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85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85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章节要输入1000字以上的内容才能发,所以剑客把前面的话复制满1000字,读者朋友千万不要订阅!实际内容不到五百字的)(v章节要输入1000字以上的内容才能发,所以剑客把前面的话复制满1000字,读者朋友千万不要订阅!实际内容不到五百字的)(。)

第162 益阳之战(五)(正式复更)() 
    ps:因为前文修改的原因,前面填充了不少新内容,导致新章节里也有部分上一章的内容,仅限这一章,请书友们见谅。

    他引以为傲的东江精锐竟然在气势上被那支明军骑士压制了!对这支仅有六百余人的骑兵部队表现出的勇猛一时之间有些难以置信。

    好在他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一瞬间的惊愕过后,便恢复了镇定,挥了挥将旗后,又一支精锐骑士从中营分离出去,支援前锋。

    趁着己方骑兵得势的时机,朱由榔举起军刀,向前挥舞了一下:“三军听令,向西推进三百步!”

    话音一落,数万军士齐刷刷的向前压进,刀枪闪亮,甲叶铿锵,战马打着响鼻,随着沉闷而又富有节奏的脚步声缓缓向前行进。

    耿仲明不知道明皇永历心里想得什么,但是,从刚才的交锋中,他也觉察到一丝不安,骑兵是野战进攻最优秀的兵种,东江兵的骑术仅在满蒙八旗之下,一番交战下来,明军骑兵非但毫不畏惧,甚至越战越勇,在气势上竟然还压制了己方,这实在让他有些难堪。自入湖广以来的数月中,十万南征大军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了!

    双方骑兵战到这里,胜负几乎已分,如果清军没有援兵的话,击溃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见清军阵地又飞驰出了数百骑,显然是想过来支援,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可不想把刘穆之的这支骑兵精锐浪掷在这无谓的消耗战中,忙传令召回了剩余的四五百选锋骑士,对他们一番温言嘉奖后,再次传令全军向前推进。

    明军又一次移动起来,离己方军阵越来越近了,这本来是耿仲明乐于见到的,他对自己麾下兵马的火器战术很有信心。

    但是,明军每走一步,便吼一个“杀”字,一波波气浪排山倒海一般迎面扑来,耿仲明清楚地感受到了明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一时之间竟有些喘不过气来!

    “杀!”

    为了挽回士气,耿仲明也让全军行动起来,边走边吼,毫不示弱的向明军阵地压了过去,等前进到两百步的时候,全军奋力吼出了最后一个“杀”字,然后重新立定整队,至此耿仲明觉得刚才输掉的气势,差不多是挽回来了。

    最初的一番较量后,双方的阵地最终相距不到九百余步,两军侧翼展开的骑兵,最近处已不过七百余步,通过千里眼,双方主将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了。

    耿仲明擎起千里眼,谨慎地观察着对面的明军阵势,明军前军列着数列纵深的横队,将队列完全展开,人手一杆重火枪,清一色铁甲傍身,在步卒阵列之前,大小近百门火炮早已调整好了方向,枪口炮口严阵以待,只等着自己去攻。

    耿仲明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朝廷的火炮数量多的有点变态了吧?观其前营,批甲率几近一半,特别是排在前列的铳手和刀矛手,都套着铁甲,一眼看上去,如同刺猬一般,几乎无从下口!

    简直太变态了,据说是那皇帝的御营亲军?只希望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幸好余部军械没那么变态,不然这仗还怎么打?

    清军只有东江兵的火器精良,铁甲充足,其余的绿营杂牌们就没那待遇了,他们缺乏足够的火器,前列大多持着劣质的鸟铳或威力低下的三眼铳,弓弩手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如今拉开场面,也是有板有眼,在长矛手的掩护下,与明军相向而立。

    回身见己方的炮兵阵地布置完毕后,朱由榔军刀落下,毫不犹疑的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三军炮队,预备——开炮!”

    几十门红夷和佛朗机大炮立刻发出了狂啸,飞出的炮弹掠过战场,准确地落在了清军的阵中,畅快淋漓翻一个滚,窜葫芦般,瞬间碾死了百十个清兵,这还是因为阵列比较疏的原因,要是阵列密集,杀伤效果会更大。

    明军的突然发火,并没有让耿仲明感到惊讶,真正让他惊讶的是,明军火炮的射程和精度,他以为明军的火炮和炮手还是和原来那么烂,即便有所改进,也定然比己方的火炮要落后一大截,没想到竟然事与愿违!

