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完美时代 >

第963部分

重生完美时代-第963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理念,还要一个设计蒸汽机的瓦特干嘛?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先拿出蒸汽机,再拿出内燃机,一点点像挤牙膏一样把新技术拿出来就足够了。

    李牧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理解,在实实在在的历史长河中,领先了现在的乔布斯至少十年,如果没有乔布斯这样的威胁,李牧可以把这十年的领先优势以1:1的比例慢慢享用,甚至还可以适时机的把速度再降低一些,但如果有乔布斯,并且乔布斯有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话,那自己为了应对乔布斯的威胁,很可能就必须加快消耗自己的领先优势,最终把这十年的优势期压缩到八年、五年,甚至更短。

    李牧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所以收购苹果之后,乔布斯这个人要绝对的可控,如果不可控,就要对他进行去威胁化,让他不会对牧野科技未来的发展产生威胁。

    至于蒂姆·库克,李牧要锁定他不是因为怕他会对牧野科技的未来造成影响,而是很希望把他招入麾下,并且希望逐渐把他消化成牧野科技的核心成员,甚至在将来让他承担比林清雅、孔令宇甚至刘镪东、雷君更大的责任。

    之所以对蒂姆·库克抱有这么高的期待,是因为在李牧看来,蒂姆·库克其实才是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需要的高端人才,原因无法,就因为蒂姆·库克更懂赚钱。

    乔布斯曾断言没人需要大屏手机,iPhone4的尺寸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手机,大屏手机愚蠢而又不可理解,不可能拥有市场,而苹果也不可能去做,结果其他品牌纷纷推出大屏手机,蒂姆·库克接手之后立刻从iPhone5开始,不断提升苹果手机尺寸,iPhone4的尺寸是3。5寸,iPhone5是4寸,iPhone6是4。7寸,Plus款是5。5寸,这完全违背了乔布斯在世时立下的豪言,换来的却是苹果销量的不断提升,并始终立于不败之林;

    乔布斯拒绝推出迷你版本的iPad,认为没人会要那种东西,但蒂姆·库克推出iPad…mini之后,mini的销量超越了普通款销量;

    两人最大的差别是,乔布斯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的爸爸,爸爸对儿子的态度就是:我觉得什么对你好,什么才是真的好,你没有资格跟我讨价还价,我给你什么,你用什么就对了;

    蒂姆·库克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的孙子,孙子对爷爷的态度就是:我觉得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我愿意为了你放弃一切原则,只要你付钱就行。

    所以,像蒂姆·库克这样的人才,让他负责什么都没问题,他一定会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找到最赚钱的解决方案,只要蒂姆·库克能够心甘情愿成为李牧麾下的一员大将,李牧甚至愿意把CEO的位置让给他来做,李牧相信他比自己更胜任这样的角色。

    随着牧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淘宝网、支付宝的不断壮大,李牧知道自己的精力一定会越来越分散,更何况外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布局,比如埃隆·马斯克与马克·扎克伯格,他将来的精力越来越难放在某一项业务的具体发展上,所以他必须要为每一项业务,找到合适称职的负责人。

    ……

    林清雅与蒂姆·库克聊了半天,但到最后林清雅也没有代表牧野科技,给蒂姆·库克一个切实的报价。

    她告诉蒂姆·库克,李牧这次给了她明确的交代,苹果公司如果能接受他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大家才有继续深入沟通的可能,否则完全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

    现在能够给蒂姆·库克保证的是,只要苹果接受牧野科技的要求,牧野科技就会全面收购苹果,包括苹果即将面临巨大亏损的iPod业务,也包括苹果从纳斯达克退市时,需要给股民的额外溢价补偿。

    其实只要有了这两个保障,苹果高层的心就已经以放下大半了,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去补这两个大窟窿,因为这两个大窟窿真要是补起来,可能会让他们自身的资产极大幅度上缩水,如果李牧能够帮他们补窟窿,再给他们本身股份市价80%的收购价,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救命之恩了。

    所以,当蒂姆·库克把话带回苹果公司的时候,整个苹果公司核心层在考虑的只有两件事情:

    第一,怎么确保90%的核心管理层以及80%的员工接受牧野科技的条件;

    第二,怎么确保乔布斯接受牧野科技的条件;

    第一点难度不大,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把自己推入失业的尴尬境地,更何况牧野科技是业内顶尖大公司,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也预示着更大的机会,而且,关键是牧野科技承诺涨薪,就算是有些人因为特殊情况没办法接受这个offer,但确保绝大部分人都接受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最关键的就是乔布斯,谁都没有把握说服他接受牧野科技的条件,因为这个条件看起来,怎么都像是乔布斯必须要为了大我而牺牲小我。

