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

第543部分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543部分

小说: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这便哼了一声,“咱们小七,是‘七步生莲’的孩子,哪儿能脚下生痘去?”

    两口子这么玩笑着不要紧,在炕上玩儿的永璐却当真了,爬过来捉着小七的脚,非要翻开看去。

    小七眼睛上纱布还没拆呢,被永璐的小手儿给挠的脚底下直痒痒,这便软软伏在皇帝怀里,柔声呼救,“阿玛……您快拦着小鹿儿啊!”

    皇帝大笑,腾出另外一只手,将永璐给拎过来,“你个臭小子,又在这儿捣什么乱呢?”

    永璐一张小脸儿绷得紧紧的,极其严肃认真地说,“豆!姐姐脚底下有豆!”

    皇帝这才听懂了,便又是大笑,照永璐p股上给了一巴掌,“怎么着,你还想给找出来,炒豆儿吃,是吧?”

    还是刚刚七个月大的九公主文静,不哭不闹,围着枕头、靠着被垛坐着。看阿玛跟哥哥姐姐说得热闹,她便挪了挪小腚,照着皇帝的胳膊——就咬了一口。

    皇帝全无防备,都被咬叫唤了。

    婉兮大笑挪过来扶住东倒西歪的啾啾,含笑替不会说话的小女儿解释,“……这个月份正好要冒芽孢呢,牙花子痒痒,见什么都咬。”

    “可是她鼻子灵,气味不好的,给她咬她都不咬。爷便忍忍吧,闺女咬爷,那是她觉着爷的味儿不错。”

    皇帝长眉轻展,含笑抱住九公主,也用嘴唇垫着牙,假装儿着在九公主的脸蛋儿上咬了一口,算是“报复”。

    。

    闹腾了一会子,三个孩子各自累了,这便都由嬷嬷带去歇息了。

    婉兮给皇帝剥着瓜子儿,却是含笑瞟皇帝一眼,“……爷今儿,心情甚好。”

    皇帝便轻哼一声儿,“你想说什么?”

    婉兮垂首,故意一笑,“没啊,奴才就是说小七送痘吉祥了的事儿呢。爷必定是为了这个高兴。”

    皇帝“呸”了一声儿,上前又拧了婉兮面颊一记。

    “你想说多贵人,当爷听不出来呢?”

    婉兮这便也点了点头,“本来就是嘛。奴才遇喜,这都第四回了,也没什么新鲜的了;多贵人却是头一回怀上皇嗣。今年又正逢平定准噶尔大庆之年,正是厄鲁特的格格给皇上怀下皇嗣来,这不正是双喜临门么?”

    皇帝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得伸脚在炕桌下朝婉兮去——若是往常,皇帝的脚直接就是蹬上去了;可是这会子他却没忘了婉兮肚子里有孩子呢,这便又换了招儿,没蹬,换成用脚趾头分瓣儿拧了婉兮腿侧一记。

    婉兮惊叫,“爷这脚趾头,怎么还能跟手似的拧人呢?”

    皇帝得意地轻挑长眉,“……看你还敢胡说。”

    婉兮撅噘嘴,“奴才哪儿胡说啦?难道今年不是平定准噶尔的大喜之年,难道多贵人不是厄鲁特的格格,难道多贵人没有遇喜?——这三样儿,奴才一个都没说错,爷还拧人家~”

    皇帝深吸一口气,定定凝视着婉兮,“傻样儿。是大喜之年,可是爷……只想将那最大的欢喜,与一个人儿分享了去。”

    。

    皇上的话,说得有些玄奥。婉兮心下微微一颤,却故意当听不明白。

    “爷这是说什么呢?今年是平定准噶尔的大庆之年,爷该论功行赏,也应该是叫这些蒙古格格出身的主位们与爷分享去。奴才一个汉姓人,跟平定西北的事儿八竿子都打不着。不管爷跟谁分享,总归不干奴才的事儿才是。”

    皇帝恼得只瞪眼,可是这会子婉兮是双身子,他想了半晌没辙,这便赌气一指面前那盘瓜子儿,“罚你都吃了去,一个儿都不准剩!”

