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1181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1181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低,用淘宝物流就可以内部消化。

    李牧原本是想直接让神舟上几套纯粹的商用机,也就是后世饭店、咖啡厅点单结算用的一体机,这种机器对硬件要求不高,制造起来也不算难。

    不过工业设计方案最讨厌的就是工业设计与开模具,这个流程的成本高其实无所谓,主要是耽误时间。

    所以李牧干脆先上普通电脑看看效果,同时让神舟开始专门为饿了么搞一套商用电脑模具,然后批量投产。

    川都面馆的老板,经过饿了么的专业培训,已经对接单客户端的操作了如指掌,他一边向记者介绍饿了么给自己带来的附加收益,一边不停的在电脑前确认接单。

    记者见他乐得合不拢嘴,忍不住问:“中午是用餐高峰期,您的生意应该很不错吧?”

    店老板认真的说:“订单数量比昨天中午高多了,到现在已经接了将近四十单了,照这个速度,中午突破八十单都没问题!”

    说着,他若有所思的道:“我觉得可能是饿了么的用户在快速增长,昨天是第一天上线,用户量可能少一些,但今天就开始大量增加了。”

    店老板分析的没错。

    昨天的饿了么只是上线试水,另外向外界打个样,将自己的模式推出去。

    有了昨天的宣传以及报道,用户量在今天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此时,负责为王小龙送餐的骑手已经接到订单,对记者说:“那个,记者同志,我得去给客户送餐了。”

    记者急忙说:“我们跟您一起去。”

    记者一行与骑手一齐出来,骑手跨坐在了饿了么专门定制的电动车上,记者则坐进车里跟拍。

    一开始记者还能跟得上,但很快便因为交通状况不那么顺畅,被骑手越甩越远。

    好在川都面馆距离王小龙上班的大厦没多远,记者的摄像机远远还能捕捉到骑手的身影,没有跟丢。

    骑手到了大厦之后,锁好车便急忙进了大厦电梯厅,记者也在骑手等电梯的时候追了上来。

    待骑手快到王小龙公司门口的时候,他给王小龙打了个电话,用饿了么培训的专业话术开口道:“您好,请问是王先生吗?我是饿了么送餐骑手,您的餐已送达,请您到公司门口取一下。”

    挂了电话,人也到了公司门口。

    里面跟拍王小龙的记者惊讶的说:“一共才用了十五分钟就送到了,只用了承诺时间的一半。”

    王小龙起身取餐,同时对记者说:“我觉得他们的运转效率很高,不过等用户量更大之后,就不知道能不能保证这样的效率了。”

    王小龙出门取餐,两拨记者也短暂会师到了一起,随后又各自继续跟拍自己的采访对象。

    这边,王小龙拿着餐点回到公司,在自己的工位上吃了起来,另一边,饿了么骑手一边等电梯,一边通过手机,给饿了么官方发来的订单短信回复了一个数字1。

    记者问他:“师傅,回复1是什么意思呢?”

    师傅说:“回复1就是告诉系统,我已经完成了这一单,可以接下一单了。”

    记者又问:“那每天的短信费用应该不低吧?”

    师傅憨厚一笑,说:“手机是公司发的,话费也不用我们出钱,公司让我们放心用就好。”

    这时,他的手机收到一条饿了么官方信息:“尊敬的骑手师傅您好,现在为您派单,订单内容为:前往‘沙县小吃育红路口店’取餐(餐厅编号yj003121,送往中关村科信创业园区c座409号,订单号401299832,确认接单请回复1,订单为您保留一分钟,拒绝订单请回复2,暂停接单请回复3#分钟数,例如:需要暂停接单一小时,请回复)3#60。”

    记者急忙又问:“师傅,这就是系统在开始派单了吧?”

    “对。”师傅点点头,说:“我确认上一个订单结束,系统就会给我派发新的订单,你看,这个订单已经为我锁定了,我要接这单,只要回个1就可以。”

    记者说:“可是这上面也没有用户信息啊,您到时候怎么送?”

    师傅说:“回复1确认接单,系统就会把用户信息发送给我,不接单的话,是看不到用户信息的,公司说这是为了保护客人隐私。”

    说着,师傅已经回复了1,确认接单。

    几秒种后,手机又收到一条信息:尊敬的骑手师傅您好,您已确认承送订单号为401299832的订单,收件人为陈小姐,联系方式:1390100xxxx,前往‘沙县小吃育红路口店’取餐,骑行请遵守交规、注意安全。”

    师傅迈步走进电梯,同时把手机递到记者面前,说:“你看,我现在已经确认接单了。”

    记者仔细看了短信,惊讶的说:“您公司的短信措辞还真是很有人文关怀!”

