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23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23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楼上亲军统领吴继嗣挺身护住朱由榔,关切的道:“城头危险,皇上还请快快下城,这里交给翟先生和臣下吧!”

    “不!”朱由榔一把推开吴继嗣,毅然决然的道:“朕要在此亲自督战,誓与行在共存亡!”

    话音未落,一个石弹轰到了不远处的女墙上,将女墙的一段砸得粉碎,碎屑横飞,周围十几个明军受伤倒地,朱由榔也被一块砖石碎片砸得扑倒在地。

    好在有锁甲护身,伤势并不严重,他起身对着城下的清军轻蔑的笑道:“鞑子的大炮威力不过如此,将士们,咱们也放炮还击,杀杀他们的威风!”

    明军炮手得令,也纷纷放炮还击,不过这一次清军吸取了教训,队列排得很疏,火炮打出去的铁弹杀伤威力并不理想,反倒不如清军的火炮作用大,可以破坏城墙,造成缺口,方便己方登城。

    清军的炮击过去,“咚!咚!咚!”鼓声又变了,随着鼓声变化,清军的弓弩手齐齐弯弓搭箭,对着梧州城万箭齐发,

    在大炮、弓弩的掩护下,一队队清兵,举着藤牌,抬着云梯,推着撞车,快速而有序的往墙根处冲去,清兵密密麻麻,披甲执刀沿着云梯奋力攀爬。明军滚木擂石齐下,云梯上的清军惨叫连连,不断地被磕飞,砸落,云梯下积满了尸体。

    城下清军督战队不断催促着军士进攻:“冲上去!冲上去!敢有后退者斩!”在督战队的大刀下,清军冒着矢石,一拨一拨被驱赶着往云梯上爬,眼看着要靠近城墙垛口了。

    城垛口突然飞下来几根巨大的狼牙拍,狼牙拍用榆木做成畚箕形,上面钉满了狼牙铁钉,拍的四面嵌入带利刃的刀,刀入木一寸半,靠近城垛的几个清兵,一被狼牙拍扫到,立时脑浆迸裂,鲜血四溅,一骨碌掉落城下,当场横死。

    一个清军千总,戴着兜鍪,披着三层铁甲,口中咬着钢刀,沿着云梯攀岩而上,明军落下的狼牙拍、滚石檑木都被其巧妙避过,射出去的箭矢、铅子也被其铁甲阻挡在外,勇不可挡,一步步直逼垛口。

    明军见奈何他不得,便合持着叉竿,用叉竿前端的横刃抵住云梯,然后奋力推开,第一次云梯晃了晃,并没有被推倒,那名清将稳住身,继续攀爬,明军见状不由加大了力度,等清将将要爬到顶端时,终于将云梯叉开推倒了,云梯上的清将包括其他清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一连串的坠下摔死了,城上城下各方弓箭手,火铳手仍在互相对射,火光四起,杀声震天,都想要压制住对方的攻势。

    中军望楼上,李成栋见常规的蚁附式攀城伤亡代价太大,决定用鹅车凿挖城墙,城上突破不了,就从城下突破。

    随着将令不断传达,第一波进攻的清军退了下去,第二波清军推着五六辆大型鹅车,越过护城河,往城下开来。

    鹅车虽是木制,外部却由铁皮包裹,明军的箭矢击中车体后,都被铁皮弹回,无法损伤车体。每辆车内都有几十名清兵,车体两侧装有木轮,清军在车内推动车体,眼看着鹅车越过了护城河,明军确无能为力,等到了墙根下,清兵便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凿挖城墙。

    等翟式耜将军情反应给朱由榔听后,他面沉如水,对身旁的明军将士道:“鞑子奸猾,想要用鹅车从城下突破入城,真是痴心妄想!诸位勇士,谁敢出藏兵洞,替朕去将那些鹅车毁去!”

    “臣愿往!”

    “臣也愿往!”

    近卫营统领吴继嗣、虎贲营统领焦琏及其部将白贵、唐文耀等纷纷单膝跪地,主动请令。

    吴继嗣、焦琏是统帅,自不能亲身犯险,朱由榔决定从其他人中选出自愿请命者三十人前去执行任务。

    “朕就站在这儿,看诸卿立功破敌,凯旋归来!”

    三十名勇士披着重甲,握着长矛大刀,拜辞皇帝后,迅速奔下城墙,从藏兵洞内冲杀而出!那一刻,他们都知道,出城后敌军围困,必定九死一生。

    一人拼命,十人难敌,三十名明军奋死无畏,清军拦截不住,被他们一口气冲到了鹅车旁,扣动了事先布置好的陷军坑的机关木栓。

    只听‘砰’的一声,像地震一般,几辆鹅车突然一抖,紧接着轰得一声塌了下去,木屑铁皮乱飞,车体散架,烟尘四起,里面的清兵俱被压死。

第045 暗战(一)() 
城下督战的清将又惊又怒,忙指挥两个百人队将剩余的二十几名明军围住,盾阵起,长矛出,在团团包围中,明军士卒难以防御,被清军用长矛一个接一个的挑翻在地,他们臂断腿折,浑身是血的倚坐在地上,破口大骂不绝,直到被乱刀分尸时,眼望城楼,大呼‘臣等不辱使命’而死。

    大丈夫忠君爱国,重义轻死,见三十勇士惨死城下,无一归城,朱由榔又悔又怒,不禁睚眦欲裂,他高举长剑,指天誓日:“必以十倍鞑虏之血,来祭我勇士英魂!杀!”