    婉兮都给逗乐了,故意逆着说,“这瓜子儿油性大!奴才若都给吃了,虽撑不着,可是那油便都上头上去了,头发就该油腻了。”

    怀着双身子的时候儿,洗头发是件不容易的事儿。

    皇帝哼一声儿,“尽管放心吃你的。若头发油了,爷替你篦头就是!”

    婉兮挑眸望住眼前这位爷。

    四十九啦,还跟小孩儿似的赌气。可是明明赌气说出来的话,却是给她篦头这样儿叫她心一下子就软开了的话儿去……

    她便还想说些什么小酸小醋的话,这会子却也都说不出来了。

    婉兮便轻轻垂下了头,将手里刚剥完的一把瓜子仁儿都塞进嘴里。

    却不是自己吃下去,而是起身过来钻进他怀里去,抬头咬住他的嘴——将那香香的瓜子仁儿,都送进了他嘴里去。

    。

    这晚上,因婉兮的胎月份还小,两人便只并肩安静躺着。

    皇帝从被子下头伸出手来,跨过两条被子的缝儿,伸进婉兮的被窝里头,悄然无声地捏着婉兮的手。

    婉兮忍不住笑,将脸埋进被子里去。

    都十九年的夫妻了,她的爷还如这样情窦初开的少年一般,使这样的小动作。

    她欢喜,心下是酸酸甜甜的满足。

    在黑暗里,只借着窗外的一点星月,皇帝轻声笑,“……西北来信儿了,朝廷大军又在和阗大捷。回部各城伯克纷纷归降,大小和卓兄弟众叛亲离,已至强弩之末。”

    婉兮也欢喜得翻腕攥紧了皇帝的手。

    “若此说来,今年不止是朝廷彻底平定准噶尔之年;今年朝廷还可彻底平定回部!爷这般的武功,别说大清历代先帝都没能做到,便是从前汉代、唐代的皇帝们,也未曾做到的!”

    皇帝翻了个身,转过来面对婉兮。

    那一双眼,在夜色里,若温暖的星。

    “九儿……今年最迟年底,必可奏凯大庆!”

    “这几年——辛苦了你,也委屈了你。若没有你时时事事皆以大局为重,叫爷不必为后宫之事分心,那爷还不知道究竟要哪一年才能完成此等大业。”

    皇帝伸另一只手,缓缓摩挲婉兮的面颊,“前朝有小九,后宫有你。今年大庆,你也自是爷的功臣。”

    婉兮含笑轻垂眼帘,将自己的面颊主动凑近皇帝的掌心。

    “爷千万别这么说,若叫旁人听去,还不得以为奴才是后宫干政呢……奴才啊,才没有爷说的什么功,奴才一个深宫妇人,只懂一个道理:爷在用兵西北的时候儿,奴才便不管怎么着,也不能给爷添乱去。”

    “奴才在乎的才不是爷的恩宠;奴才真正在乎的,是爷这个人……唯有爷心无旁骛,唯有爷心下没有为难去,奴才才是欢喜的。”

    皇帝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只伸臂倏然将婉兮抱进怀里去,紧紧圈住。

    灼热的唇,印在她发顶上,柔声呢喃,“傻丫头……”

    那夜色里,他的鼻息里,似乎有细细碎碎的哽噎。

    婉兮含笑垂眸,也伸臂抱紧了她的爷。

    在沉入梦乡前,皇帝还是又强调了一声,“……反正,你就是功臣。便不说什么干涉朝政,你至少连着四年,给了爷四个孩子。用兵一共五年,最艰难的四年,你一年一个,连续给了爷四个孩子。九儿啊,这便是上天对爷最大的眷顾。”

