一路赶到了御膳房。刘福没在,幸好刘柱儿还在。刘柱儿一见是婉兮,便乐呵呵上前给行礼:“魏姑娘找我师父,可有吩咐?”

    婉兮略一思忖,便将手里的物件儿塞进刘柱儿手里:“你设法帮我把这个给毛团儿。”

    刘柱儿也眼珠儿一转,毫没犹豫便甜脆脆地应了:“姑娘放心,我一定办得漂漂亮亮!”

    刘柱儿这小子也是聪明的,什么都没问。

    婉兮垂下头,用脚尖碾了碾地面:“你到时候交给他就行,什么都不用说,他一看自然就明白。”

    刘柱儿认真点头:“我记下了,姑娘放心!”

    。

    别看刘柱儿答应得痛快,实则他是费了老大的事,托了好几个人才见着毛团儿。他就是个御膳房跑腿儿的小太监,他想单独见御前的人可不容易。

    等他终于将物件儿交给毛团儿,皇帝早已入了斋宫,拈香已毕,开始了独居三天两晚的斋戒。

    毛团儿接过来那物件儿,只一上眼,都没问是哪来的,便伸手拍拍刘柱儿,扭头就往斋宫里跑。

    ——因那包袱皮儿,还是曾经包银鼠皮的那张,毛团儿一看自是明白了。

    ………题外话………

    明天见~下周会给大家加更,大家别急哈~

    1

132、真寸() 
毛团儿小心翼翼进了斋宫,正瞧见李玉也拿了什么似的急匆匆往外走,见了毛团儿进来,忙左右看一眼,将毛团儿拉到廊庑下。

    “你急匆匆的,忘了这儿是斋宫?”皇帝斋戒,是为显示对上天的诚意,下头人便连一丁点而

    毛团儿便偷偷一乐:“师父,有物件儿给皇上。徒弟不敢进殿去,只正好委托给师父。”

    李玉一瞧,竟忍不住噗嗤一乐,摇头叹口气,从自己袖口里也拿出样物件儿:“这二位呀,嘿……”李玉说着将那物件儿往毛团儿手里一塞,将毛团儿手里的物件儿接过去。

    毛团儿脑筋电转,便也睁大了眼:“万岁爷正好也有物件儿要给魏姑娘?哎哟喂,真是寸到点儿上了!”

    。

    师徒两个从廊庑下各自转身,朝着内外两个方向去。

    斋宫正殿近,李玉先将婉兮给的物件儿送到了皇帝面前。

    斋宫因是斋戒、向上天表达诚心之处,所以即便斋宫也处于紫禁城中,可是殿内一应陈设却克尽尊仪与俭素。皇帝冷冷清清一个人坐在雪洞似的殿内,完全没有了人间帝王的雍容之气,倒像个寒窑里谨言慎行的苦学生。

    这样儿的皇帝,连李玉瞧着都跟着心疼。这会儿他手里替皇上捧着这个物件儿,便自己的心都忍不住要替皇上要先暖上一暖了。

    皇帝眯眼打量李玉:“这样快?”

    李玉略一迷糊,随即便也懂了:皇上既然给了东西叫给魏姑娘,皇上心下便也自然期待魏姑娘有个回赠的。可是方才他刚捧着皇上给的物件儿出去,连斋宫的大门还都没出呢,所以皇上反倒会担心他事实上还没见着魏姑娘呢,那他送来的就也不该是魏姑娘的回赠了。

    此时的皇上啊,哎,倒像个毛头小子。

    李玉忍住一声叹息,含住了笑将方才撞见毛团儿的事儿给说了。皇帝这才眼中精芒一盛。

    皇帝盯了李玉一眼,伸手就将李玉手里的物件儿夺过来。却没当着李玉的面儿打开,而是转过身去连走了好几步,拉远了距离才打开那再熟悉不过的包袱皮儿……

    一个巴掌大的褡裢腰包便落入掌心。

    只一眼,皇帝便清笑满眼。

    笑着再细看这个褡裢:湖蓝的缎面,正配合他祭天所穿的礼服之色;褡裢又不是普通的方正,而是裁成了葫芦形。

    褡裢两边的口袋都有刺绣,靠内的那面用的正是她绣过的那幅熊瞎子;而靠外的这面儿——她却没绣花,只绣了端端正正的两个字儿:斋戒。

    “嘁!”皇帝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小妮子,绣了就是绣了,却还用这个来提醒我‘斋戒’!哼……我就偏不懂你什么意思了!”

