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不是原始人 >

第14部分

我不是原始人-第14部分

小说: 我不是原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织绳子足足用了一个小时,刘一统做出了好大一堆绳子,如果不是材料用光,想必他还会继续编织,绳子分成两种规格,一种大概小拇指粗细,一种大概数据线粗细,不要小瞧这些绳子的承受力,1股纤维的承受力大概在50斤左右,而经过旋转收紧的纤维强度更是大大加强,3股合一的绳子绝对可以承受2、300几斤的重量。

    刘一统打算用4根碗口粗细的木料当做房屋的支柱,这4根木料是他特意准备的,顶部都带有枝杈,可以更好的承载重量。

    他先做了一个简单的火塘,把枝杈部位进行了简单的碳化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防腐性,抗压性,材料内部的稳定性,增加硬度,提升使用寿命。

    考虑到房屋的防御性和安全性,支柱中间用手臂粗细的木料做辅助支柱,以半米为间距,木料顶部用刀削出枝杈状,碳化处理,然后所有的支柱和辅助支柱都钉进地里半米深。

    横梁也需要经过碳化处理,然后在两段削出凹口,又是一个简单的榫卯应用,将横梁搭在支柱上面,最后再用四方编结绑紧。

    同时辅助支柱枝杈也会承接横梁的重量,再采用四方编结这种捆绑方式绑紧,这几种方法极大的加强了房屋的牢固性,用个几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房屋的框架搭建的很顺利,接下来就是屋顶的搭建了,大黄告知刘一统,原始星雨水量特别大,一定要把屋顶的坡度弄的大一点,否则会出现蓄水,屋顶塌方的情况,最后屋顶坡度定为30度,依然选择用木料做屋顶龙骨,然后用芭蕉叶和棕榈叶封顶。

    其实刘一统和大黄早就交流了很多次,屋顶是一定要用瓦片的,可是烧瓦需要一些时间,可以把这件事情往后推延几天再做,先用树叶顶替几天。

    最后房屋全部建立完成,差的只是四面墙壁了,刘一统将竹子劈成一条条宽3…4厘米的竹条,将竹条在手臂粗细的辅助支柱之间穿插编织,很快一间充满生命力的原始小木屋就算完工了。

    紧接着刘一统又用竹子给自己做了一张竹床,又请教大黄怎么不用钉子就可以做一套竹桌竹椅,虽说颇费了一番力气,但却是值得的。

第31章 双保险() 
刘一统站在盖好的房屋面前,看着还带着热乎气的竹桌竹椅,一脸的傻笑,这三样他都很满意,非常满意。

    只见一间长4米,宽3米左右的绿色小木屋静静的伫立在前方,精致,自然,而这套绿色的桌椅,简直让刘一统喜欢到心缝里了,这不但是他第一次手工做出的作品,更是他在原始星生活上的一个进步,终于不用席地而坐,终于可以像个人一样的活着,坐在这张椅子上,让他知道他曾经生活在一个文明璀璨的国度,而不是像现在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刘一统将房间里细小的泥土块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就连墙壁上的竹子支出来的毛茬边都用匕首剔除干净,除了家徒四壁,别的都还好,总算有了几分家的样子!

    从建造房屋到现在用了一上午的时间,阳光也越发的恶毒起来,温度也随之上升到了一个顶点,本想休息一会,刘一统憋着股劲头,拿着二齿钩走到院子的西南角,只用了十分钟就刨出了一个长宽各1米的坑,实在忍受不住,刘一统一路小跑着奔向河流,好好的凉快了一番,开始做午饭。

    刘一统取了不少柴火拿到房屋中去,简单的挖了个火塘,用火热了热肉干,又从龟壳中拿出几枚葵花果,把这几样吃食整齐的摆在桌子上,刘一统一脸高兴的坐在椅子上,慢慢的享受在新家中的第一餐,第一餐的味道说不上好,但是所代表的意义却很不一样,这代表着刘一统在原始星已经暂时站住了脚,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不正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美美的吃完饭,刘一统舒舒服服的躺在了竹床上,很凉快,大小正合适,最重要的是这是床。

    刘一统躺在床上,在意识中跟大黄聊天,“大黄,你可以啊,这个床和桌椅我都很满意,我就喜欢你小子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大黄听了一脸的得意,屁股上的尾巴摇的好似风火轮,笑道:“哎呀,也不行,喝多了也吐,见美女也发憷!”

    刘一统看着大黄的样子,也是乐得不行,说道:“你个狗崽子,在哪学的词,一套一套的,还有你是人工智能,不是狗,你那个尾巴摇的我眼晕。对了,下午先做窑还是先把工作间做起来?”

    “先把工作间做完了吧,窑随时都可以做,而且做窑的话,我们还差点材料,原始星雨水太大,我估计就这几天,又要开始下雨了,到那时想做什么都做不了了!”