    万人应声:“杀!杀!杀!”

    城楼上,明军士卒心有同感,群情激昂,杀气毕露,冲遏云霄,清军闻之胆寒!

    整整五天里,李成栋用尽了各种攻城战法,都被明军一一破解了。

    二月十三的傍晚,血战了一天,城下尸积如山,血流象淙淙小溪般流淌开,甚至连城墙的墙壁也被鲜血染红了。

    到处都是残矛断刃,残肢断臂,当夕阳西下,夜幕将要来临时,清军终于无力再战,带着疲惫的身躯,在金鼓声中缓缓撤退了。

    一场硬仗下来,清军固然伤亡惨重,苦战得胜的明军也不好受,都无力地靠在城墙垛后大口的喘息,竟是连欢庆胜利的气力都没有了。

    南城楼上,朱由榔原本俊秀的脸庞此时已被硝烟熏黑,他嘴唇干裂,扶着墙垛,望着逐渐退去的清军,脸上露出一丝的欣慰。

    这时,老而弥坚的翟式耜,携着焦琏及其亲兵卫队疾步而来,振奋禀道:“皇上,西门和东门的虏寇也都退去了,咱们又胜了一仗!”

    “好!好!”朱由榔面沉如水,努力克制着激动,说道:“虏帅李成栋,沙场宿将,狡猾无比,屡次攻城失利,绝不会善罢甘休,传令各部,城池守备万万不可松懈,谨防鞑子夜袭!”

    “老臣遵旨。”翟式耜躬身一礼后,便召集兵将,加紧布防,发布军令去了。

    朱由榔整了整沾满了鲜血的衣冠,神情庄重的沿着城头慰抚血战后的明军士卒。受了伤的都尽力予以医治,战死的军士的尸体也都会收殓进棺材,入土为安。

    看到天子亲临慰问,军士们大受鼓舞,不顾身上的伤势,纷纷欲行礼拜见,被朱由榔及时制止了,等巡视完士卒天色已黑。

    黑夜向来是所有阴谋最好的掩护,梧州城内一个荒废破旧的小庙里。有两人正在悄悄密谋。

    “赵参戎,大帅托小的来问你,何时可以接应大军入城?连续十几日的苦战,军士伤亡很大,他老人家不想再无畏的消耗兵力了。”一个扎着头巾,破旧的麻布灰衣,做流民打扮的中年汉子悄声问道。

    “咱也想啊!只是皇上,呸!那伪明皇帝不肯重用当初从肇庆败归的军校啊!咱当初在肇庆临都,好歹也是个京营参将,现在却只能在巡防营做个游击,那巡防营是什么人组成的?乱兵!所以城门的把守和晚上的城防伪明皇帝一直不用他们巡夜,就是怕临阵反戈,开城投敌。”

    赵姓军官倒完了苦水,方才进入正题:“不过现在战事吃紧,因为大帅的多次强攻,城头虎贲营军士伤亡不少,人手紧缺,伪明皇帝无奈,已经开始将一些巡防营的士兵调过去协助虎贲营军士看守城防了,咱也侥幸混了一个南城副城守的差遣,不过刚刚上任,对南城的情形还不太熟悉。请刘将军务必让大帅再等一两天,等咱熟悉了南城的情形,便用约定好的接头暗号,开城引大军入城。”

    “好,赵参戎有心了,大帅果然没有看错你,也亏的大帅的高瞻远瞩,当初没有直接接纳参戎的纳降,而是派参戎混进行在做内应,看来这步棋是走对了啊!

    大帅说了,只要事成,到时候少不得让参戎当个总兵官,节制一军。荣华富贵,高官厚爵,全在参戎的一念之间!”

    赵姓军官闻言搓着双手,眉开眼笑:“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倾力促成大事!”

    “那小的就静候参戎捷音了,等参戎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提携小的一下啊!”

