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95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95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清军一方,也发现了这支突然闯入南昌地界的明军水师船队,上百艘江船,一字排开,遮天蔽日,看那支明军水师在赣江上耀武扬威的,很是不忿。

    有负责守江的满人将领通过从西洋购进的千里镜,已经远远的看到船队里除了有大量的水师官兵外,还堆积了不少被粮食填充的鼓鼓的粮袋,见船队直直的驶向南昌城,立时就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情况紧急,满人将领不待向统帅谭泰请示,便用他们仅有的一些沙船、长舟拼凑起了一支水师船队。

    其中最大的不过三百料,最小的只有一百料不到,勉强可以充作战船,船型以沙船和福船为主,外加一些舢板,海仓,叶子舟等小型船只。

    整个船队除了几十艘大小战船外,还有不少临时征集或抢掠到的运输民船,携带了一些虎蹲炮、盏口炮和弓弩手,刀盾手上船,试图阻止这支明军水师船队救援南昌城。

    大明伏波镇总兵官余龙顶盔贯甲,立在朱红彩漆装饰的座船的甲板上,阵阵江风将他的红色战袍吹得飘扬飞舞,猎猎作响。

    海贼出身的余龙,体格魁梧,紫铜色面皮,常年吹着海风和江风,使他的皮肤很是粗糙,外加一脸的络腮胡,一眼看上去,竟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见鞑子竟然那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船队前来截击,余龙还颇有些惊讶,只是当看到那支船队的规模和装备后,便又忍不住嗤笑了起来。

    他哈哈一笑,对左右道:“鞑子的船队要过来了,让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啧啧,就这几十条破船还敢来拂俺老余的虎须,简直不自量力!

    左右给老子听好了,等鞑子船队进入射程,给老子用佛郎机炮狠狠地轰!

    不让那些鞑子见识见识厉害,还真当俺老余好欺呢!”

    “是!”

    左右领命之后,立即挥动旗帜,用旗语开始传令了。

    随着两只船队的距离逐渐逼近,明军几十艘四百料以上的大型内河战船上,几十门红夷、弗朗基大炮同时开火。

    轰!轰!轰!

    一颗颗实心炮弹携带者巨大的动能在清军的水师船队中落下,激起一道又一道水柱,有的炮弹击中了清军的战船,立马将木质的船体砸了个稀巴烂,船只迅速解体,带起了漫天的碎屑,在一片慌乱尖锐的惊恐声中,船上的几十名清兵全掉入了江里喂了王八。

    因为明军水师的火力太猛,远距离的炮战对清军临时拼凑起的一支水师基本就是一面倒的压着打,清军的中小型船只挨上一轮炮,基本船毁人亡。

    双方还未接舷,清军就被明军一连串的炮击炸毁了大量的战船,船上的数百上千名清兵不是直接被炮弹击中砸死,就是掉进了江里,这些北方的旱鸭子只要一落水,在宽阔的赣江里基本就是一个死字。

    面对如此火力的明军水师船队,己方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为了让明军的火炮失去作用,清军的水师将领只能下令全军死命往明军的船队方向的方向冲去,打算和明军的水师们来个肉搏接舷,抵消他们的优势。

    随着双方距离的继续拉近,红夷,佛郎机大炮逐渐失去了作用,清军的水师官兵们也都大呼了口气,一个个庆幸万分,短短数里地的距离,仿佛死里逃生一般。

    只是还没等他们展露出笑颜,就看到明军的战船不退反进,反而直直的朝着他们的船队快速压了过来。

    数十艘四百料以上的大战船结为一序列,立在船队最前方,按次序向前迅猛地推进。

    等双方距离仅有数十步的时候,清军的水师官兵们就开始放箭的放箭,放枪的放枪,放炮的放炮,阵阵白烟升起,打的倒也十分热闹,心想这一回总算找回点面子了,这一大波攻击下来,总该够那些明狗子们喝一壶得了吧!

    殊不知,明军上下就根本没打算跟他们肉搏接舷!

    明军拥有的内河大战船不仅船体高大,船体也极为结实。由于其船壳通常选用坚实的橡木板制造,而且是双层,所以一般的鸟铳、弓箭、虎蹲炮、盏口炮的散弹的攻击对于这种船不会起丝毫作用。

    在清兵们的一片惊呼声中,明军的内河大战船朝着他们的船队直直的冲了上去,凭借坚固的船体和锋利的撞杆,清军的船只只要一被撞上,基本就散架了。

    一阵横冲直撞下来,短短一盏茶的功夫,这支不自量力前来截击的清军船队基本宣告覆灭,清兵们情急之下,再也无法放箭放炮还击,一个个随着船只解体而滑入了江中,大多溺死。

第184 救命粮(第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南明当皇帝最新章节!