    师傅笑着说:“我不知道啥是人文关怀,不过每次接到短信看着都很舒心。”

    记者问:“那您接下来就要跑这个订单了吧?”

    “对。”师傅点点头,说:“接下来就要去这个沙县小吃。”

    记者好奇的问:“您能记清楚您服务范围内的这么多饭店吗?如果您不知道位置怎么办?”

    这确实也是没有智能机的一个最大弊端之一,骑手无法实时通过手机查看地图,同时他的坐标也无法实时同传到云端、呈现给用户。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牧也想给他们每人一台智能机,但是这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但要研发系统,研发硬件,还要定制软件,同时还需要足够稳定快速的网络传输,而且,还需要一套成熟的数字地图数据。

    眼下没有很好的办法一步到位的解决这些问题,唯一能配发给骑手的,就是一台普通的蓝屏手机,所以李牧能做的,就是让团队为骑手定制了一本“餐厅地图”。

    这时,送餐的骑手也从口袋里掏出了那本“餐厅地图”,说:“这上面有从编号为yj000001开始的所有餐厅的详细位置以及联系方式,如果我不知道这家店在哪,就可以根据短信上提供的餐厅编号,在这上面查找一下,就能找到具体的门牌号以及附近的标志性建筑提醒,如果这样还找不到,可以给餐厅打电话咨询。”

    记者接过小本,发现这种巴掌大的小本,不是那种装订好的本子,而是一个可拆卸的活动册。

    本子的每一张纸,都是打孔的,通过卡扣固定,卡扣可以打开,轻轻松松就能把里面每一张纸都单独拿出来。

    记者好奇的问:“对了,。如果有新加盟的餐厅,这上面没有信息该怎么办?”

    师傅笑道:“公司都有考虑,我们每天早上到服务站签到的时候,公司会给我们印刷了新加入餐厅信息的卡片,我们放进来就可以了。”

    记者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说:“您公司考虑的还真是周道。”

    “对。”师傅笑着说:“公司照顾我们书读的少,所以一切都是简单操作,你看所有的确认短信都只需要我们回复数字和符号就行了,我们很多骑手都不会拼音,要是回文字还有点困难,回数字就太简单了,谁都会,三岁小孩都会操作。”

    这时候,电梯到达一楼,骑手为了赶时间,快步出了写字楼,

    记者一路小跑,在停车处说:“师傅,不好意思耽误您一点时间,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师傅急忙问:“你请说。”

    记者问:“您骑的这辆车也是公司配的吧?我看它是电动的,能续航多久?”

    师傅说:“我昨天骑着跑了七十公里左右吧,才提示快没电了。”

    记者又问:“没电了怎么解决呢?是不是要找个地方充电?”

    师傅说:“没电了就回服务站,那边有充好电的电瓶可以直接换,签个字就换新的了,又能跑好几十公里,服务站有椅子可以休息,如果没什么订单、暂时不想跑了的话,也可以给系统发条短信,比如我想休息三个小时再接单,就回复一个3#180,系统就会暂停我三个小时派单,我就能回服务站休息一会。”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利人利己() 
央视的记者从商家、用户以及骑手三个视角,对饿了么的运转模式进行跟踪采访,紧接着,一边着手制作素材,一边跟李紫薇联系,希望能够给李牧做一档专访,专访的内容就是饿了么。

    李牧看得出,央视对饿了么这个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非常感兴趣,而且这也是一个快速推广饿了么的好机会,于是便欣然答应下来。

    当天下午,一支采访团队便来到牧野科技,在李牧的办公室架起了三台摄像机。

    一名叫做陈静的记者对李牧做了自我介绍,在开始录制之前,先跟李牧交流了一下采访的大概流程,以及自己想要提问的一些问题。

    正常情况下,针对社会知名人物,尤其是高端企业家的采访,除了临时的采访不需要提前沟通之外,大部分的采访都需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基本沟通。

    有些问题,如果被采访对象不感兴趣,或者比较忌讳,那么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机会主动避免,这样,才能与被采访者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

