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

第769部分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第769部分

小说: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轻哼一声儿,“她啊,都满了五十了。哪儿还能跟着爷出巡了?”

    婉兮便抱住皇帝,“那奴才求爷,这回也将奴才留在京里吧。奴才是真的舍不开石榴去。”

    皇帝轻叹一声儿,“也是。总得过了周岁,断了奶。这会子别说你撒不开手,爷又如何舍得去?”

    这一晚,皇帝在婉兮的怀里,睡得像个孩子。

    五十三岁的人了,这一生见过了太多的大风大浪,仿佛从前那些风浪每一次,都比这次更大。可是兴许终究是年岁大了,过了半百,距离天寿终尽的那一天越发尽了,不知道大限什么时候儿忽然就到了,故此他这次才会对寝宫失火之事,这样地在乎吧?

    却终究还是天子啊,便是心内再在乎,再恐惧,却也不能叫外人看出来。更不能叫外人们看懂,他怕的其实不是火,而是——天寿将尽的那一日。

    婉兮将皇帝紧紧抱着,像是抱着小十五,抱着石榴。

    她要让他在梦里也知道,她就在他身边儿。无论何时何境,她都在一伸手的距离,陪着他,哪儿都不去。

    便也是因为明白了他对未来的担忧,知道他从过了五十岁之后,已是在悄然为将来做着准备,故此今儿他赏了那霁蓝釉的笔洗给小十五,她心下担心归担心,却又如何能不懂他的心呢?

    他已五十三岁了,若是按大清历代先帝的寿数来算,来日已经无多;可是小十五却还不满三岁,又是她这样一个辛者库下汉姓女所出的儿子,倘若将来当真有那么一天——她前朝没有母家可以仗恃,后宫也并无宗亲为她撑腰,故此她都不用想,就知道将来小十五的路,必定走得比任何一个皇子都要艰辛。

    故此皇上他是要趁着他还春秋正盛,趁着他还能左右这天下的时候儿,便不断这般试探大臣和宗亲们的意向。

    若有对小十五不满的,他便要叫那些人早早儿便显现出来,这样皇上他还来得及一个一个破解了开去,还来得及为小十五的将来,铺平了道路去。

    也免得,倘若将来皇上有先走的那一天,她们孤儿寡母,孤立无靠。

    婉兮想到这儿,泪珠儿已是自己无声掉落了下来。她不愿想这样的事儿,可是却又不能全然不想。只是一想到将来终将有与她的爷天人永隔的那一天,不管谁先走,那也都是一场不欲独活的,痛彻心扉啊。

    “怎么哭了?”皇帝尚在梦中,却听见了婉兮的抽泣声,抬手来下意识地摸,便摸到了婉兮颊边的湿。

    婉兮忙将脸在肩头上蹭去,抱住他,将面颊贴在他心口。

    “没事儿啊,就是心疼爷了。想想今儿那场火,虽明知火势不大,却终究后怕。”

    皇帝伸臂将婉兮抱得更紧,“别怕……小十五还没长大成人,爷怎么会离开你们母子去?爷不会的,爷得守着你们娘儿俩,不叫任何人有机会欺负了你们去。”

    婉兮含泪而笑,在皇帝怀中使劲点头,“爷说话算话。”

    皇帝轻哼一笑,“君无戏言。”

    婉兮伸臂紧紧抱住皇帝的颈子,“奴才没事儿,爷却得护着圆子……若没有了爷,奴才自己一个人儿,当真怕护不住他。”

    皇帝轻吻婉兮眉心,“爷保证,决不食言。”

    皇帝次日早起,便立即赶赴畅春园,给皇太后请安。

    也叫老太太安心。

    便也在这一天,皇帝便下旨,定五月十八日起銮赴热河驻跸。

    皇帝此旨一下,便也叫前朝后宫都松了一口气下来:可见九洲清晏的火不大,皇上毫发无伤,要么也不会这么快就要赴热河去了。

    不过却也因此倒叫大臣们私下有些议论,便连军机处的几位章京都在私下议论:既然火本来不大,皇上也毫发无伤,那么五阿哥却要亲自背着皇上奔出九洲清晏……这倒未免有些过于煞有介事了不是?

    傅恒进门儿听见,不由蹙眉,抬眸横了那几位章京一眼。

    几位章京心下一个激灵,赶紧闭紧了嘴,躬身躲了出去。

    傅恒坐下来,不由得叹了口气。自从赵翼考中探花郎,入了翰林院去,这军机章京里头便没有一个人再合他的心意。便连素日想找个人来说话儿,都不知该与谁人说了。

    更何况,他这会子想要议论的也是皇子之事。五阿哥如此煞有介事,当真是叫他心下颇有些不安。却不知道九儿在内廷……有没有看懂这一层去?

    如今五阿哥已经长大成人,自己也当了阿玛,再不是当年那个聪明俊秀的少年。而九儿的两个皇子,都还年幼。

    这后宫的情势,虽有皇上护着,九儿她是否已经看得明白、想好了该如何应对?