    但谁都知道,乔布斯虽然是个天才,但也是一个偏执狂,谁都没有把握能够说服得了他。

    最后,一个特别了解乔布斯的核心层开口说道:“史蒂夫那边我去跟他沟通吧,我比你们都了解他,应该能说服得了他。”

    ……

    一天之后,蒂姆·库克怀揣着一颗兴奋与激动的心,正式告知林清雅,苹果公司完全接受牧野科技的条件,希望进行更进一步的谈判。

    就连蒂姆·库克也没想到,竟然有人真的能找到办法,让乔布斯答应与牧野科技签订六年的竞业协议。

    不过,让乔布斯签订这个竞业协议,苹果的股东层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他们答应无论牧野科技最终给股东层多少的百分比,他们都要确保乔布斯手里的股份,可以得到市价150%的offer,也就是说,如果牧野科技给的价格低于150%,差价都需要苹果股东层来按比例分摊,一起补贴给乔布斯。

    好在乔布斯所拥有的股份并不多,他一共持有差不多500万股苹果股票,如果按照150%的市价收购,一共也就三千多万美元,这其中需要股东们均摊的估计也就一千来万。

    所有人都很好奇,那位核心团队成员是如何说服乔布斯接受六年竞业协议的,当那位核心团队成员说出原委的时候,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其实,他说服乔布斯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名声。

    他告诉乔布斯,现在李牧有兴趣接手苹果,是iPod最好的退场方式,因为李牧承诺会处理好iPod业务所带来的一切损失,他会给用户退款,会给经销商退货,会给代工方结算苹果拖欠的款项,以此来确保iPod体面的退出历史舞台,乔布斯是iPod之父,如果iPod体面退场,他的声誉也能得以保全,但是如果iPod狼狈退场,最后让消费者、经销商以及代工方群起而攻之,那乔布斯的名声就彻底毁了,没人会认为他曾经发明了一款伟大的产品名叫iPod,大家只会记得他的iPod坑了一大堆人,成了电子产品领域中的一桩巨大丑闻。

    除了这些,这人还隐晦的点醒乔布斯,李牧是玩媒体以及用户舆论引导的专家,他手里的资源之强大也是前所未有,如果他稍微对乔布斯心怀不满,都可以借iPod事件,通过牧野科技强大的宣传渠道,让乔布斯身败名裂。

    而且,乔布斯在外面还有一个皮克斯动画发展的顺风顺水,可是李牧现如今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一部华夏80年代的僵尸电影硬是让他在美国卷走了三亿票房,这不但是牧野科技信息推广能力的极大彰显,也是牧影票务系统对电影票房影响力的一次强有力印证,如果乔布斯真惹恼了李牧,将来皮克斯在好莱坞的发展,恐怕也会极度艰难。

    乔布斯最终还是妥协了。

    离开了苹果,他还有皮克斯;iPod被Mango击败了,世界也还会记得当年他用初代iPod惊艳世界时的风姿,但是,如果iPod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一大污点,而自己的皮克斯又被李牧全面夹击的话,那自己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乔布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接受李牧的条件,虽然不重返苹果,但愿意签订六年竞业协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决定离开互联网、离开软硬件研发,他想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动画电影上,因为苹果遭遇的挫折与危机越严重,他越觉得动画电影的单纯与美好,他觉得,放弃互联网以及硬件领域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竞争,安心做点单纯美好的东西反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自己已经赚够了足够一辈子花的钱了。

    至此,一代巨人,在李牧的干预与影响下,放弃了成为巨人的机会,他现在只想偏安一隅,春暖花开。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解决钱的问题() 
    李牧坚信人生如登山,很多人都有登顶的潜质,但登顶的道路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

    在登顶的漫漫长路中,只要一脚踩空,就有可能粉身碎骨,饶是再厉害的人物,只要高度足够,也不会幸免于难,而有些有幸捡回一条命的家伙,怕是再也没有了登顶的心态与勇气。

    许多人的成功是一鼓作气,就像是飞奔着从一块块石头上跳过波涛汹涌的江河,如比尔·盖茨,如马画藤,如马克·扎克伯格,如乔布斯,虽说这些人都一鼓作气的成功跑到了对岸,但这途中的每一步都凶险万分,一脚踏空,万劫不复。

