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124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124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东昨晚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到姐夫家跟他汇报了一番,他姐夫虽然是县教委二把手,但一听说二十来万的捐款,也都惊的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换一个沿海县城的教委二把手,一年轻松捞几十万,但对西兰县来说,他这个二把手除了工资比普通职员稍微高一点之外,其他的屁大点好处都没有。

    经济过得去的地方,教育体系是绝对的肥差,随便哪个重点中学的名额也能值个几千上万,但在西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招不满学生,原因很简单,失学率高,以往每年夏天都得派老师下乡去学生家里劝学,哪有学生家长拿着钱来找他们求学的好事情?西兰几所中学的教学质量都比较差,更不存在什么倒卖名额的事情。

    别说这些收入基本为零,就连大部分教委、学校经常倒腾的英语报、教辅教材这种赚小钱的手段,西兰县教委都玩不起来,以前也曾经有人来推销过,说是如果能让学生订英语报,一个月十八块钱,给教委领导返利五块,可是西兰县愿意花十八块钱一个月订一份英语报的学生,算一算连一百个都没有,学校也不敢强制要求,因为实在是贫困生太多,就算家庭勉强过了贫困线,也不愿意花这份钱。

    再加上整体经济水平底下,上级几乎没有什么拨款,所以,在西兰县,教委这样的肥差,硬生生因为穷,混成了一个清水衙门。

    教委一把手和黄振这个二把手,从上世纪末就开始盼着上级能给教委批一辆配车,免去每次外出开会都要挤破旧公共汽车的辛苦,但硬是从上世纪判到了两千年,又盼到了2001年底,这几年来,他们的标准也一降再降,开始还想要台新桑塔纳,后来是神龙富康,现在,是做梦能希望能有一辆二手桑塔纳,哪怕再旧再破,也比挤公共汽车要强。

    但上级部门一直在拒绝,一开始说没钱,后来说没闲车,再后来,就说是没多余的资金给县教委配司机,最后一把手让黄振去学个驾照,以后俩人一起出去开会或者考察的时候,他来当司机,黄振一咬牙去了,学完回来,上级部门又把理由倒回去重来一遍,没钱,没闲车,县教委自备司机也不行,最后被他们磨烦了,上级部门批示,如果县教委能找到社会赞助、自食其力添置一辆车,就每月批他们一千块钱用车补贴。

    上级的批示把黄振和一把手气的在办公室里一齐骂娘,怎么到了西兰县就什么都不受待见?教育部门好歹是民生基础,连他妈一辆配车都没有?人家公安、供电、自来水、税务、工商,哪个部门领导没配车?说白了还是穷,穷到骨子里之后,教委这种部门在百姓眼里压根连个屁都不算。

    清水衙门,油水没有,苦水一大堆。

    穷了这么久,他们也没见过几毛钱捐款,就前两年有大城市的人开着车队给送来一大堆旧衣服,教委紧着自己职工先挑,挑完了剩下的分给了各个学校,除此之外,一点外来的钱和物资都么见过,忽然听说有人要来这里捐二十万,黄振心里早就激动疯了。

    他立刻跟住在一栋楼里的一把手请示了,俩人碰一起一合计,统一了一个目标:“二十万捐款要想办法截下来,截下来教委今年年底之前就能添一辆新车了,崭新的桑塔纳十二、三万,上级一个月还多给一千块钱用车补助,教委就能鸟枪换大炮,把十一路和自行车淘汰成四轮小轿车了。

    所以黄振这才把沈东给派了过来,星期天就在学校盯着,看看金主什么时候过来,只要来了,立刻一个电话打到黄振家里,黄振立刻就蹬自行车过来,说什么也得连蒙带骗的,让金主把钱捐到教委手里。

    沈东没忘记自己打头阵的任务,直接搬了个凳子坐在了李牧的对面,笑嘻嘻的套着近乎:“李老板在燕京一定有很大的产业吧?你能来咱们西兰县捐助学生,真是我们西兰县的运气啊!”

