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41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41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焦琏之所以如此急于见功,主要是为了与水师统制余龙争功,那个余龙刚投城就立了一大奇功,北江一战一举歼灭了清军的水师主力,逼杀了精通水战的清军统帅施琅,论功劳几乎可与他平起平坐,焦琏身为陆师统帅,从梧州救驾时就跟了皇帝,自诩天子嫡系,自然不甘心嫡系陆师比不过刚收编的旁系水师,所以他力图在战功上压倒余龙,让天子看到陆师的战力不下于水师。

    虽然急于见功,焦琏却没有仓促行事,为保证这次偷袭清军作战成功,他事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他派出细作装扮成当地村民,借向清军出卖粮食马料的机会,探听清楚了李成栋的大营位置、兵力部署,在作好充分准备之后,他终于开始了作战行动。这一次朱由榔吸取了教训,在批准了夜袭计划后,就没再从旁干涉具体的军务,只是坐镇城中,夜袭人马让焦琏全权负责调度指挥。

    按照焦琏的作战计划,他亲自从四千侍卫亲军中选出三千人马作为前锋,担任偷袭重任,另从侍卫亲军和义军中选出三千人作为后续梯队负责接应。清远城内剩余的几千义军护卫好天子,作好防范。焦琏认为,李成栋大营战兵加力夫只有两万人不到,其他几个分营各有几千人马,且彼此相距数里,夜间不易支援。他有三千精兵,又是在夜间偷袭,到时候清军必然手足无措。只要计划成功,定能给清军以重创,取得胜利。

    两天后的夜间子时,月亮隐人云层中,四周黑蒙蒙一片,借着夜色掩护,焦琏亲自率领三千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夜袭部队,悄悄从城南门而出,直奔三十里外的清军大本营,焦琏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趁清军半夜熟睡之时,出其不意地向清军大营发起突袭。????

    三千夜袭部队中有五百骑兵,他们是准备在步卒偷袭得手后,再进清军大营进行冲杀,骑卒们在马的蹄子上都包了布头,这样,战马行走时就不会发出声响,为避免战马嘶叫,打草惊蛇,引起清军大营里的清军哨兵的注意,他们给每匹马都上了竹笼头,使马儿没法发出声音。

    当夜袭部队到达清军大营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头时,焦琏见清军大营内烛光荧煌,刁斗声不绝,似乎并无异状,便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派出探子前往侦察。不一会儿,探子回报,清军大营与平时并无二样,焦琏大喜,于是下令全军发起进攻。

    然而,当夜袭的明军士卒突入清军大营后,却发现众多营账中空空如也,并无一名清军。焦琏带兵连扑了几座空营,情知机密已经泄露,中了敌人之计。于是,他连忙下令前军改为后军,紧急退兵,当明军刚退出清军营地,来到一片开阔地时,四面田野中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原来,在明军的救援部队刚突入清远的包围圈时,李成栋就极为关注这支将己方水师主力灭了的救援军的动向。开始考虑围城大军的善后问题,他是久经沙场的统帅,又是在数十年与民变军的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老将,曾经在江浙、福建等地一路大胜,不到一年内打到两广,除灭两帝,十三骑拿下广州,战功赫赫,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不小的奇迹。

    可是,自去年年底西征以来,他的好运似乎都用光了,先是止步于梧州,再次顿足于清远,两次攻坚都不能恪尽全功,此刻大军孤悬在外,粮道被断,进退维谷,他比任何人都锐敏地看到自己军队所处的不利情况以及很快就会发生的危机。

    自从水师主力覆灭,明军的救援部队进入清远城以后,他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在战略上已经处于十分被动危险局面了,现在最好的出路莫过于安全撤回广州大本营,但要做到这一点而不受损失,将会十分不容易。李成栋一面派征粮队加紧抄掠粮食,一面在营中与麾下军官幕僚一起商量研究突破困境的办法,饶是他们群策群力,绞尽脑汁弄出了三四个方案,都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李成栋坐在帅帐中一筹莫展,只得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

    几天前明军发动试探性进攻,他故意撤军避战,示敌以弱,同时派出数十名汉奸细作,分别扮作农人,商贾潜入清远城内和救援军的水、陆营地周围,刺探明军的动向,当初得知明天子亲率援军抵达清远城下后,李成栋就加大了侦探的力度,等城内朱由榔君臣的夜袭计划出台后,挑选义军士卒做夜袭人选时,因为被挑中义军口风不严,被细作探知,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奇迹出现了!李成栋得报后大喜,忙把心腹幕僚,将佐召来紧急商议,针对明军的这次夜袭行动,精心做出了布置。