    这些人中,乔布斯的登顶之路最为坎坷,几次登顶失败,几次不得已退回山脚下另寻他径,好不容易才在ipod和itunes上站稳了脚跟,自此,他终于找到了一鼓作气的途径,随后马踏联营、大杀四方。

    但是,支撑苹果成为世界最高市值企业的不只是ipod,如率军南下篡位的燕王朱棣,ipod的成功只能支撑起一个藩王和一块封地,支撑不起一个庞大的帝国,想打下天下,就必须一步步向南进攻,一直到打下金陵城。

    打下金陵前的每一步其实都凶险万分,稍有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乔布斯上辈子成功了,他如朱棣一般,奇迹般的成功了,但是这辈子,他没那么好的运气,李牧抽走了ipod这块石头,让乔布斯带领的苹果跌进了汹涌的江水之中。

    在知道乔布斯彻底妥协之后,李牧断定,乔布斯已经不再是上辈子的那个乔布斯了,他就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朱棣,带着自己的大军刚打出燕京,主力部队便被剿灭殆尽,失败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封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原本的兽性与信心。

    李牧终于松了口气,自己手里有了安迪·鲁宾,马上又要把苹果收入囊中,到时候这两方完全独立开来,让安迪·鲁宾按照他自己的构想,在linux的基础上去开发上辈子的android,也就是现在的mos,同时让蒂姆·库克带着苹果的研发人员在maos的基础上开发ios。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05年,最迟2006年,牧野科技就能够拿出两套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到那个时候,何止是大杀四方,简直是毁天灭地。

    在李牧的构想里,ios一定采用完全闭源的方式,只供自己的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硬件使用;至于以android为核心的mos,可以采取付费授权的方式,授权给其他的手机制造商。

    付费授权,但绝不是完全开放式的付费授权,不是谁想买都能买,而是自己想卖给谁,谁才能买。

    等自己手握两套移动操作系统的时候,这个行业里的其他所有竞争对手都成了蚂蚁。

    随后,林清雅代表李牧,与苹果开始了进一步的收购谈判。

    林清雅代表李牧,向苹果开出了李牧的最终报价:以当天4。15美元的价格作为标准价,以标准价的90%为实际成交价,收购苹果股东层手里所有的股份,在签字确认之后,以4。15元为标准价,以标准价的150%作为流通股票的收购价,向纳斯达克提出强制私有化。

    支付给苹果股东的收购资金,签字付50%,剩下50%三个月内付齐,支付用于收购流通股票的资金,将在启动私有化的时候立刻付齐。

    关于流通股票的收购价格,李牧其实可以再往下压一压,毕竟苹果的股价表现太惨,而且如果自己收购的消息传出,而后又因为私有化成本过高而放弃收购,那苹果的股价还会再进行一轮超跌,到那个时候,股价还会再创新低,再想起来就难如登天了,所以只要给予20…30%的溢价,无论是纳斯达克还是散户以及投资者都会接受,强行退市就可以实现。

    但是为了牧野科技的企业形象,李牧亲自做主,定了150%溢价私有化的标准,算是用牧野科技自己掏腰包,来代替苹果,给已经损失惨重的散户以及其他投资者一点补偿。

    毕竟牧野科技将来一定要在纳斯达克上市,李牧不想现在就给纳斯达克的投资者留下一种周扒皮的印象,多花点钱,买个好名声,同时也卖纳斯达克一个面子,将来上市的时候自然会方便很多。

    丁健给李牧算了笔账。

    目前,苹果市值在30亿美元左右,流通股占比差不多是25%,市值7。5亿美元,也就是说,用来收购流通股的资金是7。5亿美元的1。5倍,也就是11。25亿;

    剩下的22。5亿美元,打九折支付给苹果股东,总价20。25亿美元。

    算一算,这是31。5亿美元。

    给牧野科技留下一定的现金流,最多能抽出7亿美元现金,这也就意味着李牧的资金缺口在25亿美元左右。

    眼看苹果公司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被收购了,丁健拉着李牧和林清雅私底下碰了一下,专门提醒李牧,眼下收购苹果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苹果答不答应,而是牧野科技拿不拿得出这么多钱了。

    25亿美元现金,全世界互联网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一家都没有。

    大家的市值都是靠高流水、高毛利以及讲故事、炒概念堆积起来的,大部分公司净利率很低,手头的钱自己都不够花,还要到处融资,哪可能有25亿美元趴在账上。

    这让李牧想起一个笑话。

    一个不着片缕的女人打出租,司机盯着她看,她问自己,没他妈看过不穿衣服的美女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