    随着皇帝下旨定下起銮之日,后宫随驾的人员便也定了下来。

    今年随驾赴热河的有:皇后、庆妃、颖妃、忻嫔、豫嫔、慎嫔、容嫔、新常在,共八位。手下女子十七人。

    婉兮自是最留意忻嫔的此次随驾。

    语琴得了信儿,自也赶来叫婉兮安心,“……总归此事总有我呢,你安心就是。”

    婉兮也是叹了口气,“因五月这一场火,倒叫咱们暂且没顾上忻嫔那边儿去。此次能随驾赴木兰,对于她来说自是机会又来了。”

    “她自然是还没死心呢。这一两个月来,语瑟也没少了与她私下见面,早见了她是趁机将养身子,倒将自己养得容光焕发,就等机会来呢。”语琴冷笑,“虽说这回能躲开了你,随驾赴热河去,对她爱说是机会又来了,只不过这机会是通向生门,还是死门,那端的就看她自己选的道儿了!”

    婉兮捏了捏语琴的手,“姐姐,热河比不得京里,姐姐还要诸事小心。”

    语琴点头,“总归这一回还有高娃、阿窅她们同去,豫嫔和新常在也自是与咱们同心的。便是你没去,一切也自然稳稳妥妥的。”

    过完了五月节,距离皇帝五月十八起銮的日子已是近在眼前,前朝后宫都为此而忙碌着。

    便是这么短短十几天里,皇帝还有几件大事要亲自处理:一就是今年殿试钦定三甲;二是夏至祭地,还要回宫斋戒。

    便谁都没有防备,皇帝忽然在几日之后,连下两道谕旨,申饬果亲王弘曕。

    先是五月初九日,皇帝下旨叱责果亲王弘曕年幼,素不安分。皇帝虽没有直接治罪弘曕,却将弘曕王府的“总管”长史革职,交给军机大臣问讯定罪。

    消息传到圆明园,婉兮坐在炕边儿也是垂首细想缘故。

    玉蝉见主子沉吟,这便上前回道,“端午那日,主子一颗心都悬在皇上安危,倒没留神周遭。奴才却瞧见,果亲王是诸王中来得最晚的;便是到了‘九洲清晏’,那果亲王竟然还与诸王说笑,仿佛并不将失火之事放在眼里……”

    婉兮便是一皱眉,“如此说来,果亲王的表现,倒是与之前治罪的侍卫们,颇有相似?”

    玉蝉点头,“这便也能说明当时火势原本不大。”

    婉兮眼帘轻垂,“侍卫们坐看火起,不救驾不扑火,将立功的机会留给永琪;果亲王也是如出一辙……看起来,宗室王公之中,怕是也有人与永琪心有默契了。”

    (度娘说,皇帝对弘昼大发雷霆。史实其实是弘曕。弘昼只是吃弘曕的挂烙儿,那百科漏洞不少的哈~~明天见。)

七卷133、雷霆(下)() 
    

    玉蝉也吓了一跳,“主子是说,五阿哥私下已经联络宗室王公,意欲图谋储位?”

    婉兮幽幽垂眸,“在大清的历史上,无论是当年太宗皇帝以四大贝勒之身份,问鼎宸极;还是顺治爷承继大宝……但凡皇子想要成事,不仅需要大臣们的助力,更要紧的,是得到宗室王爷们的支持。”

    大清的国基见建立在八旗制度上,而八旗制度曾经给予了宗室王公们太大的权力。那权力大到可以推选出大汗、可以八旗各自相对独立、可以所有的一切都平分成八份儿。

    虽然这样的旧例早已打破,虽然大清定鼎中原已经百年,虽然历代先帝都在不遗余力加强皇权、遏制王公的权力,可是这样的思想终究还深植在所有爱新觉罗家族的心底。指不定什么时候儿,这老规矩又要跳出来作妖儿,披着“祖宗家法”的外衣,在皇位继承的路上,挖下一道深坑儿了去。

    “所以,永琪私下联络宗亲,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婉兮轻垂眼帘。看明白了情势,心下反倒平静了。

    这样想来,九洲清晏这场火便也不是坏事,唯有经历了事儿才能看得清人的品性去。若没有这场火,婉兮心下便还始终放不下当年那个聪明俊秀、极知进退的孩子,便总是无法将此时已经二十三岁的永琪与当年的永琪分隔开来。

    这场火烧过了,炼出了人的火眼金睛,也验得清永琪的品性,那这场火烧得也算值得。

    玉蝉听得也是额角汗下,忍不住道,“可是他找的怎么是果亲王弘曕?”