第087 援救清远(五)() 
李成栋的大本营沿河而建,建在一处高地上,方便取水的同时也方便守卫,大营后是大片茂密的灌木从林,在大营外的西面,有一片方圆十数里的低洼谷地,谷地的北面和南面各有一条小河,河的对岸也是浓密的灌木林。这样,谷地三面不是小河就是树林,只有进入谷地的东面可直通清军的大本营,这是一处绝佳的伏击地带。明军的夜袭部队要想偷袭清军大营,必须经过这一片谷地。

    当李成栋得知这天晚上明军将会发起夜袭后,他就开始了精心布置。他先将大营撤空,然后集中了所有本部精锐和福建系郑芝龙部步卒,由武毅伯施福和义子李元胤各率领步卒一千余,分别埋伏在谷地两面的两条小河对岸。在大营后的灌木丛林中,李成栋亲自统带本部人马埋伏下了两千余步卒和近两千骑兵。????

    就在他秘密调兵遣将,应对明军偷袭时,原明降将总兵叶成恩、副将张道瀛、李仰臣等齐集到李成栋帅营,要求率部参战。

    但李成栋却将叶、张诸部其他原明降军留作预备队,驻扎在离大营六七里的地方,必要时奉命增援,这使得诸将极为扫兴,却又不得不遵命而行。

    李成栋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考虑到降军战力低下,只适合做炮灰,打打顺风仗,不适合安排重任,二是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军粮道已断,军中缺粮,降军内部已经有些不稳,私下里颇有怨言,除了福建系的,两广系的降军已不太可靠,要不是他在军中积威甚重,又有几千本部效死老卒以为爪牙,恐怕早已军心大乱,大军不战自溃了。

    鉴于这些原因,他不能不考虑关键时刻降军临阵倒戈,冲撞己军的情况,故作出了如此安排。????

    当焦琏发觉清军大营是一座空营,率夜袭的明军退到那块谷地时,李成栋一声令下,在本部老卒的护卫下,从营后的灌木从林中冲了出来,穿过空空如也的营地,径直冲向谷地上的明军。

    当先的是一千余戴盔批甲的骑兵,他们从位处高地的大营上,奋力往下冲向谷地上明军,犹如一面铁墙,铺天盖地,给混乱中的明军以极大的震撼力。明军偷袭失败,在慌乱之中看到清军的骑兵如此恐怖的冲杀,不由胆肝俱裂,在朦胧的月色中,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阵型,有的在谷地上到处乱窜,有的则奔向两面小河边,企图越过小河突围。

    这时,埋伏在小河对岸树林中的清军在施福和李元胤禛的率领下一拥而出,冲向谷地上的明军。冲在最前面的则发射出雨点般的箭矢和铅子,射向明军的夜袭部队,大批明军在一片混乱中中箭中弹倒地,接着,七千余清军吼叫着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把谷地上的三千余夜袭的明军部队团团围住。

    陷入包围的明军遭此一连串的突然袭击,军心大乱,失去了反败为胜的念想,在统帅焦琏嘶声力竭的指挥呼喝下,后队明军被迫改为前军,拼命地破围溃逃,李成栋早已算到这一点,他一面在外围布置了层层的游骑,抄杀突围而出的溃兵,一面令麾下主力冲入混乱地明军中,大肆砍杀,双方纠缠在一起,在黑夜中拼命厮杀。????

    此次突袭的明军是侍卫亲军中最精锐最勇猛的一批士卒,其中大多是焦琏旧部,久经沙场,有相当丰富的战争经验,这些沙场老卒虽然遭到清军突然的伏击,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及时反应过来,结成五人或三人一组的鸳鸯小阵和三才阵等,与清军展开惨裂的拼杀。

    清军的铁骑在经过几波冲杀后,已差不多失去了作用,双方步卒全都混战在一起,于是骑兵纷纷下马和步卒一起战斗。????

    空旷的谷地上,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刀枪相击声,还有双方军士倒下时发出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异常惨烈的画面。焦琏的周围集聚了大约五百名步骑,他们保护着主帅边战边退,但是在黑夜中,到处都是拼杀在一起的兵卒,战马根本无法奔跑。焦琏见情况紧急,立即下马,边战边徒步向后撤退。????

    在一片混战中,清兵见焦琏这边的明军拼命地聚在一起,保护着他且战且退,知道焦琏不是一般的明军将领。于是,清兵们纷纷地向焦琏这边冲杀过来。一时间,焦琏周围成了双方拼杀最激烈的地方。