    。

    皇帝这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嘀咕,终究还是被李玉给听见了。他也忍不住笑,心里道:“哎哟,这位魏姑娘哟,胆子真大。不过……却也真是冰雪聪明!”

    李玉含笑躬身:“老奴猜想,魏姑娘这是瞧见了各位娘娘身上悬着的斋戒牌子了,于是特地绣了这两个字,在这个时候儿献给皇上,就是方便皇上装斋戒牌子用呢~”

    皇帝便也笑了:“朕明白。”

    他垂首将那褡裢穿过腰带,“斋戒”二字在外,熊瞎子那面才束在腰带里,紧紧贴在身上。

    如此,便再没人能瞧出这褡裢里藏着的玄机。

    便是斋戒的时候戴着,亦不犯礼。

    ………题外话………

    稍后第二更~~不是有亲问褡裢跟荷包的区别吗,现在明白了吧?褡裢有一面是在腰带里头的~

    谢谢如下亲们的月票:

    12张:cristal_2014;

    2张:康乃馨;

    1张:daisy_xuetu

    1

133、消寒() 
且说毛团儿也一路跑到长春宫去,却是先求见了皇后。

    既是御前的人,长春宫上下都极客气。皇后亲自见了毛团儿,还赏了荷包。

    毛团儿赶紧先跪呈上一样物事:“皇上赐内廷各主位娘娘‘九九消寒图’,奴才第一份儿先到主子娘娘这儿来。”

    皇后自是欢喜,忙叫素春接了。展开了看,是皇帝御笔亲书的九个字组成的一句诗:“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每个字皆为九画。皇后隔空向斋宫方向一礼:“妾身谢皇上眷顾”,然后亲手就挂在寝殿里。

    毛团儿从皇后殿中告退出来,这才拐了个弯儿绕到婉兮的后罩房来。

    因毛团儿年纪还小,又是御前的人,于是长春宫上下也没人拦着他。若是换了别的宫里的太监,敢直接往后院跑,腿都打折了。

    毛团儿却也没敢进门,只隔着窗子招呼婉兮,婉兮推开支窗瞧出来,心莫名地扑腾了起来。毛团儿眼尖,左右瞧了一眼,见屋内并无旁人在,便笑嘻嘻打招呼:“姑娘手巧,做出的饽饽连皇上都爱吃。今儿正好来给主子娘娘送东西,一时嘴馋,想跟姑娘讨两块饽饽吃。”

    婉兮便也故意跟他绷起了脸:“没什么好的,就剩几个杂拌儿,你不嫌弃就拣了去随便嚼一口吧。”

    婉兮说着端过饽饽匣子来。里头有掰剩的半块萨琪玛、一卷驴打滚、一条长白糕。

    毛团儿也不客气,伸手就都给抓过来。婉兮忍不住笑,拍了他爪子一记,回头去炕琴抽匣里拿出两张晒干的苏子叶,回来将饽饽给包上才塞给他:“都不是现做的,有些硬了。你要是嫌弃就喂狗喂鸟都无妨。等下回你提前告诉我一声儿,我给你现做就是。”

    虽说这哈哈珠子从在花田初遇就跟她不客气,不过这两回传递物件儿,可多亏了这小子,她心里谢着呢。

    毛团儿笑嘻嘻接了,回头看没人注意,便将一个物件儿塞进婉兮掌心。

    婉兮心尖突突直跳,赶紧攥紧了手。只这么攥着,便觉似乎只是一张纸,仿佛并没有什么要紧的。

    毛团儿完成了差事,欢欢喜喜咬了口萨琪玛:“嘿,姑娘这做饽饽的手艺是越发好了。现如今啊,不光滋味好,这形儿看起来也好看着呢!”

    婉兮的脸登时便又红了一层。

    当初她给皇帝送的那些饽饽,的确是看都没法看的。

    她哼了一声,索性将窗子关上:“您慢走,不送了。”

    。

    毛团儿走了,婉兮听见外头传来女子们的说笑声:“万岁爷给主子赐了‘九九消寒图’,不如咱们也依样描一张挂起来,每天一笔,‘写九’消寒玩儿吧!”