    然而此刻他已无心考虑再多,连忙下令还击,紧接着清军的火炮阵地中几十门型号大小不一的红夷和佛朗机火炮随即开火。

    看到呼啸而来,气势骇人的炮弹,御营亲军的步卒阵列中顿时产生一阵骚动,军士们本能的想躲避炮弹的轰击,奈何军纪森严,督兵队又在一侧牢牢监视着,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硬着头皮直面轰杀而来的炮弹。

    近两年的强训和征战厮杀,军纪的森严已经根植在了他们的心中,即便有个别贪生怕死,不顾大局的,也会被一侧监督的督兵队临阵行军法,一刀斩杀以为震慑。

    不得不说,清军的的火炮质量不错,炮手水平也不再明军炮手之下,操炮挺准。

    一阵轰鸣过后,几十颗炮弹飞出,几个起落间,有十几颗炮弹落入了明军前军军阵之中,随即便是一阵持续不断地凄厉的惨叫与呻吟声,上百个明军士卒闪避不及,被砸死压伤。

    好在朱由榔事先早有准备,为了降低敌方炮击的伤害,大军阵列排的并不是很密集,清军一轮炮击后,杀伤并不是很大,伤亡人数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清军一轮炮击结束,知道了敌方火炮的大致位置后,朱由榔果断下令己方炮队还击,除了杀伤敌方步卒,目标直指清军中军阵列里的火炮阵地。

    拱圣营和御营虎贲、羽林镇炮队的炮手早就跃跃欲试,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们跟着那些葡萄牙洋教习们苦练了一年多的操炮,统规和测距这种相对这个时代来说比较高端的技术差不多大致掌握了,在打废了二十多门大小火炮后,已经能够得心应手。

第163 炮战显威!(求订阅求支持!)() 
    ps:复更之后,剑客不管以多慢的更新速度,都会将这书完本了,不管还剩下几个读者在订阅在支持,不完本绝不再开新书,算是给依旧在支持剑客的书友们一个交代吧!

    双方的炮战并没有因此结束,第一轮炮战后。

    “轰!轰!轰!”明军的第二次齐射开始了,这一次,除了原先的几十门对着清军野战阵地开炮的弗朗基和中小型红夷火炮外,还有另外准备的四门十磅红夷大炮和八门八磅大炮,可以说,朱由榔把所有的家底都压在这里了,京营所有的火炮被搜罗一空,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加强炮队。

    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火力,连攻打益阳的火炮都移过来了,益阳那边暂时只做围困,狮子搏兔,以多打少,也是***惯用的经典战术。

    清军的步卒阵列大部分都在这些庞然巨物的有效射程之内,包括处在敌军中营大兵重重包围中的火炮阵地。

    随着一阵轰隆隆的炸响,百十颗炮弹分成几波,依次飞出,其中有五十多颗中小型炮弹落入了清军的前军军阵之中,随即便是一阵持续不断的凄厉惨叫和呻吟声,数百个清军步卒闪避不及,直接被炮弹砸死砸伤。步卒阵列一下子有些散乱了起来,各级军校拼命指挥呼喝,才堪堪稳住阵势。

    这支清军中真正的精锐只有八千多东江老兵,其他两万多都是绿营兵,其中有投诚的闯营余部、有原来江北四镇的降兵、有湖广当地的土著镇兵、还有从北方各省抽调的降兵,成分来源十分复杂,纯粹是一只临时拼凑的杂牌军。

    自交战以来两次受挫对士气的打击自不用说了,如今还能稳住阵列除了跟着满洲鞑子后一贯的“战无不胜”培养出的一种盲从的自信,剩下的几乎全靠东江兵的全力弹压了。

    除了对清军步卒阵地开炮的五十多门大小火炮外,剩下的十二门八磅、十磅大炮目标则更为明确,这些射程相对较远的野战火炮就是凭借着射程的优势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火炮阵地中的中小型火炮的。

    朱由榔先前不断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就是为了能将敌方的火炮覆盖在重型红夷火炮的有效射程之下。

    这些大口径炮弹直接越过了清军前军的头顶,向他们身后的火炮阵地砸去,处在重兵包围中的火炮阵地一下子遭到了十二颗炮弹的轰击,顿时一阵人仰马翻。

    四五门大炮瞬间被砸的粉碎,几十个炮卒,卫兵则被携带着巨大动能的铁弹碾死砸伤。在这种情况下任你如何防护都是徒劳,只要被铁蛋擦到,非死即伤!

