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850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850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口子在想代理别人品牌的事情,儿子却在想直接把别人品牌直接买下来的事情,自己这个儿子可真是财大气粗、有钱任性。

    不过,李爸李妈也能从李牧的态度中看出,李牧是真的不想让他们去粤省,李爸和李妈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李妈便说:“既然你说粤省不安全,那我跟你爸暂时就不去了,这样你能放心了吧?”

    李牧点点头,说:“不光不去粤省,这几个月最好哪都别去。”

    李牧的记忆中,上辈子海州一直都没有发现非典病例,在那个人心惶惶的历史阶段里,海州相对安全得多,甚至当时不少燕京人为了躲避非典,都跑到海州来短住,以至于当时海州的宾馆、招待所全部满房,由此可见,海州确实是安全的,爸妈只要别离开海州,应该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重活一世,李牧最在意的就是父母的身体健康,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冒险。

    李爸李妈知道李牧的性格,看得出他完全不是在开玩笑,于是便也郑重的答应下来,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这样的好儿子,赚钱其实没那么重要。

    ……

    李牧很久没有体验过在家里赖床的感觉。

    昨晚陪老爸喝了三两茅台,很长时间没喝过白酒的李牧借着那股酒劲,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中午十一点。

    李妈对李牧的纵容就是自己一大早就起床买菜,回来给李牧做午饭。

    今天就已经是大年三十了,以海州的风俗,今天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打扫卫生、要贴春联、要准备做年夜饭,还要剁好包水饺用的肉馅。

    李爸一大早就开始打扫卫生,昨晚住在酒店的李紫薇今天一大早便主动到家里来帮忙。

    李牧睡的香甜,虽然外面早就开始鞭炮阵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睡眠,直到11点多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天杀的在外面放起了二踢脚,那震聋发聩的爆炸声把熟睡中的李牧惊醒。

    看了看时间,才发现已经中午,李牧忙从床上起来,推门出来,正看见在门口拖地的李紫薇。

    一见李牧出来,李紫薇便笑着问好道:“李总您起来啦!”

    李牧微微一笑,问她:“你怎么跑家里干活来了?”

    “过年大扫除嘛!”李紫薇道:“我一想叔叔阿姨今天肯定特别忙,起床就过来帮忙了。”

    这时候李爸一手拿着抹布、一手提着桶从主卧里走了出来,对李牧说:“多亏紫薇过来帮忙,不然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你妈在厨房做饭呢,给你留了早饭,你要不要垫补一点儿?”

    “好,我洗漱完了去厨房看看。”

    李牧说完,对老爸说:“还有什么活就让我干吧。”

    李爸笑道:“马上就完事儿了,待会儿贴对联,跟以前一样,咱爷俩一起贴,然后你下楼放炮。”

    “行!”李牧笑着点了点头。

    这几年过年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有意思了,对李牧来说,春节就是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年三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贴对联和年夜饭,中午这顿饭严格意义上说来倒是并不重要。

    李爸提着水桶去了卫生间,李牧问李紫薇:“叔叔阿姨什么时候过来?”

    李紫薇说:“他们中午的飞机,下午到金陵,宋总安排车去接了。”

    李牧点了点头:“那就好,咱们这次在海州多待两天,叔叔阿姨如果时间方便,也可以多在海州住几天。”

    李紫薇对李牧要多待几天的决定并没有感到惊讶,她点了点头,对李牧说:“对了,十点多的时候宋总到家里来了,说让您起床之后给他去个电话。”

    宋亮比李牧回来的早几天,虽然两人的家就在同一个单元,但宋亮昨天并没有登门打扰。

    李牧猜到宋亮这时候肯定在家,于是便洗了把脸,直接去了宋亮家里。

    此时宋亮正在阳台叼着烟擦窗户,他老婆把李牧请进门之后,他便急忙把烟掐了进屋,招呼李牧坐在沙发上,说:“昨天知道你回来,不过想来叔叔阿姨很久没见你了,肯定特别想你,我就没过去打扰。”

    李牧点点头,问他:“今年过年伯父伯母来了吗?”

    “来了。”宋亮说:“几天前就过来了,不过这会儿带孩子出去玩了。”

    李牧问:“晚上在家过?”