    “行,听你的!”

    ……

    不得不说刘一统的动手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太阳还没下山,刘一统就把工作间和厕所建造好了,顺便用院子中的泥土试着做了几个陶罐,他想看看院中的泥土适不适合做陶器,也想做一点熟料出来,这样他就可以开始尝试砌窑和做瓦片。

    做陶罐最好的材料是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这次只是测试,也没打算一次成功,只要粘土细腻一些,其中没有太多杂质,就可以胜任,从地里刨出的泥土刘一统就觉得还不错,可以尝试一下。

    刘一统先是将泥土中的石头挑了出去,又取出锤子将大块的土块敲碎,最后开始加水和泥,要反复的揉捏,保证水分和泥土充分混合,确保泥巴中没有空气残留,这是选材,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制作方法。

    陶罐的做法很简单:先做底,先用黏土做了一个厚实的泥盘,厚约3…4厘米,底部用一片平整的叶子托住,手上微微沾湿,慢慢将泥盘上的泥土向边缘推压,捏凹,泥盘边缘一厘米厚左右,陶罐壁我们选择泥条盘制法,把泥土搓成长条状,直径一厘米左右,盘在底座上,循环往复,为增加牢固性,可以在泥条上划出一道道印痕,这样会使两圈泥土更好的粘连,手沾水不停抚平,确保无缝隙,粘连稳固。

    做陶罐还要注意几点,一定要在粘土里面加植物纤维,比如棕榈叶的棕毛或者是干燥后的棕榈叶,其他干燥的树叶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揉碎,添加植物纤维主要是为了防止干燥后开裂;还有就是一定要将陶罐彻底晒干,再烧制,也可以放在火堆旁边慢慢烘干;陶罐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倒扣过来,这样温度会比较平均,增加成功率。

    刘一统准备了很多柴火,这个烧制过程要持续几个小时,他直接将捏制好的陶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待陶罐干透之后,将几个陶罐一一倒扣在火堆里,而长方形泥板就无所谓了,直接扔进火中烧制就可以了。刘一统一连做了6个高20厘米,直径10厘米的陶罐,又做了几片长方形泥板,纯粹是为了得到一些熟料。

    不停的将柴火堆积在上面,足足堆了一米多高,刘一统便不再管它,几个小时之后,待陶冷却之后,陶就烧制好了。那时就能看出院子中的泥土到底适不适合做陶器,如果不行,那就只能去河边找合适的黏土了。

    该建的都建立起来了,现在只差一个窑还没有建立起来,建窑最好用些熟料,和细一点的粘土,用普通的泥土,烧几次就会开裂,刘一统不想返工,也不想傻傻的等待几小时,正想询问大黄该做点什么,话还没出口。

    大黄提醒道:“九哥,院子中这么多竹子,我们做点防御手段吧,反正现在该建的都建完了,你说呢?”

    刘一统闻言,一挑眉,对啊,老子不是来原始星玩的,必须得加强防御手段,可是他不会啊,问道:“大黄,我不会做什么机关啊,你肯定又懂了是吧?”

    “把竹子削成尖……”

    刘一统在大黄那里没有得到多么高深的机关术,不外乎是挖陷阱做地刺,而这个陷阱就很简单了,在栅栏外,挖出几个深一米,长宽各两米的大坑,在大坑底下竖着插满削尖的竹刺,陷阱不需要做多,只是当成一步暗子,做2…3个就可以,只要触发一个陷阱,敌人就会产生警惕,其余的陷阱基本失去了作用。

    紧接着又将栅栏边全部用荆棘藤蔓堆砌,这是第二道保险,而且荆棘的作用在临时庇护所已经初见奇效,刘一统有点喜欢上了这种荆棘围墙,确实靠谱。

    一直忙到了天黑,刘一统才堪堪将荆棘围墙弄好,主要是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都有,就是荆棘藤蔓少了点,刘一统费了好大劲才弄到了足够的数量,而这道荆棘围墙的厚度也达到了丧心病狂的1米,高度2米,称之为铜墙铁壁也不为过!

第32章 原始人和洞狮都来了() 
黑石部落所有人此时已经出发,只见他们除了在要害部位用兽皮略作遮羞之外,身无寸缕,他们身上挂满了各种骨制品用作装饰,走起路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启带着三十多人走在最前面,老幼妇孺走在中间,他们的有的抱着孩子,有的肩上还扛着不少食物,其余壮汉则分散开来,保护整支队伍,而力带着二十多人在队伍的最后面。

    只见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启不知是何原因,猜想一定是祖阿母有事情吩咐,走到祖阿母身前,只见祖阿母从一名身材壮硕的男人后背下来,慢慢走到启的面前,颤颤巍巍的将右手伸出,启立刻单膝跪倒在祖阿母的面前,祖阿母满脸严肃,将枯木般的右手放在了启的头上。

    祖阿母说道:“孩子,你带人,寻找家园,一路走,我们,后面跟着,找到回来!”