    婉兮垂首悄然展开了自己掌心的纸张——原来也是一张“九九消寒图”。

    只是这张上头不是字,而是一幅梅花。一枝上有九朵,每朵上有九个花瓣儿。这便是要用从冬至数九开始,每天描红一瓣,合起来就是九九八十一天。待得梅花红遍,数九便也尽了。

    整张图上只有四个字,不是宫里匾额上常见的皇帝楷书御笔,而是换成了如银钩铁画一般的瘦金体。

    那四个字是——九尽春深。

    ………题外话………

    有没有觉着“秘密花园”啥的,都是咱古人玩儿剩下的?咔咔~~明天见~

    1

134、画九() 
乾隆六年。

    宫中节项一直忙到正月十五,才算是基本过完了。从冬至祭天,到腊八敬佛祖成佛,二十三坤宁宫祭灶,二十四封印交泰殿,再到除夕守岁,正旦明窗开笔、祭祖、祭堂子、太和殿朝贺、重华宫君臣联句……连续两个月间,各种祭祀礼仪、召见蒙古王公和宗室大臣,皇帝几乎将的时间都用来圆融君臣、宗室,朝廷与地方部族的关系,忙得脚不沾地。待到终于忙完了正月十五上元日,二月的八旗选秀名单也已呈上来了。

    李玉将名单送进养心殿的时候,皇帝正盘腿坐在炕上,翻那褡裢看。就在皇帝手边还摊放着大臣奏报免安徽宣山等地雹灾的奏折……

    李玉明白,皇帝这是看折子看累了,或者熬神了,这才暂时搁下奏折,偷偷看一眼那褡裢。

    因褡裢上头绣着“斋戒”二字,此时又不是斋戒之时,于是皇帝都不方便时时带在身上,更不宜随手查看,只能这样如偷偷摸摸一般地看。

    李玉心下也忍不住跟着酸酸涩涩地叹了口气。

    。

    皇帝听见李玉的脚步声,便将褡裢塞回袖口去,抬眸端然看过来。李玉忙跪倒:“皇上,礼部呈上圣祖爷后裔中适婚宗室名册,以及户部呈上的八旗待选秀女名册,恭请圣览。”

    皇帝微微扬眉:“放下吧。”

    李玉寻思了一下才说:“距离二月尚有些时日,奴才斗胆请皇上示下:是否……要进后宫散散?”

    皇帝便眯起眼,唇角却是微微一勾:“李玉!”

    李玉忙摘下帽子磕头:“奴才该死!奴才只是想说……算算月份,海主子的临盆之期就要到了。皇上一向以皇嗣为重,故此老奴才……”

    李玉话还没说完,眼前却已出现了皇帝的靴子。李玉便忍住笑,没再说。

    皇帝哼了一声:“还不给朕更衣?”

    。

    皇帝到了长春宫的时候,婉兮还在后罩房里忙她的绒花。

    如今做通草花她已能信手拈来,只是传自江南手艺的绒花,她还有些不熟练。皆因绒花都是蚕丝所制,手艺便要更细巧。

    窗外忽然传来拍掌声,她便愣住,手里好容易刮毛的蚕丝,一下子又乱了颜色次序。

    她听见院子里簌簌响动,知道是皇后带着头等女子和二等女子都出殿跪迎,她身为使唤女子却没这个资格。便不由得丢开做了一半的绒花,爬到炕里去,耳朵贴着南窗听。

    从冬至到正月十五,宫宴等场合,皇后带在身边的自然都是素春等头等女子,她没资格。于是算到今日,她也已有近三个月没见过他。

    院子里拢音,隐隐传来他清越嗓音:“都起来吧。”

    随后他的声音便没入了正殿去,整个院子又恢复了凝肃,再听不见半点声响。

    婉兮叹口气,从炕里溜出来,出溜下地。掀开妆奁,隐秘地从最下层的抽匣里拈出那张消寒图来。

    一日一笔描红,算到今日,她已将几乎将满树梅花全催开了。

    他说“九尽春深”,她画上的花倒真的已开好了。

    ………题外话………

    稍后第二更~

13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