    “有了孩子,才有国祚绵长,才有祖宗福泽护佑。那些叫爷心烦的日食月食,便用你带来的福气,自可一个一个化解了开去。”

    婉兮含笑,放松自己,沉入梦乡。

    她心里无声说着:爷啊,你是天子;天子的苦,唯有自己忍下。可是只要有我在一天,我便会尽我所能,陪你一起扛。

    (继续托着小盆儿,求月票~~)

第2316章 六卷 331、该好了(七千字毕)() 
三月,皇后那拉氏行亲蚕礼。

    皇帝遣舒妃、庆嫔、颖嫔、兰贵人,陪同那拉氏赴北海先蚕坛斋戒、行礼。

    这一去前后又要数日方能还宫。

    皇帝旨意来时,六宫都在圆明园皇后的宫里说话儿呢。听罢皇上的旨意,那拉氏便有些意外,扬了扬眉,瞟了婉兮一眼。

    “纯贵妃身子绵弱,已有些日子了,咱们大家伙儿也都是知道的,这倒也罢了。纯贵妃既去不了,便总该是令妃陪我一同去……令妃这会子身子也健朗着,怎不去呢?”

    这会子婉兮的肚子还没显怀,婉兮乐得再避一避。婉兮这便含笑点头,“……亲蚕礼是后宫大典,有皇后娘娘亲诣行礼,已是最妥帖不过。其余嫔御、福晋都是陪同一起行礼,故此便是妾身不去,也不打紧。”

    舒妃静静听着,半垂眼帘也道,“主子娘娘这是嫌弃我比不上令妃贴心了么?”

    舒妃失宠以来,在这样的场合已是有许久不再主动说话儿。这会子冷不丁出声,倒叫那拉氏也微微有些意外。

    那拉氏便笑笑,“怎么会呢?只是这宫里凡事都论尊卑长幼的规矩。虽说舒妃与令妃一起封妃,可是从当年封妃的册封礼,再到皇上日常赏赐的排位,都是令妃在妃位之首,在舒妃你之前。故此我总得在你之前,先问问令妃去。”

    这若是从前,单凭这样一句话,舒妃怕是也要与皇后和婉兮顶起牛来了。

    可是今儿,同样已经年过三十的舒妃,倒只是淡淡笑了笑。

    “那也是应该的。终究令妃进宫在先,且这会子已经诞育了三个皇嗣,不论凭哪样儿,都应该在我前头。”

    婉兮明白舒妃的心意,这便含笑道,“舒妃何苦这样说?听起来倒生分了去。若说妃位之上,自然应该是愉妃行走在前。”

    舒妃便也抬起眸子来,迎上婉兮的眼。

    两人心下自是心照不宣,可是如今当着六宫众人的面儿,故此舒妃的眼还是如同往日一样的漾满清寒之色。

    “令妃也不必自谦。以你现在的情形,你便只是排在皇后、纯贵妃之后的第三人。这会子主子娘娘要去先蚕坛亲诣行礼,连斋戒带行礼,这一走至少都是五六日方能回来;纯贵妃身子又弱,你若不留在宫里,照应着六宫的事儿,那还要指望谁去呢?”

    “皇上总归是信不着我来管六宫,这便还是叫我跟去行礼,依旧还是将六宫交给你罢了。”

    叫舒妃这么一说,那拉氏也值得扬了扬眉,“……舒妃说得也是,倒点醒我了。是啊,皇上必定是叫令妃留在家里照应的。”

    那拉氏便扭脸儿正色望向婉兮,“令妃啊,此时宫里最该照应的,自然就是多贵人。她怀着孩子,万事辛苦,你便多帮她留神些。”

    “除了多贵人之外,还有新进宫来的两位学规矩女子。她们都是蒙古格格,刚进京来,凡事还没习惯。也要令妃你素日多问一句,叫她们别短了什么去。”

    婉兮含笑起身一福,“主子娘娘放心就是,妾身必定小心周全。”

    。

    众人散了,语琴忍不住满面悻悻,捉着婉兮的手。

    “皇上今年为何要我跟着同去行礼?你身子如此,我跟颖嫔都去了,陈姐姐还要顾着小七,谁来帮衬你去?”