    李牧皱眉看着沈东,觉得这家伙说话有些古怪,他是西兰中学的副校长,从正常角度来说,他说这种话,不是应该以“咱们西兰中学”这样的语气说出来才对吗?为什么会用“咱们西兰县”这种奇怪的说法,自己来之前就让刘念明确跟学校领导说了,他们是代表3321,来给刘念的母校搞助学捐赠的,只捐这一所学校。

    虽然心里觉得有点诧异,但李牧也没多说,至于他询问自己在燕京有没有大产业,李牧也没回答,只是微微一笑,客套的应酬一句:“这都是应该做的。”

    沈东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李老板是有所不知啊,咱们西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境内小学、初中、高中加起来几十所,每一所都困难的很,尤其是乡下的小学,哎呀,那真是苦的没法形容,有些村小学教室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做不到,可怜那些小学生都还不到十岁……”

    李牧心里更觉得诧异了,沈东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自己也给乡下的中小学捐点款?他作为西兰中学的副校长,操的可是县教委副主任的心啊。

    李牧没想到的是,沈东操的,还确实是县教委副主任的心。

    他还没回应沈东的话,王建设便透着一股子戏虐的说:“沈东,我听你这话的意思,是不是你要跟你姐夫的职位对调啊?是不是明天周一你就要去县教委报道、做副主任去了?”

    沈东表情立刻阴沉下来,冷冷道:“王建设,你这人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呢?”

    “难听吗?”王建设知道沈东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李牧带来的二十万,是要捐给高三困难学生的,他作为校长,心里太清楚不过这二十万对这届高三学生能带来怎样的影响,一人一千块,对高三学生来说能解决的问题太多了,说不定明年高考的时候,考上大学的人数会比今年多一倍,这种时候,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沈东和他那个姐夫一起来窥视这笔助学捐款。

    沈东瞪了王建设一眼,说:“难不难听你自己心里清楚,你也五十岁的人了,熬几年退休了,我劝你在退休之前,眼界也稍微开阔一些,西兰中学条件是咱们县最好的了,你不能因为西兰中学还说得过去,就觉得咱们县所有的学校都说得过看看,你看看……”

    “我看你奶奶个腿!”王建设一拍桌子,怒喝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我现在就把话放在这,你想都别想!”

第198章 把小爷当盘菜了?() 
虽然王建设话说的不是很直接,但李牧还是弄明白了。

    怪不得自己总觉得这个沈东的立场有问题,原来还有教委这一层关系。

    沈东一直说乡下中小学更需要帮助,结合他有个姐夫在教委当副主任,李牧心里也就懂了,捐款截留,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早就见惯不惯了。

    后世的新闻里没少报道这种事情,自从那位驾驶着玛莎拉蒂的郭小姐火了之后,教育、慈善系统这么多年揪出的大小蛀虫已经数不过来了,他们的套路无非就是两种,第一是捐款挪用;第二是捐款截留。

    捐款挪用无非就是别人捐来的财务被挪作其他用处,捐款截留这种事情就有些恶心了,一般是捐助者要直接捐赠给被捐助者,但有关部门非要进来搅和搅和,要求先把钱捐到他们手里,再由他们来转捐给被捐助者,如此一来,所捐款项打个对折都是少的,更有甚者能截留下90%甚至100%。

    李牧之所以要不远千里自己跑来搞助学,而不是直接把3321的净利润捐赠给有关部门和公益机构,怕的就是助学款没能进学生的口袋,反倒落入其他人的囊中,没想到,刚在校长办公室坐了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打起了自己这笔助学款的主意。

    沈东被王建设这么一说,有些恼羞成怒,但又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故意装作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说:“王校长,你思想太狭隘了,完完全全是只管自己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啊!李老板有心捐助咱们西山县的教育,这笔钱一定要用到刀刃上才对。”

    王建设反问一句:“你知道刀刃在哪?”

    沈东一拍大腿,脱口说:“我怎么不知道!”

    “那你说说刀刃在哪?你如果说的有道理,说动了李先生,李先生或许可以亲自把钱送到你说的刀刃上去。”

    沈东没想到王建设来这么一手,急的指着他:“你,你这个人……”你了半天,竟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到门口刚停下,没听见敲门,便听见房门被人推开,李牧一抬头,一个身体有些肥胖的男子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板正的西裤、长袖蓝衬衣,头发从右侧往一边倒,典型的地中海发型。

    来人进门便说:“哎哟,王校长,哪位是燕京来的贵客啊?”

    王建设看了来人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黄主任,你这是来我们学校视察工作的?”

    来者正是县教委副主任黄振。

    黄振听到王建设的询问,呵呵一笑,说:“我是过来见从燕京来的贵客的,县教委怕你们西兰中学招呼不周,怠慢了贵客,另外也担心你们不太了解咱们县整体的教育情况,万一再误导了贵客就不好了。”

    从一进门,黄振就跟沈东一样,两眼滴溜溜在屋里乱转,几秒钟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李牧身上,不过他倒是对李牧的年纪非常惊讶,因为李牧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可能还没到二十,他哪来的二十多万捐给西兰中学的学生?