    宋亮摆摆手:“在家做年夜饭太遭罪了,等最后一个菜做好,前面的菜也都凉了,还是在外面吃的省心,我听叔叔阿姨说在生态园订了年夜饭,我们也是在那边订好了,除了我们一家,还有海州万盈的几个骨干和亲属。”

    李牧点头道:“那正好晚上可以一起,到时候我去你们那边串串桌。”

    宋亮说:“行,咱们到时候包厢挨着,互相串串也热闹点。”

    说着,宋亮给李牧递了一支烟,正色道:“小牧,我找你是有件正事想跟你商量一下,看看你有没有兴趣。”

    “什么事?”

    宋亮说:“海州万盈新拿了一块地,在新的政务区,现在市里的政策是逐步把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以及单位住房都迁往政务区,现在不少项目已经启动开发了,我的想法是,在政务区那块地里,划出一部分来,建几栋别墅玩玩,不过这个体量不能太大,我目前给整个项目的规划是六栋十六层高层,做中小户型;两栋八层多层,做大户型,然后再挤压出六套四层带院子的独栋别墅,这六栋别墅,咱们就不往外卖了,我三套你三套,咱哥俩分了,将来给家人或者留自己住。”

    李牧好奇的问道:“怎么想起来搞这么多别墅?”

    宋亮笑道:“以后海州的地价肯定越来越高,现在整体经济还没到发展别墅小区的时候,如果咱们不做,未来三五年也不会有其他开发商做,等别墅市场起来的时候,好地段就已经没有地皮了,就算有地皮,市政规划也不一定允许建别墅,退一步说,就算允许建别墅,那别墅的成本得高到什么地步去?所以你看大城市,中心区别墅极少,有的都是绝版,而大部分别墅都往郊区建,郊区的地皮虽然成本低,面积大,但基础设施又不是很能跟得上,住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说到这儿,宋亮认真说道:“你想想,现在海州的老城区棚户区多、道路拥挤混乱,无论是市容还是交通、治安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虽说政府一直说着要做棚户区改造,但说句实话,以我的经验,这么庞大的棚户区,十年也不可能改造的完,反观政务区,因为一切都是新规划、新建设,所以冗余量很大,别的不说,光是路就比老城区宽了好几倍,功能布局也更加有规划,未来海州的中心一定会向政务区偏移,这个过程用不了多久,所以如果这时候能先一步在政务区建几套别墅留着,将来自用就方便得多。”

    “再说,这年头开发商偷奸耍滑的太多,独栋别墅很难保证质量、保证绿化、保证低密度同时又保证私密性,也就咱们自己给自己建别墅,能不考虑容积率和地皮成本,这六套别墅我们到时候就一切都往好了建,到时候我把它们安排在小区的最前端,然后用单独的围墙隔离起来,再把绿化做到极致,这样就能保证前方视野不被遮挡,后方隐私和安全又能得到保障,你是公众人物,以后回海州如果还住在这种高层小区,出入太不方便了,也不够安全,有这样的别墅,车能直接开进自家院子里,安全、私密性也都能有相对完善的保障,而且地段足够好,闹中取静的同时,还能保证你不在家的时候,叔叔阿姨住着也不会感觉任何不方便。”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家族维系的根本() 
国内房地产发展的节奏整体比国民收入增长的节奏要快得多,这种房价先行的经济结构也使得国内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商都在开发商业地产以及刚需房,所以一般情况下,好的地段要么是大商场,要么是高密度住宅,像别墅这样的非刚需房,一般情况下都会向周围郊区扩散。

    拿燕京来说,五环内早就没有能建别墅的地皮了,而仅有的别墅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绝版,这也是为什么日后会有一套别墅售价几亿甚至十几亿的超高价格。

    宋亮也是深谙这个规则,所以才萌生了自己给自己开发别墅的想法,适合建高密度住宅的地皮,如果拿来做别墅,成本价一定会格外的高,估计到时候这样的别墅根本没人买得起,就算是买得起也未必舍得买。

    但是,有燕京万盈以及牧野科技的股份,宋亮现在早已经不在意海州这个五线城市的房产市场了,原本在他眼里需要仔细分析、认真定位的海州房地产市场,此时在他看来已经成了可以随心所欲、尽情装扮的自家院子,以难以想象的高成本,为自己和李牧建造几栋高质量的别墅,在他看来也只是对生活的一种极致追求罢了,无论是他还是李牧,都完全玩得起。

    李牧对他的这个想法也很有兴趣,高端定制化的别墅很多,但能在繁华地段的还真是少之又少,海州是父母奋斗了几十年的地方,也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一家人对这个城市都有着难以割舍的乡情,如果真如宋亮所说,在这里建几套高规格、高质量,私密性和安全性又很高的别墅,那对自己、对家人都非常实用。