    城下的清军不管满蒙主力还是绿营,汉八旗则都有些沮丧,等谭泰带着大队人马赶到了赣江边上的时候,就看到己方的水师部队遭到了一场惨无人道的蹂躏,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明军的船队打的全军覆没,气得好悬没一口气闭过去。

    “伪朝水师强大,攻破了赣州,以后就可以凭着水师,从赣江一路北上,过来支援南昌和九江的粮食及军械物资了,大将军,咱们没有水师,无法阻拦截击啊,怎办?”一个亲将一脸担忧的道。

    谭泰与大部分满洲人一样,外相并不好,身材矮壮,一张嘴,就是满口的黄牙,他冷着脸道:“传令各部保持警戒,继续围城,没本帅军令,不许擅动!杜尔德!”

    “奴才在!”

    另一个亲将听到主子召唤,忙单膝跪地接令。

    “传书招抚江南大学士洪督臣(洪承畴),从江浙南直隶一带速速抽调一支水师过来支援!记住,要快!”

    “喳!”

    亲将领命,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看着江面上百舸争流,一片威武雄壮的伪朝水师,谭泰死死地盯了片刻后,紧咬着牙关道了声“撤!”,转身退回了大军营地。

    明军水师的运粮船从西水门进的南昌城,大量的粮食布匹,一车车装满麻布包的粮食从运输船上取下,守军们放开水闸,由骡马驮着或者余龙的水兵扛着运入城中。

    运输过程中,一个水师官兵扛着的麻布包不小心摔破了一角,金黄色的小米登时从破口出涌了出来,一粒粒稻谷仿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周围的老弱妇孺们见状,赶紧跑过来跪下去用自己衣襟接着涌出的粟米,一个骨瘦如柴的少年似乎已经饿得有点神志不清了,他抓起一把还没退壳的粟米,猛地塞进嘴里咀嚼起来,任凭锋利的谷壳划刺着食道。

    吃了几口后,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用上衣抱起一包粟米,在水师官兵的阻拦和惊呼声中,冲到了城中的某处停尸房内,将包裹中泛着金黄色的粟米摆到了一对已经死去多时的夫妇身旁,口中喃喃的说:

    “爹啊!娘啊!你们看,这是黄橙橙的稻米呀!你们在天之灵可都看到了?俺终于可以活下去了,曾家不用绝后!俺可以给你们传宗接代了!爹!娘!你们可听到了啊!”

    少年说到这里,早已泪流满面,毫不避讳的扑到了两具尸首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当天晚上,南昌城里的四街八巷,很快就建起了一排排简易的窝棚,在窝棚的一旁则架着几十口大锅,锅内腾腾的冒着热气,远远的一股米粥的香味飘了过来。

    城中的士绅百姓们在远处闻到香味一阵骚动,都不自觉的就向窝棚移了去来,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一些孩童,更是使劲地咽着口水。

    如果不是有守兵持着的刀矛枪戟在一旁维持着秩序,早一窝蜂一拥而上了。

    士卒们站在木架上,叉着双腿,操着一根长长的木棍,往锅里用力搅着。

    等着领粥的青壮及其家属们在锅前排着长龙般的队伍,眼睛张望着那锅前一下一下挥动着的铁勺。

    挥着铁勺打粥的是余龙的水师官兵,他们动作飞快,只见那勺子往锅里一闪,一勺就满了,哗的一声,那勺里的粥就已经盛在高举着的碗里。

    领到粥的人都立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碗中的粥香甜浓稠,都是纯正的米粥,绝对没有添加野菜树皮之类的,饿得久了,喝着这么稠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一个干瘦的男孩也学着大人踮着脚高举着一只大碗,勺声一响,碗里晃荡起大半碗米粥。那男孩捧着碗,开心地向人群里跑去。

    只见那男孩跑到一个坐靠在破棉袄的老妇人面前,跪下,把碗端在老妇人面前,喊:“奶奶!快醒醒!有粥了!有粥了!”

    奶奶的眼睛闭着,半张着嘴,男孩从腰里拔出筷子,往粥里捞出了一些米粥,小心地往奶奶嘴里送去。奶奶的嘴没有动。

    男孩急声道:“奶奶,奶奶,你怎么不吃了?”