    堂堂正正的步卒野战,拼的就是硬实力,而硬实力具体就体现在装备的好坏和兵员整体的素质,军纪是否森严,是否令行禁止,一点都取不到巧儿。

    清军一方也有不少的重型红夷大炮,都是三顺王从辽东带过来的,小到三四磅,大到八磅、十磅都有,制造很精良,火力并不在明军之下,如果再加上孔有德本部的那些火炮,单论火力甚至还要超过明军倍许。

    朱由榔也正是因为早先得到探报,孔有德还在岳州府老巢里,并没有兵力全出,才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和耿仲明这一支偏师野战的。

    随着清军炮队的疯狂反扑,明军的火炮阵地也受到了数十颗炮弹的攻击,好在朱由榔早有准备,并没有把火炮集中在一处,而是分成了几块,隐藏在各个军阵之中,开炮的时候再听候指挥官的军令,调整好角度,集中攻击。

    因为这种未雨绸缪的布置,明军的损失要比清军少不少,清军打过来的炮弹虽多,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摧毁了一两门三四磅的红夷小炮,炸死炸伤了六七个明军炮卒。

    双方在火炮的数量、质量及炮手的操炮技术上,尚没有明显的差距。差别只在战术的运用上。

    朱由榔没有低估三顺王的火器实力,怀顺王耿仲明却吃了经验主义的亏,严重低估了明军的火器实力。

    在耿仲明固有的观念里,明军一方的火炮一直都是些四磅,三磅类的老旧火炮,少有六磅以上的,而且他们没有合格的炮匠,没有铸炮作坊,更没有多余的财力去铸炮。

    军队中仅有的一些火炮还都是明廷军器监十年前生产出的一些劣质产品,从没有更新换代的说法,多年来一直反复使用,大多老化严重,十成的威力能发挥出五成已是不错,也就能欺负欺负连火炮都没几门的流贼或土寇。

    在多尔衮下令大军南征那会,耿仲明有十足的自信,在火器上能够碾压伪明的那些藩镇军队,要不了几轮炮击,他们就能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到了湖广,在营田关和常德吃了两次亏后,耿仲明包括孔有德和尚可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非常重视伪朝皇帝亲统的这支由京营、闯营、原西营联合在一起的大军了,没想到事与愿违!

    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有些看轻了这支军队的战力,包括火器装备和战术的使用!

    一两个回合还没能看出什么,随着双方的几轮齐射后。

    耿仲明渐渐有些吃不住了,每次损失都要比明军那方多一点,这种消耗战实在不划算!

    没等几轮炮击下来,自己当宝贝一样供着的六七十门大小火炮就报废了接近三分之一,炮卒们死伤惨重,军心大涣,几乎丧失了还击的能力!

    而且除了火炮,阵列里的步卒也损失惨重,仅片刻功夫,丧生在明军火炮之下的步卒就有一两千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从辽东老家带出了东江子弟兵!

    耿仲明的心在滴血!

    士卒伤亡人数虽然只占了整体的二三十分之一,主力尚在,但只能站着被大炮轰却不能还手的这种憋屈和恐惧,却不是这支杂牌充斥的清军所能承受的,被火炮砸死的尚且不去说,在数次炮击后侥幸活下来的,大多已成了惊弓之鸟,军阵不再严整,歪歪扭扭的,看得出来已到崩溃的边缘。

    相比而言,由天子亲军和西军组成的明军一方情况却要好多了,他们不是经过严格操训,就是百战余生的老卒,虽然也有数百人被清军的火炮砸死砸伤,军阵却依旧顽强的维持着,尚看不到有奔溃的征兆。

    士卒们都知道,大明天子与他们同在,舍性命,共存亡,故而三军用命,士气高昂!

    这是一场心理素质与士气的大比拼,在火炮数量和威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一方的韧性强哪一方就是最后的胜出者!

第164 形势突变!() 
    耿仲明郁闷得差点要吐血,原本看到明朝天子亲自上阵还一阵窃喜,这厮终于不再四处奔逃了,竟还主动送上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外行统领内行,以耿仲明数十年的征战经验判断,对方即便有闯营和西营余部相助也没什么好担忧的,己方凭借优势的火器定能一举拿下!

    先把伪朝的中军京营禁军击溃,再裹挟着溃军冲散闯营和西营的兵马,最后一举生擒明朝皇帝,一战灭明!

    想法可以说是相当美好的。

    偏偏现实不按套路走,预料中的软柿子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铁板,一下子几乎撞得他头破血流!

    难怪明朝天子敢亲自上阵,难怪明军敢光明正大的和他的大军野战!原来对方有那么多犀利的西洋火炮,还有完全不逊于己方的火炮战术和操炮水平!

    对方竟然也有精通铸炮和操炮的能手!大意了!

    几十门犀利的红夷、弗朗机大炮和己方近百门大小火炮一阵对轰,直接把他麾下的那些绿营杂牌军打懵了,尚未接战,竟已有溃散的趋势!

    耿仲明现在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把那些打探敌情的哨探全部咔嚓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传来的情报太笼统,太少,自己现在何至于如此被动!

    见对面新一轮的火炮攻势又将开始,耿仲明不敢再列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