    “好说,好说。”

    两人正恭维间,庙宇的一角内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响动。在空旷的庙宇内听得颇为清楚。

    “什么声音?”流民打扮的中年汉子警觉的问道。

    赵姓军官原本就有些做贼心虚,听到响动后差点吓出一身冷汗。等过了良久,除了那声响动再没听到别的声音后,才渐渐安下心来:“这里是荒废之地,哪会有人住,也许是老鼠经过,刘将军不必太过紧张。”

    “但愿,不过还是小心为上,此事事关重大,赵参戎万万不可大意。”

    “明白,明白。”

    密议完后,两人便分头行动去了,等离开破庙后,庙内的角落里突然钻出了一个穿着破旧僧衣,拄着拐杖的老和尚。

    老和尚拍了拍光头,暗道一声好险,方才那两人的话他无意间听到一些,当得知其中一人要做内应开城引清军入城后,顿时吓得一哆嗦,腿肚子一抽,不小心碰到了木桩子,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响动,好在黑灯瞎火的,那两人也没法搜查,他隐蔽的也够好,侥幸躲过了一劫。

    等确定两人已离开破庙,老和尚方小心翼翼的从铺满乱稻草的角落里钻了出来,长出了一口气,无意中得到这么一个重要的情报,他决定将其当面告知防御使翟式耜,以报答官府这些日子的接济之情。

    早在十几日前,朱由榔就下令要妥善安置从广东逃难到梧州行在的流民百姓,青壮修筑城防,以工代赈,老弱妇幼可以免费领食。在行宫四周还特意搭建了十几个粥棚,每日从早到晚的施粥,热腾腾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插着筷不倒,每人每天限领一碗,就这一碗,却能叫人肚里暖和半天,不再有冻毙之忧。

    流民百姓们喝着热腾腾的米粥,心中第一次对朝廷,对大明有了认同之感,对自己没有接受剃发易服,臣服于鞑子而自豪,更感念天子和防御使翟先生的恩德,因为当初在肇庆,翟先生也不遗余力的接济过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没有被大明抛弃,他们的坚持很有意义。

第046 暗战(二)() 
翟式耜夜里仍在防御司处理军务,当他得知这个情报大吃了一惊,再三确认后,让老和尚严守口风,同时飞速赶往行宫递牌子入宫求见皇帝。

    战事期间朱由榔也睡得很晚,虽然督战一天下来很累,但他还是坚持处理完政务才睡,翟式耜递牌子入宫时,朱由榔还没躺下。

    行宫书房内,他静静的听着翟式耜的禀报,等禀报完毕,朱由榔问道:“此消息可确认否?”

    翟式耜摇了摇头:“此消息出自一个流浪老僧之口,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不过臣觉得此事太过重要,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朱由榔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位老僧口中的赵参戎可是目前担任巡防营游击的赵炳坤?”

    “正是!”

    “先生对那赵炳坤的品性可有了解?”直觉告诉朱由榔,问题的根结就出在这个赵炳坤上。

    翟式耜皱着眉头禀道:“此人原是京营参将,生性乖张,衙门气重,肇庆沦陷后,携败兵逃至行在。巡防营建立时,臣手下实在缺兵少将,就复了其职,让其担任五品游击,帮臣统辖巡防营降卒,没想到这厮竟然包藏祸心!”

    “听了先生的介绍,朕觉得这个赵炳坤还真有降虏,成内应的可能,不可不防啊!”

    “那依圣上之见,该如何处理此人?”

    “立刻紧闭四门,不放一人进出,将城内的清军奸细困在城内,同时秘密抓捕赵炳坤,连夜审问,务必在天亮之前将其知晓内情的心腹同党及城中奸细一网打尽!”

    “臣遵旨。”翟式耜领命而去,仅仅过了一个多时辰,他就进宫复命了,在御书房内,他怒气填膺的道:“圣上,审讯结果出来了,赵炳坤已招供,此獠果然是个内应,其早在肇庆被破之时便已秘密降清,如今正打算寻找机会引虏寇入城,多亏了那位老僧了,不然臣险些酿下千古大错!”说到最后,已是声音沙哑,脸上布满了深深的自责。

    “又一个乱臣贼子!又一个汉贼走狗!”朱由榔拍桌而起,恨声道:“可恶!实在可恶!”

    “臣有失察之罪,请圣上责罚!”翟式耜伏地请罪。

    “如今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朱由榔冷静下来后,沉声吩咐道:“赵炳坤的亲信党羽及城中奸细一定要尽快抓捕归案,人手不够朕会让锦衣卫协助先生办差,务必使虏寇与城中断绝消息。”

    “老臣遵旨。”

    “真是数典忘祖,人心不古啊!”朱由榔一边感慨,一边在书房内来回踱着步,良久之后,他背着手突然问道:“城中现有弓弩手,火铳手多少?”

    “连日激战,士卒伤亡较大,已经不到一千了。”翟式耜有些痛惜的答道。

    “嗯,将他们全部调集到南城去,朕有大用。”

    “大用?”翟式耜有些不解的道:“老臣愚昧,求圣上明示。”

    朱由榔拂袖冷笑道:“清虏不是很想入城嘛,既然想进来,咱就好好招待他们一下,朕将士们手中的枪矛刀剑正饥渴着呢!”

    “皇上难道是想——”话到这里,翟式耜已经有点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既然赵炳坤那厮已经与虏寇约定好了方式献城,咱们不如趁势来个将计就计。”

    “将清虏引入城内歼灭吗?”

    朱由榔点了点头,将他临时想出的计划和和翟式耜讲了下,翟式耜听完,钦佩的得看了朱由榔一眼,抚着须,频频颔首:“此法甚妙,此法甚妙。”

    “既然先生没什么意见,咱们今晚就行动,拖得越久,越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