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1099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1099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一腔热血未凉() 
斯皮尔伯格的御用摄影师,为数位飞虎队老人们拍摄了许多格外出彩的照片,李牧吩咐跟随老人从干休所过来的老兵不死基金会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回到春城之后尽快把这些照片冲洗成册,送给这些老人留作纪念。

    这些可敬的老人们实现了自己的最大愿望,每一个人都为此激动不已。

    一位美国老飞虎队员在拍照结束之后,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二战美国空军夹克,激动地说:“这件夹克做的和当年感觉一模一样,无论是款式、剪裁,还是材质、手感,都与我们年轻时的没什么两样。”

    剧组的道具负责人解释道:“这些制服是根据实际飞虎队制服打板重制的,而且和当年的制服一样,这些也都是在美国本土手工缝制,就连材料都是美国本土生产。”

    老人连连点头,感慨道:“你们真的是很用心了,无论是飞机还是制服,甚至其他道具,都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当年的实际情况,就连飞机上的卡通喷绘都一模一样。”

    其他老人也纷纷赞同,还原度这么高、这么细的战争片,最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李牧找来斯皮尔伯格,悄悄对他说:“这些老前辈们几乎都失去了他们当年的制服,这几套复刻版的制服就送给他们做礼物吧。”

    斯皮尔伯格几乎毫不犹豫的说道:“那就请他们保留这些制服吧,我们拍戏结束之后,所有的制服都可以赠送给老飞虎队员们,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再向工厂定制。”

    李牧点点头,感谢一番之后,将这个决定告诉了今天抵达现场的每一位老飞虎队员。

    得知可以保留身上的飞虎队制服留作纪念,每一位老人都为此激动不已,韩子立老先生最夸张,直接摸着身上的衣服,用川省口音对他儿子说:“你给我听到,等我死了之后,把我送去火化,把这套制服洗干净、叠整齐,放进我的棺材里。”

    老先生的儿子急忙说:“爸,您这说的是撒子话嘛!您身体楞个好,还能再活十几年。”

    韩老先生说:“你龟儿子竟说屁话,再活十几年不还是得死?死了不就还得入土为安?老子好久入土,你就好久把它给我放进棺材里,听懂了迈?”

    老先生的儿子赶紧点点头:“我听懂了、晓得了,您放心好喽……”

    李牧在一旁看得格外感慨,对这些老人来说,一身复刻版的军装制服,在他们心目中竟然有这么高的地位,可见他们心里至今仍旧是一腔热血未凉。

    几位老人穿着当年一模一样的军装制服,在机场流连忘返的良久,才在天黑之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机场。

    李牧送他们上车,并且向他们承诺,会向地方政府申请,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把这里长久保留下来,并且进行扩建,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高度还原的二战飞虎队机场,并且向公众免费开放,届时,他将安排专人在这里,向所有的游客介绍飞虎队的故事。

    李牧的这个承诺,让所有老人欣慰不已,对他们来说,真正希望的,是人们对战争的铭记,铭记的不是他们这些人,而是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以及民族的伟大。

    在送别了这些老人之后,李牧第一时间用李紫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与无线网卡,将这些老人的照片发布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李牧一共选了九张照片,包括了几位老人的个人照,以及他们的合影,然后搭配文字:“向所有飞虎队员,以及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正义挥洒热血的先烈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照片上,老人们虽然老态龙钟,但每个人的站姿都尽量笔直,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坚毅,他们的皱纹那么深,似乎每一道都包含着无尽的沧桑与故事。

    这条微博一经发出,便立刻在微博与twitter平台上爆红,大量不分国籍的网友评论、转发,评论里几乎清一色是感动、敬礼、致敬的话语。

    李牧发完微博,与剧组的众人一起吃了顿饭,由于明天就要回燕京,并且还要把已经杀青的杜薇一同带走,所以他刻意多跟众人喝了几杯酒。

    杜薇虽然没什么酒量,但也依旧主动端着红酒杯,跟每个人敬酒,整个剧组主创团队里,她的年纪最小,一直以来,很受大家的照顾,所以她心里也多有不舍,几杯红酒下肚之后,她的眼睛比那柔嫩的脸蛋先红了起来。

    杜薇红着眼睛,用英语对众人说:“这段时间以来,在与大家的相处中学到了许多,也得到了大家的许多照顾,非常感谢,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与大家合作。”

    斯皮尔伯格笑着说:“我一定会在我下一部电影里给你留一个角色,无论我下一部电影是什么。”