    一开始,黄振心里还觉得对方是不是来扯淡的,但仔细一想,人家大老远从燕京过来,光路费就得多少钱了?哪有人这么折腾自己,就为了搞个恶作剧的?更何况,人家还带了个这么漂亮的女朋友,美的跟电视里的明星似的。

    想通这一层,黄振心里更开心了,年轻人嘛,出来搞慈善活动,应该是脑袋一热的富家子弟,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好哄,只要让他们把注意力从西兰中学转移出来,自己带他们到下面乡镇村学校去走走看看,没准就能让他心里那腔做善事的热血更沸腾,只要让他觉得西兰县有更多乡村小学比西兰中学更需要钱,教委再施以引导,应该就能让他放心把钱捐到教委来。

    黄振虽然还没有过这样的操作经验,但市教委开会的时候,另一个同时贫困县教委二把手的同僚给自己说过心得,他们县曾经出过一个名人,军人出身,后来进了文工团,以前也算是有点小名气,后来恰逢机会,退伍下海经商去了,在南方改革窗口当了企业家、赚了不少钱,前些年想回家乡做点好事,本来是想给母校捐点钱,后来教委一插手,带着他在乡镇下面转了一圈。

    那个企业家果然觉得家乡需要帮助的学校太多,乡村学校远比自己母校的条件更艰苦,所以就动了把原定的捐款数额五五分的念头,一半给母校,一半给教委,教委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私下里跟那企业家抛出了名声引诱,如果捐款全给教委,教委给他连送三面锦旗,而且是派人亲自送到改革窗口、送到他的公司去。

    企业家立刻就同意了。

    原本一心捐助母校的初衷也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黄振今天就准备有样学样,先把这个年轻人安抚住,让他别急着把钱给西兰中学,然后再打同情和引诱两套组合牌,相信这年轻人一定会乖乖把钱送到教委来。

    他和一把手盼一辆配车盼太久了,这二十万到位,不但能解决一辆车的问题,这眼看的年底年关,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王建设此刻心情很是不爽,黄振竟然也来了,真是无利不起早,教委看来是盯死李牧即将带来的二十多万捐款了,这要是真被他们把钱截留了,那最后能到学生手里的钱如果有十分之一,也是烧高香了。

    沈东一见姐夫来了,慌忙的给他介绍李牧,黄振客套一番,便说:“李老板这么远过来援助我们西兰县的教育事业,我们县教委肯定得尽地主之谊,我们陈主任已经在咱们县最好的安源酒店订好了酒席,专程款待李老板你这一行慈善家,你看现在也快四点钟了,咱们是不是现在就过去,先喝喝茶、聊聊天?”

    沈东也急忙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李老板,陈主任正好明天要去乡下视察工作,你可以跟他聊聊,一起过去看看,也算是熟悉熟悉咱们西兰县的教育情况,你大老远来了,咱们怎么也不能让你们稀里糊涂的捐了款就走是不是?”

    李牧一直没说话,看这两人在跟前唱双簧,心里早就有了怒意,怎么个意思?真把小爷当盘菜了?这幅吃相也太难看了点吧?表面工作做的专业点好不好?

    一开始李牧还觉得,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是以后3321的助学还要更多类似西兰县的地方,如果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地方教委出来意图截留捐款,那3321的助学也就干不下去了,所以这第一次自己绝对得足够强硬,正好自己带着媒体记者,这第一次就得做出一个标杆事件来,让以后的牛鬼蛇神遇到之后自觉退避三舍!

    沉默的李牧说话了,开口便道:“黄副主任,吃饭就不必了,西兰县成最好的酒店,一桌酒席也得不少钱,留着多捐助一个学生更好。”

    黄振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个意思?这么重视都不赏脸,难道真是一心助学来了?

    黄振脑子一转,立刻换了个套路:“李老板说的有道理,这样吧,晚上干脆就到我家里吃,我让我爱人炒几个家常菜,饭桌上我跟你好好介绍介绍西兰县的教育情况还有明天考察的事。”

    在黄振心里来看,如果李牧是沽名钓誉,那饭桌上就肯定会说清楚,只要钱给到教委,教委在送锦旗和写感谢信这种事情上绝对是********服务,但如果李牧是真想助学,那也行,跟着下乡看看乡下教学的艰苦,教委只要表现出心系基层,他八成也是会把钱给到教委来,再说,锦旗和感谢信成本低廉,完全可以也许诺进来,到时候再不行,就让乡村小学的校长、老师带着学生欢迎一番,到时候那个艰苦模样,相信他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定然看不下去。

    如意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