    祖阿母此举包含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位长者的请求,只有对最信任的人才会这样做,而启一脸的坚定,狠狠的点了点头,用右手向左胸敲击了三下,深深的看了眼祖阿母,带着二十人就向前方奔去。

    只听远远的传来一声,“力,交给,你了,启信力!”

    后方的力听见,立刻粗着嗓子回应道:“相信力,出事,力,死!”

    向刘一统这个方向进发的不仅有人类,还有10头体型庞大的洞狮,此时它们正在啃咬一头恐象,这是一头幼年恐象,如果是成年恐象它们绝对会躲的远远的,完全招惹不起,它们吃的很快,肚子慢慢的鼓胀了起来,吃饱了的洞狮,走到一旁开始梳理毛发,舔舐身上的血迹。

    很快这群洞狮全部吃饱,只听一声深沉的嘶吼,所有成员全部站了起来,首领带着这群洞狮开始赶路,它们必须要速去速回,因为狮群其他的成员还在等它们回归,如果去的太久,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

    ……

    第二天清晨,刘一统在竹床上睡的正香甜,一脸恬静,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不知在做什么好梦,大黄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叫醒刘一统,“九哥,九哥醒醒,起床了,干活了嘿!”

    刘一统听到大黄的声音,眉头微皱,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又慢慢的闭合,轻轻的说了声:“再让我躺五分钟,这一晚睡的真好!”

    大黄撇了撇嘴,说道:“生前不必多睡,死后自然长眠,九哥,这句话你悟了吗?”

    被大黄这么一顿搅和,刘一统是想睡也睡不着了,猛的起身,骂道:“悟你大爷,老子想在就像给你打工的,你就是特娘的黄世仁!”

    大黄听了‘嘿嘿嘿嘿’的笑个不停,也不回话,就等着刘一统起床,简单的清理完个人卫生,吃完早餐,走出房间,冲着太阳舒服的伸了一个大懒腰,全身筋骨发出阵阵声响。

    想起昨天烧制的几个陶罐,一脸期待的走到火堆旁,火堆已经完全冷却,将火堆中的白灰扒开,陶罐的身影就露了出来,将烧好的陶罐一一取出,有两个不用看就知道失败了,罐体直接碎成几片,还有三个罐体上有清晰的裂纹,也不能用,最后一个用手轻敲,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个算是成功了,总算没有白忙活,算是得了一个安慰奖。

    兴致勃勃的抱着陶罐拿到河边试着盛水,举起陶罐查看,没有发现漏水,很完美。陶罐成功的烧制出来,说明院子里的泥土是可以用的,那几个失败品,刘一统估计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罐体厚度不均匀,陶罐没有彻底干透,亦或者是篝火温度不稳定等等原因。

    既然陶罐都可以做,那做窑也一定可以,刘一统将其余的失败品全部用锤子锤成很细的粉末,放在一边备用,然后他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坑的直径大概是50厘米,30厘米深,然后将坑改成一条沟,不用太长,半米长左右。再将挖出泥土中的小石子全部捡出,然后加熟料粉末,植物纤维,开始和泥,将几种不同的材料充分搅拌均匀,准备砌窑。

    砌窑主要就是为了烧陶,所以窑中一定要有隔层,而隔层很简单,做一个直径比坑洞大一点的粘土泥盘,泥盘一定不能太薄,否则在烧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且泥盘还要承载烧制陶器的重量,一定要厚一点,大概3…4厘米厚就好,泥盘做成蜂窝状,可以加强空气流通性,使燃料燃烧的更加彻底。

    将和好的泥土堆砌在坑洞的周围,窑壁大概10厘米厚,窑壁太薄容易出现裂纹,而窑壁重量很大,只能等底下的一层干透了,才能继续增加高度,也可以用火慢慢的烘烤,加快干燥的过程。

    循环往复,慢慢堆砌窑壁,直到半米才算作罢,不能一直用大火炙烤,剩下的只能等待窑壁慢慢阴干。刘一统没有停下,他打算再建造一个灶,窑用来做饭烧水什么毕竟不太合适,还是灶好一点,这个灶跟窑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只是炉壁矮了点,多加了几块石头而已,有了做窑的经验,做灶更加轻车熟路。

    窑和灶建造好之后,必须等待完全阴干才能使用,刘一统没有浪费时间,拿起二齿钩按照大黄的指引,开始在院子中挖出排水沟,将刨出的泥土,都搬运到房屋和工作间里,他要将两处地方垫高一些,防止雨水倒灌。

    眼下刘一统已经将该做的建筑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食物和食盐的问题,他试着用几根细长的藤条编制捕鱼笼,刚开始还是比较笨拙,经过大黄的指点,很快就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