    安妮·海瑟薇伸手握住杜薇的手,如姐姐宠爱妹妹一般,一脸宠溺的说:“有时间一定到美国来,到时候就算我再忙,都一定好好陪你。”

    杜薇点点头,看着安妮·海瑟薇,认真的说:“你也要常来华夏,到燕京找我玩,到时候你可以住在我的家里吗,我的父母、姐姐人都很好,你一定会喜欢他们。”

    安妮·海瑟薇不由自主的用余光看了一眼李牧,轻轻点头说:“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燕京找你的。”

    李牧并没有注意到安妮·海瑟薇那饱含深情的眼神,他此时正忙着与斯皮尔伯格以及汤姆·汉克斯、莱昂纳多三人推杯换盏。

    在李牧躯体内的,是一个实际年龄已经三十多岁的中年灵魂,剧组这些人里,他觉得和这三位前辈更有共同语言。

    李牧问及斯皮尔伯格:“等我们的学校筹备的差不多之后,你的下一步电影有什么打算?”

    斯皮尔伯格摇了摇头,道:“我手里有好几个本子,但还没决定拍哪一个。”

    李牧笑着问:“那有没有比较倾向的?”

    斯皮尔伯格想了想,说:“倒是有一个比较走心的本子我比较感兴趣,这是一个真实事件,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伊朗流亡人士因为没有难民文件,在法国戴高乐机场滞留的一系列故事。”

    李牧恍然大悟,他知道斯皮尔伯格说的这个故事,这部电影后来被他拍了出来,电影名称叫《幸福终点站》,剧中的主演,就是坐在李牧对面的汤姆·汉克斯。

    说心里话,这部电影确实很棒,与《阿甘正传》差不多,很感人也很励志,不过在看到《飞虎队》从无到有之后的李牧觉得,斯皮尔伯格应该拍一些题材更大的电影,温情励志的电影,他已经贡献了一部《阿甘正传》,没必要再继续投入了。

    于是,他问斯皮尔伯格:“史蒂芬,为什么不考虑继续拍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呢?”

    斯皮尔伯格愣了愣,尴尬一笑,说:“我已经拍了太多二战题材的电影了,而且,还监制了一部《兄弟连》,拍的够多了。”

    李牧点点头,认真的说:“二战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题材,而且,我觉得二战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广的题材也不为过,它的广度、深度,比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大航海这些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都还要大得多。”

    斯皮尔伯格好奇的问:“为什么会这么看?如果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工业革命以及大航海,其实都更重要得多吧?”

    李牧摇了摇头,说:“在我看来,二战的广度之大,是因为它覆盖了全世界、也影响了全世界,几乎是把整个世界重新洗了一次牌,而它的深度,是在于它不仅触及到了人类发展至今最黑暗的一面,更触及到了人类发展至今最伟大的一面。”

    说着,李牧顿了顿,又道:“纵观人类历史,未必能再找得到比二战时的**、日本更残忍黑暗灭绝人性的存在,同样的,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像二战时期那样,涌现出那么多伟大高尚的英烈。”

    “在华夏,十几岁甚至没有步枪高的娃娃兵也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士兵为了炸毁侵略者的坦克,愿意在身上绑满手榴弹与侵略者同归于尽;”

    “在东欧,苏联人为了保卫祖国,踩着同胞的尸体前进、用血肉之躯抵抗侵略者;在西欧,法国政府投降了游击队也依旧在抵抗**,英国被炸的稀巴烂也不曾放弃抵抗;美国人为了帮助正义的一方,百万士兵远赴欧洲战场、亚洲战场,就像你电影里的瑞恩,他们家的三个兄弟,没有一个死于保卫自己的祖国,而是死于捍卫人类的正义……”

    说到这儿,李牧感叹一声,道:“我个人感觉,一个二战就至少能拍几万部不同类型的影视剧,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不只是重大事件值得拍成影视剧,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也能够拍出一部优秀的影片,就像你把整个**对犹太人的屠杀浓缩在一部《辛德勒的名单》里,而华夏有一位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名叫《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与《辛德勒的名单》恰恰相反,他把目光聚焦到了华夏二战时期的一个小村庄,虽然电影上升不到《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高度,但也同样算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二战电影,由此可见,二战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二战题材品牌() 
李牧之所以向斯皮尔伯格推销二战题材,目的其实就是人尽其用。