    也有些记者临时砸锅,事先沟通好不能问的问题,一到了开机就非要问,搞的被采访者不愉快或者下不来台,这种基本上就奔着一次合作、永无后续的态度。

    央视与李牧的关系一向很好,双方合作过很多次,一直非常愉快,所以陈静也尽心尽力,对李牧说:“李总,我们这次主要是想采访一些关于饿了么的问题,其次是想让您就年轻人创业的事情给大家一点提示和鼓励,然后就是想采访一下,您和华尔街之前的矛盾,如果您觉得哪个部分有问题,或者哪个部分不想回答,都可以告诉我。”

    李牧微微一笑,说:“三个部分都没问题,你只管问吧。”

    陈静欣喜的点了点头。

    作为记者,自然想从被采访者口中多挖出一些独家新闻,目前,李牧就饿了么,以及之前风传的与华尔街的矛盾,都还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央视这次采访自然是独家新闻。

    于是她急忙对李牧说:“李总,为了不耽误您的时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李牧点点头:“开始吧。”

    陈静对摄像师们点了点头,大家非常默契的开机、进入拍摄状态,同时负责收音的收音师傅也已经将麦克风高举在两人头顶。

    陈静开口道:“李总,非常荣幸能够对您进行采访,也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李牧淡然笑道:“您客气了。”

    陈静碎后说:“最近您在淘宝网上线了一款新的互联网产品,叫饿了么,相信很多燕京的市民都已经开始享受到饿了么带来的便捷,其他城市的居民可能听说过饿了么,但暂时还没有机会立刻体验,那么,能否请您为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介绍一下饿了么这款产品,以及您做饿了么的初心吗?”

    李牧轻轻点头,说:“是这样,饿了么是一个通过把餐厅的信息以及菜单上传到线上,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线上订餐、线上付款,同时,饿了么又为用户提供专业的配送服务的互联网产品,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在线上下单,在线下享受送餐上门的服务。”

    “我个人给饿了么的这种商业模式,定义为o2o,也就是onlio offline,既‘线上到线下’的意思,在线上选择并购买服务,并在线下接受服务,这就是o2o的本质。”

    “我们的互联网服务,多数是仅限于线上,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各大门户网站,各大垂直网站以及搜搜引擎等其他的绝大多数web产品,他们的服务是完全在线上实现的,比如用户想看新闻,他打开电脑浏览器,浏览yy门户网站,然后在yy门户网站上看到自己想看的时政新闻、完成了自己的个人需求,这一整套模式都没有离开线上。”

    顿了顿,李牧又道:“现在,我们希望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希望能够打开从线上到线下的、一整套的完整商业模式,这样,就能让网民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对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考虑到民以食为天的根本,我决定尝试的第一个o2o项目,就是饿了么。”

    “同时,我们通过饿了么,还能够为社会解决大量前所未有的全新岗位,也就是饿了么的送餐骑手,截止到目前,我们在燕京的骑手已经突破四千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长。”

    陈静问:“在您的计划里,饿了么的业务什么时候开始向其他城市扩张?”

    李牧说:“我们现在已经启动了其他一线城市的扩张计划,目前我们的团队正在这些城市进行商户洽谈、信息采集以及骑手招募与培训工作,预计一个月之内就能启动饿了么在其他三座一线城市的送餐业务。”

    陈静又问:“在燕京就已经有四千多骑手,那您的骑手队伍,恐怕在未来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吧?”

    李牧点了点头,道:“我个人预计,如果把饿了么的送餐业务推向全国所有地级市,那么至少需要两百万以上的送餐骑手,来满足至少五千万人的线上点餐需求,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为社会凭空创造出两百万的全新的就业岗位。”

    “两百万?”陈静惊讶的说:“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您有把握吗?”

    李牧笑着说:“眼下,我们还存在一定的硬件技术障碍需要突破,等我们突破了这些障碍,我觉得全国的送餐骑手数量不会低于五百万人,这一点,在未来几年之内应该就能逐渐得到攻克,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后世,饿了么、百度外卖以及美团外卖三国纷争,在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之后,外卖市场基本就被饿了么和美团统治。

    据统计,当时全国的送餐骑手人数,至少有六七百万人。

    这六七百万人,确实是外卖平台为社会贡献的全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原本是不存在的,但因为人们的懒癌已经被平台培养出来,所以最终为全社会供养了几百万送餐骑手的,其实就是需要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