    果亲王弘曕是雍正爷最小的儿子,皇帝登基时不过三岁;且是过继给果毅亲王允礼,从宗法上来说,已是另外一个宗支。故此弘曕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宗亲的地位上,都不是最高的。在他上头,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还有此次即将起銮木兰,皇帝命留京总理京中事务的裕亲王、諴亲王等,都比弘曕更得皇帝的信任。

    婉兮点头,“你说得对,弘曕比起那几位亲王来,年轻、手里也少有实权。可是也唯因如此,弘曕才会成为最容易攻克的碉楼——其余那几位亲王,哪个不是城府已深?他们更明白皇上是个什么性子,故此才绝不在立储之事上,妄然掺和。”

    算起来,虽说弘曕是永琪的叔叔,可是弘曕也不过比永琪只大了九岁。皇子皇孙统在上书房念书,便是成婚分府了也还要进宫念书,故此永琪与这位年纪最轻的叔叔,自是更有朝夕相伴的情分。

    婉兮轻叹口气,“况且,就算弘曕年轻,地位算不得高,但是他终究是亲王,是雍正爷的幼子,是皇上的手足幼弟啊。皇上可说长兄为父,这些年算得上是亲自抚养他长大,故此情分总归非其他宗亲可比。”

    “乾隆十五年,弘曕刚满十八岁,皇上便命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两年之后,皇上又叫叫他多管一项造办处事务……这些差事虽看似品阶不高,可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啊。”

    玉蝉也是心下咯噔一声儿,“可不是嘛!内府造办处,自是金钱如流水的地方儿;而圆明园的八旗护军则更是要紧的,倘若有人想在圆明园里起事,那整个园子的安危可不都掐在他手上去!”

    婉兮静静抬眸,眸光里浮起冷意,“所以能得到弘曕的支持,自然给永琪助益不少。”

    这样细细捋下来,就更能明白,为何此次“九洲清晏”失火,本该承担扑火、救驾责任的护军们会如此怠慢——因为圆明园的八旗护军,就是掌握在弘曕的手中啊。

    且婉兮早听说弘曕此人,治理手下极其严格。每天早晨起来就披衣巡视,如果遇到不规矩的手下,立即杖责,故此他治下的圆明园护军,没有敢不听他号令的。

    况且……弘曕从小便在圆明园中长大,有“圆明园阿哥”之称,这圆明园的上上下下,他只怕比皇上了解得更多。待得手握圆明园护军之兵权,他自有本事让那些护军更对他本人死心塌地。

    婉兮想到此处,心下都是轻颤。

    “可是主子,便是五阿哥结交果亲王,那果亲王怎的就看中五阿哥了?”玉蝉不解地望住婉兮,“就算暂且不说咱们十五阿哥,至少前头还摆着个皇后娘娘嫡出的十二阿哥呢?”

    婉兮轻垂眼帘,“因为永琪目下,已是事实上的皇长子。”

    此时永璜、永璋已死,永琪上头只有一个四阿哥永珹。可是永珹在定太妃薨逝那年就已经当了“贤孙”去,便是皇上还未曾正式下旨,可是这几年履亲王允祹已是将永珹当成亲子一般。这事儿在宗亲之中,已经算不得什么稀罕的消息了。故此,永琪已经是事实上的皇长子。

    “自古立嗣,不是立嫡,就是立长。”婉兮眸光幽然而转,“便是此时尚有嫡皇子永璂在,可是若叫弘曕来选,他还是愿意选永琪的。因为他母妃身份低微,曾与我一样,也都是出自内管领之下;先帝时进宫初封只为答应,便是生子之后也只封到嫔位。”

    “况且,谦妃也同样是汉姓女啊……皇后一向看不起我们这样的出身,皇后对谦妃一向也并不放在眼中,那弘曕怎么会去喜欢皇后所出的永璂去呢?”

    玉蝉也是恍然大悟,却也是更忍不住叹息,“其实若以谦妃的出身,果亲王不是更应该与主子您心有戚戚才对?”

    婉兮笑笑,轻轻摇头,“终究小十五才多大呢,三岁还不到啊。跟今年已经二十三岁的永琪比起来,皇上又已然年过半百,你觉着弘曕心下更会看重谁去呢?”

    玉蝉瞧出婉兮面色不佳,心下便也跟着着急起来,“可是皇上这次只是将他王府中的长史革职,并未治罪于果亲王自身。就怕这位年少气盛的果亲王,还是不知自敛。”

    婉兮也是悄然攥紧了指尖,“皇上虽未治罪弘曕本身,可是皇上的用心却是比单单治罪,更为长远。”

    大清王爵分府,除了拥有自己分到所领的旗、佐领,以及内务府的包衣、内管领等“家人”之外,王府中还有一套职官。这些人在王府内都只听命于王爷们,这便关起门儿来,王府内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小王国。

    倘若上下齐心,便连皇帝都难以知道王府内究竟在发生何事。

    王府长史,乃为王府大管家,掌王府一切事物,是王府中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王府的主子是王爷、福晋;可是真正当家的,就是王府长史。皇上将果亲王府中长史革职,换成亲自派去的永兴,且言明“永兴即同王之谙达”,这便叫永兴官职为长史,实际地位却又高于长史,令弘曕必须尊而重之。

    皇上此举,办事就是要在果亲王府里、在弘曕身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