    在他看来,二战是一个最大的题材,也是最沉重的题材,更是最需要认真对待的题材,这种大题材,只有大导演才能真正驾驭,只有格局足够、能力足够、电影造诣足够的大导演,才能拍出经典的二战电影。

    可是,在日后的华夏娱乐圈,扎堆拍二战影视片的,反而大都是那些水到要死的导演和演员,所以才有枪斗术、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雷炸飞机、自行车飞上火车、狙击手一枪八百里这种荒谬的抗日神剧剧情。

    再过个几年,影视圈行业开始发生倒置,有能力拍大题材、深题材的导演,大都开始往小题材、浅题材上靠拢,比如爱情、励志、动作、探险、卡通,甚至黑色幽默,他们在这种题材上很容易获得成功;

    而那些没能力驾驭大题材、深题材的导演,偏偏喜欢搞些大动作,最后弄出一堆不伦不类的大烂片,让人无言以对,不只是很多人拍了许多关于二战的烂片,还有许多华夏导演集中拍了一大堆历史烂片,《战国》、《孔子》、《墨攻》、《关云长》、《夜宴》、《赵氏孤儿》,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大题材,也全是大烂片,唯一的区别是各自烂的程度不同罢了。

    李牧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对华夏民族有着无尽的骄傲与热爱,但眼看从二战到春秋战国,所有对华夏民族有重大意义的大题材,被这些烂片反复蹂躏糟蹋,心里自然是格外不爽的,可是他本身又不是什么电影人,所以只能先想办法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想营造出好的环境,不但要有资本的引导,还要有行业大佬的引导。

    所以,李牧把主意打到了斯皮尔伯格的身上。

    斯皮尔伯格听李牧说了二战题材的那么多看法,赞同的说道:“李总,你说的没错,单纯就电影题材来看,二战确实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历史事件都更庞大,它确实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拍成电影,无论是我们,还是整个好莱坞,每年收到的关于二战的剧本都多如牛毛,而且二战题材也确实如你所说,最有厚重感。”

    李牧点点头,说:“拍摄二战题材的影片,最重要的不是为了拍摄一部评价很高或者票房很高的电影,而是为了让现在的人们铭记历史、反思历史,所以,它有着更高一层的使命,将来,人们铭记那段历史,靠的可能就是我们给他们留下的电影作品,否则的话,再等个几十年,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二战是什么。”

    斯皮尔伯格沉默片刻,微微点了点头,道:“如果未来还有好的二战题材剧本,我会考虑再拍一两部的。”

    李牧说:“二战题材那么大,再拍一两部、甚至一二十部根本不够。”

    斯皮尔伯格说:“时间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说实话,没有导演愿意一个劲的拍同一种题材,它会极大的扼制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李牧说:“单凭一两个人的能力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我想,能不能通过资本的支持,来打造一个专门的品牌。”

    “品牌?”斯皮尔伯格诧异的问:“二战电影的品牌?”

    李牧点了点头,说:“没错,像漫威只做超级英雄的漫画、迪士尼和皮克斯专注动画影片那样,做一个专注二战电影的品牌出来,这个品牌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投拍优秀的二战题材影视作品。”

    说着,李牧又道:“我们面向全球征集剧本和导演,只要各方面都合适,我们就投资拍摄,然后再自己做全球发行。”

    斯皮尔伯格思考了片刻,随后对李牧说:“以一部电影从意向到上映的时间为两年计算,想保证一个品牌的曝光度,每年至少要有3…5部电影上映,这样的话,这个品牌前期的投入,要能支撑起6…10部电影,粗略算下来,也要至少数亿美元的资金。”

    说着,斯皮尔伯格又说:“二战题材电影,以及所有历史题材电影都存在一个很伤的问题,那就是没办法做广告植入,拍现代片,主角用什么手机、开什么车、住哪家酒店、镜头一扫而过出现谁家的广告牌,这些都是可以赚钱的,起码可以在前期以这种方式来降低成本,可是二战题材电影,前期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一部两部还行,但太多的话,成本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二战题材的电影,票房营收空间普遍略低,比不上娱乐电影。”

    李牧说:“这些都无所谓,我们有遍及全华夏的院线,又有遍及全国甚至全北美的网票系统,未来我们的院线还会继续扩张、网票系统也会继续发展,到那个时候,我们自己的渠道能力,就基本可以确保电影的票房不扑街,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哪怕十亿美元,在两到三年内,也会陆续以票房的形式回款,甚至还有机会获得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