    有个水师官兵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走了过来,摸了下那老妇人的鼻息,眼皮直跳,对那男孩道:“孩子,你自己喝吧,你奶奶……死了。”

    男孩闻言哇得一声哭了起来,手中的碗落地打碎。水兵蹲下,看着地上泼翻的粥,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当晚,南昌城内全城狂欢,无论军民,老弱妇幼,只要是活着的,都美美的饱食了一顿。

    关键时刻,余龙的水师船队送来的十万石粮食救了他们的命,也解了主帅金声桓的燃眉之急,大大缓解了城中的粮食危机。

    以十人每日施米一升计算,万人月需米三百石,南昌数十万人口,一个月需粮万石以上,有这么多粮食,再加上城中原有的,足以再撑个大半年,军民分食到粮食后,士气高涨,守城的决心不觉间又增了三分。

    除了十万石粮食,余龙还支援了金声桓十几门佛郎机和红夷炮,上千杆鸟铳及炮子、炮药、枪子等一次性消耗物,都是肇庆行都兵工厂的杰作,因为各道工序把控很严,再加上铁模铸炮法的技术优势,制作非常精良耐用。

    有了这些枪炮,待下次清军攻城时,多少能压制一下他们的火力,南昌城的城防势必更为稳固!

第185 屯田(一)()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重生南明当皇帝最新章节!

    赣江由南向北,一路经过吉安、临江,从南昌城西南绕过城西,向东北汇入鄱阳湖,这南昌附近的一段水道,也就叫做章江。章江的水深虽然有限,但是供余龙部水师的船队自由通行还是可以的。

    余龙及其水师部队并没有常驻南昌的打算,支援完南昌粮食枪炮后,他便在章水汇入鄱阳湖入口的不远处的一座小岛上建起了一座临时的水师营地。

    同时在章江上留下的十几条战船来回巡逻,江面延岸东西三四里都处于战船的火力范围之内。清军建在岸边的几座兵营在遭了几波炮击,死伤了不少人马后,开始学乖,把兵营都迁列在南昌城的南边和东面,尽量避开这些战船的炮火,但是靠近章水的一些地段,总还是会受到来自水上的火炮不间断的袭扰,让统帅谭泰很是苦恼了一阵。

    余龙打算以小岛为基地,囤积来自两广的粮饷物资,并居中策应,及时援助南昌和九江城粮草枪炮物资,同时率领船队在九江到安庆一带不间断巡航,袭扰满蒙八旗主力的后路,破坏其粮道,彻底拖垮他们,争取让这支南下的八旗大军不战而退,即便达不到这个战略目标,水师的存在,依旧能为困守九江和南昌的同僚分担一些压力。

    现在已经是七月中了,每日都是三十八九度的高温暴晒,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来自黑山白水的满蒙八旗兵习惯了北方的冷天气,受不了江南夏季的炎热,几个月的围城下来,营中已经先后有数千八旗兵病倒了,远比战死的数量要多得多,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

    谭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十万大军顿兵南昌城下数月,进不得,退不得,满蒙八旗勇士野战无敌,谭泰有十足的信心,只要金声桓敢出城和他来一场硬对硬的野战,他能轻而易举的灭掉那厮。

    可问题是,金声桓似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完全没胆子和他的八旗兵野战,只是依靠着坚城死守严防,铁了心要做缩头乌龟。

    南昌这座乌龟壳委实太硬了,这种日子对谭泰来说,倍感憋屈,感觉每一天都是那么的难熬,然而却没有半点办法,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场攻城战中,也许,也许下一战指不定就戳破了那只该死的乌龟壳呢?

    ……

    各方战事顺利,朱由榔呆在长沙行在,每日里处理完各项军政要务,就身着便衣,与湖广总督堵胤锡,湖南巡抚杨乔然,布政使赵廷壁,定霸都统领卢世仁等湖广民政官员一道在长沙城及四周体察民情。

    早在亲征大军入城的时候,就已经张贴了安民告示,接连数十日的平静气氛,原本还有些拘谨的百姓渐渐恢复过来,街头巷尾也渐渐热闹了起来,有了断断续续的叫卖声。

    湖南巡抚杨乔然跟在皇帝身边,由衷的赞道:“哎呀,臣算是开了眼界了,陛下的御营亲军果然是王者之师,不扰民不乱纪,令行禁止,大军驻扎数十日,百姓们的生活竟一点不受影响,如此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臣在湖南主政数年还是难得看到,真是难得,难得啊!”

    杨乔然原本在总督何腾蛟麾下做着湖广的布政使,经历的过兵如过火的场景不可谓不多,人言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因为总督何腾蛟无能,导致湖广十三镇兵马各个跋扈难以拘束,烧杀抢掠,奸淫辱掠那几乎是家常便饭,各种违法乱纪的勾当层出不穷,每逢大军移镇或者出动,不管谁来谁往,百姓总逃不过一劫,倾家荡产、备受凌辱都算不得什么,能苟存一条性命,就该烧高香了。

    但是眼前的景象,却完全不同,官军俨然成了百姓生命财产的守护者,有器械精良,纪律严明的几镇御营亲军带头镇着,再加上充足的粮饷补给,在天子再三申明军纪后,其他郝摇旗、袁宗弟、刘体纯等原本军纪都不大好的湖广各镇从首领到小卒一个个全都老老实实的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