    面对着逐渐围拢而来的清兵,焦琏凭着难以想象的神勇,在千军万马中驰突,他枪挑箭射,鞭打刀砍,在步骑亲卫的护卫下,杀散了一批又一批涌上来的清兵,一层一层地突破包围圈,拦截他的清兵被他那股双睛充血、面容狰狞的拼命劲儿震慑住了,怕遭到他的毒手,纷纷逡巡而退,眼看着焦琏及其周围的几百步骑就要突破重围而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包围圈外,层层亲兵护卫之中的李成栋内心也焦急起来。己方人数虽然多于偷袭的明军,但在这个并不宽敞的低洼谷底上,兵力难以尽数施展开来。对方的夜袭部队相当一部分战斗意志出乎意料的顽强,主帅也是勇不可挡,继续拖下去,很明显会对己方不利,最后即便歼灭了这支偷袭的明军,自身的伤亡也不会小。想到这儿,他觉得必须马上改变战术,尽快瓦解这支残军的战斗意志,结束夜战。于是,他唤过一名传令官,下达了新的军令。

第088 援救清远(六)() 
??“呜、呜、呜——”就在两军依然拼命激战之时,夜空中突然响起一阵尖利刺耳的的声音,这突然响起的声音,使得激战中的明军为之一楞,而清军士卒则顿时兴奋起来。????

    原来,这是李成栋预先约定的援军信号,号角声起,表明援军不久即到,而清楚内情的清军士卒听到了羊角号,一个个兴奋莫名,越战越勇,明军则愈加慌乱不堪。????

    在尖厉的角号声中,谷地上的六七千清军一同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战场的形势顿时发生了剧变,刚才还是双方激战的场面,这时却变成了明军溃败、清军追杀的场面。焦琏及其身旁的几百残卒难以撼动大局,只能彼此照应着且战且退,见大势已去,夜袭部队全军覆没已成定局,焦琏羞愧万分,好几次想要拔刀自杀,都被身旁的亲卫拼死拦下了,他们护卫着主帅拼死突围,一路上不断有人倒下,清军一路高喊一路追杀,很快将偷营的明军全部赶出了谷地。????

    就在这时,追杀明军的清军前锋部队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在他们的前方,出现了大批的明军援兵,这是作为后续梯队负责接应的两千余援兵赶来增援。同时,朱由榔在得知焦琏偷袭清营失败的消息后,马不停蹄,亲率五六千义军也赶了过来支援。

    追击途中的李成栋见明军的生力军到了,而原先夜袭的几千明军部队大部已被歼灭,战果已经很丰硕,不欲再冒险,没等己方的援军赶到,就鸣金收兵了。此时,原明降将叶成恩,张道瀛等人已闻讯率军赶来支援。本想趁机捡些便宜,捞些功劳,不想刚与主力集合,就收到主帅下令撤军回营的消息,面对此情形,也只能接应已拼杀良久,疲惫不堪的主力大军回营。

    一夜之间,形势大变,焦琏劫营失利,三千余步卒精锐,或被俘,或遭杀害,士卒大部被歼,最后在援军的接应下只逃出了包括主帅焦琏在内的四百余人,败讯传来,清远城震动。

    朱由榔心痛悔恨的同时,下旨撤去焦琏全军都统制的职务,打入大牢,交部议处,虽然是这般处置,主要还是为了给城内军民一个交代,战败的责任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焦琏作为主战派首领,难辞其咎。按照大明律,主帅作战失利,致全军覆没,论罪当斩,不过朱由榔却没真的想斩掉焦琏,他不是崇祯,刻薄寡恩,何况当前中枢人才匮乏,更不能自断臂膀了。

    御前会议时,见众人纷纷给焦琏求情,希望免除焦琏一死,朱由榔顺水推舟,留了焦琏一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为了磨磨焦琏的性子,激发他的耻辱之心,朱由榔摘了焦琏龙虎将军印,官衔降三级留用,同时打军棍一百作为惩罚。

    三千精锐被歼两千余,对城内的明军一方来说可谓伤筋动骨,皇帝初始带来的四千侍卫亲军一下子就被打残了,城内虽然还有不少义兵,但是大多空有热血,不通战阵,根本没法和清军野战。

    这一仗输得实在太惨,主力损失惨重,老本都折了进去,此战过后,朱由榔深深的知道,短时间内想要靠陆战歼灭清军已经难以实现了,以当前实力,野战灭敌是不用再考虑了,只能被动防守,等待三水城驻军北调支援了。

    一战而灭明军主力,李成栋知道现在是全军撤退最好的时机了,他知道,凭他手中现在一万多兵马,在缺粮少饷的情况下,这次是不可能攻占清远了。孤军屯兵大城之下,时间越长,明军的增援部队会越多。所以趁着大胜,士气可用的绝好时机,他决定退兵回广州大本营。

    鉴于北江已被明军水师控制,为了保证撤军安全,避免被明军的水师沿途骚扰袭击,他不打算走水路,也不打算沿着北江一路南下过三水,再从三水往东回到广州,而是先通过军中余下的运兵船只,渡过北江,达到东岸的己方控制区,然后水师走水路突围,陆师步骑走狮岭,花县的陆路官道回广州,虽然路长且崎岖难走,毕竟相对安全,在己方的控制区内补充粮饷也方便的多,坚持撤回广州不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