    于是李牧当即拍板,对宋亮说:“亮哥,具体你来协调吧,到时候直接给我个总数就行。”

    “什么总数。”宋亮摆摆手:“咱兄弟俩还用得着说这个?到时候我直接把六套别墅的造价做进整个项目里来就行了,无非就是项目少赚一点。”

    李牧说:“这不合适,公是公、私是私……”

    宋亮一本正经的说:“这件事儿,公私都已经揉在一起了。与公,海州万盈和燕京万盈一衣带水,没你,就没万盈的今天,你是公司最大的功臣和贵人;与私,海州万盈最大的股东是我,其次是带我入行的叶总,燕京万盈的项目让他进来,他心里对你是一直心怀感激的,所以也一直跟我说起,不知道该如何还你这份情,说实话,他欠你情哪有我欠你情多?没有你,我宋亮今天也就是个在海州搞房地产的土老帽,别说去燕京搞几十上百亿的地产项目,我连去燕京盖个回迁小区的本事都没有。”

    李牧说:“亮哥,咱俩之间,没必要在意那么多,当初我刚创业的时候,你也没少给过我帮助,还有家里的事情,在海州也一直有你帮忙照顾着,咱们不只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兄弟,所以你也没必要分的那么细,大家一起赚钱,没有谁帮谁、谁欠谁一说。”

    宋亮笑道:“既然是兄弟,你就别跟我在这里客气推脱了,实话告诉你,这事儿我已经开始动了,只是跟你打个招呼,别墅的初版设计图都已经出来了,改天我发给你看一看,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到时候我直接交代下面的人,把房产过户到你名下,你接不接受都无所谓,这三套别墅将来肯定是挂在你名下的,你得相信哥哥我,这点事情,我在海州一个电话就办完了。”

    李牧点点头,爽快的说:“得了亮哥,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别墅的事情你定就好,我就等着坐享其成了。”

    宋亮笑着打了个响指:“等着瞧好吧,到时候这六套别墅,绝对是海州绝无仅有的绝版豪华别墅!”

    ……

    今年的年夜饭,是李牧两辈子以来,经历过的最热闹的一次。

    李家和肖家的亲戚都齐聚一堂,几代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着实有了几分大家族人丁兴旺的架势。

    在李牧看来,不仅两家人之间没这么融洽过,就连李家、肖家各自的成员之间也从来没有这么融洽和睦的时候,饭桌上没有了以前的相互攀比与冷嘲热讽,有的是对生活、事业共同的话题与目标。

    比如,大舅家再也不吹嘘自己赚了多少钱、女儿在念一本有多么广阔的前景,他们与大家聊的,是接下来服装生意如何继续开展、是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努力、怎么配合;

    小姨也不用上赶着迎合谁,或者贬低谁,更不再像以前那样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饭桌上,她除了与大舅一样,对新一年的事业充满热情之外,还主动提议肖家兄弟姐妹一起出钱在南海省给李牧的外公外婆买套房子,让他们每年冬天可以去温暖的南海过冬,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忽然之间,亲戚之间所有的小心思和小情绪好像全部消失了,整个饭桌上能够看到的全是各种正能量,这一点在李牧看来,实在是太难得了。

    李牧这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总有许多出名的“大家族”,而大部分平民百姓家却很少有“大家族”的概念。

    就拿李牧父母两家人来说,人丁也算是兴旺,每家在父母这一辈都有好几个子女,各自开枝散叶,但是李牧在这之前却从来没通过李家,或者肖家想过任何与家族层面相关的东西,以往三十几个春节,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李牧一家三口人过的,极少数是李牧和爸妈一起回老家,在叔叔家陪着爷爷奶奶过个年,因为叔叔家里条件不好,一家三口住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每次都是匆忙去、匆忙回,这种匆忙多少有些狼狈,也就根本感觉不到什么“大家族”的气息。

    以前,家族里的每一个分支,都在尽力搭建容纳自己一家三口的台子,即便如此也有许多家庭支撑的格外困难,在那种时候,家族根本没有凝聚力,甚至说根本没有心思和动力去凝聚。

    现在,父母终于有能力经营起一个比较成功并且拥有一定体量的事业,搭建起了一个足够大的台子,大到可以让两个家族里的所有人一起上台的大台,这个时候,血脉上的家族才有了真正家族的样子。

    所以说,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族,不只是要人丁兴旺,最重要的,是这个家族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基础,完全靠亲情维系起来的大家族在现实生活中少之又少,而绝大部分的大家族得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而且利益获取的渠道必须一脉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