    婉兮含笑劝慰,“亲蚕是后宫大典,凡事能跟着去行礼的嫔妃,自然都是皇上看重的。姐姐又不是头一回去了,便放心去吧。”

    语琴皱眉,“看样子舒妃倒是帮衬着你说话,倒叫我松一口气。可是若我和颖嫔都走了,那忻嫔在园子里,谁知道会不会闹什么妖儿出来!”

    婉兮却是含笑摇头,“姐姐听我说,因西北战事,君臣上下一心。正月里,浙江商人率先筹措二十万两白银,已经送到甘肃去了;这便在前几天,山东商人又筹措白银三十万两,‘稍备屯饷之需’,也将送往甘肃去。”

    “姐姐瞧,从乾隆十九年那会子前朝群臣皆反对皇上用兵,到如今的天下商人资源捐资助战……天下的人心向背,已然彻底向朝廷转变过来。”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才最是关键。即便天上这连着日食、月食,但是有这般的众志成城,何愁西北不赢?天下商人都能如此,姐姐怎么就不能陪皇后去行个礼啦?”

    “在这会子,皇上叫姐姐与高娃陪着皇后一起去行亲蚕礼,这是好事儿。姐姐一定要欢欢喜喜地去、心念至诚地去……今年的亲蚕礼意义绝非往年可比,姐姐万万心平气和才是。”

    语琴被婉兮说得脸都红了,两手赶紧捂住脸,“哎呀,我知道了,你再别说了——我都惭愧死了。”

    婉兮含笑点头,“皇上的心,我不敢随意猜度。可是啊,我就是觉着今年这个年头,姐姐和高娃能一起跟着皇后去,只有好事儿,绝无坏处。姐姐放心去吧。”

    语琴便也轻叹口气,“既然是好事儿,原本怎么都该你去的。还不是皇上怜惜你这又有了双身子……也罢,我就当替你去了。”

    语琴定下了心意,随即微微眯眼,瞟住婉兮。

    “你方才这话儿,我倒听出些旁的滋味儿来——你说浙江商人正月里率先捐银,这可与那忻嫔的姐夫安宁,瓜葛得上否?”

    婉兮这才轻轻笑了,“姐姐真是耳聪目明,我什么都瞒不过姐姐去。”

    语琴啐了声儿,“方才不是正与你说到忻嫔的事儿么?我怎么还能半点都联系不上去?”

    终究当年语琴的父亲便是吃了安宁的大亏,语琴当真锥心刺骨,怎么会给忘了。

    婉兮点头,淘气地抬眸朝语琴眨眼,“这样的好事儿,安宁倒是想跟他拉上干系呢。只可惜啊,他是江苏布政使;而捐银的,是人家浙江的商人!”

    “不但这事儿跟他拉不上干系,皇上前儿还下了道旨意,叱责江南三织造所呈进丝缎等物,过于靡丽。那浙江商人捐银的事儿,与安宁扯不上干系;可是皇上这道旨意,却是与安宁直接相关——他当江苏布政使,官所在苏州,故此他也兼管着苏州织造呢。”

    语琴也是松了口气,“如今忻嫔的阿玛作古多年,她家里最顶事儿的,就是这个大姐夫。她上回在江南还我父亲,也是这个安宁具体干的。皇上这会子敲敲边鼓,自也是警告。若忻嫔因此而知道收敛,便也是给她自己积福了。”

    。

    三月里,那拉氏带着嫔妃去行亲蚕礼,皇帝则于西苑瀛台北的丰泽园,行“演耕礼”。

    男耕女织,寓意又是一年春来,人心与万物一同复苏。

    江山一统,百业待兴,叫人心下也不由得跟着一起欣欣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